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第八十二、八十三章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八十二、八十三章

作者:司雨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14:12: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重生三国公子刘琦

第八十二章

离开皇宫的时候,我的心情不错。起码,在我的教导下,小皇帝明白了王允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而且,我终于得到了那个羽林中郎将的职位。这标志着,我的身份,已经变成了南军的将士,成为了宫庭的守护者,成为了皇上的兵马。

这条命令,不会惊动王允,它将由黄门侍郎钟繇、太尉马日禅按照军队的体系以最快的速度来落实。这是王允的无奈处,他可以控制吕布,但控制不了皇帝和太尉。一旦有了军队,皇帝和太尉可以绕过王允做好多事。

而我,拥有军队!

接着,我去大理寺。

大理寺原称廷尉,秦代首置。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复旧称﹐哀帝元寿二年(前1)又改为大理。新莽时改名作士﹐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魏黄初元年(221)改称廷尉﹐后代沿袭未改﹐至北齐罢废。

大理寺正卿为二千石。

“请问寺卿大人在不?”

“大人不在。”守门人昂着脸,满是看不起人的架式。

我示意了一下,同我前来的徐晃缓步上前,轻轻一探手,就把那个守门人的整个儿的提了起来。

“干什么?干什么?”那守门人大叫着,“来人呐,有人要闹大理寺!”

见有人闹事,登时不少人冲了过来。徐晃毫不在意,手中提着一人,如提灯草,只把两条腿前后翻飞,冲过来的兵士被踢得连滚带爬,乱成一团。

斗到分际,徐晃一声长啸,竟把那士兵当成兵器,舞得呼呼风响,向那些士兵们冲去。那些士兵们吓得连连后退,适才还在大喊大叫要人动手的守门人早吓成一堆泥,只是哭叫道:“爷爷,放手了吧。”

徐晃冷冷一笑,把他往地上一丢,转身就退到我的身后。

此时,那守门人看我的表情已完全变了。

我再次微笑道:“请问寺卿大人在不?”

那守门人低声下气的道:“这位将军大人,您就不要难为小人了,寺卿大人说了,他不见任何人。”

“难道连陛下亲派的审案大员也不成么?”我向前直进,那守门人拦又不敢拦,只得向后退,我与徐晃等护卫已经走进了大理寺院内,转眼间来到正堂前面。

“什么人,敢在大理寺乱来?”一个曹椽模式的人大喝道,周围又有不少差人围了上来。

我这才向腰间一探出,取出一面玉牌,这正是天子赐给我监审的信物,道:“本将要见大理寺卿文大人。”大理寺卿温正,是并州人,王允亲自任命的。他为人刚正,处事果断,据说与蔡邕也有交情,但是这点交情显然比不上王允的重用之恩。

那曹椽吓了一跳,细看看那面玉牌,然后跪倒叩头,参拜天子已毕,让人快请温正出来。

不多时温正出来了,他却是认识我的,毕竟今日在朝堂之上,我们曾有一面之缘。

温正显然也想不到我居然带着圣命而来,见礼已毕,他道:“不知刘中郎来到,本官有失远迎。想不到刘中郎居然请到旨意,协办蔡邕之案。不过此案王司徒早有定论,刘中郎难不成还能改变这一切么?”

我一笑:“温大人,天下之事,皆离不开一下理字,天理昭昭,律法条条,王司徒虽然权重,只怕也无法抬过一个理字。”

温正很好笑的看着我:“刘中郎说得极是,只是你似乎搞错了一件事,那就是,蔡邕大人本来没有太大的事,但是因为你的一时任性,谁都无法再去向王司徒求情,王司徒已有铁证,证明蔡邕是董卓余党,曾携助董卓做下大恶,眼下王司徒决定要在蔡邕一事上做一个了断,向天下证明一件事。”

“什么事?”我眯起眼睛。

“帮助了董卓,还不诚心改过的,无论他官多高,身份多贵重,名声有多大,都只有死这一条路。”

我怒从心头起,王允啊王允,你这不是对付蔡邕,这话分明是对我刘琦来的。

哼,我刘琦从来天不怕地不怕,今日会怕了你王允不成?

“我要进牢探视。”

“刘中郎请。”

我转身便行。

“慢。”

“还有何事?”

“为防串连或谋害,牢中规定,凡要探蔡邕者,必先赤体验身。刘中郎虽然钦命大员,却也不好例外。”

“放屁!”我还没有说话,我的护卫们全都怒了,他居然敢让我光着身子接受检查,可就算这一亩三分地是他的地盘儿,也没有敢这样刁难一个朝中重臣的,更何况我手中还有兵权在。

徐晃也怒了,他站在我面前道:“公子,我护着您进去,看谁敢拦我!”

