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姜浩曲线”
理论
在燕京大学就读,其实并不是一种太好的体验,更不会说考上北大,就可以躺平了。
反而这里待了不到一个月,姜浩觉得这里远比在那普通高校的山师更让人惶恐、焦虑、内卷。
对这里的同学来说,什么奥赛金牌、什么国家一等奖、或者是什么钢琴十级一点都不稀罕。
更关键的是,这里的每一个老师,都是令人敬畏的。
今天讲课的这个老师很年轻,不但带着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燕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的光环,还带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什么委员、央行审计委员等等各种职务。
他站在讲台上,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大佬”
的气质,尤其是他最近写的一篇关于对“姜浩曲线理论”
研究的论文,登上了“econtop5”
的《经济学季刊》,更是让他的事业更进了一步。
也因此,这位名叫邬玄彻的年轻教授对“姜浩曲线理论”
十分推崇,他是第一个把这种理论引入到央行的审计工作当中的。
所以今天他的课不但吸引了燕京大学经管专业的学生,也吸引来了隔壁水木大学经管专业的学生。
等姜浩和宋婉走到教室后,不但教室里走廊挤满了同学,而且走廊里也站着不少慕名而来的同学。
“看来我们今天要逃课了,哈哈哈,要不我单独给你补课。”
看着挤不进去教室,姜浩笑着对宋婉开口。
“哈哈哈。”
宋婉一笑,开口道:“那可真不错,说不定被传授一点经验,我也能拿到第一手资料,我也发一篇顶刊呢!”
姜浩好像有点“*”
虫上脑了,听了这个少女的话,他有点想歪了。
但是社会永远不缺正义的,这节课讲的可是以姜浩名字命名的理论,现在人家姜浩本人都来了,没座?
像话吗?
于是一位燕京大学的同学,很不爽的走进教室,大声训斥着:
“不是,你们隔壁水木大学来蹭课的,有点脸行不,人家姜浩本人都来了,不知道让个座啊!”
虽然并没有标签标识着谁是燕京大学的、谁是水木大学,但是当那年轻的学生训斥完之后,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那些头仰着高高的,带着满脸自豪的同学,一看就是燕京大学的,他们为自己是姜浩的同学感到骄傲;
而那些底气不足的,低着头装作忙碌的,一看就是隔壁水木大学来蹭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