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重生领证前,娇小姐搬空家产随军 > 第175章 新厂落定

第175章 新厂落定

日子像上了发条般飞快地转动。

南方的阳光炽烈,雨水充沛,就像这片土地上蓬勃生长的机会。

思安和守业已经完全适应了在这里的生活。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梁毅和安敏总不能继续在这里和李红梅他们家挤着。

所以两口子抽空去看了房子,在学校旁边,租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

房租很优惠,房东也很面善。

安敏的翻译服务社很快就不再是杂货店门口的一张桌子了。

随着口碑的积累,找她的苏联、甚至东欧的客商越来越多。

她租下了一个临街的小小门面,挂上了更正规的牌子:安达商务咨询服务中心。

安取自她的名字,达取意通达、达成,寓意清晰。

她甚至雇了一个刚毕业会点英语的小姑娘帮忙接电话、整理文件。

她的角色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翻译。

她成了采购代理、品质顾问、信用担保人。

她熟悉哪些厂子的服装针脚密实,哪些电子厂的产品故障率低,哪些老板信誉好能按时交货。

苏联客商信任她,因为她的专业和公正。

国内的厂家也愿意给她更优惠的价格,因为她带来的订单稳定且结款利落。

她甚至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客商的需求,将梁毅厂里新开发的物美价廉的产品推荐出去。

空间里的东西,被她零星地变现,换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些资金,成了她扩大业务、以及家庭应急的坚实后盾。

梁毅在电子分厂更是如鱼得水。

他不仅是技术权威,更在张建国的支持下,开始推行更现代的生产管理方式。

他重新规划了生产线流程,引入了更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工人的效率和产品的良品率都大幅提升。

张建国几乎把整个厂子的生产和技术都交给了他,自己则全力在外开拓市场,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梁毅的职位也悄然变成了生产副厂长,工资加分红,收入相当可观。

这天晚上,孩子睡了之后,安敏在灯下核算着这个月的收支,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

梁毅给她倒了杯水,坐在旁边。

“看来这个月收入又涨了不少。”

梁毅看着账本上的数字笑道。

“嗯,接了两个大单,带着跑了小半个月。”

安敏揉了揉脖颈:“不过,红梅今天跟我提了个新想法。”

“哦?她又有什么点子了?”

“她说,现在来的苏联人,不只是买成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生产设备感兴趣了。”

“有些轻工机械、小型的注塑机什么的,他们那边急缺,问我们有没有门路。”

梁毅沉吟了一下:“这倒是个新路子,设备这东西价值高,利润空间更大,但牵扯也多,更复杂,得懂行才行。”

安敏点头:“我也这么想,不过,这确实是个方向。”

“你在工业圈子里认识的人多,能不能留意一下这方面的信息?特别是那些想要进行设备更新换代,有旧设备处理的厂子?”

“没问题。”梁毅立刻应承下来:“我明天就去打听,我们厂里前两年淘汰的那批旧设备,好像还堆在仓库里,说不定也能处理掉。”

夫妻俩相视一笑。

自从来了南方后,他们发现,这里简直一片广阔的天地。

比起之前在北方,现在的他们,有了更多的事情,去做自己的事情。

这种成就感,真的特别好。

安敏带来的设备贸易信息,在梁毅心里漾开层层涟漪。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倒买倒卖赚差价的机会,更可能是一条通向更大舞台的路径。

他利用休息时间,跑遍了深圳、东莞乃至周边城市的工厂区。

果然,不少早期发展的工厂正在进行技术升级。

替换下来的旧设备堆在仓库里,被视为废铁,急于处理。

而另一方面,通过安敏的渠道,他发现苏联及东欧国家对这类物美价廉的二手设备需求极其旺盛,甚至到了饥渴的程度。

梁毅没有立刻动手。

他先是拉着张建国,仔细评估了自家厂里那批闲置旧设备的状态和价值。

然后亲自带着厂里的老师傅们将设备检修、调试,恢复其基本运转功能,并拍下清晰的照片。

“建国,你看。”

梁毅将整理好的资料递给张建国。

“这些设备在我们这儿是淘汰了,但对那边来说,可能还是好东西。安敏那边正好有渠道。”

“我想,咱们是不是可以以厂里的名义,试着把这批设备处理出去?不仅能盘活资产,还能有一笔额外收入。”

张建国看着资料,眼睛发亮:“哥,你这脑子就是活!这堆铁疙瘩放着也是生锈,能换成钱当然好!”

“这事你全权负责,需要厂里怎么配合,你说话!”

有了张建国的支持,梁毅心里有了底。

他让安敏将设备信息精准地推送给了几位有实力、信誉好的苏联客商。

果然,立刻引起了强烈兴趣。

经过几轮看货还有价格谈判,这批设备以远超废铁价格、但远比新设备便宜的价格,成功售出。

这笔交易的利润,让张建国和梁毅都大吃一惊。

更重要的是,它彻底验证了这条新业务的可行性。

“梁毅,我们不能只做中间商。”

晚上,安敏一边核算着设备交易的利润,一边对梁毅说。

“倒卖信息差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得有自己的根基,你看,这次是我们厂里的设备,下次呢?”

“我们需要一个能整合资源、进行初步检修和展示的地方。”

梁毅深以为然,安敏的话,说到了点子上。

“对,而且我发现,很多厂子淘汰下来的设备,稍微整修一下,价值就能翻好几倍。”

“我们如果有个小场地,不仅能仓储展示,还能进行简单的翻新和调试,利润空间会大很多,也更可控。”

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夫妻俩心中酝酿。

他们要建立自己的工厂,或者说,一个集设备收购、翻新、展示、贸易于一体的工贸体。

他们看中了市郊一块不大的旧厂房,租金相对便宜。

拿出这段时间积累的所有利润,加上安敏置换空间物资得来的资金,又说服张建国以电子厂的名义入股一部分,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