“哼,刘中郎定然要进牢一观,自无不可,只是天牢重地,向来门禁森严,据说此牢更是当初张汤亲自所设立,内中机关重重。眼下此处重新发掘不久,若公子下去,有个意外,本官可是不负责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转头看温正,他似乎毫不在意的回望着我,但是他眼底发虚,证明着他心中的不安。

我忽然间一笑,大步向前。

小小一个天牢罢了,温正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把我害在这里面。

一进入天牢,天一下子就黑了。

世界也一下子从白天变成了黑夜。

松明的火把点燃着,却只能照亮脚前的一小片地方,到下都是黑漆漆阴森森的,到处都是恐怖的声喊,空气中充满着难闻的馊臭味道,两旁巨木制成的牢门里,到处是或迟滞或疯狂的眼睛,囚人们挥动着的手臂,想要拉住我,却被我的护卫们狠狠打落。

这里,是与地狱最接近的地方。

与战场上不同,在战场上,你明白自己死在谁的手中。

但是在这里死去,你却有一半儿的可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每天都有人从这里抬出去。

每天都有人被抓进来。

在这个动乱的时代里,进到这里和进入地狱同差不多的,或者说唯一不同是,在这里还要多承受一段时间的人间痛苦。

向下,向下,再向下。

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到了看不到犯人的地方。

这里是一间间单独的囚室。

这里关的都是有身份的人。

甚至,那位权高望比丞相还要威风的廷尉张汤,也被关在这里,最终自杀。

而蔡邕呢?

有我的存在,他还会如历史上那样自尽而亡么?

终于,牢子在一间牢门前停住了。

“蔡大人,有人探视。”牢子喊道。

“把牢门打开。”

“这……”

“哼,蔡大人是天下有名的大贤,你还怕他跑了不成?”我有些怒了。

“是。”牢子不敢再多说,用钥匙打开了牢门。

徐晃先一步迈进去,四下看看,然后才道:“公子,请。”

我点点头走了进来,这间囚室比之外面还算是干净一点点,地上铺着稻草,一个六旬的老人就坐在那稻草上,手中拿着笔,在竹简上写着什么。

他看起来极瘦,但坐在那里,自有一种不可辱的气度。

这就是当代大儒,琴、书、诗冠绝当世的蔡邕了。

“小侄刘琦参见蔡世伯。”我挥退众人,向他施了一礼。

蔡邕抬起头来,目光闪动,很好奇的看着我,似乎惊讶于我的年轻。

“刘琦?哪个刘琦?你叫我世伯,休怪老夫记性差,老夫还真是想不到你这位后生来。”

“家严现任荆州刺史,当初付任诏书似乎还是世伯帮着办下来的。”

“你是刘景升之子?”

听到父亲的名字,我肃然直立,恭敬道:“正是。”

“想不到,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唉,老友有后啊。不过,你父对我当董卓的官似乎极为不满,还曾投书大骂我一顿,怎么今时你却来看我?莫不是来看老头子的笑话吧。”

“岂敢,小侄如今奉了皇命,与温寺卿共同审理世伯的案子,所以小侄前来看望世伯。”

“你来审理老夫之案?”

“正是。”

蔡邕失望的摇摇头:“你来审理,又能如何?我得罪当政,只怕非人力所能扭转了,便是太尉马日暺也不能改变什么,何况是你。”

我笑道:“世伯,天下事,抬不过一个理字,王允要杀您,总有一个理由吧,难不成,只因为您帮着董卓写过几块碑文,当过几天手下,在他死时哭了一场么?”

蔡邕道:“若是如此,还有何话说,朝堂之上,有些事不可多说,不然的话,反会把贤侄也连累了。”

这话说得,我原以为王允对付蔡邕,只是因为蔡邕哭董卓,想不到蔡邕几句话里,居然冒出了政治斗争的意味,这却是为何呢?

难不成,这里面还有其它的故事?

我好奇心大起。

第八十三章

蔡邕道:“说起来,除董卓之事,其间应该还有我的一份功劳。”

董卓强召蔡邕为官,是想改变天下人对他的认识,凭心而论,董卓初期,曾有几个月干得还是不错的。可是这与他后期的罪恶来比,当然是天差地远。这不但激起了关东士人的反对,也激起了朝庭中士人的反抗。

