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 第57章 酸枣酒浊浪千叠

“荒唐!简直荒唐!”

蔡琰捡起书信,是兖州刺史刘岱派使者送来的,内容竟是让琰堡 “缴纳粮饷五千石、士兵两千人”,理由是 “联军需粮草支援,琰堡作为兖州属地,当尽本分”。

“刘岱这是疯了!” 蔡邕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酸枣联军数十万大军,日日饮酒作乐,却要我琰堡出粮出兵?他怎么不自己从州府调粮?分明是见我琰堡日渐强盛,想趁机削弱我们!”

毛玠也在一旁,脸色凝重:“堡主,刘岱此举绝非偶然。我派去州府的人传来消息,刘岱近日与袁绍走得很近,袁绍曾派人对他说‘琰堡拥兵自重,恐非兖州之福’。”

“如今曹操兵败,联军更无进兵之心,刘岱怕是想借着‘讨董’的名义,吞并我琰堡。”

蔡琰走到墙边的沙盘前,沙盘上用泥沙堆出了兖州的地形,琰堡的位置用一块青色的石头标记,周围散落着几个小木牌,代表周边的坞堡;西面的虎牢关方向插着几面黑色的小旗,代表董卓军;酸枣方向则插着一堆杂乱的黄色小旗,代表联军。

她伸手拨了拨代表刘岱的红色小旗 —— 那面小旗在兖州州治昌邑,离琰堡不过百里。

“联军之弊,根深蒂固,我等无力挽回。” 蔡琰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曹操兵败后,联军只会更涣散,用不了多久,便会各自散去。”

“ 到那时,中原大地便会彻底陷入混乱,诸侯割据,互相攻伐。”

她转过身,看向蔡邕和毛玠:“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人,只能靠自己。从今日起,执行三条指令:”

第一,加强防御。让斥候营增派十倍人手,西出虎牢关方向,北探黑山军动向,每日回报一次;护城河加派哨船,堡墙上增加岗哨,备好滚石、擂木、弩箭,以防董卓军或刘岱突然来犯。

第二,加速整合周边势力。让李进明日就去请李通观演,若他愿合作,便与他签订盟约;若不愿,就派士兵围住他的坞堡,断其水源,逼他归附。

“另外,再派使者去北面的王氏坞堡、东面的赵氏坞堡,告诉他们:要么加入琰堡,共享粮草、共抗强敌;要么就等着被董卓或刘岱吞并 —— 我琰堡绝不收留墙头草。”

第三,严密监控刘岱。让靖安司的人加大力度,派人混入州府,监听刘岱的信使,查清他与袁绍的往来细节;另外,在昌邑到琰堡的路上设卡,对往来人员严格盘查,尤其是刘岱派来的 “使者”,一旦发现有间谍嫌疑,立刻扣下。

蔡邕看着女儿沉稳的模样,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欣慰 —— 昔日那个在洛阳城里读诗作画的小女儿,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成为这乱世中的一根支柱了。

“琰儿,你放心,仓曹那边还有粮饷三万石,足够支撑半年;匠作区每月能造环首刀两百把、弩箭五千支,军备也充足。”

毛玠也抱拳道:“属下这就去安排斥候营和靖安司的事,定不会让刘岱钻了空子。”

蔡琰点点头,又看向沙盘。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沙盘上,青色的石头代表的琰堡,在一片混乱的小旗中,显得格外坚定。

她知道,讨董的闹剧很快就要落幕,真正的乱世才刚刚开始。

而琰堡,就像一块深深扎根在河床里的暗礁,任凭水面上风浪滔天,任凭联军的腐朽、刘岱的觊觎、董卓的威胁冲刷而来,它自岿然不动,默默积蓄着力量。

等到洪峰真正到来的那一天,这块暗礁,终将成为支撑起这片大地的砥柱。

初平元年的春日,本该是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的时节,然而在酸枣联军大营,却弥漫着一股日渐腐坏的气息。

数十万大军驻扎日久,当初讨董的激昂誓言早已被日复一日的宴饮、猜忌和无所事事消磨殆尽。

盟主袁绍的中军大帐,几乎夜夜笙歌。

来自冀州的美酒,兖州的羔羊,豫州的歌姬……各路诸侯似乎将这里当成了炫耀实力、攀附交情的场所。

袁绍高踞主位,听着麾下谋士郭图、逢纪等人的奉承,看着帐下诸将互相敬酒,面有得色,仿佛那祸乱京师的董卓已不足为虑,霸业指日可待。

后将军袁术的营盘则另有一番“气象”。

他自恃袁氏嫡子身份,对堂兄袁绍的盟主之位本就心存不满,营中规制竟隐隐有超越中军之势。

粮秣器械堆积如山,却时常以“需统筹调度”为由,拖延甚至克扣拨付给其他诸侯的粮草,引得怨声载道。

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等人,起初还满怀热情,积极商议进兵之策。

但眼见盟主无断,盟友各怀私心,那股锐气也渐渐消沉下去。

张邈几次寻袁绍商议进军,都被以“粮草不济”、“需等待时机”等借口搪塞回来,心中不免失望,更多的时间也只能与相熟的曹操、桥瑁等人饮酒排遣。

这一日,又是一场喧嚣的夜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帐中弥漫着浓烈的酒气和脂粉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河内太守王匡带着几分醉意,举杯对袁绍道:

“本初公,我等会盟于此,已近两月,将士们求战心切,不知何时方能兵发洛阳,剿除国贼啊?”

