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曦钰正在军匠营查看新研制的火器,专注地和工匠们讨论着改良方案,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
慕卿晨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食盒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又将野花插在一个空置的瓷瓶里,才轻声开口:“曦钰,歇会儿吧,刚做好的莲子羹,趁热喝。”
韩曦钰抬头,看到桌上的莲子羹和野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她放下手中的图纸,走了过去,拿起食盒,打开一看,里面的莲子羹还冒着热气,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王爷费心了。”她轻声说道,语气比往日柔和了许多。
“不费心。”慕卿晨连忙摆手,眼神期待地看着她,“你喜欢就好,这花是清晨刚摘的,看着新鲜,给你解解闷。”
韩曦钰拿起勺子,喝了一口莲子羹,甜度刚刚好,正是她喜欢的口味。
她抬头看向慕卿晨,见他正一脸紧张地等着自己的评价,忍不住笑了笑:“很好喝,谢谢。”
得到肯定,慕卿晨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露出了孩子气的笑容,话也多了起来:
“喜欢我以后常让厨房做。对了,你昨天说的火器改良方案,我找了些资料,或许能帮上忙……”他絮絮叨叨地说着,眼神紧紧追随着韩曦钰的身影,满是讨好与温柔。
韩曦钰一边喝着莲子羹,一边听着他说话,偶尔点头回应,心中的坚冰似乎又融化了几分。
就在军营沉浸在这份难得的平静与温馨中时,营寨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几名士兵押着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一名女子,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穿着破旧的布衣,头发凌乱,脸上沾着污泥。
“将军,这些人说是边境来的难民,北狄人突袭了他们的村落,一路逃过来求收留。”
守门的士兵对着闻讯赶来的周震禀报,语气里带着几分怜悯。
周震皱了皱眉,锐利的目光扫过这群人。
他们个个面带菜色,身形佝偻,身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尤其是那名女子,时不时咳嗽几声,瘦弱的肩膀微微颤抖,看起来确实像是遭了战乱的可怜人。
“可有查清身份?”周震沉声问道,手指不自觉地按在腰间的刀柄上——军营重地,容不得半点马虎。
“查过了,他们带了村落里的户籍凭证,跟边境巡逻兵核实过,确实有个村落昨夜遭了北狄偷袭,描述的路线和遭遇都对得上。”士兵如实禀报,递上收缴的凭证。
周震接过凭证仔细翻看,上面的印章和字迹都无异常,又观察了片刻这群难民的神态,见他们眼神躲闪,多是恐惧与不安,倒也没看出破绽。
北疆边境常有难民涌入,军营历来会酌情收留,一来是体恤百姓,二来也是防止难民流离失所被北狄利用。
“先带他们去西侧临时营帐安置,发放食物和水,派两个人轮流盯着,有任何异常立刻禀报!”
“是!”士兵应下,带着这群难民朝着西侧营帐走去。
那名女子低着头,刻意放慢脚步,看似虚弱不堪
实则借着垂落的发丝和低头的动作,用眼角余光飞快地扫视着军营的布局——巡逻兵的站位、栅栏的薄弱处、军匠营的方向(那里有高大的熔炉烟囱)、
中军大帐的位置(帐篷最高且有龙纹标识),甚至连士兵的武器款式、盔甲样式都一一记在心里。
她正是北狄王精心挑选的女奸细乌兰,不仅精通汉话,擅长伪装,更懂绘图、药理,还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事
此次混入军营,核心任务便是窃取军匠营的武器图纸和军营布防图,为北狄大军突袭做准备。
走进临时营帐,乌兰没有像其他难民那样迫不及待地抢夺食物
而是安静地坐在角落,小口喝着粥,眼神看似呆滞,实则在观察其他难民的言行
偶尔还会主动帮身边的老弱整理铺盖,一副温顺懂事的模样,很快就赢得了守卫士兵的好感。
接下来几日,乌兰更是将“隐忍”与“谋略”发挥到了极致。
她从不主动打听任何关于军营的事,反而常常劝其他难民“安分守己,别给军爷添麻烦”;
她利用自己懂药理的本事,帮几个闹肚子的难民缓解了症状,还主动帮伙房劈柴、洗菜,做事麻利又踏实,渐渐让守卫放下了戒心,甚至允许她偶尔帮忙运送杂物到各个营帐附近。
借着运送杂物的机会,乌兰摸清了军匠营的作息:白日里有四名士兵轮流值守,工匠们卯时开工、酉时收工,图纸从不离人,收工时会锁进特制的铁箱,由专人看管;
夜晚则增至六名守卫,外围还有巡逻兵每半个时辰巡查一次,硬闯绝无可能。
而布防图更难获取,只存放在中军大帐的暗格里,只几名核心将领能进入。
硬抢不行,只能智取。
乌兰开始暗中布局,她发现军匠营的工匠们中午会在营外的树荫下吃饭,偶尔会讨论图纸上的细节,虽然声音不大,但她能借着送水的机会,捕捉到只言片语,比如“新火器的射程比之前远了二十步”“扳机的弹簧需要改良”。
同时,她还注意到,军医营的柳如薇每日会去各个营帐巡诊,其中也包括军匠营,而柳如薇性子温和,对百姓极富同情心。
喜欢痴傻王妃复仇崛起请大家收藏:()痴傻王妃复仇崛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