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用的着说?
就那么点样本,整整十一家机构,如果分开研究,一家也就能分十来公斤。
别说复原三项,每家能把瓷胎原料构成研究明白就不错了。像剩下的成型与装饰,那是想都别想。
最好的办法是专门成立一个组,各中心都派点人,集中力量协作研究。当然,避免分赃不均,有些东西必须提前说好:谁负责,谁主导,谁协助,到时候研究出成果怎么分配,等等等等。
一群人暗暗打着算盘,谁都不说话。
好久,任新波清了清嗓子:“便于协调,我建议,由省文物局组织,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进行指导!”
郑铭不置可否:“具体分工呢?”
任新波张了张嘴,话到了舌根下又咽了回去:一群老陕忙活了小半年,不图名,不图利,不就是冲这个来的?
说句心里话:没林思成,哪来的五处窑址,哪来的这么多的研究课题?
说实话,这五处窑址,本地单位基本就没怎么出力,自个硬着头皮把组织和主导权抢过来,就已经够不要脸了,再让省陶瓷研究院或考古院负责的话,他着实说不出来。
看他不吱声,郑铭又看了看水即生。
水即生点点头,刚要说话,坐在任新波旁边的姚建新举了一下手:“我建议,由省陶瓷研究中心负责!”
郑铭愣了愣,水即生和蒋副市长也愣了愣:半路跳出来个程咬金,这和他们之前商量的不一样?
他们准备,让省文物局主导,由西大运城分中心为中坚力量,其他单位协助研究。原因很简单:就林思成的研究样本最多,研究进度最快。
但反过来再说:谁不想进步?
涉及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光是一个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后续的主导权,就够姚建新拼一把。
至少,省陶瓷中心的级别更高一些……
没人说话,但眼神都挺古怪,孙嘉木又看了一下王齐志:倒是不乱画了,但眼观鼻,鼻观心,跟老僧入定一样。
不对劲,很不对劲……
以孙嘉木的了解,王齐志压根就不是能按捺得住性子的人。搁以前,他即便没拍桌子,脸也早黑成锅底了……
正暗暗猜忖着,水即生叹了一口气:“让小林任组长,具体负责!”
郑铭点头:“我同意!”
蒋承应也点头:“我也同意!”
孙嘉木暗暗的一声:呵?
怪不得趁林思成不在的时候开会,原来在这里等着?
你们倒是同意了,就没问问林思成同不同意?
没错,就数他手里的研究样本最多,但那是林思成花几百万,一个县挨一个县,一个乡一个乡的收回来的。
几家单位中,确实数他的研究进度最快,但怎么不算算人家的实验团队是什么时候到位的?
比你们早整整两个月……
不,压根就轮不到问林思成:这个小组一旦成立,等于复原卵白玉工艺的可能无限接近于零,两人打的赌,自然就是林思成输了。
他哪还有什么机会任什么组长,他得给自个打长工……
正转念间,王齐志终于直起了腰:“他没时间!”
一群人齐齐的愣住。
包括郑铭、蒋承应、水即生都考虑过,王齐志可能会说不同意,也可能直接提议,由分中心主导并负责。
因为遗址全是林思成找到的,就凭这一点,这个提议合情合理。
三人甚至做好了准备,如果王齐志反对,议题就搁置,等林思成回来再说。
事情都是商量出来的,没什么不能谈的。如果林思成坚持,让分中心负责也不是不行。
但唯独没想到,王齐志会来这么一句:林思成没时间?
王齐志面无表情,慢慢往后一靠:“报告各位领导都看过:中心各阶段的工作安排都是提前规划好的。包括考古队、实验室、辅助小组等,向原单位报备时,都是严格按照计划书递交的申请。
而这几个小组负责的环节,基本都是以林思成为核心,他如果任什么组长,那分中心的工作计划还要不要执行?这些人是回原单位,还是在这里等他?”
一群人愣了一下,才想起来:林思成的团队,全是从各单位抽调的。
陕博、陕西考古院、西京文物局、西大……如果单独把林思成抽调出来,这些人怎么办?
但问题又来了:自始至终,林思成的目的就一个,复原卵白玉,包括勘察、发掘、实验,全部都以此为核心。
如果还按照原计划,那岂不是要一条道走到黑?
“当初递交各单位的申请都是上过会,集体讨论才做的决定,不然这些人跑不到这里来。所以,领导们应该能理解:计划不是林思成说改就能改,想变就能变的!”
王齐志又笑了笑:“不管样本够不够,能不能研究出眉目,有没有结果,都先要按照计划研究了再说!”
众人默然:什么都想到了,却把这一点给忘了?
林思成不是自然人,他有单位,更有组织关系。
而且在外省,想临事应变都没办法。其它不说,光是走程序,估计都得以“月”计。
下意识的,一群人看了看水即生: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水总工不止一次建议,把林思成挖过来?
水即生看了看郑铭,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林思成一星期一汇报,包括各组工作进展,更包括物料数量、研究进度,全部写在报告里的,
等于陕省的那几家单位全部有数据备份,你还怎么算计?
竹篮打水一场空,算计了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