第48章 土法破壁第二更,求首订!
就在陈记内部如火如荼地进行管理升级时,研发中心也传来了好消息。
周教授团队在陈秉文提出的“高温瞬时灭菌 真空脱气 趁热灌装”技术路线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经过五天时间的摸索,“真空 高温灭菌”终于进入最后的全流程测试阶段。
此时,研发中心的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却也潜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
周教授站在实验台前,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面前一台临时拼凑起来的模拟生产线。
不锈钢煮锅、真空脱气罐、小型热灌装机.这些设备在专业人士眼中简陋得近乎寒酸。
却是陈秉文提出的“高温瞬时灭菌 真空脱气 热灌装”替代方案能否落地的关键验证平台。
“全流程模拟测试,准备开始!”
随着周教授发出指令,他身后的两名博士生和四名从厂里抽调的技术骨干立刻各就各位,神情专注。
实验台上,一锅严格按照陈记秘方熬制的陈皮红豆沙正冒着腾腾热气。
温度计显示,豆沙温度已升至预设的121摄氏度。
“高温灭菌单元启动!维持121c,30秒!”周教授下令。
操作员立刻启动计时器,同时严密监控着温度。
这30秒是杀死所有微生物的关键,温度和时间必须分毫不差。
任何偏差都可能导致灭菌失败或风味严重劣变。
时间一秒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设备低沉的嗡鸣和计时器滴答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30秒到!关闭热源,启动真空脱气!”周教授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操作员迅速将滚烫的豆沙泵入连接好的真空脱气罐。
“脱气完成!真空度达标!
准备热灌装!”
早已预热至85c的玻璃瓶被迅速排列在简易灌装线上。
滚烫的豆沙在重力作用下流入瓶中,液面几乎与瓶口平齐。
“立刻封盖!无菌热封!”
特制的铝塑复合盖被压紧在瓶口,高温瞬间将封口材料融化密封。
整个过程必须在豆沙温度降至80c以下前完成,以确保瓶内形成足够的真空度,并利用余热进行瓶盖内部的二次灭菌。
当最后一个瓶子被密封好,放入冷却水槽进行快速降温时,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
“成功了!流程走通了!”
“温度、时间、真空度全部达标!”
“快!取样!马上进行微生物检测和风味评估!”
周教授如释重负的笑了,但他立刻又严肃起来:“别高兴太早!流程走通只是第一步!关键要看结果!”
样品被迅速分成几份。
一部分被送往隔壁的微生物实验室进行无菌检测,这是关乎食品安全和保质期的生死线。
另一部分则被贴上标签,放入不同温度的恒温箱进行加速老化试验,模拟长期储存。
还有一部分则被送到感官评测室,进行风味盲测。
等待结果的时间,比刚才那惊心动魄的30秒还要漫长。
终于,微生物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小刘手里紧紧攥着报告,脸上是狂喜与激动交织的表情。
他几乎是冲到周教授面前,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周教授!无菌检测.全部合格!
所有样品,无菌!全部合格!”“好!好!好!”周教授猛地一拍桌子,连说了三个“好”字。
连日来的疲惫瞬间一扫而空,“通知陈老板!立刻通知陈老板!”
实验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欢呼!
压抑了许久的紧张和焦虑在这一刻彻底释放!
成功了!他们真的用这种“土法”,突破了无菌灌装的天价壁垒!
陈秉文闻讯几乎是跑着赶到了研发中心。
他一进门,就看到周教授激动地迎上来,将一瓶刚刚冷却下来的瓶装红豆沙递到他手中。
“陈生!成了!无菌检测全部合格!风味初步评估也非常好!”周教授的声音依旧有激动。
陈秉文接过那瓶温热的红豆沙,仔细端详。
透明的玻璃瓶里,深红色的豆沙色泽诱人,质地均匀细腻,没有分层或析水现象。
他拧开瓶盖,一股熟悉而浓郁的陈皮红豆沙香气扑面而来。
他小心地抿了一口,豆沙绵密顺滑,甜度适中,陈皮的回甘恰到好处,口感与新鲜熬制的几乎别无二致,甚至因为真空脱气处理,口感更加纯净顺滑。
“好!非常好!”陈秉文由衷的感谢道,“周教授,辛苦了!大家辛苦了!
这是瓶装战略最关键的一步!
你们立了大功!”
“陈生,你的思路才是关键!”周教授感慨万分,“没有你跳出无菌灌装的思维定式,我们可能还在昂贵的设备报价面前一筹莫展。
现在,我们只需要一套成熟可靠的热灌装生产线,就能实现量产了!整套设备购置下来,预算可以控制在.80万港币以内!”
“80万!”陈秉文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这个数字,比那动辄数百万的无菌灌装线低了整整七倍多!
虽然比他最初预想的成本还是高一些,但已在陈记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心资本账上的资金,加上陈记自身的造血能力,足以支撑这条生产线落地!
“周教授,请您整理详细的工艺流程报告和最终设备需求清单!”陈秉文当机立断,“阿海!”
“文哥!”高振海立刻应声上前,脸上也满是兴奋。
“你全力配合周教授,根据最终确定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清单,立刻启动热灌装生产线的采购!
价格要压到最低,交货期要最短,质量必须过硬。
这是我们的命脉,绝不能马虎!”
陈秉文快速的安排着,“同时,同步开始物色合适的玻璃瓶供应商,瓶型设计要简洁大方,突出‘陈记’品牌,容量定位在350毫升,适合即饮。
瓶盖也要配套,密封性必须万无一失。”
“明白!文哥!我马上去办!”高振海高兴的答应着。
瓶装水生产工艺研制成功,陈记未来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终于补上了。
“凌总监,”陈秉文转向闻询赶来,同样面露喜色的凌佩仪,“瓶装产品一旦量产,市场推广和渠道开拓就是重中之重。
我需要你立刻组建市场部,物色熟悉快消品渠道的专业人才。
市场开拓要马上开始!”
凌佩仪早已进入状态,“陈生放心,市场部人选我已经在物色,预计本周内能确定初步名单。
惠康和百佳的采购负责人资料我也在整理,会尽快安排初步接触。
瓶装产品的定位、定价策略以及首批上市推广方案,我会在三天内提交草案。”
“好!”陈秉文满意地点点头。
有凌佩仪这样专业人才辅助,他确实可以减轻很多工作量,能将精力用在企业的发展方向把控上。
先更两章,白天再继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