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 > 第121章 大团购之老陈的街坊

凌晨的寒意刺骨,詹晓阳又一次在闹钟响起前悄然醒来。他熟练地穿衣下床,看了一眼里间卧室门缝下透出的静谧黑暗,知道刘小惠还在熟睡。

他轻手轻脚地打开抽屉,取出两个厚厚的信封。其中一个,装着过去两天各摊点日常鹅肉的结算款,是黄爸爸维持周转的血脉。

另一个,则更为沉重,里面是昨天一天爆出的、令人振奋的95份狮头鹅礼盒团购货款!按照每份120元的供货价计算,这就是元!加上前两天的60份,短短三天,团购订单总量已经达到了155份,占到他最初预估600份总目标的四分之一还多!

进展速度远超预期,这让詹晓阳欣喜之余,也隐隐生出一丝担忧。订单如此集中,尤其是越靠近年关,取货需求肯定会井喷,黄爸爸那边的屠宰、卤制、真空包装产能是否能跟上?配送能否及时?这些问题像细小的冰碴,夹杂在成功的暖流中。

他没有时间多想,将信封仔细揣进怀里,再次融入黎明前的黑暗与寂静中,快步走向南春桥市场。

熟悉的摩托车声准时响起,黄爸爸和陈舅舅的身影在晨曦微光中出现。卸货、搬货,一切如常。

交接时,詹晓阳将两个信封递给黄爸爸,特别指着那个更厚的说:“黄叔,这是昨天的团购款,95份,一共,您点一下。清单在里面,取货时间比较集中,您得提前统筹好人力物力。”

黄爸爸接过信封,尤其是那个装着万元巨款的,双手控制不住地剧烈颤抖起来,比昨天更加厉害。

他借着车灯的光,看着清单上密密麻麻的客户信息和取货日期,嘴唇翕动,眼眶瞬间就红了。三天,155只!这意味着将近两万元的现金流入!这对于一个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是足以改变命运的巨大转折。

“晓阳……”黄爸爸声音哽咽,激动得说不出完整的话,只是用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詹晓阳的胳膊,所有的感激和震撼都在这无声的紧握之中。

詹晓阳理解地拍拍他的手臂:“黄叔,稳住!这才是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呢!越靠近年关,订单会越多,您这边压力会更大,得顶住!”

黄爸爸用力点头,抹了把眼角,眼神变得无比坚定:“放心!我就是不吃不睡,也保证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

完成交接,看着摩托车载着希望驶远,詹晓阳才松了口气,返回小屋补觉。

这一觉睡得格外沉。等他醒来时,阳光已经洒满房间。他睁开眼,看到刘小惠正坐在外间的椅子上,安静地看着电视机里无声的画面——为了不吵醒他,她特意把音量调到了静音。

詹晓阳心里一暖,朝她招手:“惠儿,过来。”

刘小惠乖巧地走到床边。詹晓阳伸手捏了捏她日渐圆润的脸颊,笑道:“胖了点,好看。”

刘小惠脸颊微红,正要说什么,门外却响起了敲门声。

刘小惠跑去开门,原来是粥店老陈差来的一个小伙计,说陈叔请詹晓阳去他家里一趟,有要紧事商量。

詹晓阳没有犹豫,立刻起身简单洗漱,披上外套,对刘小惠嘱咐道:“你乖乖在家看电视,我出去一趟,很快回来。”说完便跟着小伙计出了门。

来到老陈位于城中村的家,老陈正好提着那只作为样品的礼袋狮头鹅和一些工具准备出门。看到詹晓阳,他招招手:“阿弟,来得正好!走,跟我去村里的‘老人组’坐坐。”

“老人组?”詹晓阳心里一动。在潮汕地区,尤其是农村和旧城区,“老人组”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

它通常由村里或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组成,聚在祠堂或特定的老人活动中心,喝茶、聊天、打牌、听潮剧,不仅是休闲场所,更是信息交流、邻里关系维系甚至某些事务决策的非正式中心,影响力不容小觑。

詹晓阳帮老陈提着鹅,两人穿过几条狭窄的巷子,来到一座有些年头的陈氏宗祠。

祠堂里,果然有二十来位老人正围坐在一起,有的喝茶,有的打纸牌,旁边的老式录音机里咿咿呀呀地播放着经典的潮剧唱段,充满了浓厚的传统生活气息。

老陈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他熟络地跟众人打着招呼,然后在一个空位放下工具和一个大簸箕,让詹晓阳把鹅放在簸箕上。接着,老陈朝里屋喊了一嗓子:“老四!过来‘兜肉’(切肉)!”

