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第六十五章 伏牛山上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六十五章 伏牛山上

作者:司雨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14:12: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六十五章伏牛山上(求推荐)

“什么?牛辅死了?”我吃惊的望着报信的手下。果然强大啊,不愧曾有西凉第一智者的称号。

“那么,现在西凉军中,是谁主事?”

“听说是段煨大人想要主事,张济校尉和在河东的李蒙校尉不肯,此外,杨奉也得了一个校尉的职务,统领着李傕、郭汜的残兵,参予了统领权的争夺。”

“这老东西,还是在幕后啊。”我自失的一笑,挥手让报信的人下去了。

眼下,西凉军可算真的是群龙无首了,原来三个主力兵团的首领,段煨已经边缘化了,董越、牛辅已先后死掉,剩下的高级军官(中郎将)如胡轸、徐荣等都在长安,生死不明,整个凉州军团的出路只有张济、李蒙、杨奉这样的中下级军官来决定了。

怪不得,在原来的世界里,李傕郭汜这样的校尉可以突然间把握大权,成为继董卓之后为害天下的害群之马。

可惜,这一回他们没有机会了。

他们死掉了!

是时候写一份表章了。

老狐狸向我示好,不就是为西凉军谋一条出路么?毕竟,他也不想打上长安去。

不过,怎么写呢?王允这个人,我还是知道的。

如果说汉末的朝堂,虽然国家大,但比起魏蜀吴三国的哪一个小国的朝堂中人才济济,都是没有办法比--先不说外戚当道,宦官专权,就说这些有名望的士人大夫们,一个个的都上不了台面。

他们以不知兵为荣,以读书谈玄为乐,他们只重虚名,凡事想当然,只追求理想,不营务实际。从一方面说,他们的确有名士风范,为了理想,从来畏死,与后世某些犬儒完全不同。但另一方面,他们过于执拗,听不得不同意见,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造成的恶劣后果,却又是极其严重的。

王允就是这样一个人。

父亲曾说过,王允这个人“刚棱疾恶”,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人正直的过头,刚烈的过份,为了理想可以抛头洒血毫不在乎。父亲曾对我说起过王允青年时期同宦官和地方大小贪官污吏百折不挠的斗争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样一个人,会不会宽赦曾经为害朝庭的西凉军呢?

于是,我根据王允的特点,开始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番表章,内容首先是夸他英明神武,智计过人,计除董卓,实为汉室第一忠臣。又回顾西凉军曾经的光荣历史,写他们如何在西凉为国守边,寒风吹,冰雪欺,马饮冰水,人睡寒窟,冬日里拿不起钢刀,着不上铁衣,却依然为国守边,不肯退缩。当然,我也大肆批判了在董卓的领导下,那些西凉军所做下的恶事。前明确的指出,当前首恶已诛,董卓和他手下的大将们都死掉了,行恶最多的两个军团也被我消灭了,应该宽恕那些普通的士兵。

写完之后,我看了两遍,觉得还算满意,当下也不封口,就让人送到西凉军大营,然后送往长安。

想来,有那个老狐狸的存在,他会让西凉军上下知道我虽然杀了郭傕郭汜,那也只是因为他们作恶太多,并没有把西凉军置于死地的心思……

算了,不替那头老狐狸想了,他怎么理解,是他自己的事。他既然想保存西凉军这个集体,就必须要拿出诚意来,西凉军内部的沙子,不肯进行改变的人,他会一步步除去的。

至于我,也不可能真正的接收西凉军,我没有那个能力和实力。虽然说荆州这两年在战乱中发展起来了,我又得了李傕郭汜一批物资,但是想把西凉军养起来,我还是没有那个能力。事实上,就算是整个国家,都不见得能养起他们来。

军队缩编,军队屯田,这些手段日后都会实行起来,不然的话,仅是他们吃,就能将眼前这个破败的国家吃死。

五月丁酉,长安朝庭发布诏书,大赦天下。

诏书发布之后,天下一片欢腾,西凉军也是喜气洋洋。

但是仅仅三天之后,这纸诏书就被改变了。

原因是,驻在河东的西凉军李蒙部犯下了新的罪恶,他们得知董卓死讯这后,把军中的数百名并州人全杀了。

这一下惹了大麻烦了。

并州军是谁的,是吕布的。当初吕布降董卓,董卓二话没说,把吕布的并州军打散分到各军之中了。这回吕布杀了董卓,就多少次要求王允杀掉西凉军,认为只有杀掉西凉军团,才能保证长安平安。问题是吕布在这个问题上太相信他自己的武勇了,连王允这样不知兵的人,也不认为可以轻易消灭西凉军,王允都同意了我的上表,大赦天下。可是李蒙的这个做法,把西凉军给推向了深渊。

这下子,从上到下,从朝庭到我这个保举人,全都没了面子。

让天下任何人看到,这都是无可原谅的罪恶。好,你们原来跟着董卓,烧雒阳,杀百姓,都说是奉命行事,不得不为。好,朝庭大度为怀,全部赦免了,可是你们居然在赦免之后又进行屠杀,这样一来,难道说朝庭还能第二次赦免不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朝廷的威信何在?朝庭的法度何在?

