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第五十三章 布局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五十三章 布局

作者:司雨客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1 14:12: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五十三章布局(求票)

刘先来回的跑着,传递着袁术和父亲之间的要求。双方的大军互相对峙着,紧张的气氛却来越松懈,谁也知道,打不起来,民心所向,军势已成,南阳,已不是袁术的南阳。眼下就是一个妥协的过程了,如何让袁术留下最后一点面子,让他轻身离开南阳,不临走的时候祸害一气。

想一想,似乎后世也有好多这种情况,比如解放北平什么的,破坏比建设容易,付出一点代价换得平安是最正确的选择。

我终于劝解着自己把这个问题想通了。

逐走袁术,我方就要重整一下了。眼下,我方扩张得太快了,组织机构严重缺编,表面上很强大,但是内地里矛盾重重。地方大佬,新旧官僚,宗族派系,早把荆州搞得乱成一团。父亲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刺史,他下面真正无条件听他指挥调动的人屈指可数。南阳、南郡、江夏、武陵这四个在我们手中的郡,三分之二以上的县令长都是我们所不认识的。

如何把这些地方真正收到掌心,就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了。父亲开始布局,我也开始布局。

布局,是一件很巧妙的事,不见得一定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那样徒自引人注意,让人警觉罢了。有时,一个很小的刀笔吏,一个传令官的,一个军需官,都可能起到极大的作用。我曾看过蜘蛛织网,它的主线,都是很不起眼很不易察觉的。但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线,稳定着整张网的存在。我经营的,就是这样的网络。

同时,由于是我总监军,所以我在整理着这场战争中的功劳薄。

第一功,自然非黄忠莫属,若不是他如一块巨浪中的磐石一样守住邓县这个弹丸之地,并将纪灵五万大军牢牢的厄制在邓县之下,逼得孙坚只能分兵而前,我军的战场形势将变得极为被动。而且,他担任的是整个战场上最苦、最累的阻击任务,五千赤鸦军,此时所余不过两千三百余人,损失超过半数。可是黄忠没有叫一下苦字,没有说一个难字,仅这一点,比黄祖之流就不知道强到哪里去。

其余诸将,蒯越,是襄阳守卫战真正的指挥者,是射死孙坚的直接组织者,他的功劳,必须要给足,他这个人,表面是文官,其实做得都是武将的事情,是父亲身边的智囊,而且是荆州诸公中,与我最有默契的一个,不能放到边地去,武陵太守的职位,要换别人,表他个军师中郎将,应该差不多吧。

蔡瑁、张允诸将,算是因人成事的,在本次大战中没有起到什么作用,虽然孙坚强攻时蔡瑁曾不顾风险亲自上阵,但是却被黄盖击退,苦劳是有的,功劳就差得多了。不过,既然胜利了,也就算是他们一功吧。不过,他们的地方实力,和今后在水军建设方面,应该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陆战,却非其所长。

黄祖,虽然该收拾,但是他的手下们打得不错,比如把守三关阻击孙坚数天的苏飞,比如岘山之上阵亡的吕公。黄祖,手下还是有几员大将的。可惜,在演义里,吕公干掉孙坚,提都没有提吕公是黄祖的手下,只把功劳归于了蒯良(贯中大大,就算是归,也该归于蒯越吧)。而在我这里,因为战事过于激烈,竟然是吕公战死了,我和蒯越联手关上了城门,干掉了孙坚,更没有黄祖什么事儿了。嗯,给他个精神上的奖励吧。人马损失了,得让人帮帮他,是派文聘过去呢,还是派刘磐到江夏去?

文聘,给我露了脸。本来,父亲对袁绍给兵三千的事也只当成一个笑话,而派一个下层军官过去接收只怕连人都回不来。没有想到,文聘会做得这样出色,特别是新野的一击,打得突然,打得狠毒,一下子就打中要害,让纪灵喘不过气来。嗯,从军司马提升个校尉应该没有人说什么吧。

刘磐、黄叙,跟我在一起救援江陵,收复武陵,击败张羡数万联军,打败小霸王孙策,力守襄阳,夺门之战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是我的真正得力打手,心腹之人。这两个人,我相信我就是让他们做点违反大汉法律的事情,他们也能眉头皱都不皱的给我去办了。

王威,现行的荆州邮政局局长、物流中心总经理兼特务头子,主持新建的邮驿网络,在帮我不断的赚钱的同时,也使我的情报网络渐渐成形。这个王威,是个有意思的人,虽然工作起来一板一眼,但是却总是会提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建议,比如他发现生石灰投到水里会发热,他就提议,部队行军应该带着生石灰,这样当敌军打算渡河的时候,突然投进去,就能把渡河的敌军烫死。我说很好很强大,可是不知道一袋石灰能烫死一个人不?他就愣了,说回去计算一下,我给他一脚,让他别浪费我的钱财。石灰,投出去当生化武器迷敌人的眼睛也还罢了,干这个用?嘿嘿。不过,这种在军事上可能会一败涂地的奇思妙想,在商业上,却让他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起码他用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把那些大户们全侃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霍峻,可是一个宝贝,他是枝江县前来主动帮助我打仗的,他哥哥霍笃战死,所以把他收在身边。这个人,可是曾经在数百兵马力抗数万强敌独守孤城达半年之久的牛人,刘备都特别喜欢他。他死了,刘备带文武百官去坟上哭祭,还在坟上过夜的。我就想不明白,在坟上过夜,是什么感觉,刘备在墓前和这个从前的臣子拉家常?不过眼下,他年龄还小,加以锻炼,必将成为我荆州军的又一个栋良之材。嗯,就由我来造就这个可造之才吧,和我在一起几天,比在某些老师们身边几年还要成长的快。因为我懒,我会让他去独挡一面,不成长也得成长了。

