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重生了前妻别追,我已嫁人生子 > 第76章 拜访周家

暮色渐浓,2002年元旦的玛河市,空气中还残留着昨夜庆祝的些许喧嚣余温,但更多的是一种新年伊始的宁静与寒意。周逸鸣领着沈文勤,快步走进一个门禁相对严格、楼房排列整齐的家属院。与沈文勤熟悉的、总带着点废品站尘土和市井喧嚣的环境不同,这里路面干净,楼道安静,透着一股体制内小区特有的规整和秩序感。

“就这栋,三楼。”周逸鸣哈出一口浓白的雾气,指了指其中一栋楼,语气带着回到家放松,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向身边人展示自己成长环境的微妙自豪。

沈文勤沉默地点点头,跟在他身后。他身上依旧是那件半旧的军绿色棉衣,脖子上围着灰色的毛线围巾,将小半张脸都埋了进去,只露出一双沉静的眼眸,打量着这个于他而言有些陌生的环境。他手里提着两个沉甸甸的塑料袋——这是他在附近还在营业的商店里精心挑选的。一个袋子里装着一箱本地乳品厂出品的、包装质朴的纯牛奶,以及几样品相很好的苹果和橙子;另一个袋子里,则谨慎地放着两条红塔山香烟和一瓶包装完好的伊力特曲。

爬上三楼,周逸鸣掏出钥匙打开门,一股温暖的气息夹杂着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从外面带来的寒意。

“爸,妈,我回来了!还带了同学!”周逸鸣一边弯腰换鞋,一边扬声喊道,语气里的欢快几乎要满溢出来。

周家的客厅比沈文勤想象的要宽敞一些。米白色的瓷砖地面光洁照人,一套深棕色的木质沙发和茶几摆放得规规矩矩,沙发背上搭着白色的镂空钩花垫布。墙壁上挂着几幅印刷精美的风景画,最显眼的位置则是一张放大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上周逸鸣笑得阳光灿烂,他身旁站着表情温和的父母,还有一个撅着嘴不太情愿的小女孩。整个空间整洁、规范,甚至带着一点点刻板,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周父戴着金丝边眼镜,正坐在沙发主位上看着当天的《玛河日报》,闻声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而不失沉稳的笑容。他看起来五十岁上下,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身上是一件深蓝色的羊毛开衫,显得儒雅而干练。周母系着一条淡雅碎花围裙,手里还拿着锅铲,从厨房探出身,目光先是快速而慈爱地扫过儿子,随即落到沈文勤身上,脸上立刻堆起恰到好处的、属于女主人的客气笑容:“是逸鸣的同学啊,快请进,快请进,外面冷坏了吧?”

“叔叔好,阿姨好。”沈文勤脱下棉衣,露出里面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毛衣。他声音清晰平稳,听不出太多局促。他将手中两个塑料袋轻轻放在客厅茶几旁的角落,既不显得突兀,也不会被忽略,然后态度诚恳地看向周父:“周叔叔,冒昧打扰了。这是一点水果和牛奶,给叔叔阿姨和晓雯妹妹。家父知道我来,特意嘱咐一定要代他感谢您之前对家里事情的关心,这两条烟和这瓶酒,是他的一点心意,请您务必收下。” 他巧妙地将礼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符合他学生身份的日常礼品,另一部分则是代表父亲的、更具社交属性的谢意,言辞得体,不卑不亢。

周父放下报纸,笑着摆了摆手,语气随和:“哎,你父亲太客气了,都是应该的。快坐,逸鸣,给你同学倒杯热水暖暖。”他目光在沈文勤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长辈对子侄辈惯有的审视,但也因为这得体的举止和那份“感谢”,多了几分真切的温和。