话音刚落,一个肥头大耳、年纪比老陈稍小几岁的中年汉子,应声从里屋晃了出来,步伐带着几分市井的豪迈。

他利索地系上围裙,拿起厚重的切肉刀,对着那只肥硕的狮头鹅,“铛铛铛”地剁了起来,手法娴熟,刀工利落。老陈又从里屋拿出十几个颜色鲜艳的红色塑料盘——一看就是平日里用来盛放祭品贡品的家什。

很快,在胖大叔的挥刀下,一只近二十斤的大鹅被分解成大小均匀的肉块,装了十几盘,油光发亮,香气开始弥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来食咯!”胖大叔一声浑厚的吆喝,正在打牌、喝茶的老人们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围拢过来。

詹晓阳赶紧帮着老陈,把一盘盘鹅肉端到老人们各自的小茶几上。有位大叔已经开始用小酒杯一杯杯地斟满自家酿的米酒。

胖大叔端起一杯酒,朗声道:“来!天时寒寒(天气寒冷),大家先一起‘物杯’(喝一杯)暖暖身!今日这四百块的鹅肉,是老二(指老陈)‘物个’(提供的),大家试试味道如何?酒起!”

老人们笑着举杯,浅酌一口,然后开始品尝盘中的鹅肉。祠堂里顿时充满了咀嚼声和淡淡的酒肉香气。

直到此刻,詹晓阳才猛然醒悟老陈的用意!这哪里是简单的请客品尝?这分明是一场精心策划、极具本土特色的“现场品鉴会”或者说“社区会销”啊!

他前世经历过无数场在豪华会议室、酒店宴会厅举办的招商会、推销会,却从未想过,在这古朴的祠堂里,借助最传统的人情网络,也能开展如此高效、接地气的营销!姜,果然是老的辣!他忍不住朝老陈投去敬佩的目光,暗暗竖起了大拇指。

老陈接收到他的信号,抱以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

詹晓阳按下心中的激动,开始仔细观察老人们的反应。在座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的牙口和口味是检验鹅肉品质最直接的标尺。

只要他们觉得好吃、能咬得动,那么过年期间,几乎整个村子、乃至周边街坊的鹅肉需求,很可能就会被老陈一举“包圆”。

几分钟后,看到大家品尝得差不多了,老陈清了清嗓子,开始发声:“各位老叔老伯,老兄弟,这鹅肉味道怎么样?韧度合不合适?咬得动否?”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评价起来:

“味道唔错(不错)!够香!”

“这鹅肉靓!有嚼劲但又唔会太韧,俺这老牙口都食得动!”

“比市场卖个普通鹅肉好吃多了!”

听到这些积极的反馈,老陈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始正式推介:“大家有眼光!这系正宗的澄城狮头鹅,唔是市场普通的鹅肉可比!现在我粥店就在代销这狮头鹅,一只二十斤左右,原价要卖四百五,现在搞团购,特别优惠,只需298块一只!而且!”他加重语气,“三天内,到我粥店落订的,再加送一套高档新年餐具!”说着,他示意詹晓阳拿出带来的白瓷餐具样品展示。

精美的餐具立刻吸引了老人们的目光,啧啧称赞声响起。

老陈趁热打铁:“还有更方便的!这鹅肉你们要是想留到过年正食,唔使急住拿货!落订后,拿这张‘提货卡’就行!填好你想哪一日取货,到时就直接来俺粥店拿最新鲜出锅的,保证好食!”他让詹晓阳帮忙把宣传单和提取卡分发给在场的每一位老人。

这番介绍,将产品优势、价格优惠、赠品诱惑、取货便利性全部囊括,清晰明了,直击要害。老人们听后,纷纷议论起来,都觉得非常划算和方便。现场能做主的,立刻开始报数:

“阿陈,我物(定)三只!两只送人,一只自己食!”

“我要五只!子女多,分一分!”

“给我记三只先!”

胖大叔在一旁拿着纸笔,乐呵呵地帮忙登记名字和数量。一些暂时做不了主的,也表示马上回家跟儿女商量,稍后就去粥店下单。更有性急的,直接端着自己那盘还没吃完的鹅肉,就匆匆回家“请示”去了。

不一会儿,胖大叔把登记好的纸条递给老陈。詹晓阳凑过去一看,心里惊呼一声:“额的神啊!”纸条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后面,对应的数字加起来,竟然达到了79只!这还不算那些回家商量、极有可能带来更多订单的潜在客户!