长安朝廷士人刺杀董卓的行动一共有两次,这两次行动虽然是分别进行的,但是这两次刺杀其实都有王允的影子,在这一点上,王允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第一次刺杀是由越骑校尉伍孚执行的。越骑校尉是北军的一个校尉,主骑兵。董卓吞并了北军之后,他算是董卓的手下,伍孚是凉州人,董卓也是凉州人,他是董卓的老乡,董卓对他比较信任。群雄起兵之后,董卓对士人心存戒备,少数受到重用的士人大部分都有边疆背景,如司徒王允是并州人,太尉马日磾和尚书仆射士孙瑞是扶风人(扶风郡在陕西、甘肃交界处,地接凉州)。伍孚精心准备了一番,他穿上贴身铠甲,携藏了一把利刃,在外面罩上宽大的朝服,然后去找董卓汇报工作。可能因为汇报的时候距离不够就近,没有找到行刺的机会,就告辞离去。因为是老乡,董卓对他比较客气,起身相送,用手拍着他的后背,鼓励他好好工作。伍孚一看机会来了,突然抽出利刃,转身向董卓刺去。董卓大惊,奋力闪开,高声大呼,他的左右一拥而上把伍孚擒了。伍孚宁死不屈,被当场杀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董卓不傻,他知道这件事必然有幕后黑手,于是下令严加追查。有道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董卓一怒,可是连天子和太后都敢干掉的。此时长安城是乱成一团,数不清的人家突然被闯进的西凉军拉出去,就确了脑袋。就连前太尉、卫尉张温这样的三公级大臣,都被董卓找了个借口,绑到闹市乱棒打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有人来找蔡邕,手中还拿着一张名册,那正是王允等人密谋的名册。

“世伯,你是怎么做的?”我紧张的问道。不知道这个老文人会做什么,是报告董卓,结果正因此而得罪王允么?

“我,我还能如何,若是他报到董卓那里,王司徒等人只有一个死字罢了。铁证如山,他们一个也逃不掉。那人,是王司徒的椽属啊!我想了想,让人给他喝了一杯毒酒。”蔡邕淡然说道。

这倒真是让人吃惊了,蔡邕居然在危急时刻,做出这样的决断来,简直让人肃然起敬了。

“可是,其后的事情让我很痛苦。我去见董卓时,正见他送王司徒出来,想不到——”

“怎么?王司徒去找董卓自首?不能啊,那样的话董卓如何能送王司徒出来?”

“当然不是,王司徒走后,我看到董卓手中拿着一个册子,却是王允送来的伍孚刺客集团的名单副本!只是其中已没有王允的名字了。”

这一下当真是石破天惊!

每个人都知道,王允是杀掉董卓的头号功臣,无论是第二次吕布刺董还是第一次伍孚刺董,都是王允亲自安排的,可是谁能想到,第一次伍孚刺董之后,王允居然做出过这样的事。不过也难怪,我很快就接受了这个说法。

王允完全不象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个忠厚的人,他的心计其实很深。譬如在后来联络吕布刺杀董卓的行动中,吕布需要一份讨董卓的诏书,王允身为尚书令本来负责所有诏书的起草下达,但他不起草,而是让他的副手士孙瑞来起草。虽然吕布诛杀董卓是他策划的,但在整个过程中他一直躲在幕后,在前台从来见不到他的影子,都是士孙瑞、吕布、李肃等人在提着脑袋干。如果然有第一次的失败,那么他这样做,再正常也没有了。在伍孚事件的危机中,他舍车保帅,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他是主帅,只要有他在,就还有希望。

“王司徒看到世伯进太师府了?”

“是啊。更重要的是,那个出卖他的椽属,还是我的弟子。”

原来如此!

王允看来要除掉蔡邕,不单单是因为蔡邕曾经扶佐董卓,更是因为他认为是蔡邕破坏了第一次刺杀的那张网络。

“不知当初您弟子交来的那名册可在?”我问道。

蔡邕摇头苦笑:“毁掉了。”

“毁掉了?”我想想,还真是可惜,不然的话,这个东西还真能让王允良心发现呢,“世伯就没有留下什么底稿?”

“没有。”

“再没第二个人看到?”

“没有……或许琰儿曾看过一眼……去年她来京中看我,住了些日子,当时,那人死后我心乱如麻,支撑不住,是琰儿帮我消毁的那物证。”

我点点头。

名士最重名声,王允自然容不得别人说他曾经断尾求生,蔡邕与他之事,只怕是一时说不清楚,毕竟事过境迁,除了这两人心底自知外,谁也没有证据。

可是,既然存在着蔡邕攀咬王允的可能,王允既然并不是一个老实人,那么,他会平平安安的让蔡邕三天后被公开审理么?既然他连马目禅等人的面子都不给,那么关系到他自己的实际利益,他又会如何对待?

蔡邕如果活不过三天,就“畏罪自杀”了怎么办?

