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 第156章 天灾人祸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第156章 天灾人祸

作者:诚蹊大帝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7 17:13:39 来源:全本小说网

建安三年的夏天,来得格外酷烈。

烈日炙烤着中原大地,禾苗焦黄,河水断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不安的燥热。

然而,比炎热更令人绝望的,是随之而来的遮天蔽日——蝗虫,如同黑色的风暴,自兖州、豫州而起,席卷而过,所过之处,绿叶尽成枯枝,田野顿化赤地。

几乎是同时,一场来势汹汹的瘟疫也开始在饥馑交加的人群中蔓延开来,尤其是兖豫曹操作战和荆州江夏交战区域,尸横遍野,十室九空,哭声震野。

天灾**,交织并至,整个中原乃至荆襄,都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与绝望之中。

彭城行宫内,气氛凝重。

虽然青徐之地因朝廷提前有所准备,且并非蝗灾最核心区域,灾情相对较轻,但边境线上涌来的流民,以及各地报来的灾情和疫情,依旧让蔡琰等人心头沉重。

“果然……还是来了。”

蔡琰看着各地急报,轻轻咳了一声,脸上并无太多意外,只有深深的忧虑。

她凭借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早已预料到建安三年将是极其艰难的一年。

她之前力主屯田积谷,整顿武备,亦有部分原因是为了应对这已知的灾难。

“奉孝,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重。”

蔡琰将一份来自兖州的密报放下,上面描述了曹操辖境内“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曹操新败,又遭此大灾,其境况恐怕……”

“曹操自顾不暇,短期内已无力他图。”

郭嘉肯定地说,“但这也是最危险的时刻。饥民易子而食,乱兵趁火打劫,若处置不当,恐生大变。主公,此刻正是朝廷彰显仁德,收拢人心,巩固根基的绝佳时机!”

他强撑着病体,与蔡琰、徐庶、刘晔、国渊等人紧急商议对策。

“首要之务,是稳住青徐根本!”

郭嘉指向地图,“元直,立刻以朝廷名义,明发诏令:

第一,青徐境内,开仓放粮,设立粥棚,全力赈济本州灾民,绝不允许出现大规模饿殍!

第二,严令各郡县,妥善安置涌入的流民,设立临时安置点,分发少量口粮,组织其参与水利修缮、城池加固等劳役,防止其聚众生乱。

第三,命张仲景先生统筹医官,大量采购、制作防治瘟疫的草药,在灾民聚集区设立医棚,严防瘟疫传入和扩散!”

“属下即刻去办!”徐庶领命。

“子扬,”郭嘉看向刘晔,“你文笔犀利,立刻起草一份《恤灾安民诏》,以天子名义,陈述灾情之惨,宣示朝廷赈济之决心,痛斥那些不顾民生、依旧相互攻伐之举(暗指曹操南下、孙策西征),号召天下州郡同心协力,共度时艰。此文要情真意切,迅速传檄四方!”

“晔明白!”刘晔肃然应道。

“子尼(国渊),枣袛!”郭嘉最后看向这位屯田专家,“屯田乃根本。此次蝗灾虽烈,但我观其路径,彭城周边核心屯田区受损相对有限。

你等需加紧督导,抢收残存粮食,同时组织人力,待蝗灾过后,立刻补种些生长周期短的豆黍之类,尽可能弥补损失。

此外,要严密监控粮价,严禁奸商囤积居奇,必要时,朝廷可设平准官,平价售粮!”

“必竭尽全力!”枣袛,国渊同时回答道,深感责任重大。

朝廷的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一道道诏令从彭城发出,一辆辆满载粮食和药材的马车驶向灾区。

彭城及下邳、琅琊等重镇,粥棚林立,虽然粥稀得能照见人影,但至少让无数濒死的灾民看到了一丝生机。

张仲景带领着弟子和招募的医者,日夜奔波于各个安置点,虽然无法根治瘟疫,但有效的防控措施确实大大降低了青徐之地的死亡率。

那份《恤灾安民诏》更是如同久旱后的甘霖,迅速传遍四方。

诏书中不仅详细列出了朝廷的赈灾举措,更以悲天悯人的笔触写道:

“……朕闻之,天降灾异,以警人君。今蝗旱并起,疫病流行,此乃朕德不修,致干天和,痛彻心腑……各州牧守,皆朕股肱,当体朕心,暂息兵戈,抚恤伤瘼,活我黎元……若有不恤民命,妄动刀兵,与民争食者,天下共击之!”