又过年了。

为什么我要说又字呢?

感觉这一年过得特别的快,还没有怎么着,过年的爆竹声就响起来了。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年初我们还是人人都想咬一口的肥肉,可是仅仅一年的时间,张羡大伤元气,孙坚不幸战死,曾经强势无比的袁术后将军,被我们逼得只能离开南阳。

刘表的名字,在这一年里第一次令整个天下为之震惊。原来,那个大袖翩翩总是温和的笑着的汉室宗亲,并不只是一个书呆子。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成为了天下有数的强者之一了。

而我的名字,仅次于父亲在天下传诵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襄阳、在南郡,在南阳,在整个的荆州,都开始有一首民谣在传颂着。

“襄阳纸,公子堤,襄阳公子世间奇。”

我发誓,这绝不是我传出来的,因为我做的大事,比这两件事情多得多。比如宜城灭宗贼,宛城质袁术,三日内飞定江陵,野津塘大破孙策,般般件件,都比造绝筑堤大的多。但这民谣都没有提到,只说明了一件事,这的确是民间传起来的,因为我无论如何攻杀战守,都不及造绝筑堤给百姓带来的实惠。

襄阳公子的名气似乎在一定范围内很响了,而且似乎还在越来越响。

这是一个好现象。

“哦--哦--”

“大汉威武!荆州威武!赤鸦威武!”

“射--射--射--”

士兵们在整齐的高叫着。

场中,放着一张又一张的二石硬弓,赤鸦军的勇士们,一个个轮流上前,拉开这硬弓。

“风字屯王大头,开弓二十六次!”

“林字屯孙二胖,开弓三十一次!”

“火字屯赵彪,开弓二十七次!”

行军主薄在报着数,各屯分别在为自己屯的士兵叫着好。这是赤鸦军在休闲游戏。

我点点头,对陪在旁边的黄忠道:“黄校尉的赤鸦军果然名不虚传,不负天下强军之名。”

黄忠捋捋自己的胡子,略带满意的笑道:“哪里,哪里,差得远,差得远。”

“黄校尉在邓县,一张弓射杀纪灵军司马以下将佐四十三人,令纪灵军指挥之人不敢靠近邓县县城三百步之内,真是大涨我军的威风啊。将军神射,天下无双。”我由衷的感叹。现在军中已经在传颂,都叫黄忠为神箭校尉。据说敌军听到神箭校尉这几个字,登时就士气大落,不肯向前了。

“不敢,公子过奖了。”黄忠被我夸得脸通红。一偏头,看到黄叙在冲他笑,立却脸一板,狠狠瞪了黄叙一眼,却又自己笑了。

“两军作战,弓弩为先啊。此际天下大乱,荆州难免还会遇上各种野心之人,若是我荆州军队皆如黄将军这样,那么又何惧贼人进犯呢?”

黄忠笑笑,然后摇摇头:“只怕这不可能,我这赤鸦军,一直跟随我,日子久的,怕不有十几个年头。老兵是宝,他们都是生死场中滚出来的。可是一般的郡国兵,都是忙时上战场,闲时种庄稼,有时还要修路,盖房子,做各种杂事,哪有时间练兵呢?”

这话提醒了我。汉代军制,成年男子均需服徭役,先是在本郡当一年“车骑材官卒”,车是轻车兵,骑是骑兵,材官是弓弩兵,后来轻车这个军种取消,主要是骑兵和弓弩兵两类,进行军事训练,获得必要的军事技能,然后回乡务农,成为国家的预备兵;以后再根据实际需要,或当一年***戍卒***,即在边防军服役一年,或当一年***卫卒***,即在京城警备部队服役。结束后每年还需在本地服劳役一月,称“更卒”,任务是修营垒、做烽燧、建宫室、陵墓,修河堤,运输等等。但是这种情况在当代被破坏了,甚至必得良家子并且精通骑射才能加入的羽林军统领都可以由皇帝拿出来拍卖,这下面的军队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在东汉末年,军队制度被大大的破坏了。好多军队都是一群农夫,比如蔡瑁张允的军队。

若要强军,军队职业化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这年头,训练一个能把箭射到靶子上的士兵最少要三个月,不能让这样的士兵还重新变回农夫啊。

要想加强战斗力,必须要走精兵之路,节约下来的人力,干点儿什么不成啊?

喜欢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