我摇摇头,心中感叹,只怕这回,又要打仗了。

我随即让人到西凉军中,请老狐狸出来一见。

时间不久,贾诩请我上伏牛山。

伏牛山连绵百里,气势雄浑,云飞涛走,气象万千,仰望长空,俯视黄河,远望苍茫的中原大地,让人心动神移。

我负手独立于峰头,等着贾诩的到来。

时间不久,只见一个青瘦的老者手持一杆竹杖,缓步而来。他没有带着从人,只是他自己。

这老狐独,终于在我面前现出他的真身了。

“西凉贾诩,参见刘公子。”贾诩持着竹杖拱手一笑,清瘦的脸上显出一种亲切来,这让他看起来好象一个教书的先生,或者村中的老者。

但是不要被这种假相骗了,他,是这个世间真正的强者,只有最强势的人才能让他低下那颗高贵的头。在他眼中,一切都是可以用来交易的,一切都是有着本身的价值的,一切都是可以出卖的,只要价钱合适就可以。

这种人,绝不会轻易向任何人低头,包括现在的我。我从来不认为在短时间内我能得到贾诩的心,这位西凉第一智者,有着狐的奸狡,鹰的高傲,壁虎般勇于断尾的决断,和显微镜一样明察秋毫的眼睛。

眼下的我和他,只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他要利用我来向长安施压,挽救董卓倒下之后的西凉军团。而我则要借此把势力延伸到西凉军中,让自己可以改变长安大乱的命运。

“贾先生风采照人,非比等闲呐。早听说先生是西凉第一智者,在西凉军中有着超然的地位,虽然只是小小主薄,却可以让西凉军大将言听计从,不简单,不简单,刘琦前时,险些吃了先生的大亏啊。”

“刘公子取笑了。刘公子单骑入宜城,三日定江陵,斩孙坚,逐袁术,杀李傕,除郭汜,普天之下,莫不知刘公子之名,虽然孙坚将军曾败我西凉军团,但从不曾如刘公子这样伤及我军根本,后生可畏,老朽年迈匹夫,怎敢劳公子玉齿一哂?”

我淡淡一笑,忽然间单刀直入:“贾先生,刘琦想要入主西凉军,可有计策?”

贾诩丝毫也不意外,应声答道:“诩有三策。”

“哪三策?”

“一,公子以宗室之名,起兵勤王,为董太师报仇,攻破长安,自然可以执掌天下,到时朝纲尽在手中,何况一个小小的西凉军呢?”

“请说其二。”

“其二么,公子为高祖后人,当此天下大乱之时,汉室已倾之时,袁绍等人尚有拥立刘焉之心,公子只略一示意,西凉军十万铁骑,愿拥立公子,以登大宝。”

“这二策都是贾先生在试探刘琦不成?”

“公子何出此言?”

“刘琦虽钝,但也知是非黑白,刘琦虽愚,但也知天命所归,贾先生让刘琦为董贼复仇,代天子自立,岂不是想要刘琦的性命?若先生计略仅及于此,那么今日之会作罢,你我各回各营,起兵再行撕杀也就是了。”

贾诩放声大笑:“果然不出贾诩所料,公子实力虽强,本领虽高,却非董卓那等独夫。如此,贾诩也便狠下一条心,拼着自断一臂也要相助公子了。”

“怎么讲?”

“贾诩的第三计是,公子亲向河东,征讨李蒙!”

“征讨李蒙?”

“不错。”

“你觉得,以我豫州军的力量,在面对你西凉大营的同时,再去征讨李蒙?我会傻到那样么?”

“公子会。”

“说来听听。”

“其一,西凉军毕竟是朝庭的军队……”

我暗中翻个白眼儿,你还知道是朝庭的军队,咱们两个商量半天怎么处置它了,朝庭的军队,论得着咱们两说商量么?该和王允还有长安宫里我那位小堂弟商量去。

只听贾诩继续说道:“西凉军已蒙大赦,董太师和牛中郎将已死,自然不愿再行叛乱。而李蒙倒行逆施,不但长安朝庭容他不得,便是我西凉军士亦容他不得。若公子肯与陕县西凉军大营共同起兵北进,则李蒙禁不得大军一击,下面军士就能将他斩杀。而公子在救得西凉军第一次后,又能救得第二次,自然西凉军团上下,无不感激。”

“如此,我领军五千,西凉军亦出军五千,共讨李蒙。而且,刘琦想要贾先生随军。”

“这是自然,贾诩正要看公子手段。”

“是么?希望我们二人都不要让彼此失望才好。”

我是一个六百石的从事中郎,他是一个六百石的行军主薄,可是,天下大势,却在我们这两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几句话间扭转。

我们两个目光一碰,眼中似有火花闪过。

很好的对手!

贾诩,我能否让你归心呢?

朋友的书:

紫钗恨大大力作《恶霸》书号:。如果有一天,一个纯情如水家财万贯的富家女一定要嫁给你,一桩人人称道的好婚姻送上门来,你会往外推吗?

小楼明月力作《迷失在明代末年》楚瑜从没想到,遛果子的时候自己会挂掉,更没想到,幻觉醒来时已经物变人非事事休,借尸还魂在一个乱如锅粥的衰乱时代。从康熙末年到明代末年,明月大大继续迷失。。。。。。。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