他这话一出,喧闹的帐内稍微安静了些许,许多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袁绍。这也是不少人心中积压的疑问。

袁绍手持金杯,面带矜持微笑,尚未开口,他身旁的谋士郭图已抢先道:

“王太守何必心急?董卓据守雄关,麾下西凉铁骑骁勇,岂是易与之辈?我军新合,尚需磨合,粮草亦要囤积。盟主深谋远虑,正是要以泰山压顶之势,待时机成熟,一举而定乾坤!此时贸然进兵,若有不测,岂不辜负天下厚望?”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却毫无实质内容。座下的曹操眉头紧锁,忍不住放下酒杯,沉声道:

“本初,公则(郭图字)此言,虽看似稳妥,然则兵贵神速!董卓初至京师,根基未稳,更兼倒行逆施,人心离散。我军挟大义而来,正该乘此锐气,直捣洛阳!若迁延日久,师老兵疲,董卓稳固了关中,则事不可为矣!”

曹操身材不高,但此刻声音洪亮,目光如电,自有一股逼人的气势。

他数日前曾孤军追击董卓,虽在汴水遭徐荣阻击败还,但其胆识魄力,已令不少人侧目。

袁绍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悦。

他素来不喜曹操这等激进做派,更不喜其当众质疑自己的决策。

他轻轻晃动着杯中酒液,慢条斯理地道:

“孟德勇烈,吾深知之。然则为国讨贼,非同儿戏,需计出万全。我军声势浩大,董卓必不敢出关浪战。待其粮尽自乱,或内部生变,则是我辈建功之时。此时,还是以静制动为上。”

“以静制动?”曹操几乎要气笑了,“坐拥数十万大军,空耗钱粮,这叫以静制动?本初!你这是养虎为患!”

“曹孟德!注意你的言辞!”袁术在一旁阴恻恻地开口,“盟主自有决断,岂容你在此指手画脚?莫非你自恃有几分军功,便不将盟主放在眼里了?”

帐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支持袁绍的和同情曹操的,目光在空中交错,隐有火花。张邈、桥瑁等人连忙出来打圆场。

“孟德也是心忧国事,言语急切了些,本初公海涵。”

“今日只谈风月,不谈军事,喝酒,喝酒!”

一场可能爆发的冲突,在觥筹交错中被暂时压了下去。但裂痕,已然深种。

曹操愤然离席,走出大帐,冰冷的夜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心头的郁结。

他望着西方洛阳的方向,那里是国贼所在,也是他建功立业的梦想之地。

然而,身后这座庞大而臃肿的联军大营,却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捆住了他的手脚。

“竖子不足与谋!”他低声骂了一句,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怒。

随他一同出来的,还有其族弟夏侯渊。夏侯渊低声道:“大哥,看来袁本初是靠不住了。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曹操目光闪烁,深吸一口气:

“不能再等下去了。他们在此醉生梦死,我们却要早做打算。传令下去,加紧操练本部人马,多派斥候,打探荥阳、汴水一带敌情。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与此同时,远在琰堡的蔡琰,也收到了来自酸枣的详细报告。

看着密报上描述的联军日常——宴饮、争吵、扯皮,她脸上没有任何意外之色。

“果然如此。”她将绢帛递给一旁的单福和毛玠,“一群乌合之众,空有大义名分,却无匡扶社稷之能。董卓想必此刻正在洛阳城中,看着东面的这场闹局发笑吧。”

毛玠叹息道:“可惜了这大好局面。若联军上下一心,何愁董卓不破?”

单福则道:“此正应了‘祸福相依’之理。联军无能,对我琰堡而言,未必不是好事。至少,兖州刘岱等人的注意力被牵制在酸枣,无暇他顾,正利于我等从容布局。”

蔡琰走到窗前,望着南方。那里,是她派出的“暗羽”飞往的方向。

“酸枣的酒越浊,南方的棋局就越清晰。传令给沈岭,加快与荆州方面的接触。另外,让我们在联军中的‘眼睛’盯紧曹操,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酸枣大营,浊浪千叠,埋葬了无数人的热血与梦想。

而在漩涡之外,有人失望,有人愤怒,也有人,正冷静地审视着这一切,并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时代的洪流,并不会因为这暂时的停滞而改变方向,它只是在积蓄力量,准备着下一次更加猛烈的冲击。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