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 > 第103章 初抵深圳的震撼

火车刚驶入深圳地界,窗外的景象便骤然切换了频道。没有省城那般规整排列的高楼群,也没有磨盘沟漫山遍野的绿意与炊烟,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烈日炙烤得发烫的热土,尘土随着往来的工程车卷起漫天黄雾,起重机的轰鸣声像一头头咆哮的巨兽,此起彼伏地撞在耳膜上。到处都是搭着绿色脚手架的厂房骨架,钢筋水泥的轮廓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而路边尚未拆迁的渔村小屋,黛瓦土墙,墙角还爬着青苔,泥泞的小路像一条条灰黑色的带子,与崭新平整的水泥路交错缠绕,构成一幅杂乱却又充满野性张力的画面。

考察团的成员们挤在车窗边,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赵铁柱皱着眉,伸手擦了擦玻璃上蒙着的一层薄尘,指尖立刻沾了些土黄色,他喃喃道:“这地方比咱省城还破,到处都是工地,坑坑洼洼的,有啥好看的?咱是不是听了报纸上的空话,来错地方了?”他说着,又瞥了眼窗外光着膀子干活的工人,摇了摇头,“你看这大热天的,光着脊梁扛钢筋,遭这罪图啥?”

李二狗也跟着点头,手指在玻璃上画了个圈,圈住远处一片低矮的渔村:“就是啊,除了工地就是这些破屋子,连个像样的商场、电影院都没看到,哪有报纸上说的‘东方明珠’那股劲儿?我看呐,是吹得玄乎了。”他说着,从背包里摸出个馒头啃了起来,可窗外的尘土似乎顺着缝隙飘了进来,他咬了两口便皱着眉放下了。

陈向东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上也落了层灰,他用衣角擦了擦,依旧认真地观察着窗外:“可能……这就是建设中的样子吧?报纸上说,深圳是‘一夜城’,从一个小渔村变成特区,全靠这样日夜不停的速度建起来的。你看那些厂房,虽然还没完工,但一栋挨着一栋,规模不小,以后说不定真能成气候。”他顿了顿,又指着远处一根电线杆,“你看那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话在咱那儿可不敢这么说。”

许青山却没有说话,他的目光像被磁石吸住一般,紧紧盯着窗外忙碌的工地。工人们穿着洗得发白的背心,有的扛着沉重的建材,步子迈得又稳又快;有的蹲在墙角喝水,汗珠子顺着黝黑的脸颊往下淌,滴在地上瞬间就蒸发了,可脸上却不见半分懈怠,眼里满是干劲。路边的电线杆上,除了那行红色的标语,还刷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字样,红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偶尔有几辆进口的小轿车驶过,车身锃亮,与周围的简陋环境形成刺眼的对比,却又奇异地融合在一起。

火车缓缓驶入站台,刚停稳,车门一打开,一股裹挟着尘土的热浪便扑面而来,带着钢筋水泥的味道、海水的咸腥味,还有一丝汗水的气息,呛得众人忍不住咳嗽起来。考察团一行人背着行李走下车,站台简陋得很,地面是粗糙的水泥地,坑洼处还积着雨水,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

车站外更是一片喧嚣。拉客的三轮车夫使劲按着铃铛,嘴里吆喝着“蛇口、福田,快上车嘞!”;挑着担子的小贩穿梭在人群中,叫卖声此起彼伏,“凉粉、绿豆汤,解暑嘞!”“刚出炉的包子,热乎的!”;还有许多背着鼓鼓囊囊行囊的年轻人,脸上带着青涩与憧憬,四处张望着,偶尔凑在一起低声讨论,话语里满是“进厂”“创业”“机会”这样的词。这股喧嚣不像省城的热闹那样井然有序,也不像磨盘沟的集市那样带着烟火气,它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躁动与活力,像一锅即将沸腾的水。

“你们看那些人。”许青山指着不远处一群围着图纸讨论的年轻人,他们有的穿着衬衫,有的穿着工装,手里拿着笔在图纸上圈圈画画,争论得面红耳赤,可眼里却亮得惊人,“他们眼里有股劲,是咱在磨盘沟、在省城都少见的拼劲。那是一种想抓住机会,想把日子过好,想干出点事儿的狠劲。”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得不容置疑,“这地方不是破,是正在‘生长’。咱现在看到的工地,以后都会变成现代化的工厂和商场;现在的泥泞小路,以后都会变成宽宽的柏油路;现在这些奔波的年轻人,以后说不定都是各行各业的老板。深圳的价值,不在现在,而在未来。”

