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回1981小山村 > 第277章 26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周怀安笑嘻嘻的把手表拿出来,棕褐色的皮质表带,银色的表壳,里面的指针和表盘却是金色的,还带有日历,“燕儿,过来我给你带上。”

杨春燕拿起另一只,见样子和她的差不多,却是需要上调的,“你咋不自动的?”

“我喜欢上发条的,以后想拧我耳朵的时候,就把手表给你拧!”

杨春燕揪住他耳朵,“一次都没拧过你,还说我拧你耳朵,那我就拧一个?”

“轻点老婆!”周怀安忙握住她的手,赔笑道,“老婆,说笑的哈!”

“这还差不多!”

“来试试好不好看?”周怀安笑着拉过她的手,把表给她戴好,左看右看欣赏了一会儿,“好看,等挣了钱,给你打一个大金镯子戴着,肯定更好看。”

杨春燕也觉得好看,笑盈盈的看着他,“那我就等着你挣钱给我打金镯子咯!”

看着笑靥如花的她,周怀安一把将她揽在怀里,低头亲了上去。

……

正房,周父拿着手表放在耳边,滴答滴答声在耳边响起,“做梦都没想到,我们家也有买得起手表,收音机的那天。”

周母爱不释手的看着腕上的手表,“还一买就是几个呢!”

“你和春燕说说,让她把钱管紧一点,老幺就是典型的耗子不留隔夜粮,花光吃光了心里才舒服!”

“你以为买这些东西,春燕不同意老幺敢买啊?常言道,儿好不如媳妇好,咱们讨了个好媳妇啊!”

“这话你可别当着慧芳她们的面说,会让她们寒心的。”

“我又不是说慧芳几个就不孝顺,她们也孝顺,但来钱的路子没老幺多,娃一天天大了,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唉!”周父叹了口气,“老幺家以后只能生一个,分了家一家住个院子,娃连个伴都没有,咋办哦?”

“老头子,”周母拉了他一下,压着嗓门说,“听说赖家老二媳妇出去躲着生儿子去了。”

“你咋晓得就是生儿子?娃在肚子里头,哪个晓得是儿是女?”

“我去看日子的时候,听她们说赖家找先生算了的,说她这胎是个儿子!”周母犹豫了一下,“我就是想请他帮算算玉梅这胎……”

周父不屑的说:“屁!先生又不是送子娘娘,还能算出是儿是女。你可别跟那些没见识的婆娘,学这些污七八糟的东西!”

“玉梅说她婆婆妈找了好几个人算过,说她这胎是个儿子,我担心到时候生的是妹子,玉梅就要受气了。”

周父沉声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到时候真生了妹子,何家敢给玉梅气受,我就敢把姑娘接家来。”

“我们当初就不该把她嫁给建军,何家就他一个独儿子,要是玉梅生的是妹子,何家就绝后了啊?”

周父听后皱眉想了一会儿,“真要那样,只能学赖家,怀上了就出去躲着超生一个!”

周母觉得也只能这样了,“玉梅还有两个月就满月了,等她生了,我们再打主意也来得及!”

“嗯!你抽空去看看玉梅,告诉她老幺买了拖拉机,省得何家以为我们还穷的叮当响!”

“我觉着还是得让玉梅自己挣钱!”周母取下手表放在枕头下,“秋月说春燕做的冰粉儿要是在城里,能卖一角钱一碗。何家的院子临街,明年我就让玉梅摆个小摊子,弄点冰粉儿和吃食卖。”

“行,到时候你让春燕教教她。”

……

翌日一早,杨春燕妯娌几个就开始挑选红苕,做红苕粉条。

挑出那些表面光滑、没有被虫子啃噬过的,没露出去头被晒青头了的、个头大的红苕装入箩筐,挑到水沟边,倒入水中。

妯娌几人都挽着裤脚,站在水沟里,手里拿着早就准备好的草把子,用力搓洗红苕上面残余的泥巴、削去两头和表面根须。

削掉的两头也舍不得扔掉,全都装在箩篼里面,清洗干净后拿回去晒干了煮熟后喂猪。

四人忙了一上午,才把小山堆一样的红苕清洗干净挑回家。这时家里的箩篼,竹筐全都派上了用场,连晒垫都搬了一张出来,倒上了红苕。

杨春燕去灶房拿了砧板和木板出来放在小方桌上,妯娌四人坐到桌前,将削好了的红苕切成小块。

装满了三个箩篼后,张秀香说道:“大嫂,你和春燕在这切红苕,我和秋月力气大,我们去推磨。”

赵慧芳笑道:“这么多红苕,磨浆滤浆都费力气,今年全靠我们自己来,悠着点哈!”

“嗯嗯!”

两人抬着红苕去了后院石磨前,开始磨浆,边磨边往磨心里加水。红苕浆磨得越细越好,才能使红苕的淀粉颗粒充分释出,提高出粉率。

杨春燕两人将今天需要磨浆的红苕,全部切好送去后院,又把磨好了的红苕浆抬到前院。

两人搬了木梯出来,将吊布挂在阶檐上的横梁上面,在吊布下面放一口洗澡桶一样大的木桶,往红苕浆里加水将它稀释后才开始过滤,这样才能使渣滓和淀粉分离出来。

赵慧芳握住吊布上的手柄,不停的来回摆动,杨春燕一边往吊布里添加红苕浆,还要不时用木棒搅拌一下,使红苕淀粉能快速漏出。

过滤完几桶红苕浆,木桶就装满了,杨春燕忙把里面的苕浆舀进桶里再倒大水缸里。

她揉着酸痛的手膀子,想着难怪以后的人即使有磨浆机,也不愿自己动手做手工粉条,正是因为做手工粉条太累,她们四个就磨浆滤浆,也要两天才能干完。

张秀香和李秋月挑着最后两担红苕浆过来,“春燕,第一遍滤完了么?”

“还有一桶就滤完。”

做粉条,红苕浆得过滤两遍,滤好的浆液静置沉淀后,舀干上面沉淀出来的清水,还有淀粉表面的油粉,下层的淀粉取出后滤干,掰成小块晒干了才开始制芡糊,做粉条。

做粉条,周怀荣和周怀军做的最好,杨春燕妯娌几个只需把淀粉做好,剩下的就交给他们,到时候只需帮忙打打下手。

她记得做粉条的时候,先把淀粉用温开水调成面糊,然后逐渐往里面添加淀粉揉粉,揉好了的粉团不能不粘手才开始漏粉。

做粉条好的火候也是特别重要,烧火工也是个技术活,一般都是周母在做。

锅里的水沸腾后,将粉团放入铁质的漏瓢里用力的挤压,打击。

漏粉的时候,火力不能太大;太大锅里的粉条熟的太快,也不能太小,太小粉条容易黏糊结团。

粉条从铁瓢的小洞眼里慢慢漏出,粉条下得太快,发生断条现象,表示粉团太稀,得掺干淀粉再揉,使粉团韧性适中;如下条困难或速度太慢,粗细又不匀,表明粉浆太干,应再加些湿淀粉……

粉条进入沸水锅后煮熟后,捞入灶台边装有凉水的大木桶里降温,再用剪刀剪成合适的长度,放入大木盆里,再次用冷水降温。

将粉条在盆里不断摆动,直至松散为止,然后整理成束穿到竹杆上晾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