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 > 第57章 政归中枢威自显

岁末的洛阳,一场大雪如期而至,鹅毛般的雪片无声地覆盖了宫阙的鳞次栉比,掩盖了街市的喧嚣,也仿佛将前几个月的刀光剑影与血色肃清一同沉淀、封存。然而,在这片银装素裹的宁静之下,帝国的中枢却以前所未有的效率与力度搏动着,一道道政令如同强健有力的脉搏,沿着四通八达的驰道和驿传系统,输送到帝国的四肢百骸。平定黄巾的赫赫武功与清算余孽的凛冽寒风,共同浇筑了一块前所未有的坚固基石,使得那位高踞龙庭的年轻皇帝,得以将他酝酿已久的蓝图,以前所未有的顺畅姿态,铺展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

德阳殿侧殿,暖炉烧得正旺,驱散了窗外的严寒。刘宏并未身着繁复的冕服,仅是一袭玄色常服,更衬得他面如冠玉,目光深邃。此刻,他正召集一场规模不大,却分量极重的御前会议。在座的有大司马、槐里侯皇甫嵩,尚书令卢植,御史中丞陈耽,新任大司农荀彧,以及将作大匠陈墨。可以说,帝国的军事、行政、监察、财政、工技核心,尽聚于此。

“雪兆丰年,亦能掩盖污秽。”刘宏的开场白带着一丝寒意,他目光扫过众人,“然,朕要的,不是掩盖,是涤荡,是重塑!黄巾之乱这剂猛药,虽伤元气,却也挤掉了不少脓疮。如今,正是固本培元,理顺经络之时。”

他首先看向皇甫嵩:“大司马,军中改制,进行得如何了?”

皇甫嵩肃然起身,他虽然封侯拜爵,居功至伟,但在刘宏面前依旧保持着绝对的恭敬:“回陛下,北军五校及羽林新军已基本完成新式编练,讲武堂三期学员五百人已分派至各军担任军侯、司马。依陛下之意,各州郡兵之整顿亦已开始,首要便是裁汰老弱,肃清与地方豪强过从甚密之将领,由讲武堂毕业生及北军有功军官逐步接替。预计明年夏收之前,司隶及周边三辅、河南、河内之郡兵,可初步纳入新制体系。”

这意味着,帝国最核心区域的军事力量,已彻底摆脱了地方势力的影响,牢牢掌握在了中央,掌握在了皇帝亲手培养的军官团手中。

刘宏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荀彧:“大司农,国库度支,可能支撑?”

荀彧从容奏对:“陛下,此番平叛,军费耗用虽巨,然战后抄没逆产及清算贪墨所得,数额远超预期。加之均输平准署运行渐入佳境,盐铁专卖之利亦稳步提升。目前府库充盈,足可支撑军制改革、新政推行及战后抚恤重建之需。臣已初步拟定《元和度支新策》,旨在建立预算、核算、审计之制,使钱粮流转,皆在掌控,避免虚耗与中饱私囊。” 他将一卷厚厚的文书呈上。

财权,这只曾经被地方和权贵们撕扯得千疮百孔的巨兽,正在被套上缰绳,纳入中央规划的轨道。

“好!”刘宏赞许一声,随即看向陈耽与侍立在阴影中的“玄圭”,“监察之眼,不可有片刻蒙尘。御史台明察,暗行御史暗访,双管齐下。今后重点,一在监督新政推行,二在监控地方豪强残余动向,三…在朝堂。”他最后三个字说得意味深长,“朕要这天下官吏,皆知头悬利剑,不敢懈怠,更不敢妄为!”

陈耽与“玄圭”躬身领命。监察权,这把曾经可能被各方势力影响的软剑,如今已淬火加钢,成为皇帝手中最锋锐、最难以防范的利器。

“卢尚书,”刘宏最后看向卢植,“中枢政务,乃一切之枢纽。尚书台总揽政令,须得如臂使指。先前因战乱及阻力而暂缓或难以推行之政令,如今,是时候重新拿出来了。”

卢植心领神会:“陛下所指,可是《限田令》与《考成法》细则?”

“正是!”刘宏目光锐利,“此前诸卿言,此二法令牵扯过广,恐激起大变。如今,大变已过,朕借着这场‘大变’,正好给这帝国,动一动筋骨!先从河北、豫州等受创最重、清算最彻底的州郡开始!着尚书台拟定推行方案,由荀彧统筹钱粮支持,陈耽负责监察执行,皇甫嵩派兵维持秩序,以防狗急跳墙!”

他这是要集军事、财政、监察、行政所有力量,强行推动这块最难啃的骨头!众人凛然,深知这道命令背后,将是又一场不见硝烟,却同样激烈的斗争。

会议结束后,刘宏单独留下了陈墨。

“将作大匠,新政推行,需有利器相辅。农具、水利、道路、度量衡之统一标准,进展如何?”

