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北郊,皇家禁苑。时值深秋,草木初黄,但此刻这片平日清静的苑囿却人声鼎沸,气氛热烈得仿佛要将这秋日的萧瑟都驱散殆尽。一片被临时清空、以木栅围起的巨大草场上,数以千计的战马正不安地嘶鸣、踱步。它们毛色各异,有通体乌黑的草原骏马,有肩高腿长的河西大马,更有不少体型匀称、筋肉虬结的鲜卑良驹。这些马匹大多眼神桀骜,带着未曾完全驯化的野性,正是段颎奔袭白水王庭,以及此前历次战斗中缴获的精华。
马蹄踏地的闷响如同擂动的战鼓,扬起的尘土在秋日的阳光下形成一片金色的薄雾。马群中,数十名经验丰富的汉军驯马师和归附的匈奴、乌桓牧人,正小心翼翼地穿梭其间,试图安抚这些暴躁的生灵,并按照初步的指令进行分群。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牲口气味、草料清香,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力量和速度的躁动气息。
草场边缘,一座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皇帝刘宏正负手而立。他并未穿着繁复的冕服,仅是一身玄色常服,外罩一件绣着暗金龙纹的披风,显得干练而精神。他的目光扫过眼前这数以千计的良驹,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喜悦与赞叹,但更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的却是更为长远的思量。
皇甫嵩、卢植等重臣陪侍在侧,同样面露欣色。如此多的优质战马,对于严重缺乏骑兵的汉军来说,无疑是久旱逢甘霖。
“好马!皆是能驰骋疆场的良驹!”皇甫嵩抚须感慨,他身为统帅,最知骑兵之重要,“段将军此次缴获,功在千秋啊!光是这批战马,就足以组建起一支令人胆寒的精锐骑军!”
卢植也点头附和:“陛下,诚如皇甫将军所言。以往我军与胡虏交战,往往吃亏在机动不足。胡骑来去如风,击其不备,遁逃千里,我军步卒虽勇,却常有望尘莫及之憾。若能以此为基础,建起一支强大的骑兵,则北疆局势,必将彻底扭转!”
然而,在一片赞叹声中,却有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响起。大司农属下的一位计曹官员,手持算盘和竹简,眉头紧锁,出列奏道:“陛下,诸位明公,战马虽好,然养育之费,实在惊人啊!一匹战马所耗粮草,堪比十名步卒!日常照料、马厩修建、蹄铁更换、疫病防治……林林总总,皆需巨额开支。如今北伐战事未歇,府库本已捉襟见肘,若再凭空多出这数千张‘嘴’,还要配属相应的骑士、辅兵、马夫……臣恐国力难支啊!”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让现场热烈的气氛为之一窒。就连皇甫嵩和卢植,也一时沉默。他们深知军事的重要,但也无法否认这现实的财政压力。这便是核心冲突的体现——军事扩张的急切需求与国家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
刘宏静静地听着,脸上并无愠色,反而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他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他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那位计曹官员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爱卿所言,乃是老成谋国之道,是实话。”他先肯定了对方的忧虑,随即话锋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然,目光须放长远!今日耗费巨资养马,看似劳民伤财,实则是为了明日能少死成千上万的将士,是为了能永绝边患,是为了让我大汉的龙旗,能永远飘扬在这片草原之上!”
他向前一步,指着那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朗声道:“骑兵,乃是未来百年帝国强盛的基石!没有强大的骑兵,我们永远只能被动挨打,永远无法真正掌控草原!今日节俭些许钱粮,来日就要用十倍、百倍的将士鲜血和边境百姓的哭嚎来偿还!这个道理,尔等难道不明白吗?”
一番话,掷地有声,说得那计曹官员面红耳赤,躬身退下,不敢再言。皇甫嵩与卢植眼中则爆发出精光,深深为皇帝的远见卓识所折服。
“财力之事,朕自有考量。”刘宏不再纠缠于此,直接下达了酝酿已久的命令,“光靠缴获,终非长久之计。胡人之所以骑兵强大,在于他们生于马背,长于马背,更在于他们拥有广袤的草场和成熟的育马之法。我们不仅要学会养马,更要学会系统地、科学地培育战马!”
他目光炯炯,看向一直静立在一旁,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思索光芒的曹操。
“曹操!”
“臣在!”曹操精神一振,立刻出列,躬身应道。他如今已在讲武堂结业,因在之前军务和策略中表现出色,被刘宏特意留在身边参赞,等待任用。
“朕命你为‘督牧使’,总领北疆马政事宜!”刘宏的声音带着托付重任的肃穆,“首要之务,便是在并州水草丰美之处,选址筹建‘皇家并州马苑’!朕要你,以此为起点,为我大汉,培育出天下第一等的战马!”
曹操心中剧震,一股热流涌遍全身。这是独当一面的重任,更是陛下对他能力的极大信任!他强压住激动,沉声应道:“臣,领旨!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