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 第280章 弃子争先与燎原之势

曹操那道“弃汉中,保巴蜀”的密令,如同一声丧钟,在摇摇欲坠的南郑城中敲响。

当信使冲破重重阻隔,将染血的绢书交到曹仁手中时,这位以沉稳着称的宗室大将,手指也不禁微微颤抖。

他环顾四周,城中粮草尚可支撑月余,将士虽疲惫却仍有斗志,更重要的是,这里是连接关中与巴蜀的战略要冲,是曹操集团北方的屏障。

“主公……这是要断尾求生了。”

曹仁喃喃自语,脸上肌肉抽搐。

他理解曹操的无奈,放弃经营多年的荆州攻势,舍弃汉中这块到嘴的肥肉,只为保住益州根本,这需要何等的决断与狠辣。

但他更清楚,这道命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曹仁,以及这南郑城中万余将士,都成了可以牺牲的“弃子”。

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坚守,而是用最后的生命为益州布防争取时间。

“将军,我们……”

副将面露不甘。

曹仁猛地抬手制止,眼中已是一片决绝:

“执行主公军令!

即刻准备,三日之内,焚毁府库粮草,裹挟工匠青壮,撤离南郑,退守阳安关!”

然而,曹仁的决断虽快,却快不过朝廷军队的兵锋与诸葛亮的算计。

徐晃、郝昭在分兵掠地的同时,从未放松对南郑的监视。

曹军异动的蛛丝马迹——夜间频繁的调动、城中隐隐升起的黑烟、对工匠住所的突然管控——迅速被斥候捕捉并上报。

“曹仁想跑!”

徐晃接到情报,立刻与郝昭商议。

郝昭目光沉静,指向地图上汉中通往巴蜀的几条要道:

“其必走米仓道或金牛道,退往剑阁、葭萌关。

我军可分兵追击,同时派精锐轻骑,绕过南郑,直插其退路险要之处,设伏阻击!”

“正合我意!”

徐晃拍案,

“我率主力追击,伯道(郝昭字)你善守,速率五千精锐,携部分‘神火’器械,昼夜兼程,抢占米仓道上的定军山!

此地乃咽喉所在,卡住此处,曹仁插翅难逃!”

就在徐晃、郝昭调兵遣将,准备给曹仁致命一击时,荆州的局势也因曹操的战略收缩,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

曹操为了集中力量应付汉中危局和准备退路,对襄阳的攻势虽依旧猛烈,但后劲已显不足。

更关键的是,朝廷持续不断的“暗助”和江东态度的彻底中立,让刘备获得了宝贵的喘息空间。

关羽趁机整顿兵马,甚至组织了几次有效的反击,虽未改变被围态势,却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士气,也让曹操无法从容抽调兵力。

而真正压垮曹操荆州战略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江东。

孙权在朝廷**裸的威逼与空头许诺下,加之周瑜也认为此时联曹风险过高,最终彻底关闭了与曹操合作的大门。

江东水师不仅完全封锁了长江,甚至开始以“剿匪”为名,袭扰曹操控制的江夏部分地区,彻底断了曹操从江东获取补给或借道的念想。

襄阳城下,曹操望着依旧巍峨的城墙和城头那面猎猎作响的“刘”字大旗,又接到汉中曹仁准备撤离、徐晃分兵阻截的战报,一股英雄末路的悲凉涌上心头。

他知道,夺取荆州,饮马长江的梦想,在此刻已经彻底破灭。

“传令……撤军。”

曹操的声音沙哑而疲惫,带着无尽的落寞,

“放弃襄阳之围,各部交替掩护,退回宛城。

命曹仁……依计行事,务必保住入蜀通道!”

建安十三年的深秋,曹操的大军如同退潮般,从襄阳城下撤离。

持续数月的惨烈围攻,以曹操的主动退却告终。

襄阳城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劫后余生的刘备军将士相拥而泣。

关羽抚着长髯,望向北方,眼神复杂。

他知道,击退曹操固然可喜,但那个稳坐洛阳,既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能提供实实在在援助的朝廷,其威胁恐怕比曹操更大。

汉中战场,则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

曹仁执行了曹操的弃子命令。

他下令焚烧了南郑城内来不及带走的大部分粮草和军械,裹挟了数千工匠与青壮,开始向米仓道方向突围。

然而,郝昭行动更快!