陈墨恭敬答道:“陛下,新式耧车、曲辕犁已可量产,正通过均输平准署渠道,向各州郡推广。标准度量衡器(尺、斗、秤)已制出标准母器,正发往各郡县仿制。通往北疆及连接司隶与豫州、荆州的官道拓宽夯筑工程,已分段开工。只是…资金与人力消耗巨大。”

“无妨!”刘宏摆手,“荀彧那里,朕已交代。人力,可以工代赈,吸纳流民。朕要的,是一个政令畅通、物资流通无阻的大汉!你放手去做!”

帝国的机器在最高意志的驱动下,轰然加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冀州钜鹿郡,这片刚刚经历战火与清算,豪强势力被连根拔起的土地上,《限田令》的推行遇到了最小的阻力。朝廷派出的“特使”与地方新任官员(多为讲武堂出身或卢植、荀彧举荐的寒门子弟)联合行动,重新丈量土地,清查隐匿人口。那些无主之地或被抄没的逆产,被迅速登记造册,按照“假民公田”的政策,分配给无地少地的流民和自耕农。官府的吏员带着陈墨监造的新式农具和《代田法》示意图,深入乡里,进行宣讲和指导。

一个老农捧着盖有官府大印的田契,双手颤抖,老泪纵横:“这…这地,真的分给俺了?租子只要四成?官家还借给俺种子和犁?”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扑通跪在地上,朝着洛阳方向连连磕头:“陛下万岁!青天大老爷万岁!”

这样的场景,在河北多地不断上演。虽然土地兼并的顽疾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根治,但坚冰已然被打破一道裂缝。

而在朝堂之上,另一场交锋也在上演。以司徒袁隗为首的一些世家代表,对于在更多地区推行《限田令》和强化版的《考成法》(严苛考核官吏政绩,尤其注重新政推行与民生改善)提出了质疑。

“陛下,限田之策,虽意在抑制兼并,然操之过急,恐伤及地方良善士绅之心,动摇国本啊!”袁隗在朝会上,姿态恭谨,言辞却犀利,“且《考成法》过于严苛,地方官吏为求政绩,难免急功近利,反滋扰民之弊。”

他的身后,站着不少门生故旧遍布州郡的世家官员,隐隐形成一股阻力。

然而,这一次,刘宏甚至无需亲自驳斥。尚书令卢植率先出列,声音沉稳有力:“袁司徒此言差矣!黄巾之乱,根源便是土地兼并,民不聊生!《限田令》正是为了固本国本,何来动摇之说?至于《考成法》,正是要革除以往官吏怠政、敷衍塞责之弊,使其知民生之艰,尽责于王事!若有扰民,自有御史监察严惩!岂可因噎废食?”

紧接着,大司马皇甫嵩也沉声开口,他虽不直接参与政务,但其军方第一人的身份极具分量:“陛下,军中将士,多出自寒微。若家乡父母能安居乐业,分得田地,则军心更固,士气更盛!臣以为,卢尚书所言,乃老成谋国之道!”

荀彧、陈耽等人也纷纷附议。

面对皇帝毫不妥协的态度,以及卢植、皇甫嵩这两位文武重臣的坚决支持,还有那悬在头顶、刚刚完成一场血腥清算的监察利剑,袁隗等人终究没敢再强硬反对,只能悻悻然地退下。他们意识到,时代的洪流,在皇帝凭借大胜之威的强力推动下,已经变得难以阻挡。

冰雪消融,春回大地。当新一年的春耕开始之时,帝国的面貌已然悄然改变。军队在讲武堂体系的灌输下,更加职业化和忠诚;财政在荀彧的梳理和新政开源下,变得前所未有的健康和有力;监察体系如同无形的神经网络,将皇帝的意志更迅速地传达到末端;而行政体系,则在《考成法》的鞭策和新政的引导下,开始艰难却切实地转向效率与民生。

尽管《限田令》的全面推行依旧任重道远,士族门阀的抵抗也从明面转入地下,但在那些皇权能够绝对掌控的区域,改革的确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着。中央的权威,从未如此直接而有效地贯彻到地方。一种新的秩序,正在战争的废墟和清算的灰烬中,顽强地萌发生长。

刘宏站在南宫的高台之上,眺望着洛阳城外开始泛绿的田野,心中并无太多轻松。他深知,这只是第一步。打压了地方豪强,震慑了旧士族,集中了权力,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如何驾驭这台被重新锻造、注入了强大动力的帝国战车,驶向何方?是继续向内,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完成他理想中的“度田”,哪怕因此与天下大部分的既得利益者彻底决裂?还是转而向外,利用这支强大的军队和充盈的国库,去实现他心中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的磅礴野心?亦或是,还有第三条,更加艰难,却也更加辉煌的道路?权力的集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与抉择。下一步,他这凝聚了无上权威的拳头,究竟要砸向何处?朝堂之上,那些暂时蛰伏的势力,如袁隗,如心中愈发不安的何进,他们又在暗中编织着怎样的罗网?帝国的航船,在驶过惊涛骇浪后,似乎进入了一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更为汹涌的未知海域。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