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604章 慷慨悲歌,南云最后一个忠臣

有些消息是瞒不住!

南云的满朝文武不是傻子,谁都能看出赵构想要议和的心思。

所以当次日的早朝刚刚开启时,作为皇帝的赵构才刚刚试探性开口时,已经有聪明的大臣上赶着凑趣,运用各种说辞帮着赵构挽尊……

“陛下,微臣以为,天下之事,以和为贵,尤其是我大云和大唐的关系,堪可称之为同出一系的兄弟,如今相互攻伐,岂不沦为天下笑柄。”

“故而微臣认为,该当早在议和为佳。”

历来奸臣的嘴脸,都是这般言辞,嘴上说的大义凛然,实则全是蝇营狗苟。

比如眼下云朝弱成这样境地,在这个大臣的口中竟然称为大云,并且还大言不惭,说云朝和大唐是同出一系的兄弟。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他在胡说,然而可惜的是,如今南云朝堂的主流就是奸臣当道。

所以……

立马有另一位大臣站出来附议,并且还摇头晃脑的引经据典,仿佛极为赞同般道:“不错不错,有理有理,微臣启奏陛下,方才刘侍郎的说法与微臣简直不谋而合!”

“我大云,与大唐,乃兄弟,同出一系也。”

“当年草原铁骑南下,对我中原发动灭国之战,陛下以睿智长远之目光,提前率领门阀南渡建国,由此,保存了云朝的国脉传承……”

“而大唐皇帝杨一笑,则是以外戚身份坐镇边疆,他守住了山东,保住了河北,此后以此作为根基,建立了世所共知的大唐……”

“诸位同僚应该不会忘记,大唐皇帝杨一笑曾经做过我云朝的镇国大将军,那可是陛下亲自颁发的封赐,而那时的杨一笑正式接受了那份封赐。”

“还有,我大云朝的明月郡主,乃是杨一笑最宠爱的平妻,如今贵为大唐后宫的四妃之一。”

“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云朝太上皇老爷子,自打数年之前退位之后,一直在北方的泾县颐养天年,诸位爱卿应该知道,那里是杨一笑的老家……”

“所以,无论从公还是从私,世人都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大唐传承的是云朝另一份国脉!”

“也所以,方才刘侍郎才会说大唐和我大云乃是同出一系。”

“此为兄弟之情谊也!”

“自然不该相互攻伐!”

“由此,臣附议……“

“陛下,咱们必须早早议和啊!”

“让大唐早早的罢兵,让我大云也早早的罢兵,否则两个兄弟之国交战,徒令天下之人耻笑也!”

这大臣摇头晃脑的滔滔不绝,满嘴都是诡辩的言辞和论调,然而满朝文武却纷纷点头,甚至刻意在脸上显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的表情……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胡扯!

但是每个人都在装傻充愣!

很明显,几乎所有人都是想要议和的投降派。

尤其是皇帝赵构,坐在龙椅上龙颜大悦,他恍如明君被两位臣子劝谏,哈哈大笑着的点头赞许道:“刘爱卿说的不错,王爱卿亦有道理,不愧忠君之臣啊,不愧爱国之臣啊……”

“朕听你们二人如此一番分说,才意识到我大云原来和大唐乃是兄弟……”

“哈哈哈哈,既然是兄弟,岂能相互攻伐?”

“如卿所奏,朕纳谏之,议和,该当议和。”

赵构一脸美滋滋的,忍不住长出一口气,最主要的是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头,他其实非常担心今天会有人唱反调。

毕竟他心里明白的很,这次根本不配称之为议和,而应该称之为乞和,乞求大唐罢兵缓和。

自古以来有个道理,有所乞求必然有所付出,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绝不可能动动嘴皮就成功。

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行……

甚至代价之大,有可能让国力出现巨大亏空,而如果想要弥补这份亏空,就不得不把损失转压到百姓头上。

一旦这么做,首先就得加税,赵构并不算是昏君,他知道这么做的风险有多大,如果他向百姓加税一千万贯,那么负责实施的官僚体系绝对会趁机盘剥三千万。

最可怕的是,一千万贯肯定不足以让大唐罢兵。

以赵构对杨一笑的了解,一千万绝对入不了杨一笑的眼,以现如今大唐的实力和胃口,恐怕议和的赔偿起步就得五千万。

五千万贯!

赵构想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打过哆嗦。

南云是个什么情况,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不缺钱,坐拥鱼米之乡,号称天下最肥美之地,号称中原最丰腴之地,然而可惜的是,财富全都集中在士族门阀手中。

这些士族门阀,趴在百姓身上吸血,已经成了习惯,越是国难吸的越狠。

所以一旦他向百姓加税五千万……

士族门阀必然趁机向百姓盘剥两个五千万……

水深火热啊!

到时候必然处处揭竿而起!