周母也笑着连说了几句“太破费了”、“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沈文勤清秀却线条柔和、身形相较于同龄男孩显得过分纤细单薄的模样上多停留了几秒。那笑容背后,隐藏着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复杂与探究。她之前借着去医院看望一位老同事的机会,辗转托人悄悄查过市医院的记录。虽然碍于规定,没能看到详细的病历,但那模糊不清的“发育异常”诊断,以及登记信息上某些含糊其辞的标注,像一根细小的刺,一直扎在她心里。此刻,看着眼前这个举止得体、眼神沉静的孩子,那份源于未知和传统观念的疑虑,让她无法完全放松下来。

周逸鸣殷勤地给沈文勤倒了杯热气腾腾的开水。沈文勤双手接过,轻声道谢,小口啜饮着,暖意从喉咙一直蔓延到胃里。

气氛初步融洽起来。周父将报纸折好放在一边,很自然地将话题引到了沈文勤家的事情上,语气像是随意的家常关怀:“听逸鸣说,你家里最近在忙秋收后的总结和明年的规划?今年棉花行情不错,收成应该还可以吧?”

沈文勤将水杯放回茶几,坐姿依旧端正,回答道:“谢谢周叔叔关心。今年托政策的福,风调雨顺,收成确实还行。”他略一停顿,继续说道,“现在上面不是鼓励开垦荒地、发展规模经营嘛。家父注意到团场和连队周边,有些早年因为缺水或盐碱化而抛荒的土地,还有不少暂时难以开发的沙包地。这些地虽然贫瘠,零零散散,但分布集中,连成片面积就不小。我们正在尝试通过适当加价、主动投资复垦的方式,把这些荒地整合起来,看看能不能走出一条新路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了前妻别追,我已嫁人生子请大家收藏:()重生了前妻别追,我已嫁人生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加价复垦?”周父身体微微前倾,显然被这个话题吸引了。他在水利系统工作,对土地和农业问题本就关注,“这个思路很实际,变废为宝嘛。具体进行得怎么样?过程中遇到什么棘手的困难了吗?”他饶有兴致地追问,想听听这个年轻人的看法。

沈文勤组织了一下语言,眼神变得专注起来,仿佛在脑海中勾勒那片待开垦的土地:“土地获取这块,目前看还算顺利。毕竟那些地荒着也是荒着,不仅没有产出,还可能沙化加剧,影响周边环境。现在有人愿意额外加钱,投入真金白银去复垦,无论是连队还是原来的承包户,大部分都是乐见其成的,阻力不大。”他话锋一转,语气凝重了些,“真正的难点,在于拿下土地之后的改造和后续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这就像是打下一块地盘容易,但要把它建设好、守住成果,需要下的功夫更深。”

“哦?具体说说看。”周父鼓励道,眼神中带着考校和期待。

“首当其冲的就是水。”沈文勤伸出一根手指,“荒地之所以被抛荒,首要原因就是缺水,而且土质普遍较差,保水能力弱。如果还沿用过去那种粗放的大水漫灌,恐怕一半以上的水都蒸发或者渗漏掉了,成本高得吓人,效果还不好。所以,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大规模采用滴灌技术。”他详细解释起来,“这意味着要从打深水井开始,铺设遍布整个地块的主管道、支管道,最后精确到每一行作物旁边的滴灌带。这不仅仅是一笔巨大的初期投入,更关键的是,整个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后期维护都非常讲究。比如过滤系统,如果做得不好,井水里的泥沙很容易堵塞滴灌带的出水孔,到时候一个区块的作物可能就活活旱死了,损失会很大。”

周父微微颔首,表情严肃,显然明白这其中蕴含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滴水如金,这话在西北一点不假。你考虑得很周全。还有呢?”