虽然无论对我还是对王允来说,蔡邕都并不是主要的对手,但是这种想法绝不是多余的,我需要防备。

可是,这大牢之中,我又如何能保蔡邕安全?

抢他走么?开什么玩笑,这可是天牢,除非我真想造反。当初在蔡琰王粲面前说这个话,只不过是一句玩笑罢了。

让人留在这里陪着他,保护他?留下谁?徐晃我倒是放心,但是以他的武艺,十个八个近不了身,但是这是大牢,要有人用弩对付他呢?他只怕必死无疑,说实话,就算是死了蔡邕,我也不愿意死了徐晃。

要不--

“世伯,你疯了吧。”

“什么?”蔡邕登时就怒了,“你胡说什么?”

“如果世伯疯了,那么王允自然就不用担心世伯会不会多嘴了,天下间,谁会听从一个疯子的话?这样,你对王允的威胁就消失了,所以他也就没有理由制你于死地了。”

“胡说!世间有死的蔡邕,有残的蔡邕,但没有疯的蔡邕!”

“孙膑装疯,但一样是兴齐破魏的英雄。”

“休得多言!大不了蔡邕一死而已!”

这个老头儿,真不好劝呐。“伯父,你莫忘了外面还有蔡琰,她在日夜昐你回来,她希望你活着回来。”

“什么?”蔡邕一愣,嘴角咧一咧,似哭似笑,“琰儿,她怎么来了?她在哪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就在长安城外,在小侄的营中。她日夜思念伯父,哭的眼睛和桃儿似的。伯父难不成,为了女儿,连装疯都不肯么?”

终于,蔡邕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他同意了。

只要蔡邕疯了的话头儿传出来,想到王允就会放松下来。他大约最怕的就是蔡邕说出他向董卓献名册的事情,虽然是为了保护自己,迫不得已的手段,但是这手段毕竟不光明。而王允对自己的名声,看得是最重的。

可是,如果才听了我的故事,对蔡邕有了很好的印象的小天子知道蔡邕疯了,会不会对王允有好印象呢?

回到大营,我还没有来得及见蔡琰,把城中的情况告诉她,就听文杰来报,说是有客来访。

我来到帐中,只见一人负手而立,手中持着一枝荷花,花瓣粉红,妖娆可喜。

“请问是哪位先生来访?刘琦多有慢待。”我拱手施礼。

那人缓缓回头。此人三十四五岁年纪,肤色洁白,似乎很普实的样子,但是眼角这间,似乎刀影飞过,按相人之术,此人分明是那种外愚内智之人。

“三师弟。”他淡然道,“攸今日出城游玩,路过藕花,赏至天晚,路过三师弟大营,所以进来讨杯酒喝。”

我吃了一惊,想不到眼前这个人,就是师傅张俭曾多次称许的荀攸荀公达。在最初,我听说自己的师兄中居然有他的时候,吃惊的不得了,可是后来在这个世界看到的名人越来越多,也就渐渐的淡漠了,更何况我与他根本没有见过面,也谈不上感情。不过此人作为曹操手下一流谋士,那可是相当了不得的。不过,听说他可是王允手下谋主之一,虽然曾被王允害过,但却并没有离开过王允。我连忙施礼:“不知师兄亲身到此,小弟之过也。师兄这些时在长安好生自在啊,小弟数次派人到府上拜见,都没有见到人。”

荀攸一笑:“当官不自由,眼下荀攸无官一身轻,自然是自在了。”

“听说师兄日前解去官职,打算去蜀地为一令长?”

“嗯,向朝庭说了,还没有批下来呢。师弟,你倒是春风得意啊,这一回金殿夸官,后宫赐宴,天下少有的恩宠啊。”荀攸自在的说着笑话,手中还转动着那支荷花。

“师兄取笑了,小弟无才无德,不过是机缘巧合,杀了几个西凉贼人,些许小事,哪里当得师兄一赞?”

“不错,是小事。所以这样的小事,使得西凉军全军相投了?”

我霍然站起,大声道:“师兄说得哪里话来?西凉军怎么可能投效小弟?”

“哼,怎么不可能,几天前,王司徒被气的卧床不起,师弟你不知道么?”

“这是为什么?”

“王司徒派人去西凉军大营,西凉军张济当着天使说道:‘西凉军只听襄阳刘公子一人号令!’”

原来老狐狸是这么害了我啊。这个老家伙,打算要我的命么?过河拆桥,没义气!

那么,我这位师兄来到我处,说这些话,是打算帮我呢?还是打算害我?

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

行动在即,他突然前来,是不是他发觉了什么?

我的心立即警觉了起来。

眼前这人虽是我的大师兄,可是他同样是司徒王允的亲信。他来我这里,目的何在?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