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577章 一连五道圣旨

……

杨一笑并未直接给出答案,也没有对小虎头进行讲解。

他伸手示意小虎头靠近些,带领弟弟妹妹站在桌案边,然后在孩子们的旁观目光中,他提笔亲自起草了五份圣旨。

圣旨!

意味着帝王的意志。

自古以来有很多不合理的圣旨,但杨一笑的肯定不会胡乱施政。

一连五道圣旨,堪称环环相扣!

尤其最后一道,乃是发给兵部,赫然写着开战字样,意味着今年大唐就要动兵。

……

第一道圣旨,写的便是收粮之事,只不过,不仅仅只是买粮。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至今年夏粮收割,尚有四个月时间,传旨山东道各地,官员着手进行准备。当颗粒归仓之后,国库要收粮2亿石。”

“具体任务数字,事后由户部下发,根据各州各县实际产粮情况,当地官员每一人都要领取任务。”

“朕提前做出警告,不得因急于完成任务而威逼百姓。”

“百姓愿意卖,那么国库买,如果不愿意,那就放任之。”

“朕知道这要求很苛刻,会导致各地官员任务艰难,因此给出鼓励收粮之策,想必民间百姓会踊跃参加。”

“其一,高价,按如今粮食最高市价,一石粮食一千钱。各地无需担心国库钱款不足,只需要放心的向百姓买入便是,届时朕会命令户部调拨钱款,保证不让任何一地出现拖欠。”

“其二,迁徙之鼓励。凡是卖粮之百姓,获得迁徙江北道之资格。不但路费开支全由朝廷担负,而且迁徙之后奖励田产翻番。”

“具体章程,事后亦有户部下发。朕暂在圣旨之中简述一番,让山东道百姓提前有个了解。”

“以泾县某家庭为例,倘若全家共有永业田三百亩,口粮田两百亩,总数按五百亩计算。如果这户家庭向朝廷卖粮,那么便可获准迁徙江北。到达之日立马分给田地,并免除一年之期的田亩税。”

“田产,翻一番,由五百亩,变为一千亩。”

“此旨,钦此,传于山东道各州各县,咸使基层官员及所有百姓周知。”

杨一笑的圣旨一向简练,很少使用文绉绉的言辞,反而尽量采用大白话,以方便这时代的百姓能听懂。

……

百姓们的反应如何暂时不知,书房里的孩子们全都议论起来。

叽叽喳喳,十分惊喜!

“父皇,父皇,我们懂了,懂了。”

“辰一哥哥刚才质疑,百姓也许不愿意卖粮,但是父皇的这一份旨意下发之后,恐怕卖粮的百姓会为了排队而争抢。”

“只要卖粮,就有奖励,田产直接翻番,任何一个百姓都没法抗拒这种诱惑。”

“最主要的是,这政策一石二鸟,购买山东道的粮,给出江北道的地,百姓们为了田产翻番肯定愿意迁徙,根本不需要朝廷花大力气去鼓动。”

“因此,江北道十室九空的问题必然被解决。”

“并且,山东道人口到达上限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最主要的是,百姓们踊跃的卖粮,到时候各地官员全都完成任务,我们大唐的国库立马拥有高达2亿的粮食储存。”

“哇,父皇,难怪您有雄心再次开战,甚至还说哪怕开启国战也有信心。这2亿石的粮食,确实是天大底气。”

这些孩子从小接受教育,每一个都比同龄人的见识高。

所以,孩子们都能从圣旨之中看出杨一笑的用意!

……

紧接着,杨一笑又起草第二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北道各州各地官员,即日起立刻着手准备,一是走入田间地头,摸排当地荒田情况,二是走村窜巷,统计孤寡数量。”

“待到今年夏收之后,朕会开启山东道迁徙,届时不但大量补充江北人口,而且会有数量较多的单身男丁涌入,朕希望,这些单身男丁都能在江北找到婆娘。”

“易经有云,阴阳调和,乃天地大道,人伦也该如此,男女当携手组建家庭。”

“于山东道的单身男丁而言,从此以后家里有了个洗衣做饭给其温柔的妻子。”

“于江北道的大量女子而言,从此以后家里有了个身强力壮的顶梁柱。”

“江北道由于饱经战乱,导致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当山东道百姓迁徙之后,必然能把这些荒芜土地重新复耕。”

“朕知道,我华夏中原民族喜欢种地,朕明白,我华夏百姓的骨子里渴望土地,因此,朕给你们土地,并且,允许开荒自留……”

“朕希望两三年之后的江北,再也不是人烟稀少的荒芜,而是到处长满了绿油油的庄稼,而是村头屋角随处可见小菜园。”

“朕坚信,此事一定达成,因为我们祖祖辈辈喜欢这个,我们祖祖辈辈就想种点东西!”

这第二份圣旨其实是上一份的补充。

只不过任务下达给了江北道各地而已。

孩子们没像刚才那样兴奋议论,而是小声的相互进行探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杨一笑走笔不停,继续起草第三份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河北道,山西道,淮北道,此三处地域,今年继续免除农税。”

字很少!

这一份圣旨的字很少!

然而其中所代表的意义却很重,以至于妃子们忍不住都眉头皱起。

虽然后宫不得干政,但是妃子们仍旧小声开口,急急道:“陛下,这,这怎么又免一年税收?”

李清瑶鼓起勇气,壮着胆子进行提醒:“自从陛下开国称帝,至今年已经第四年,然而咱们大唐从开国那一天开始计算,国库就从未收到过各道各州的一次税。”

“第一年,当时国土只有山东道,由于陛下您开国的缘故,因此宣布免除百姓所有税收。”

“到了第二年,按说应该收税了,却因为联合中原各方对金国大战,并且大唐因之连续收获了大量的国土,所以陛下您又宣布,对新归附之地免税。顺带把山东道也免了,美其名曰有好事不能独享。”

“去年是第三年,我大唐因建镇之事再次起兵,灭后周,收淮北,当时满朝文武就担心陛下您又要免税,果不其然真的被所有人给猜中了,您,再一次免除了全国百姓的税收。”

李清瑶说到这里,似乎担心自己被治罪,因此小心观察杨一笑表情,足足好半会儿才敢继续开口。

“陛下,今年是第四年了,咱们大唐并没有国土入手,万万不能再对百姓免税呀。毕竟这一次并无国土入手,您总不能还是借着庆祝的由头吧。”

“臣妾豁出去了,宁愿被治罪也要谏言。陛下您莫要忘了,我大唐连续四年没有税收,天下人都说大唐富裕,其实咱们的国库并不充盈。”

“尤其最关键一点,陛下您今年要大肆收粮,高达2亿的粮食,这笔钱从哪里出?”

“总不能,总不能又印发国债吧!”

……

杨一笑面色悠然,并未生气妃子议政,反而,他大有深意笑了起来。

“印发国债,为何不可?”

只要收益购足,必然被抢着购买!

至于收益从哪里来呢?

战争就是最大的收益!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