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北疆,秋意渐浓
李家坳的田野里,荞麦苗已长得齐膝高
绿油油的叶片在风中翻卷出细密的浪纹,芜菁的藤蔓爬满田垄
肥厚的叶片间隐约可见圆润的菜根
韩曦钰和慕卿晨依旧每日往返军营与村落
只是比起八月抢种时的忙碌,节奏稍稍缓了些
更多时候是陪着百姓打理庄稼、调试水渠,日子过得踏实又温馨。
这日辰时,韩曦钰正在田边指导百姓给荞麦疏苗
远远就见一队车马踏着晨雾驶来,旌旗上绣着“边城知府”的字样,
走得并不急促,反倒像是沿途在查看什么。
她直起身擦了擦额角的薄汗,就见村长李老汉陪着一位身着藏青锦袍的中年官员快步走来
身后跟着几个仆从,其中一位女子格外惹眼——并非穿金戴银的华贵打扮
而是一身素色杭绸罗裙,裙摆绣着淡淡的兰草纹,头上只簪了一支素银钗
容貌秀丽温婉,眉宇间带着几分亲和,没有半分官小姐的娇气。
“翊武将军,这位是边城的周知府,听闻咱们李家坳农事有了起色,特意赶来看看。”
李老汉笑着介绍,又指了指那女子,“这位是周小姐,也跟着来瞧瞧百姓的收成。”
周知府周文斌连忙拱手行礼,语气谦和:“翊武将军辛劳,下官周文斌,久闻将军在北疆兴农富民,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身后的女子也跟着屈膝行礼,声音清脆柔和:“小女周婉柔,见过将军。久闻将军巾帼不让须眉,今日能亲眼见将军躬耕田间,为民操劳,婉柔深感敬佩。”
韩曦钰颔首回礼,目光扫过周婉柔,见她虽衣着素雅,却难掩气度
且目光落在田间作物和劳作百姓身上时,带着真切的关切,倒不似寻常娇生惯养的小姐。
“周知府、周小姐客气了,兴农本是分内之事,全靠军民同心,谈不上辛劳。”
她侧身让开道路,“眼下荞麦长势正好,再过一月便可收割,芜菁也能收了腌渍过冬,百姓们今年冬天总算能安稳些了。”
周婉柔顺着她的话看向田野,脚步轻快地走到田埂边,蹲下身仔细打量着荞麦苗
还伸手轻轻拂过叶片上的露珠,动作轻柔,没有丝毫嫌弃泥土的模样。
“将军选种当真精妙,这荞麦叶片厚实,根系也壮,一看就是耐旱耐寒的好品种。”
她转头看向身旁一位正在除草的老妇人,声音放得更柔,“大娘,这荞麦打理起来费力吗?每日要浇多少水才合适?”
老妇人没想到这位娇贵的小姐会问自己,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憨厚地笑道:
“不费力不费力,多亏了将军挖的水渠,水直接引到田边,浇地方便得很;将军还教我们疏苗、松土的法子,庄稼长得好,干活都有劲头!”
周婉柔听得认真,还从随身的小包袱里取出纸笔,细细记下老妇人说的要点,又时不时询问几句,神情专注,丝毫没有敷衍。
韩曦钰看在眼里,心中暗忖:这位周小姐,倒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只是随父出游。
说话间,慕卿晨已从草场那边走来
他刚陪着老兵查看完牛羊的长势,玄色衣袍沾了些草屑,却更显沉稳挺拔。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韩曦钰身上,带着自然的暖意,随即才淡淡扫过周文斌父女,颔首示意:“周知府远道而来,辛苦了。”
“王爷客气了,能为北疆百姓尽一份力,是下官的本分。”
周文斌连忙回话,眼神不自觉地示意女儿上前。
周婉柔会意,却没有贸然凑上前,而是拿着手中的纸条,走到慕卿晨面前,微微躬身:
“王爷,小女方才听百姓说,草场灌溉也多亏了将军改良的水渠,不知这分流的法子,是按什么标准来定的?小女在家中也读过些农书,对水利之事颇为好奇,还望王爷赐教。”
她的语气恭敬,姿态得体,既没有过分亲近,也没有失了礼数,问的又是与农事相关的正事,让人挑不出半分错处。
慕卿晨目光在她的纸条上扫过,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不少关于耕种的细节,倒不似装模作样,便淡淡开口:
“水渠分流需看田地与草场的面积、作物需水量,还有水源流速,这些都是翊武将军亲自测算规划的,她对此更为精通,周小姐可问她。”
说着,便径直走向韩曦钰,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小锄头,语气带着关切:“手酸了吧?我来帮你,你歇会儿。”
韩曦钰笑着点头,顺势退到一旁,接过慕卿晨递来的水囊,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温情,无需言语便已显露无疑。
周婉柔看着这一幕,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却很快掩饰过去,转而走到韩曦钰身边,笑着请教:
“将军,那分流的测算方法,可否给小女讲解一二?日后若是家乡有需要,也好学以致用,帮衬百姓。”
“当然可以。”
韩曦钰没有推辞,指着不远处的水渠,耐心讲解起来,“你看,这主渠宽三尺,到了田间便分成支渠,支渠的宽度根据田地面积调整,像这片荞麦田,支渠宽一尺便够,草场那边需水量大,支渠便宽些……”
周婉柔听得极为认真,时不时点头附和,还会提出一些颇有见地的问题,显然是真的做过功课。
韩曦钰见她并非附庸风雅,也渐渐放下了最初的疏离,讲解得更为细致。
喜欢痴傻王妃复仇崛起请大家收藏:()痴傻王妃复仇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