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 第289章 蜀女多情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第289章 蜀女多情

作者:我就是不帅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31 04:36: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建安十一年秋,成都城外的汉军大营旌旗猎猎,空气中弥漫着凯旋的喜悦。

自去年刘浪率军南下伐蜀,历经剑门关攻坚战、成都围城战,前后耗时一年有余,如今益州全境平定,府库物资转运大半,终于到了班师回朝的时刻。

如今秋高气爽,正是行军的好时节。若是再拖延时日,等到冬天,大雪封山,就只能等到来年开春后,积雪消融才能班师回朝了。

回顾此次伐蜀之战,汉军最初出兵十万,其中两万余将士在攻打剑门关时壮烈牺牲。

除了那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第一雄关,曾让汉军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后续攻克梓潼、涪城、绵竹,直至围困成都,因蜀军军心涣散、多有归降,汉军伤亡甚微。

令人惊叹的是,待班师之时,汉军的规模竟从八万扩充至二十万,这新增的十二万兵力,皆来自归降的蜀军:既有剑门关失守后随张任归降的精锐,也有成都城破后放下武器的刘璋部众,更有阆中严颜麾下愿随汉室征战的将士。

益州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如今已成为关中的“后花园”,除南方偶有南蛮作乱外,境内已无外敌。

若让数十万蜀军继续留守蜀中,不仅会造成兵力冗余,还可能因为天高皇帝远,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刘浪可不想再来一次蜀中征伐战。

是以早在转运府库物资时,他便着手整顿归降蜀军:首先剔除军中老弱病残,按每人发放三个月口粮与路费,或让其返乡务农,或安排迁徙至关中、长安一带参与屯田。

此举既为关中充实了劳动力,也让老弱将士得以安享晚年;其次筛选青壮精锐,通过严格的体能与军纪考核,最终留下十五万可战之兵,编入汉军序列,统一配备军械、进行操练。

兵力整顿完毕后,刘浪开始部署益州留守事宜。

剑门关连接汉中,如今汉中已为汉室所有,无需额外驻军;阆中毗邻凉州,而凉州由关羽镇守,边防稳固,亦无设防必要。

最终他决定,仅留三万大军驻守益州,交由巴郡太守严颜统领,总揽益州军事。

严颜老将军虽年近六旬,却不服老,仍有率军征战之心,且不愿背井离乡、远离蜀地。

刘浪便顺其心意,改封他为“南中都督”,命其率军进驻南中边境,专门负责抵御南蛮作乱,守护益州南部安宁。

而益州政务,则继续由别驾张松主持,与严颜一文一武、相辅相成,共同维系益州的稳定。

至于曾镇守剑门关的张任,因其乃是不可多得的良将、且为人更是忠心耿耿,刘浪决定带他一同班师回朝,毕竟将来不论是东出扫平天下,还是留在后方镇守一方,都比在益州更有用武之地。

一切安排妥当后,建安十一年八月初八,刘浪率领二十万汉军,浩浩荡荡地从成都出发,沿金牛道北上。

汉军在益州秋毫无犯、安抚民生的举措,早已赢得了蜀地百姓的民心。

大军行进时,旗帜遮天蔽日,马蹄踏地如雷,沿途郡县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手持酒食前来送行。

更有那火辣辣的川妹子,对着心仪的兵哥哥明送秋波,眉目传情。

汉军平定益州期间,除了以严明军纪赢得百姓敬畏,更因士卒们主动助民、体恤民生的举动,收获了蜀地百姓的真心拥戴。

蜀地女子素来以性情热烈、敢爱敢恨闻名,面对这些身着铠甲却心怀善意的汉军士卒,不少姑娘渐渐动了心。

尤其是在汉军帮助百姓修缮被战火损毁的房屋、协助农户抢收庄稼、护送流民返回乡里的过程中,士卒们的质朴、勇武与体贴,与此前益州地方军队的散漫、欺压形成鲜明对比,更让蜀女们心生倾慕。

成都郊外的一处村落里,士卒李三柱正帮村民王老汉修补屋顶。

他动作麻利地递瓦、垒砖,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王老汉的女儿王小翠端着一碗凉茶上前,轻声道:“兵大哥,歇会儿喝口水吧。”