然而,赵构只能硬着头皮认了,就算百姓陷入水深火热,就算将来到处揭竿而起,但那毕竟是将来,毕竟有机会想办法去化解。

但如果现在不赶紧议和,不赶紧让大唐罢兵退兵,那么,他现点现的就要成为亡国之君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亡国之君,意味着死!

他不想死……

所以只能让百姓死!

……

原本赵构担心,今天会有人反对,而一旦出现反对的声音,那么他就不得不强力镇压下去。

比如,他向卫秋水保证,如果有人敢进谏议和,那么他就当场把进谏之人杖毙……

赵构作为皇帝并不算愚蠢,他心里明白凡是敢于劝谏的肯定是忠臣,如今整个朝堂充斥着软骨头,他实在不愿意杀掉已经寥寥无几的忠臣之辈。

所以,他今天在上朝之前不断在心里念叨:“千万不要有人劝谏,千万不要有人劝谏啊,你们如果劝谏,朕只能昧着良心杀人。”

幸好,幸好!

似乎今天的朝堂比较平和,大臣们的声音都很一致,并未出现担心的情况,并未出现冒死进谏之人。

故而,赵构才会长出一口气,故而,他才会在心里放下一块大石头。

不用斩杀忠臣,赵构略略心安,接下来,他准备趁热打铁商量议和的事……

“诸位爱卿,朕决议采纳汝等之谏,与大唐议和,彼与我皆都罢兵。”

“只不过,议和总不能嘴上说说,需要给一点好处,方才称之为礼仪之交,对不对?”

“尤其是大唐正在遭灾,据说有好几个道的百姓都已经吃不上饭,朕心里觉着,杨一笑必然为此着急上火。”

“唉,朕毕竟算是杨一笑的长辈……”

“不能坐视他的困难不管啊!”

话说的好听,实则只有一个意思,话里话外不外乎让大臣们顺着他的意思说,主动提出怎么用钱财和好处让大唐罢兵的说辞。

南云朝堂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大臣!

立马有人站出来大声的附议凑趣!

“陛下英明,正该如此,议和肯定不能口上说说就行,肯定要稍微为大唐一点好处才可以。”

“臣觉得,我们或许可以……”

原本按照在场众臣的预料,接下来应该是满朝共同商议的局面:所有人为了议和之事出谋划策,争取让这次的议和可以早早促成,朝堂气氛融洽,同僚相互欣然……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位大臣正要滔滔不绝开始时,徒然有一个冷硬的声音,打破了整个南云朝堂的‘融洽’。

“议和?”

“有什么资格议和?”

“好处?”

“你们准备给出什么好处?”

“这不是议和!这是卑躬屈膝的哀乞!倘若真的这么做,即便能够成功,在下倒想问一句,我朝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大唐的兵马已经兵临城下了,你们竟然有嘴脸说两国乃是兄弟友谊?”

“五百门大炮就摆在京师之外,你们竟然有嘴脸说我们是彼此在攻伐?”

“本将军不由想问一句……”

“何来相互攻伐之说啊?”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是入侵,从一开始就是大唐在打我们,而我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挨打。”

“刚开始三天时间,就失了沿江两个州……”

“此后又三天,连续十余州……”

“二十多座盐场,各州各府的府库,就那么短短时间丧失一空,从此会变成大唐的源源不断财富,而你们,竟然说我们是彼此攻伐。”

“甚至,现在你们还要给出好处……”

“本将军忍不住想问一句,你们到底要给出什么好处,本将军还想问一句,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份好处将是多大的一份代价。”

偌大一座南云朝堂,瞬间变得落针可问,仿佛一时之间寂静无声,所有人都被整份质问给问的哑口无言。

……

赵构心里咯噔一声。

他担心的事,终于出现了!

按说,他应该欣慰,原因很简单,这意味着他的朝堂之中有忠臣。

可惜,他却无法欣慰,原因也很简单,他知道这个忠臣的下场会很惨。

尤其是,这位忠臣堪称是他的云朝顶梁柱,如果杀了这位忠臣,恐怕他的云朝再也没有国之柱石。

沉默,整个朝堂可怕的沉默。

满朝文武不说话,气氛诡异而又压抑。

皇帝赵构阴沉着一张脸,心里则是发出无奈而又不甘的惋惜……

“岳将军啊岳将军,为什么你要站出来?”

“你能做到治兵有方,应该是个聪明之人,既然聪明,为何如此……”

“你难道看不出来么?”

朕想议和,满朝文武都盼着求和……”

“你虽以忠相谏……”

“朕却无法纳之啊……”

“甚至,甚至,朕怕是连你的性命都难保!”

“岳将军啊岳将军,你为什么要站出来!”

“为什么要当场发出这种质疑议和的言辞!”

赵构在心里一边叹息,一边用目光俯视那位将军,他心里十分的不舍,然而却知道自己不得不杀。

背嵬军主帅,岳鹏举!

自从武先生被大唐软禁在北边不肯放归,这位将军已经是南云最后一个顶梁柱。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