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573章 小虎头的成绩满分

奏疏是户部的上奏,因此用词乃是臣属,小虎头模仿大臣的语调,念诵起来颇有一些沉稳。

“臣,户部李颖达,启奏陛下,汇禀农政。”

“去岁初冬之时,北方耕作小麦,但因各地战乱刚刚平复缘故,再加上许多地方缺少男丁导致田地荒芜,因此,耕种情况并不算好……”

“经各地上报,户部统计如下:”

“山东道,情况最良好,原因是此道乃陛下龙兴之所,百姓已享受杨氏七八年庇护,不但田地精耕细作,而且连年修建水利,灌溉极佳,阡陌交通,民风也极其稳定,故而全道有九成田地完成了小麦的冬播。”

小虎头念完这一段之后,先是停下来看向杨一笑,问道:“父皇,需要分析吗?”

杨一笑点点头,闭目靠在椅子上假寐,随声道:“你先说说自己的看法,再让弟弟妹妹们也说说,然后你们相互讨论一番,最后再向为父报告结论。”

他说着一停,紧跟着又道:“如果你们的结论正确,为父会做出点评和赞许,如果分析和实际有出入,为父则会跟你们讲解。”

小虎头乖巧答应一声,顺手把奏折先放下。

然后,这孩子一边努力思考一边开口道:“根据奏折这一段禀奏,孩儿分析山东道今年又会是个丰收年,作为我大唐最核心的地方,同时也是咱们杨氏的起家之地,父皇您一直重视山东,而山东的百姓也享受了最好的庇护。”

“虽然奏疏上没有说,但是孩儿要补充一句,现如今山东道的人口已经高达五百万,几乎占据了大唐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就意味着我,我们的国力基础越来越稳固。”

“以上只是其一,孩儿还有其二要说,是什么呢,是田地!”

“现如今山东道的土地,经过连年复垦和开荒已经极其完善,就如户部尚书所奏那般,全境几乎都是精耕细作。”

“因此,田产方面也是整个大唐各地最良好的。”

“去年秋季的时候,父皇带领我们回老家务农,不但是去给皇太爷爷收庄稼,而且也帮着老家百姓干农活。按照父皇的要求,我们一边干活一边留意当地田产,并且进行了统计,作为那一次的课业。”

“经过我们统计,发现泾县的田产已经达到一担半,由于是秋收的高粱,所以并不算是全家产出,酷暑时节的麦子才是最大收获,而泾县的夏麦收成已经超过了三担。”

“一担就是一石,重量折合百斤,也就意味着,泾县的小麦产量已经亩产三百斤。”

小虎头说到这里时,喘口气想要喝水。

立马有一双手掌递过来茶碗,同时轻柔的抚摸小虎头脑门,只见皇后满脸欣慰,轻声鼓励道:“我儿学业不错,为娘十分满意,继续说,别停着,让你父皇好生指教一番……”

小虎头咕咚咕咚牛饮,把一碗茶水全都灌进肚子,然后再次开口,继续分析奏疏。

“现如今,山东道共有二十四个州,是我大唐最大的一个道,也是耕地数量最大的一个道。”

“每个州或有三五县,或有六七个县,由于百姓民生安逸,因此荒田十不存一,哪怕是最小的一个县域,也复耕和开垦出了五十多万亩田地。”

“至于一些大县,则是有一百多万亩,即便是平均计算亩数,每县也接近一百五十万!”

“最主要的是,这数字乃是复耕和开荒的数字,如果加上原有耕地的数量,每个县平均已经超过两百万亩。”

杨一笑听到这里忽然插了一句,问道:“如此情况还有可能继续增长吗?”

小虎头不愧是从小就学习政务,顿时脱口而出做出了回答:“很难,亩数已经到了极限,毕竟县域在设立之初有着上限,而山东道的可耕作田地已经接近上限……”

这孩子说着一停,想了一想再次开口:“哪怕山东百姓继续努力开荒,但是孩儿认为田地亩数很难再增长,原因很简单,已经没有荒地可开了!”

杨一笑不置可否,反而又问了一个问题:“如此情况意味着什么呢?”

小虎头仍旧不显吃力,立马开口进行了回答:“刘伯瘟伯伯教导过,盛世田满乱世荒,眼下我大唐山东道的可耕田地已满,说明这个地方已经有了盛世的迹象,百姓们安居乐业,因此才保证了任何田地都没有荒芜。”

杨一笑点点头,仍旧不置可否:“继续说,还有吗?”

