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 > 第235章 余波、窥探和觉醒的序曲

第二百三十五章

封瑶加入王教授课题组的消息,如同在徐卓远精密运转的内部世界投入了一颗变量独特的石子。系统日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外部事件:主体封瑶成功接入高阶学术资源节点(王教授课题组)。关联事件:主体自主性显着提升,应对压力测试表现优异(超越历史数据模型预测)。影响评估:长期潜力增益预期上调至‘显着 ’,社会资本结构优化,主体自信心建设进度 30%。潜在风险:该节点将引入更多不可控外部交互(如教授、其他课题组员)。应对策略:调整辅助资源倾斜度,优先保障主体在该项目下的认知资源与时间管理效率;启动背景信息低调收集程序(针对王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

冰冷的逻辑流之下,一丝极其微弱的异常波动,在核心逻辑矩阵的深处一闪而逝。它并非基于任何现有数据模型的推演,更像是一段被深度压缩、标记为“冗余情感代码”的古老存档,因眼前这“既视感”极强的场景——她凭借自身力量突破瓶颈,眼中闪耀着获得认可的星光——而被触动,泛起了近乎于“欣慰”与“释然”的残响。这波动太细微,甚至未能触发警报,便被主程序当作无关噪音迅速淹没、归档。

徐卓远的全部显意识注意力,都聚焦在封瑶那带着雀跃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的“好”字回复上。他同步调整了今晚的日程规划,将原本用于深度学习最新《神经网路前沿》论文的时间区块,无缝置换成“陪同用餐(营养补充优先级)”及“后续适应性情绪支持(观察主体应激反应)”任务,优先级调至最高,覆盖原有计划。

---

封瑶脚步轻快地走在通往二食堂的林荫道上,夕阳的金辉透过繁茂的梧桐叶,在她身上投下斑驳跳跃的光影。胸腔里充盈着的,不仅仅是成功的狂喜,更有一种踏实的、被稳稳托住的安全感,以及……一种掌控自身命运的微妙觉醒。她清晰地回忆起重生前那个同样渴望机会,却在王教授那洞悉一切的目光下自惭形秽,连报名表都不敢伸手去接的自己。那时的她,只会将这份渴望与挫败一同深埋,然后在无数个深夜,啃噬着名为“如果当初”的苦果。

而如今,她主动敲响了那扇门,承受住了那场近乎严苛的思维风暴,并且,她赢了。这种凭借自身力量(尽管徐卓远无声的支持如同空气般不可或缺)切实改变命运轨迹的感觉,如此真切,如此令人上瘾。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口袋里的手机,那里躺着徐卓远那条没有任何 emoticon、却让她心头一暖的回复。重生归来,她擦亮了眼睛,也重新校准了心扉。徐卓远,这个在前世被她偏执地误解为“监视”与“控制”的“竹马”,原来始终在用他那种独一无二的、近乎笨拙的、数据化的方式,为她构建着一个绝对坚固且永远在线的后盾。这一世,她绝不会再辜负这份沉默而厚重的守护,更要尝试去读懂他那本“天书”般的内心。

“我的‘外置处理器’先生……”她低声喃喃,嘴角弯起一抹混合着柔情与决心的弧度,“这一次,轮到我来学习你的‘编程语言’了。”

---

图书馆僻静的角落,陈墨轻轻合上手中精装的《规训与惩罚》,书页合拢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她的目光没有焦点地落在前方,脑海中却在进行着一场缜密的社会学思辨。封瑶与林轩看似偶然的“跨学科交流”,封瑶近乎“奇迹”般地获得王教授(以挑剔和严格着称)的青睐,以及那个始终如影随形、行为模式高度规律化的徐卓远……这些碎片在她受过严格学术训练的大脑中被反复拼凑、审视。

她敏锐地直觉到,封瑶的“崛起”并非简单的运气或偶然的才华显露,其背后似乎存在一套精密的、**型的推动机制。而徐卓远,就是那个最可能的“核心操作变量”。他的存在,他那近乎非人的理性与效率,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社会观察样本——一个个体,如何通过一套看似去情感化的、高度工具理性的干预策略,系统性地影响甚至重塑另一个体的认知轨迹、社会网络与发展路径?

