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 > 第118章 王振山的隐退与高升

磨盘沟集团筹备会的第三个议题,是选举集团董事长。红木长桌旁,三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主位旁的许青山,所有人心里都默认,这个承载着磨盘山未来的位置,非他莫属。可就在工作人员刚要分发选票时,一直沉默着翻看材料的王振山突然站起身,右手紧紧攥着一份折得整齐的信纸,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声音沉稳得像磨盘山的老青石:“各位,先等一下。我提议,由许青山同志担任磨盘沟集团董事长,同时,我辞去磨盘山食品公司董事长职务,往后全力支持集团发展。”

会议室瞬间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声,连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都戛然而止。

许青山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错愕,连忙起身快步走到王振山身边:“王叔,您这是干什么?您是公司的元老,是磨盘山的顶梁柱,没有您当年带着大伙开山种薯、建粉条坊,就没有咱们今天的规模,这董事长之位,您坐得稳稳的,没人能替!”

“是啊王叔,您可不能走!”李二狗“噌”地站起来,粗嗓门打破了寂静,“当年您带着我去县城跑销路,大雪天在供销社门口蹲了三天三夜,这份情我们都记着!”赵铁柱也跟着附和,手里的钢笔重重拍在桌上:“您要是退了,我们心里不踏实!”底下几个跟着王振山打拼了十几年的老伙计也纷纷开口,七嘴八舌地劝着,语气里满是不舍。

王振山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掩不住的感慨:“我今年五十八了,脑子转得慢了,跟不上现在的新潮流了。你们看,集团要搞线上销售、要做品牌包装,还要开拓国际市场,这些都是青山他们年轻人的强项。我留在这个位置上,守着老规矩不放,反而会束缚大家的手脚。”他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指尖轻轻摩挲着杯身上早已掉漆的“劳动模范”字样,那是他十年前获得的荣誉。

“我从三十岁就跟着青山他爹在山坳里种红薯,后来又跟着青山开粉条坊,看着磨盘山从一个只能勉强糊口的小作坊,变成现在有三百多个工人、年销售额破千万的公司,再到如今要组建集团,心里比谁都高兴。”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满屋子熟悉的面孔,从李二狗的络腮胡看到赵铁柱的老花镜,语气里带着几分哽咽,“我退下来,不是不管磨盘山了,是换个方式给大家搭梯子、铺路。”

众人还想再劝,王振山却抬手制止了,脸上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其实我已经跟县里递了申请,接下来会专心筹备县政协的工作,也算是换个岗位继续为咱们农民办事。”

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就被推开了,县委组织部的张部长带着两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红头文件。“正好,我给大家带来个好消息!”张部长笑着走到台前,清了清嗓子宣布,“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任命王振山同志为县政协副主席,主要负责农业产业化、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即日上任!”

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让所有人都愣住了,紧接着会议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比刚才选举董事长时还要热烈。许青山快步上前,紧紧握住王振山的手,眼眶瞬间红了:“王叔,谢谢您!您这哪里是隐退,分明是高升!以后磨盘山还要靠您多帮衬!”

王振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笑得满脸欣慰,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傻小子,我这辈子都是磨盘山的人。以后县里有农业补贴、产业化扶持这些政策,我肯定第一时间给咱们集团争取,也算给公司添一把官方的保护伞,让你们放手去干!”

众人这才明白,王振山主动让贤,早有深意。一方面是为了让许青山等年轻人能放开手脚推进集团化改革,引进新设备、开拓新市场;另一方面也是接受了县里的邀请,借着县政协副主席的身份,把磨盘山的农业产业做得更大。这样一来,他既能发挥自己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的经验,又能为磨盘沟集团搭建起与官方沟通的桥梁,成为公司在体制内的“代言人”。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回磨盘沟,不到半天时间,村民们就自发地聚到了村口的老槐树下。王振山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有送鸡蛋的,有送自家种的青菜的,还有几个老太太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哭。老叔公拄着根枣木拐杖,颤巍巍地走到王振山面前,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赞许:“振山这孩子,打小就实在,一辈子为了磨盘山的乡亲们忙活,现在退下来了还想着大家,真是难得的好人啊!”

王振山弯腰扶住老叔公,声音温和:“叔,我虽然不在公司任职了,但磨盘山永远是我的根。以后村里谁家有困难,不管是种地还是过日子,随时都能找我,我王振山绝不推辞!”他看着眼前熟悉的村庄,远处的磨盘山在夕阳下泛着青灰色的光,村口的老槐树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送行,心里满是眷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请大家收藏:()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许青山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被乡亲们簇拥着的王振山,心里豁然开朗。他清楚,王振山的隐退与高升,是老一辈创业者最体面的归宿,也是磨盘山发展的必然。老一辈的坚守,用汗水和毅力为公司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而新一代的开拓,才能带着磨盘山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半个月后,王振山在县政协的办公室里,第一次以副主席的身份接待了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他穿着崭新的中山装,手里拿着磨盘沟集团的产业化规划书,一页一页地耐心讲解:“张局长,您看,磨盘沟的红薯种植基地已经扩展到五千亩了,要是能争取到农业产业化专项补贴,我们就能引进全自动粉条生产线,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解决一百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摞厚厚的材料,里面有村民的种植记录、公司的产销报表,还有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每一页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为了这份补贴,王振山连续一周泡在农业农村局,白天对接材料,晚上修改规划,有时候忙到深夜,就趴在办公室的桌上眯一会儿。有一次,张局长看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忍不住感慨:“王副主席,您这股劲头,比年轻人还拼!”王振山只是笑了笑:“都是为了磨盘山的乡亲们,值!”

一个月后,三十万元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补贴顺利到账。消息传到磨盘沟集团,整个厂房都沸腾了。许青山立刻召开会议,宣布启动粉条生产线升级项目,同时邀请农业专家来村里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李二狗拿着补贴到账的通知,跑到村口的广播室里喊了整整一上午,声音里满是激动:“乡亲们,咱们的补贴下来了!以后咱们磨盘山的粉条,要卖到全国各地去!”

村民们纷纷涌到集团的厂房外,看着工人们忙着安装新设备,脸上都乐开了花。赵铁柱拉着许青山的手说:“青山,还是王叔有本事,这才刚上任就给咱们争取到这么大的福利!”许青山笑着点头,心里却明白,这份补贴背后,是王振山无数个日夜的奔波。

当天下午,许青山带着李二狗、赵铁柱等几个老伙计,专程去了县里。在王振山的办公室里,许青山把一筐刚挖的新鲜红薯放在桌上:“王叔,这是今年的新红薯,您尝尝鲜。集团能拿到补贴,全靠您费心了!”

王振山拿起一个红薯,在手里掂了掂,笑得满脸灿烂:“傻小子,跟我客气什么!只要磨盘山能发展好,我就比什么都高兴。”他看着窗外远处的磨盘山,眼里满是期待,“以后,咱们磨盘沟集团不仅要做粉条,还要搞红薯深加工,做红薯干、红薯淀粉,让磨盘山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三人相握的手上,温暖而有力量。磨盘山的风,似乎也带着红薯的香甜,吹向了更遥远的未来。而王振山的隐退与高升,就像一颗璀璨的星,照亮了磨盘沟集团产业化、规模化的道路,让这座大山里的企业,在老一辈的守护与新一代的开拓中,稳稳地走向了更远的远方。

喜欢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请大家收藏:()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