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 > 第41章 集资建厂

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 第41章 集资建厂

作者:李智渊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16 19:46: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夜色像一块厚重的黑布,把磨盘沟裹得严严实实,唯有生产队办公室的窗户里,透出一盏煤油灯昏黄却明亮的光,像黑夜里的一颗星,引着村民们陆续往这儿赶。

办公室不大,土墙斑驳,墙角堆着几捆晒干的红薯藤,空气中混杂着泥土、烟火和淡淡的煤油味。八仙桌被擦得锃亮,桌腿下垫着几块平整的石头,防止晃动。许青山站在桌旁,手里攥着一个洗得发白的粗布包,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屋里已经挤满了人,条凳上坐满了,后来的就靠墙站着,连门口都扒着几个半大的孩子,好奇地往里张望。

“青山,你真要把全部家当都投进去?”有人小声议论,语气里带着几分犹豫,几分敬佩。

许青山没应声,只是缓缓把布包推到八仙桌中央,手指一松,“哗啦”一声,一堆零钱、毛票和粮票倾泻而出,铺了小半张桌子。有带着体温的一分、两分硬币,有折得皱巴巴的一毛、两毛纸币,还有几张印着“全国通用粮票”的纸片,最底下压着一张崭新的十元大钞,在昏黄的灯光下格外显眼。

“这是我兑换的全部储备粮折算的现金,还有公社奖励的奖金,总共三百二十六块八毛。”他声音平静,目光扫过满屋子的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在磨盘沟就这点家底,全投进去办粉条厂。”

话音刚落,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煤油灯的灯芯偶尔“噼啪”响一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堆钱上,那不仅是三百多块钱,更是一个庄稼汉破釜沉舟的决心。

王振山蹲在桌角,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他看着那堆钱,又看了看许青山年轻却坚毅的脸,深吸一口气,猛地站起身,把烟杆往桌沿上一拍,“啪”的一声,震得桌上的硬币都跳了跳。

“我王振山,以队长的名誉担保!”他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子豁出去的狠劲,“这粉条厂要是办砸了,我把自家的宅基地卖了,给大家赔损失!”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红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沓用皮筋捆着的纸币,还有几张皱巴巴的存折。“这是我攒了半辈子的养老钱,整整一百五十块,还有存折里的八十块,明天就去取出来,全投进去!”

红布包落在桌上,与许青山的钱堆靠在一起,像是两块沉甸甸的基石。

村民们彻底动容了。许青山是村里最有本事的年轻人,王振山是大伙儿信得过的老队长,连他们都把身家性命押上了,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青山把家底都拿出来了,王队长也豁出去了,咱还怕啥!”赵老栓第一个站出来,他头发花白,背有点驼,手里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布袋,往桌上一放,布袋口松开,露出金灿灿的稻谷,“我家这五百斤稻谷,折算成五十块,投了!”他说着,又从口袋里掏出几枚硬币,小心翼翼地放在钱堆上,“这是我孙子的压岁钱,也添上!”

“我家有三十块现金,是给娃娶媳妇的,先投进去!”说话的是李婶,她抹了把眼角,声音有点哽咽,“娃娶媳妇的事能缓,可咱磨盘沟的好日子,不能等!”

“我捐十斤棉花,能换八块钱!”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布包挤过来,里面是雪白的棉花,“这是我给闺女攒的嫁妆,先给厂里用!”

“我这儿有个银镯子,是我娘传下来的,能当不少钱!”张老太颤巍巍地走上前,从手腕上褪下一个泛着暗光的银镯子,轻轻放在桌上,“只要能让村里富起来,这点东西算啥!”

人群像被点燃的干柴,瞬间热闹起来。村民们涌上前,把手里的钱、粮票、布票,甚至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舍不得用的农具,都一一放在桌上。有的老人哆哆嗦嗦地掏出用手帕包了好几层的零钱,一层一层打开,像是在捧出心底最珍贵的东西;有的妇女把孩子的压岁钱、自己攒的私房钱都凑了进来;连几个半大的孩子都挤进来,把兜里皱巴巴的一毛钱、两毛钱塞进钱堆里。

八仙桌上的东西越堆越高,钱、粮票、棉花、鸡蛋、锄头、镰刀……五花八门,却都承载着村民们对未来的期盼。

周晓芸坐在桌旁,手里拿着一个泛黄的账本和一支铅笔,一笔一笔认真记录着。“赵老栓,稻谷五百斤,折算五十元;李婶,现金三十元;张老太,银镯子一个,估价五十元……”她的声音轻柔,却异常清晰,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像是在谱写磨盘沟的希望之歌。记着记着,她的眼眶渐渐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模糊了账本上的字迹。这不是简单的集资,是全村人把心都掏了出来,是对许青山的信任,是对好日子的渴望。

赵铁柱挤了进来,他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肩上扛着一把崭新的斧头,斧刃闪着寒光。他把斧头重重地放在桌上,“咚”的一声,震得桌上的鸡蛋都滚了滚。“我没啥钱,这把斧头是我新买的,以后厂房维修、劈柴,我全包了!”他瓮声瓮气地说,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白天我照样下地种红薯,晚上就去厂里帮忙,不要工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请大家收藏:()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向东也默默走上前,他戴着一副旧眼镜,手里拿着一个布包,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一沓现金和一本厚厚的书。“这里面是我攒的八十块,还有这本《机械维修大全》,粉条机的维护我负责到底。”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坚定,“我以前在县里的农机站学过几天,维修机器没问题!”

村民们的热情越来越高,办公室里的空气都变得燥热起来。有人回家把攒了多年的老酒抱了来,说要给工人们壮胆;有人把家里的木板、木料扛了来,说能给厂房搭个棚子;还有人主动提出,明天就去山上砍树,帮着盖厂房。

许青山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一幕,眼眶也湿润了。他原本以为集资会很困难,没想到村民们这么支持。这堆起来的不仅是钱和物,更是全村人的心血与凝聚力。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桌前,对着满屋子的村民深深鞠了一躬:“乡亲们,谢谢你们!我许青山在这里保证,粉条厂一定能办起来,一定能让大家赚上钱,一定能让磨盘沟的日子好起来!”

“好!”村民们异口同声地回应,声音洪亮,震得屋顶的瓦片都簌簌作响,连窗外的树叶都被震得轻轻晃动。

月亮渐渐升高,银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桌上堆积如山的钱和物,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希望。许青山看着满屋子的乡亲,看着桌上的“家底”,心里充满了力量。他知道,从这一刻起,磨盘沟的命运就和这个粉条厂紧紧连在了一起。有了这份力量,粉条厂一定能红红火火,磨盘沟的致富之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

夜色渐深,村民们陆续散去,办公室里只剩下许青山、王振山、周晓芸几个人。他们开始清点集资的钱物,铅笔在账本上不停滑动,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月光下,八仙桌上的那堆钱物,像一座小山,承载着磨盘沟全村人的梦想,在夜色中闪闪发光。

喜欢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请大家收藏:()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