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展开和离书,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工整而坚定,与宴厅上揭穿陈氏时的决绝如出一辙:
“王爷台鉴:臣妾韩曦钰,嫁入靖王府两月有余,承蒙王爷恪守承诺,护臣妾周全,此恩铭记于心。然母亲顾氏含冤十数载,臣妾只得装疯卖傻,暗自筹谋,幸得苍天垂怜,终让罪魁伏法,沉冤得雪。今大愿已了,王府于臣妾而言,非归宿,实乃牢笼。特呈和离书,自此男婚女嫁,各不相干。另,张妈伴臣妾多年,情同母女,臣妾已带她一同离去,望王爷莫要追究其罪。臣妾去后,万勿寻踪,此乃真心所愿。韩曦钰绝笔。”
慕卿晨握着和离书,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反复看着“两月有余”“各不相干”“万勿寻踪”这几个字,脑海中不断浮现韩曦钰的模样——初入府时,她抱着布偶缩在角落,眼神怯懦;
试毒时,她握着银簪的手微微发抖,却始终不肯松开;揭穿陈氏时,她站在宴厅中央,目光锐利如刀。
“本王待她……难道不好吗?”
慕卿晨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他给了她王府正妃的尊荣,让府中下人称她“王妃”,不让任何人怠慢;
她念叨母亲的旧物,他便派人去旧院保护,不让陈氏轻易窥探;
她受了惊吓,他便第一时间安抚,承诺为她做主。
可到头来,她却留下一封和离书,带着张妈悄悄离开,连一句告别都没有。
他想起京中无数贵女挤破头想嫁入王府,成为他的王妃,可韩曦钰却偏偏要逃离。
是他哪里做得不够好?还是从始至终,她都从未想过留在王府,留在他身边?巨大的失落感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让他第一次尝到了“求而不得”的滋味。
“查!继续查!”
慕卿晨猛地将和离书拍在案上,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仅要查王妃的下落,还要查清楚,她是如何离开王府的!府中守卫森严,没有内应,她绝不可能轻易出府!”
林肃领命,立刻调整调查方向,从王府的侍卫、下人入手,逐一盘问韩曦钰离开当日的行踪细节。
很快,负责偏院侧门守卫的侍卫供出:“那日午后,苏侧妃的侍女以‘灯笼损坏’为由,让我们去库房取新灯笼,期间有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侧门无人看守。”
随后,后门的侍卫也如实禀报:“当日傍晚,柳侧妃的贴身护卫持令牌前来,说奉柳侧妃之命,送王妃出府探亲,我们见有令牌,便放行了。”
更重要的线索来自苏烟的陪嫁侍女。
在林肃的严厉盘问下,侍女终于松口:“那日宴会后,主子和柳侧妃在回廊遇到王妃,王妃身边的张妈提着一个青布包袱。后来主子让我们去引开偏院的侍卫,还说……还说要是有人问起,就说没见过王妃。”
所有线索汇聚在一起,直指苏烟与柳如薇。
慕卿晨看着手中的证词,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没想到,自己刚纳入府的两位侧妃,竟会为了正妃之位,冒着大罪帮助韩曦钰离开。
她们不仅背叛了他的信任,更是将王府的规矩、皇家的颜面抛之脑后。
当日下午,慕卿晨将所有证据整理成册,包括侍卫的证词、苏烟侍女的供词、和离书的原件,亲自入宫禀报皇上。
御书房内,皇上看着卷宗,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
“你是说,苏烟与柳如薇,为了争夺正妃之位,故意放走韩曦钰?”皇上的声音带着几分威严。
“是。”慕卿晨躬身答道,语气带着愧疚,“是儿臣管教不力,才让府中出现这等事,丢了皇家的颜面。”
皇上沉默片刻,叹了口气:“苏、柳两家皆是朝中重臣,苏烟之父是吏部尚书,柳如薇之父是镇国将军,若是公开处置,恐会影响朝局稳定。韩曦钰虽是自愿离开,却也违背了皇家婚约,只是她洗清母冤,情有可原,不宜过多追究。”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苏烟与柳如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传朕旨意:苏烟、柳如薇身为侧妃,不思恪守本分,反而勾结算计,扰乱王府秩序,各罚禁足半年,罚银千两。禁足期间,不得干预王府任何事务,若有再犯,严惩不贷!”
“另外,”皇上补充道,“韩曦钰的婚约暂不解除,对外宣称她‘因母冤得雪,心生倦怠,前往江南静养’,靖王府需保留她的王妃名分,待其何时想归府,再做安排。你也莫要再派人寻找,既然她心意已决,强行寻回,只会徒增事端。”
慕卿晨躬身领旨:“儿臣遵旨。”
离开皇宫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宫墙上,映得一片通红。
慕卿晨抬头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五味杂陈。
他终究还是没能留住韩曦钰,甚至连追究苏、柳二人的重罪都做不到。
他知道,皇上的旨意,既是为了平衡朝局,也是对他的敲打——身为靖王,连后院都管理不好,又如何能担起守护京畿的重任?
回到王府,慕卿晨立刻让人宣读圣旨。
苏烟与柳如薇接到旨意时,脸色惨白。
她们本以为最多只是禁足一月,却没想到会被罚禁足半年,还被剥夺了干预王府事务的权力。
她们看着彼此,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怼,却也只能领旨谢恩——她们知道,这是皇上和王爷留了情面,若是再敢有异动,后果不堪设想。
喜欢痴傻王妃复仇崛起请大家收藏:()痴傻王妃复仇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