正说着,一辆满载着机械设备的蓝色卡车呼啸而过,车身上印着“蛇口工业区”的白色字样,车轮碾过路面,卷起一阵尘土。许青山眼睛一亮,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拍了下手:“走,先去蛇口看看!那里是深圳改革的起点,是第一个打破‘大锅饭’的地方,肯定有咱磨盘沟要学的东西。”

赵铁柱还是有些不解,挠了挠头,看着眼前这片尘土飞扬的土地,又看了看许青山笃定的样子,终究还是点了点头:“行,听你的。反正都来了,就去看看这蛇口到底有啥门道。”

李二狗也收起了脸上的困惑,跟着扛起行李:“走就走,我倒要看看,这破地方到底能长出啥花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请大家收藏:()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行人背着行李,踩着脚下的尘土,一步步走进了这片充满未知与希望的土地。阳光刺眼得让人睁不开眼,工地的轰鸣声、小贩的吆喝声、创业者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汹涌的声浪。可许青山的心里却异常清晰,他能感受到脚下土地的脉动,那是一种挣脱了束缚、拼尽全力向前奔跑的时代节奏,像一面鼓,在胸腔里咚咚作响。而这,正是“磨盘山”实现现代化转型最需要的东西——一股敢闯敢试的拼劲,一种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还有对未来的无限底气。

他们走了约莫半个钟头,沿途的工地越来越密集,偶尔能看到几间已经建成的厂房,门口挂着“某某电子厂”“某某玩具厂”的牌子,有穿着统一工装的工人正陆续走进厂区。路边的临时工棚里,几个工人正围着一个煤炉煮面条,热气腾腾的,香味混着尘土的味道飘了过来。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留着寸头的中年男人从旁边的厂房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正低头看着,嘴里还念念有词。他看到许青山一行人背着行李,眼神里带着好奇,便主动走上前,笑着问:“几位是来考察的吧?看你们的样子,不像本地人。”

许青山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是啊,我们是从北方来的,想来蛇口学学经验,看看这边的厂子是怎么办的。”

中年男人眼睛一亮,热情地伸出手:“那可来对地方了!我叫周建国,是这家电子厂的老板,两年前从广州过来的,算是蛇口早期的一批创业者了。”他指了指身后的厂房,“这厂子不大,就几十个人,但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赵铁柱等人没想到会遇到这么热情的老板,一时有些拘谨。许青山连忙握住他的手:“周老板,您好您好,我们叫许青山,是磨盘沟考察团的。正好想找人问问,你们在这儿创业,到底靠的是什么?”

周建国笑了起来,露出一口白牙,脸上带着几分自豪:“靠的就是‘敢’字!当年我在广州的国营厂上班,拿着铁饭碗,可总觉得憋屈,听说深圳特区政策活,能自己办厂,就揣着攒了几年的积蓄,带着三个兄弟来了。刚来的时候,比现在还苦,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就挤在临时工棚里,吃了三个月的泡面。”他顿了顿,指着不远处的电线杆:“你看那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们就是靠着这句话拼出来的。别人办手续要半个月,我们找管委会加急,三天就办好了;别人工厂一天生产五百个零件,我们就两班倒,一天干出一千个。特区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就得抓住!”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给众人递了一圈:“刚开始也难,缺技术,缺销路,我就带着样品跑香港,跑广州,磨破了三双鞋,才拉到第一笔订单。现在好了,厂子慢慢走上正轨,下个月还要扩大规模,再招二十个工人。”他的眼里闪着光,“在深圳,只要你肯拼,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这里不管你以前是啥身份,只要能做出成绩,就能站稳脚跟。”

赵铁柱听着,手里的烟忘了点燃,脸上的不解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李二狗也收起了之前的轻视,喃喃道:“原来……真是拼出来的。”

许青山看着周建国,又看了看眼前热火朝天的厂区,心里越发笃定:“周老板,您说得对,就是要敢拼。我们磨盘沟也想搞现代化,就是缺您这样的经验,缺这样的拼劲。”

周建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有这想法就好!深圳就是个大课堂,多看看,多问问,肯定能学到东西。走,我带你们去厂区里逛逛,让你们看看我们的生产线。”

一行人跟着周建国走进厂房,机器的轰鸣声立刻盖过了外面的喧嚣。工人们在流水线上忙碌着,动作娴熟,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的神情。阳光透过厂房的窗户照进来,落在锃亮的机器上,也落在工人们汗湿的额头上,折射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许青山缓缓走着,目光扫过每一台机器,每一个忙碌的身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他知道,自己这一趟深圳之行,来对了。这里的尘土,这里的喧嚣,这里的拼劲,正是磨盘沟通往未来的钥匙。

喜欢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请大家收藏:()重回1977:我靠摆烂种田致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