这种观察的冲动,超越了她平日沉浸于宏大理论建构时的疏离感。她想要靠近,想要解码这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的“社会实验”。那份来自信息学院好友的学术沙龙邀请函,此刻在她手中仿佛有了额外的重量。这不仅是去旁听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伦理边界”的讨论,或许,更是接近那个可能的“关键变量”源头——徐卓远所在的那个由代码、算法和逻辑构成的世界——的一次绝佳“田野调查”机会。

一个清晰的计划在她脑中成形:不仅要参加沙龙,还要准备几个有深度的问题,在提问环节尝试与那个“关键变量”进行直接“交互”,观察其反应模式。

---

晚餐时分,二食堂小炒窗口旁,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与嘈杂的人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封瑶依言点了徐卓远推荐的菜品——清炒河虾仁色泽诱人,蒜蓉西兰花清爽适口。她兴致勃勃地、几乎事无巨细地复述着下午在王教授办公室的每一个细节,从推门瞬间感受到的无声威压,到被王教授连环追问时大脑短暂的空白与急速运转,再到最后接过那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表格时,指尖的微颤与内心的狂喜。

徐卓远安静地聆听着,如同最精密的录音设备,偶尔抬眼看向她。他的目光依旧冷静,像是在持续采集和分析数据流,但若有人能进行微表情分析,会发现那镜片后的眸光,在封瑶眉飞色舞地描述自己如何灵光一现,拆解了王教授那个堪称刁钻的问题时,会比平时停留得更久一些,那惯常的锐利似乎也被镜片微微模糊,柔和了微不可查的一度。

【情绪状态:高度兴奋,成就感充盈,伴有适度神经性疲惫。叙事逻辑清晰度:92%,细节还原度:95%,表明短期记忆与语言组织能力处于峰值。】系统冷静地记录着客观指标。

【非量化观察:主体面部微表情丰富度提升 18%,声调波动范围扩大 25%,伴随手势频率增加。】这条记录之后,系统内部罕见地出现了一个极短暂的运算迟滞,仿佛在处理某种无法简单归类的情感模拟信号,最终生成了一条新的、略带“人性化”的指令:【建议:摄入200-250ml,温度40±2℃的温水,有效补充水分,缓解声带及神经系统潜在疲劳。】

他将手边那杯一直用便携式保温垫维持着恰到好处温度的水,向封瑶的方向推近了几厘米,动作精准而无声。

“谢谢。”封瑶接过水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蔓延。她抬头对他笑了笑,指尖在不经意间轻触到他的手背。很轻微的接触,徐卓远却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系统日志里瞬间刷过一条高亮信息:【外部接触:手背皮肤。触感温度:36.5℃。接触面积:约0.8平方厘米。持续时间:0.35秒。生理参数瞬时波动:心率 3bpm,皮电反应微升。综合判定:无威胁。】但在这条记录下方,又一条更细微的、标记为【底层缓存数据溢出(疑似历史冗余数据干扰)】的乱码一闪而过,迅速被强制清除,未留下任何追踪痕迹。

封瑶仿佛没有察觉他这细微到极致的生理反应,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因为兴奋讲述而有些发干的喉咙,然后放下杯子,目光认真地看向徐卓远:“阿远,谢谢你。”

徐卓远抬眼,瞳孔中似乎有数据流闪过,像是在等待她给出需要感谢的具体事件索引编号。

“不是谢你推荐菜,或者提醒我喝水,”封瑶看穿了他的疑惑,微笑加深,声音温柔而坚定,带着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是谢谢你……一直都在。就像定海神针一样。让我知道,无论我飞得多高,或者偶尔摔下来,总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着陆。所以,我才有勇气去敲那扇曾经不敢想象的门。”