“其次是播种环节。”沈文勤继续说道,思路清晰,“我们计划规模化种植棉花,如果还是依靠传统的人工或者老式播种机,效率低下不说,出苗率难以保证,苗齐苗壮更是奢望。我查过一些国内外的农业期刊和资料,发现像美国、以色列,还有国内新疆兵团的一些先进农场,已经开始使用一种一次性的联合播种机。这种机器很厉害,能在播种的同时,精准地铺设地膜和滴灌带,覆膜、铺带、播种、覆土,一系列工序一次性完成。”他眼中闪过一丝向往,随即回归现实,“但这种先进的设备,我们这里根本没有,价格也极其昂贵。我们现在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对现有的普通播种机进行大幅度的改造,甚至可能需要结合本地情况,重新设计一部分结构,来实现类似的功能。这直接关系到播种的质量、效率和后续田间管理的便利性,是我们目前集中精力想要攻克的技术难关。”他没有具体说明自家是如何着手解决这个难题的,只是清晰地指出了这个制约规模化农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周父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惊异。他原本以为沈文勤最多说说土地和资金的问题,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不仅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规模化农业最核心的基础设施瓶颈——水,还能如此具体地谈到精密播种这样的前沿农业装备技术,思路之清晰,视野之前瞻,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这绝不是一个普通高中生能具备的见识。

“看来你不只是关心家里生意,对现代农业技术层面的东西,了解得也相当深入啊。”周父的话语里带着由衷的赞许,“滴灌和精密播种,确实是提升土地产出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那你觉得,除了资金压力,在这方面,你们最迫切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呢?”这个问题带着更深的考校意味,他想知道这个年轻人如何定位需求。

沈文勤沉吟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似乎在谨慎地权衡措辞。“周叔叔,我觉得,现阶段最需要的,可能不是直接的资金或物资支持,而是可靠的技术信息渠道和实践经验的交流分享。”他抬起眼,目光坦诚,“比如,针对我们玛河这边特定的土壤成分(沙壤、略带盐碱)和主要作物(棉花),到底选用哪种规格、哪种流量的滴灌带最合适?铺设的间距和深度多少能达到最佳效果?还有那个联合播种机,它的核心部件设计参数是怎样的?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些已经改装成功案例的图纸或者详细说明?如果能接触到这方面的专家,或者能找到一些有类似实践经验、愿意分享的单位和个人,哪怕只是获得一些详细的技术资料和失败教训,对我们来说都是雪中送炭,能帮我们少走很多弯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试错成本,这其实比直接给钱可能更重要。”他再次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提出具体的资源或政策索求,而是将需求聚焦在“信息”和“知识”上,既表达了的困境,又显得务实、克制,并且极具操作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了前妻别追,我已嫁人生子请大家收藏:()重生了前妻别追,我已嫁人生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父听着,不由得多看了沈文勤两眼。这孩子不仅能看到问题所在,还能如此精准地定位到解决问题最关键的切入点——信息与知识壁垒,并且懂得如何恰当地表达这种需求。这份沉稳、远见和分寸感,让他心中对沈文勤的评价不禁又拔高了几分。

周逸鸣在一旁听着,看着沈文勤与自己心目中一直有些敬畏的父亲,侃侃而谈着自己完全陌生的、听起来就很高深的农业技术问题,而且言之有物,对答如流,甚至赢得了父亲的赞赏,他眼里满是难以置信的钦佩,以及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仿佛沈文勤的优秀,也让他脸上有光。

这时,周母招呼大家吃饭。晚餐颇为丰盛,有鱼有肉,还有几样清爽的小炒。席间,周父又问了沈文勤一些关于网吧项目的问题,沈文勤也简要回答了,提到已经帮助赵翔完成了前期硬件组装和网络搭建,后续主要是软件调试和运营准备。周父听得连连点头。

吃过晚饭,一家人移步客厅休息。周父顺手打开了电视机。此时正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重播时间。电视里,播音员字正腔圆地报道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后的各项展望,以及国家对新一年农业产业化、科技兴农的重视。当听到新闻里提到“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先进农业机械”时,周父忍不住指着电视对沈文勤笑道:“文勤,你看,你说的这些,可是跟国家的大政方针不谋而合啊!很有前瞻性!”

