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清晨,阳光果然如约而至,明媚而充满活力。刚到八点,楼下便传来了汽车引擎声和清晰的说话声。江春生正在拆他房间的床板,他停下手,走到窗前探头一看,楼下的院子里停了一辆军绿色的解放牌货车,三四个男人正走进楼道。
很快,进户门被敲响了。母亲徐彩珠上去打开门。
领头的是交通局行政科一位姓李的中年副科长,为人热情爽朗,带着三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江局长,徐会计,我们来帮忙搬家了!”李副科长嗓门洪亮,带着公事公办的效率感,却也透着人情味。
“哎呀,太麻烦你们了,这么早就过来了!”徐彩珠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
“不麻烦不麻烦,给局领导搬家本身也是我们行政科的工作内容!应该的。”李副科长笑着摆手,指挥着小伙子们,“动作都麻利点,小心轻放啊!”
“李科长啊!不急!先抽支烟,”江永健客气道。
江春生十分默契的已经走上前热情的递烟、寒暄。
四人都接过了香烟,但是都没有抽,而是熟练的把香烟放在了耳朵上面,开始搬东西。
搬家行动迅速展开。三个小伙子显然经验丰富,力气也足。沉重的衣柜、书桌、饭桌,在他们手中似乎变得轻巧起来。父亲江永健主要在屋内负责指挥,母亲徐彩珠则忙着看管那些打包好的箱子和零碎物品,防止遗漏或损坏。江春生则在楼下车厢里和司机师傅负责摆放,李副科长也没闲着,楼上楼下地跑,协调指挥,确保流程顺畅,随时搭把手。
整个搬家过程充满了协作的忙碌感。沉重的脚步声、物品挪动的摩擦声、小伙子们互相提醒的吆喝声、以及李副科长中气十足的指挥声交织在一起。江春生和司机师傅一件件地把大件立外围,小件码中间,汗水很快浸湿了额发,但看着家什一件件被稳妥地搬上车,心中反而有种踏实感。
邻里们也有探头出来看的,熟悉的还送上几句祝福:“徐大姐家搬新房子啦?恭喜恭喜啊!”
“搬交通局宿舍好啊,那边条件好!”江永健和徐彩珠也笑着回应。
效率出乎意料的高,不到十点,旧居里基本被清空了。卡车被塞得满满当当。李副科长还不忘帮忙把清空屋子的垃圾打扫了一遍,擦了把汗,看着站在屋子中间的江永健和徐彩珠:“江局长,徐会计,我们就先下去了。”说罢,抱着装垃圾的纸箱转身出门。
“好!辛苦大家了!”江永健点点头。
江春生一家三口人,默默的站在已经搬得空荡荡的屋子里,相互看了几眼,大家都没有说话,他们的目光,在这个生活了多年的屋子里最后一次逡巡。母亲徐彩珠轻轻叹了口气,率先走出了门。
江春生走到他曾经的房间门口,环视了一眼这个承载了无数记忆的空荡房间,想起王雪燕在这里度过的点点滴滴,心中五味杂陈。
“春生!该走了。”江永健叫了一声转身出门。
“再见了!”江春生心里默念着转身紧随其后走出门。守在门口的徐彩珠锁上了那扇承载着无数回忆的门。
一家人下楼,江永健和徐彩珠坐进了副驾驶,江春生、李副科长等五人立在车厢。车子缓缓启动,江春生望着转弯便消失的旧居,心中默默与过去告别。
很快,车子到了内环城北路西段的交通局宿舍区。它位于县城相对中心的位置,闹中取静。院子不小,十分整洁,像一个小园林。里面矗立着两栋半新的楼房,一栋三个单元,一栋两个单元。正如父亲江永健所说,他们的新家就在两单元那栋楼的西边单元三楼东户。卡车稳稳停在楼下,又是一阵忙碌而有序的搬运。
徐彩珠接过江永健递来的钥匙打开新家的门,屋内明显刚刚出过新,一股淡淡的石灰粉和油漆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阳光透过宽敞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光洁的水泥地面和雪白的墙壁。三室两厅一卫的格局豁然开朗,无论是客厅、餐厅还是房间,都比老房子明显宽敞了一圈。徐彩珠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已经开始在心里规划家具的摆放位置了。
李副科长熟门熟路,指挥着小伙子们把家具一件件抬上三楼,按照江永健和徐彩珠的指示大致摆放到位。
“江局长,搬进来啦?”一个温和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仿佛带着春天的阳光般温暖。站在屋内门口的江春生循声望去,只见对门站着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身旁还站着一位同样慈祥的老妇人,两人正笑呵呵地看着他。
江春生心中一动,想起父亲江永健昨晚提到过,新家的对门,住的是前年退休的交通局陈副局长。
门口的父亲江永健连忙迎上前去,热情地握住陈副局长的手,说道:“哎呀,陈局,陈大姐,我们过来打扰你们了。”
陈副局长连忙摆手,笑着说:“哪里哪里,这房子已经空了大半年了,总算有邻居了,远亲不如近邻嘛!”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亲切和随和。“房子还满意吧?这位置采光好,也安静,生活也方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沉浮录!请大家收藏:()沉浮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