小虎头这次终于开始思考!

整个御书房之中,几乎落针可闻的寂静,妃子们全都屏气凝息,生怕打扰了小虎头思绪,就连一众跟随听课的弟弟妹妹们,这一刻也全都把喘息声音压低放缓,很明显,都怕打乱小虎头的思考。

足足好半晌过去,小虎头才略显迟疑开口:“孩儿想起来,皇太爷爷曾经教导过,固然盛世田满乱世荒,然而盛世也有盛世需要注意的问题,比如人口如果暴涨太快,会不会导致可耕土地无法养民,因此,朝廷便需要对百姓进行迁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杨一笑还是不置可否,竟然又问出了第四个问题:“那么,孩子你说说,仅以山东道现在的情况而论,咱们需要对百姓进行迁徙吗?”

问题越来越难,循序渐进增加难度。

小虎头再一次陷入沉思。

孩子们也都努力在思考。

作为一群七八岁的孩童,这问题的难度明显让小家伙们感觉吃力,毕竟已经属于国政范畴,哪怕是大臣也得用心思考。

杨一笑静静等着,并不进行点拨。

小虎头终于再次开口……

“孩儿去年按照父皇的要求前往户部学习,因此背诵熟记了土地亩数相关的数字,山东道二十四个州,一百一十六个县域,所有田地加起来的亩数很大,已经超过了两万万亩的上限数字,对于一个道的面积而言,这已经是最大的耕作极限。”

如果根据这个数字推算,确实需要警惕人口问题,因为山东道的丁户已经达到五百万,按照人均计算的话每口竟然只有四亩地……”

“遍数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惯例都是百亩养一男丁,如果以十亩土地作为基数授田,仅仅只能养活一个幼年的小童。”

“因此,王朝授田基本都依据这个进行分授,凡是成年男丁,都得授予百亩,幼童只要出生,就得授予十亩,唯如此,才能养活百姓。”

“然而现在山东道的情况却岌岌可危,百姓人均田亩竟然仅仅只有四十亩地的数量,这是绝对能养活幼童的亩数,但却不足以养活壮年的男丁。”

“所以,所以……”

小虎头迟疑片刻之后,说出了自己的论断:“孩儿认为,山东道应该进行迁徙。”

杨一笑终于满意的点头。

哪怕以他穿越者的后世见识来看,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孩子的优秀,毕竟小虎头从小就接受各种教育,并且每一个教导之人都是这时代的顶级人物,刘伯瘟,宋老生,孙学州,唐青云……

最关键的是,老皇帝以前天天把小虎头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之下,教的都是国家大事。

虽然老皇帝并不算是个明君,但是在位二十多年岂能吃白饭,在老爷子的悉心教导之下,小虎头的学识和见识全都远超同龄。

今年才不到九岁的年纪啊,已经能像大臣那般做出国事分析,并且分析的并不算离谱,反而非常符合实际情况。

杨一笑很满意!

顾朝露则是充满了欣喜。

至于在场的其她妃子媳妇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面带羡慕之色,一边向皇后恭喜,一边却又眼巴巴看着杨一笑,很明显,她们也想让自己孩子有点表现的机会。

对于这种情况,杨一笑倒不反对。

他本意就是要借着政务教导孩子,肯定不会对孩子们厚此薄彼。

因此,他声音温和的开口道:“小虎头成绩不错,刚才的论证非常优秀,为父比较满意,准许你歇一歇。”

“接下来,换成天赐,你是家中老二,有辅助兄长之责,所以你继续念诵奏疏,朕会依据内容而定或是提出问题或是直接予以教导……”

“现在,开始吧!”

在他的示意之下,小天赐走到跟前,当这孩子拿起奏疏的时候,御书房里最紧张的反而不是孩子自己,而是唐绣娘,满脸又是期待又是忐忑。

期待是因为想要孩子回答的好!

忐忑则是担心孩子回答的过于好!

毕竟天赐只是家中老二,嫡长子永远是小虎头,如果老二表现太过优秀的话,可能会引起皇后顾朝露的警惕。

……

【最近情节以铺垫为主,用教导孩子的视角,看似是在教导孩子,实则是为了铺垫过渡剧情,否则一直写大唐不断暴涨腾飞,会显得像流水账一般既不合理也没韵味。】

【种田发展,稳步变强,我知道,很多朋友最喜欢看这种剧情】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