沈文勤看着电视屏幕,只是谦逊地笑了笑:“周叔叔过奖了,我们只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能走稳一点。”

新闻结束后,周逸鸣兴致勃勃地对沈文勤说:“文勤,去我房间看看?我电脑里新装了几个游戏!”他想和沈文勤分享自己的小天地。

沈文勤点点头,看向周父周母。周父挥挥手:“去吧去吧,你们年轻人玩你们的。”

周逸鸣的房间不大,但收拾得挺整洁。书桌上果然摆着一台台式电脑,显示器是CRT的,机箱看起来也比较新。周逸鸣熟练地开机,嘴里介绍着:“这电脑配置还行,赛扬733的CPU,128M内存,TNT2的显卡,跑一般游戏没问题。”

正当周逸鸣准备给沈文勤展示他最喜欢的《星际争霸》时,房门被推开了,周晓雯探进头来,脸上带着不满:“哥,你们玩电脑都不叫我!”

“我们男生玩,你来凑什么热闹。”周逸鸣下意识地想把她挡在外面。

“凭什么我不能玩!电脑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周晓雯不依不饶,挤了进来,目光扫过沈文勤,依旧带着明显的排斥,但更多是被游戏吸引的好奇。

沈文勤见状,便温和地提议:“要不,我们找个可以一起玩的游戏?”他目光在周逸鸣的电脑桌面上扫过,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图标,“《大富翁4》怎么样?这个可以好几个人一起玩。”

《大富翁4》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休闲游戏,支持多人同乐。周逸鸣想了想,也觉得这个提议可以避免尴尬,便打开了游戏。于是,略显奇特的场景出现了:周逸鸣、沈文勤,以及不太情愿但又被游戏吸引的周晓雯,三人围在电脑前,操作着孙小美、钱夫人、沙隆巴斯等角色,在虚拟的世界里买地盖房、互相算计。期间,周晓雯因为被沈文勤操作的角色用“陷害卡”送进了医院而气得哇哇大叫,又因为用“均富卡”平分了周逸鸣的财产而得意洋洋,暂时忘记了之前对沈文勤的“看不顺眼”。沈文勤则始终面带淡淡的微笑,操作不疾不徐,偶尔还会指点一下不太会玩的周晓雯,气氛倒是意外地缓和了不少。

与此同时,客厅里,周母一边收拾着餐桌,一边压低声音对周父说:“老周,你看这孩子……谈吐是不错,懂得也多,不像一般孩子。但是……”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我前段时间不是去医院看王姐嘛,顺便……顺便打听了一下。虽然没看到病历,但听说,这孩子好像……有什么先天性的发育问题,医院记录上写得有点含糊,好像……不是普通的毛病。”她的话语吞吞吐吐,眼神里充满了担忧,“我是怕……怕他跟逸鸣走得太近,万一……影响到逸鸣,或者以后惹出什么闲话……”

周父闻言,眉头微蹙,放下手中的遥控器,语气沉稳地说:“你呀,就是爱瞎操心。我看这孩子眼神清亮,思路清晰,待人接物也很有分寸,比很多同龄人都要成熟稳重。他说的那些关于农业的想法,很有见地,不是夸夸其谈。至于身体上的问题……”周父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那是人家自己的私事,也是不幸。我们作为外人,更不应该去打听和议论。只要孩子品行端正,积极向上,就值得交往。逸鸣跟他做朋友,我看能学到不少东西,未必是坏事。你别听风就是雨,更不能用异样的眼光看人。”

周母被丈夫说了一通,嘴上不再反驳,但脸上担忧的神色并未完全散去,她叹了口气:“我也知道不该……可是当妈的,总是忍不住多想……你看晓雯刚才那样子……”

“晓雯还小,不懂事,你得多引导她。”周父站起身,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好了,别想那么多了。我看文勤这孩子,将来未必是池中之物。”

房间内,一局《大富翁4》结束,周晓雯意犹未尽,还想再玩,被周逸鸣以时间不早为由劝走了。沈文勤也起身告辞,周逸鸣将他送到家属院门口。

喜欢重生了前妻别追,我已嫁人生子请大家收藏:()重生了前妻别追,我已嫁人生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