然而,面对如此火爆的场面和惊人的数字,老陈只是接过纸条,淡淡地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近乎狡黠的笑容。

他平静地对詹晓阳说:“晓阳,帮忙收拾一下。我这摊子,只准备接200只的单,多了也不收。”

只卖200份?!詹晓阳听完,脚下一个趔趄,差点真的摔一跤!他彻底被老陈这种深谙“饥饿营销”和“限量保质量”的老练手段所震撼。

自己凭借前世经验设计的营销方案,在老陈这种扎根于市井、深刻理解乡邻心理的“土法”面前,显得那么“学院派”。

这种基于深厚生活经验和人脉网络的智慧,是他这个重生者仍需学习和敬畏的。

帮着老陈收拾完祠堂的杯盘狼藉,两人回到粥摊。老陈伸出两根手指,再次确认了他的底线——200只。詹晓阳带着满心的惊叹和全新的思考,回到了小屋。

他把下午在祠堂发生的、堪称传奇的推销经历,详细地告诉了刘小惠。刘小惠听完,也是瞪大了眼睛,连连称赞老陈的厉害。

惊叹过后,詹晓阳对刘小惠说:“小惠,下午辛苦你一下,还是按老规矩,去各个摊点把今天的日常货款结一下。我留在屋里,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消化一下老陈今天这堂课,另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谋划。傍晚我们在南春桥市场会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小惠乖巧地点点头,没有多问,拿起账本和背包便出了门。

小屋安静下来。詹晓阳坐在办公桌前,脑海里反复回放着祠堂里的一幕幕。老陈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利用了“老人组”这个特殊节点,更在于他精准地把握了信任(基于熟人关系)、体验(现场品尝)、价值(产品 赠品 便利)和稀缺(限量200份)这几个核心要素。这是最质朴、却也最有效的营销哲学。

同时,一个更大的商业灵感,也开始在他脑海中酝酿、清晰起来。他铺开纸笔,写下两个字:“寒流”。

他记得很清楚的记得,1996年的春节那是非常的冷。有人堪称是有史以来“最冷的春节。”他得提前做好预案和规划。

他摊开笔记本开始罗列起来,这么多年他始终保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首先,应该通知家人,该提前买年货就赶紧买,家里的卫生也提前清扫;还有一些能存放时间长的菜也提前备足;而最关键的就是要给家人购买御寒保暖的衣服了。嗯,明天上午没啥事就去办!

第二就是最最关键的黄爸爸那块,寒流来了肯定会影响作业,特别是集中提货的那几天,正好寒流到来。

明天起早赶紧跟黄爸爸交流下,以便提早做准备。

第三就是汪家姑父的养殖场了,御寒这块肯定要让他提前做准备。正所谓危机中也有商机。

前世里他记得很清楚,寒流到来后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物价都上涨。他老家的蔬菜涨得离谱到一斤卖几块钱,还是在乡下呢。

第四,是他们卖鹅肉的露天摊位了,寒流带着风夹着雨,市场的人流肯定少很多,而他们也会挨冻,不过也没办法,提前给大家通报一下就行。

这第五就是他来年的大事了。本来准备过年期间抽时间去趟福建,看来这把是不行了。到时山路结冰影响安全出行,只能是找熟人年前先去探探路了。

詹晓阳还在沉思的时候,刘小惠背着鼓鼓的小包,提着盒饭回来了。

詹晓阳赶紧接过她手里的东西,轻轻拥抱了一下,嘴唇点了点她的额头说“辛苦了。”

两人腻歪在一起互相投喂的把快餐吃完,这是几块钱的幸福呀,怪不得有人说什么“没钱饮水饱”。

詹晓阳把笔记本递给了刘小惠,轻轻提了一下说寒流要来了,为防止突发,要提前做下准备。

刘小惠虽然满脸疑惑,不过她已经习惯了,这个“老乡好”说啥就是啥。

两人在屋里看了会电视,洗漱完后刘小惠继续洗衣服拖地,而詹晓阳则在整理今天的回款,他把应该给黄爸爸的款分别装进了信封里。

夜深沉,两人在不舍中互道晚安,各自安眠……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