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重回1982:狩猎兴家 > 第71章 进山砍梁柁,挑选红松

农历八月末的长白山,早晚已经带了明显的凉意,可日头当空时,依旧能晒得人脊背发烫。一大早,赵卫国、李铁柱,连同特意请来的孙大爷,三人带着家伙事儿和黑豹,就钻进了屯子后头的老林子。

盖房是大事,尤其是选做房梁、房柁(大梁)的大料,那更是马虎不得。这玩意儿得承重一辈子,必须得选笔直、粗壮、木质紧密、不易变形虫蛀的好木头。屯里人盖房,首选就是红松,木质坚硬,纹理顺直,还带着股松香味,防虫。

孙大爷走在最前头,背着手,步子不快却极稳,那双看惯了山林的昏花老眼,此刻却锐利得像鹰。赵卫国和李铁柱跟在后头,一个拎着开山斧,一个扛着大肚锯(一种中间宽、两头窄,适合横截粗木的锯子),黑豹则兴奋地跑前跑后,时不时抬起后腿,在显眼的树干或者石头上留下自己的气味标记,宣告着领地主权的变更。

“爷们儿,”孙大爷边走边慢悠悠地开口,声音带着老烟枪特有的沙哑,“这选梁柁啊,跟选媳妇儿差不多,不能光看脸蛋儿(外表),得看骨相(内在)。首先得是‘站杆’(直立枯死的树),或者长在阳坡、石头多的地方的活树,那样的木头瓷实(结实),不爱招虫子。瞅见那歪脖子扭腰的,再粗也不能要,芯子(树心)指不定咋回事呢。”

赵卫国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这些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都是血的教训,他不敢怠慢。李铁柱则憨憨地问:“孙大爷,那得多粗才算够料啊?”

“咋的也得一搂粗吧?”孙大爷比划了一下,“咱这回给卫国盖的是三间大瓦房,梁柁要是细了,撑不住劲,冬天雪大压塌了房顶,那乐子可就大了。”他顿了顿,回头瞅了赵卫国一眼,带着点揶揄,“再说了,卫国这小子心气高,保不齐以后还要起二层小楼呢,料子更得往结实了选!”

赵卫国嘿嘿一笑,没接这话茬,心里却暗道,二层小楼算啥,以后咱还得弄别墅呢。不过眼下,这三间敞亮的砖瓦房就是顶大的目标了。

越往林子深处走,树木越发高大茂密,阳光只能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破碎的光点。空气里弥漫着泥土、腐叶和草木的混合气息,偶尔还能闻到黑豹身上那股子越来越浓的、属于顶级猎犬的彪悍味道。四周安静得只剩下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和他们粗重的呼吸声。

“哗啦——”旁边的灌木丛突然一阵响动。

李铁柱吓得一激灵,赶紧端起手里的扎枪(红缨枪)。赵卫国也瞬间警惕,开山斧横在了身前。黑豹则猛地刹住脚步,身体低伏,喉咙里发出威胁的低吼,双眼死死盯住那片晃动的灌木。

片刻,一只顶着草绿色“帽子”(尚未骨化的鹿茸)、身上梅花斑点隐约可见的傻狍子,瞪着圆溜溜、充满好奇的大眼睛,懵懵懂懂地从灌木后探出了头。它似乎完全没意识到眼前的危险,歪着脑袋,打量着这几个不速之客,还有那条看起来就很不好惹的大黑狗。

“是只傻狍子。”赵卫国松了口气,放下了斧子。这玩意儿好奇心重,有时候你开枪吓跑它,它过会儿还得跑回来看看到底是啥响动,因此得了“傻狍子”的名号。

李铁柱也咧开嘴笑了,擦了把额头的虚汗:“妈的,吓俺一跳,还以为是野猪呢。”

黑豹见主人放松了警惕,也收起了攻击姿态,但依旧盯着那只傻狍子,尾巴轻轻晃了晃,似乎在评估这傻乎乎的家伙能不能拿来打牙祭。

孙大爷眯着眼看了看,摇摇头:“公的,带茸呢,这时候不打。让它去吧。”

那傻狍子跟他们对视了足足有半分钟,才似乎终于觉得无趣,或者感觉到了黑豹那并不友善的目光,一扭头,蹦跳着消失在了密林深处。

这个小插曲过后,三人更加小心。孙大爷开始仔细地审视沿途的树木,用手里的棍子敲敲树干,听听声音,或者用指甲掐掐树皮。

“这棵不行,有蚂蚁哨(蚂蚁蛀蚀的痕迹)。”

“这棵歪了,做椽子都勉强。”

“这棵是站杆,可惜是柞木,太硬,不好加工,爱裂。”

赵卫国跟在旁边,默默学习着。他重生带来的更多是宏观的眼光和模糊的记忆,对于这些具体而微的山林知识和老讲究,他深知自己远不如孙大爷这样的老炮儿。

又翻过一道长满苔藓的山梁,眼前出现一小片相对稀疏的林地,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孙大爷的眼睛猛地一亮,指着前方几棵格外挺拔、树皮呈灰褐色、大片剥落的大树:“瞅那儿!红松!正经的好料子!”