徐卓远沉默了几秒,眼睫微垂,像是在高速处理这句不符合任何预设“感谢应对”模板的话语,其情感负载超出了常规响应范围。最终,他根据“应对主体非特定正向情感表达”的子程序,结合历史交互数据,选择了匹配度最高的回应:“确保你的最佳状态与持续发展,是系统的最优解。”

封瑶闻言,脸上的笑容如同盛放的夏日花朵,没有丝毫被“系统”“最优解”这类词汇冒犯的意思,反而有种“果然如此”的了然和更深的心疼。她轻轻“嗯”了一声,不再多说,低头继续吃饭。有些话,她懂就好。重生一次,她学会了不再苛求言语的形式,而是去感受那份隐藏在冰冷代码之下,独一无二、永恒不变的守护本质。

就在这时,封瑶放在桌面的手机屏幕亮起,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

【封瑶同学你好,我是林轩。冒昧从张教授(公共课)那里问到你的联系方式。关于上次你笔记里提到的那个动态优化算法模型,我回去后又思考了一下,有几个新的推导思路和可能的应用场景,不知你何时方便一起讨论一下?希望没有打扰到你。】

封瑶看了看短信内容,又下意识地抬眼看了看对面正安静进餐、仿佛与周遭喧嚣隔绝的徐卓远。

几乎在封瑶目光投过来的瞬间,徐卓远的系统已经完成了对林轩信息的扫描、识别与深度分析。相关资料库瞬间更新:【林轩,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术能力评估:A-(专业排名前5%)。社交背景:简单,无明显复杂人际关系。与主体历史交互:良性(笔记借阅与归还)。当前接触意图分析:学术探讨为主(置信度85%),存在潜在合作价值。风险评估:低威胁度(在当前上下文环境下)。】基于此,他平静地开口,语气没有任何波澜,如同播报天气预报:“根据你的日程表与状态数据,明天下午四点至五点为认知效率空档期。地点建议:三教西侧休息区,当前周期平均噪音水平低于42分贝,环境光照适宜,利于进行深度学术讨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封瑶对他这种连讨论地点分贝值都计算好的行为已经见怪不怪,反而觉得无比可靠:“好,听你的。”她手指飞舞,快速回复了林轩,约定了具体时间地点。

这个小小的插曲,像一颗无意中落入复杂因果网络的棋子。徐卓远冷静地将其纳入全局计算模型,评估其为一次良性的、可能带来正向收益的学术互动。封瑶则将其视为一次普通且值得期待的思维碰撞。他们都未曾预料,这个由几页数学笔记引发的交集,正在悄然编织着另一条命运的丝线,并将很快与其他的轨迹相互缠绕。

而此刻,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陈墨合上了厚重的理论书籍,目光落在窗外渐次亮起的万家灯火上。她指尖在手机屏幕上熟练地滑动,最终停留在日历标注着“信息学院学术沙龙:AI伦理与未来社会”的那个红色圆圈上。她点开详情页,演讲者名单里,“徐卓远”的名字赫然在列。

“有趣的‘变量’们……”她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属于观察者的、冷静而好奇的光芒,“就让这场沙龙,作为我正式入场观察的起点吧。让我看看,你们的算法与选择,将如何碰撞,又如何改写既定的轨迹。”

青春的方程式,因为重生者的觉悟、观察者的介入以及新的“学术变量”注入,正变得更加复杂且充满不可预测性。弥补遗憾的道路上,爱与守护是深沉而恒定的主旋律,但成长的副歌,同样需要自我的探索、智慧的碰撞与外部的风雨洗礼。所有的轨迹,都在无声中交错、延伸,如同蓄势待发的序曲,静静等待着下一个强音转折点的降临。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