他率领的五千精锐,以惊人的速度强行军,抢在曹仁之前,占据了定军山险要,并迅速构建了防御工事。

当曹仁的撤退大军抵达定军山下时,看到的是严阵以待的朝廷军队,以及山道上那令人心悸的、已经架设起来的“猛火油柜”!

前有阻截,后有徐晃的追兵,曹仁陷入了绝境。

他试图强行冲关,但郝昭据险而守,以弓弩和滚木礌石大量杀伤曹军。

更可怕的是,当曹军聚集冲锋时,那“猛火油柜”喷吐出的长达数十步的幽蓝火舌,瞬间将冲锋队伍化作一片火海,惨叫声令人毛骨悚然!

与此同时,徐晃的主力从后方掩杀而至。

曹仁部腹背受敌,军心彻底崩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场混战,曹仁身中数箭,在亲兵拼死护卫下,仅率数百残骑,丢弃了所有辎重和裹挟的百姓,从小路狼狈逃入巴蜀。

其麾下万余大军,或死或降,全军覆没。

经此一役,汉中全境,彻底落入朝廷掌控。通往益州的北大门,被牢牢握在手中。

捷报传回洛阳,举城欢庆!

汉中之战的胜利,意义远超一场战役的得失。

它标志着朝廷不仅拥有强大的防御力量,更具备了主动出击、开拓疆土的强大能力。

诸葛亮运筹帷幄,先以“谋势”搅动荆州,牵制曹操主力;

再以“奇袭”直取汉中,攻敌必救;

最后临机决断,阻截围歼,将战略意图完美实现。

其战略眼光与战术执行力,令朝野上下为之折服。

徐晃、郝昭等将领的勇猛与果决,也通过这场大战彰显无遗。

蔡琰在朝会上,正式下诏,嘉奖南征将士,擢升徐晃为镇西将军,郝昭为征虏将军,封亭侯。

同时,以朝廷名义,宣布在汉中设立“汉中郡”,任命能吏,安抚百姓,推行新政,将其彻底纳入帝国直接管辖体系。

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战,朝廷向天下昭示了其无可争议的强势地位。

曹操败退,损兵折将,丢失战略要地汉中,实力大损;

刘备虽保住了襄阳,却也元气大伤,且彻底暴露在朝廷兵锋之下;

孙权首鼠两端,最后也只能选择中立自保。

新朝的威望,如日中天。

然而,在一片凯歌声中,诸葛亮却保持着异常的清醒。

退朝后,他在政事堂对蔡琰及几位核心重臣道:

“主公,诸位,汉中之胜,固然可喜,然天下未定。

曹操退守益州,据险顽抗,其志未灰;

刘备占据荆州南部,犹有余力;

孙权坐拥江东,虎视眈眈。

北疆秃发虽暂退,然‘惊雷’已现,未来边患恐更甚以往。

此刻,绝非松懈之时。”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手指划过长江与秦岭:

“接下来,朝廷当行‘巩固、消化、伺机’之策。

巩固新得之汉中,消化战果,将其真正化为我用。

同时,密切关注益州、荆州、江东动向,伺机而动。

或可尝试与刘备接触,迫其归附;

或可继续施压孙权,令其称臣;

至于曹操……”

诸葛亮目光锐利,

“困兽犹斗,然其已失先手。

待我朝整合完毕,兵精粮足之时,便是大军南下,犁庭扫穴,克定益州之日!”

帝国的车轮,在血与火的洗礼后,继续沿着统一的轨道,轰然向前。

但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

南方的群山之中,曹操舔舐着伤口,眼神阴鸷;

荆州的刘备,在庆幸之余,更深感前途莫测;

江东的孙权,则在权衡着称臣与独立的利弊……

天下这盘大棋,远未到终局。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