李三柱回过头,看到小翠红着脸递来茶碗,连忙接过道谢,两人目光相遇,皆是一阵慌乱。

自汉军进驻村落以来,李三柱常来帮王家干活,小翠也总在一旁帮忙递工具、送茶水,一来二去,彼此心中都多了几分异样的情愫。

类似的场景,在益州各地不断上演。有的士卒在协助治理都江堰时,与负责送饭的当地女子互生好感。

有的在护送商贾往返郡县时,与途中遇到的蜀女渐生情意;还有的在军营附近的市集上,与摆摊卖货的姑娘因一次偶然的相助而结缘。

这些汉军士卒多是关中、凉州子弟,常年随军征战,尚未成家;蜀女们则看中士卒们的可靠与担当,愿以终身相托。

很快,汉军士卒与蜀女相恋的消息,便传遍了益州各地,也传到了刘浪的耳中。

起初,有将领向刘浪禀报此事,担忧这些士卒们私定终身会影响军纪,建议加以禁止。

刘浪却并未急于定论,因为他知道,汉军士卒远离家乡,常年征战,若是能在蜀地找到一个合适的老婆,既能解决个人问题,更能拉近汉军与蜀地百姓的距离,为益州的长治久安增添一份羁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乘坐热气球去三国请大家收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为防有人仗势欺人,暗中欺辱百姓,他亲自走访了几处汉军驻地与周边村落,亲眼看到士卒与蜀女相处时的真挚。

有的情侣在田间并肩劳作,笑语盈盈;有的在树下低声交谈,眼神中满是眷恋;还有的已由女方长辈出面,商议婚嫁事宜。

回到成都府衙后,刘浪召集众将议事,明确表态:“我军将士远离故土,为汉室征战,如今能在蜀地遇到两情相悦之人,乃是美事。

军纪虽严,却非不近人情——只要双方皆为自愿,且符合礼法,便无需禁止,反而应予以成全。”

随后,他正式颁布令谕,对军中士卒与蜀女通婚一事作出规定:

第一,需经双方自愿,严禁士卒强逼、利诱蜀女,若有违反,以军法论处。

第二,是士卒需向所属将领报备,由军中文书协助核查双方身份,确保蜀女非有夫之妇,士卒亦无家室在乡。

第三,是鼓励双方按蜀地习俗举办婚礼,军中可酌情给予婚假,赏赐少量绸缎、粮食作为贺礼。

第四,若士卒后续随大军班师回朝,愿携妻子同行者,朝廷将负责安排沿途食宿;愿留居蜀地者,可申请退伍,由地方官府协助分配土地、安置家业。

令谕颁布后,汉军上下一片欢腾。士卒们再也无需遮掩与蜀女的情意,纷纷按规定报备,筹备婚礼。

成都城内的一处军营外,很快搭起了数十顶喜棚,十几对新人同时举行婚礼——新郎身着崭新的铠甲,新娘头戴蜀地特色的绣花头饰,在将士与村民的祝福声中拜堂成亲。

刘浪还特意派徐庶作为代表,前往婚礼现场送上贺礼,叮嘱新人婚后当互敬互爱,士卒需继续忠于汉室,妻子需安心持家,共同为益州安定出力。

这些跨地域的婚姻,不仅让汉军士卒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在无形中促进了关中、凉州与蜀地的文化交融。

士卒们将北方的耕作技艺、生活习俗带到蜀地,蜀女们则把蜀地的纺织、烹饪技巧传授给北方亲属;许多随夫回朝的蜀女,在关中定居后,成为连接两地的纽带,促进了蜀地与中原的物资交流、人员往来。

更为重要的是,汉卒与蜀女结良缘的景象,彻底打消了蜀地百姓对汉军的隔阂与疑虑。

此前,不少百姓担心汉军平定益州后会欺压本地人,如今见自家女儿嫁给汉军士卒,士卒们成为自家女婿、女婿,自然将汉军视为“自家人”。

每当汉军有转运物资、巡查郡县等任务时,百姓们都会主动帮忙,甚至有蜀地青年因羡慕这种婚姻,主动报名参军,希望能像姐夫、女婿们一样,为汉室效力。

刘浪骑在马上,看着蜀中百姓与汉军士卒和睦相处的景象,心中感慨:这还真是歪打正着,想不到只是同意了麾下士卒同意与蜀女成亲,又照着后世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就赢得了蜀地百姓的心。

而这份民心,才是汉室在益州长治久安的根本,也是未来复兴大业最坚实的基础。

喜欢乘坐热气球去三国请大家收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