这份诏书,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将“赈灾安民”与“朝廷正统”紧密联系在一起。

许多在灾难中挣扎的士人百姓,对比其他地方军阀的无所作为或横征暴敛,不禁对彭城朝廷心生向往。

然而,天下的局势并未因天灾而完全停滞。

许昌方面: 曹操遭遇宛城之败,又逢特大蝗灾瘟疫,实力大损,内部矛盾激化。

他不得不全力应对内部的烂摊子,镇压因饥荒而起的骚乱,筹集粮草,根本无力再对外用兵。

接到彭城朝廷那份看似“体恤”的诏书,曹操内心五味杂陈,既有被窥破虚弱的恼怒,也有一丝不得不承认的无奈。

他只能咬牙隐忍,回书表示“谨遵朝廷诏令,全力安抚地方”,实则将精力全部用于内部整顿和恢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东方面: 孙策的攻势因后勤补给困难(蝗灾影响及荆州水军阻隔)以及军中开始出现疫病苗头,不得不暂时放缓。

周瑜审时度势,建议孙策稳住现有战线,消化已占领的江夏部分地区,同时回书彭城,对朝廷的《恤灾诏》表示拥护,并“恳请”朝廷能调拨些粮草医药,以助“王师”讨逆。

言辞更加恭顺,所求也更实际。

荆州方面: 刘表同样被灾情所困,荆州北部受灾严重,加之与孙策的战事消耗,压力巨大。

朝廷的诏书和之前蔡琰的信件,让他找到了台阶,他顺势加强了对黄祖的支援,但战略上转为更稳固的防御,并开始暗中与孙策方面接触,试探罢兵的可能性。

河北袁绍: 河北受蝗灾影响相对较小,这使得袁绍的实力在此消彼长间显得更为突出。

他冷眼看着中原的惨状,野心愈发膨胀。

虽然朝廷之前的诏书在他内部引起了一些波澜,但并未改变其战略方向。

他加紧了与乌桓的联络,同时继续对幽州施加压力,准备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公孙瓒致命一击,而后图谋南下。

而在这纷乱的局势中,一个微妙的变化正在广陵悄然发生。

刘备站在城头,望着南方隐约可见的、因灾荒而显得萧索的江淮大地,又回头看了看被陈登经营得铁板一块、且愈发心向彭城的广陵城,心中去意已决。

“天灾频仍,诸侯并起,广陵非立业之基。”

刘备对关羽、张飞低声道,“曹操新败,袁术已亡,荆州刘表暗弱,益州刘璋闇弱……此番大灾过后,南方必有变动。我等困守于此,终难施展。”

“大哥欲往何处?”关羽问道。

“如今四面围困,实无用武之地。”

刘备目光深邃,“需等待时机。如今朝廷势起,民心渐附,我等或可南行,或可借朝廷之名,另图发展。”

他心中已然定计,要在这天下大乱的棋局中,为自己,也为两位兄弟,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而南下的第一步,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以及……避开彭城朝廷可能的阻挠。

建安三年的这场特大天灾,如同一场残酷的洗礼,冲刷着天下的格局。

彭城朝廷凭借先知般的预判和果断的应对,不仅稳住了根基,更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威望和民心凝聚力。

然而,北方的袁绍虎视眈眈,南方的孙策、刘表暂息兵戈却各怀心思,西方的曹操在舔舐伤口,而刘备则如潜龙在渊,伺机而动。

大灾之后,必有大变。

下一次风云激荡之时,谁会乘势而起,谁又会黯然退场?

一切,都将在未来的血与火中揭晓。

喜欢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请大家收藏:()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