几人快步走过去。只见那几棵红松,棵棵都有合抱粗,树干笔直溜圆,像标枪一样直插天空,树冠如盖,针叶苍翠。树身上挂着些松塔,散发着淡淡的松脂香气。

孙大爷绕着最大那棵转了两圈,用手拍了拍树干,发出沉闷厚实的“砰砰”声。“就它了!这棵做房梁主力,旁边那两棵稍细点的做房柁,正好!”老爷子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1982:狩猎兴家请大家收藏:()重回1982:狩猎兴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目标选定,接下来就是体力活了。赵卫国和李铁柱脱下破旧的外衣,露出精壮的上身。李铁柱力气大,主要负责拉大肚锯。赵卫国有技巧,负责掌控方向和扶稳。两人喊着号子,“嗤啦——嗤啦——”地锯了起来。坚硬的松木纤维在锯齿下断裂,新鲜的木屑带着浓郁的松香味道,四处飞溅。

黑豹安静地趴在一旁,耳朵却机警地转动着,监听着四周的风吹草动。在这老林子里,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警惕,谁知道会不会有大家伙被这边的动静吸引过来?

孙大爷也没闲着,坐在不远处的树墩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袋,浑浊的老眼却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周围。偶尔,他会出声指点两句:“往左偏点劲!”“对,就这个劲儿,稳住!”

足足忙活了一个多时辰,伴随着“嘎巴”一声脆响,那棵最大的红松开始倾斜,最终带着一阵呼啸的风声和折断枝叶的噼啪声,轰然倒地,震得地面都微微发颤。

“歇会儿,抽袋烟!”孙大爷发话道。

赵卫国和李铁柱早已汗流浃背,一屁股坐在倒下的树干上,大口喘着粗气。赵卫国从随身带的背篓里拿出水壶和几个玉米面饼子,还有一小块咸菜疙瘩。饼子硬邦邦的,就着凉水和咸菜,吃起来却格外香甜实在。黑豹也分到了半个饼子,几口就吞了下去,然后舔着嘴唇看着赵卫国。

“这木头真好!”李铁柱抚摸着红松光滑坚硬的木质,憨厚的脸上满是喜悦,“盖的房子肯定牢实!”

孙大爷吐出一口烟,点点头:“嗯,这料子,住个百八十年没问题。卫国啊,你这新房起来,在咱屯子可就拔了头份了!”

赵卫国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在盘算着接下来的步骤。砍树只是第一步,还得去掉枝杈,把原木拖回屯子里,然后找会木匠活的人加工成型,再阴干……事情还多着呢。

休息够了,三人又开始处理另外两棵选中的红松。等到太阳偏西,林子里光线开始变暗时,三根粗大的红松原木已经静静地躺在了地上,枝杈也被砍得七七八八。

“今儿个就到这吧,再晚下山就瞅不见道了。”孙大爷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木屑和尘土,“明儿个,多叫上几个人,带上‘蘑菇头’(一种运木材用的工具,形似蘑菇,套在木头前端拖行),把这宝贝疙瘩请回去。”

回去的路上,三人虽然疲惫,但心情都很好。尤其是赵卫国,看着天边绚烂的晚霞,闻着空气中松木的余香,感觉离梦想中的家又近了一大步。

刚走到屯子边上,就看到张小梅挎着个篮子,正站在路口张望,像是在等谁。见到他们这一行扛着锯斧、浑身汗水泥土、却带着收获归来的人,张小梅的脸颊微微泛红,目光飞快地在赵卫国身上扫过,看到他安然无恙,似乎松了口气。

“小梅妹子,等谁呢?”王猛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笑嘻嘻地打趣,“不会是等咱们卫国吧?啧啧,这还没过门呢,就惦记上了?”

张小梅的脸瞬间红得像天边的火烧云,羞恼地跺了跺脚:“猛子哥你瞎说啥呢!俺……俺是挖野菜回来路过!”说着,把篮子往身后藏了藏,那篮子里分明是刚洗好的、准备纳鞋底用的旧布和麻绳,哪有什么野菜。

赵卫国看着张小梅那羞窘可爱的模样,心里一荡,故意板起脸对王猛说:“滚犊子!少在这儿扯哩哏儿棱(瞎扯),赶紧帮着想想明天咋往回拖木头是正经!”

王猛嘿嘿坏笑着,也不戳穿。

张小梅趁机低着头,像只受惊的小兔子,快步从他们身边走过,只在擦肩而过时,用极低极快的速度,将一个还带着体温的小布包塞到了赵卫国手里,然后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赵卫国愣了一下,捏了捏手里的小布包,软软的,方方的。他趁王猛和铁柱没注意,悄悄揣进了裤兜,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姑娘指尖那细腻的触感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皂角清香。

回到家里,赵卫国才躲进自己那间小屋,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光打开那个小布包。里面是一双崭新的、用细密针脚纳成的棉布鞋垫,鞋垫上还用红线绣了一对简单的、却栩栩如生的水鸟,正是东北常见的鸳鸯(鸂鶒,俗称鸳鸯)。针脚不算顶好,却充满了笨拙而真挚的情意。

赵卫国拿着这双鞋垫,心里暖烘烘的,仿佛一天的疲惫都消散了。这丫头……他摩挲着鞋垫上那对相依相偎的鸳鸯,嘴角忍不住高高扬起。盖新房,娶媳妇,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他把鞋垫小心地收好,走出屋子,看着院子里那堆明天就要运回来的红松木料,又看了看趴在窝里、警惕地竖着耳朵的黑豹,眼神愈发坚定。得抓紧了,必须在土地封冻前,把房子的主体框架立起来!

喜欢重回1982:狩猎兴家请大家收藏:()重回1982:狩猎兴家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