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禅观与净土 > 第6集念佛篇

禅观与净土 第6集念佛篇

作者:妙音0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9-01 10:35:41 来源:武林小说网

第6集《禅观与净土》(念佛篇)

丁三、摄心方便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九页,我们看丁三的“摄心方便”

前面我们讲到往生的一种心态的准备。

按照善导大师跟蕅益大师的说法,一个人要往生,他的心态必须是“信愿具足,顺从本愿”

弥陀的本愿是一个广大的功德,对我们非常遥远。

当然我们没有一个人做得到弥陀的本愿,但是起码你必须顺从。

也就是说,净土宗可没有人要求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功德一样,但是至少你的心态跟弥陀的功德的心态是同一个方向。

说我现在要到高雄去,我还没到高雄,起码我在高速公路的方向是南下的。

你不可以说,极乐世界在高雄,而你往北走。

你这个不是顺从本愿,哪能往生呢?阿弥陀佛要救你,也没法子。

所以,往生的人,他不是只有念佛而已,他必须要回心转意。

我认为,一个净土宗的人,如果没有经过佛法的学习跟教育,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往生的。

正常人不会往生,你相不相信?你今天会来娑婆世界,合理地推论,你就是贪恋娑婆,你就是想要主宰娑婆你才来的,你这种心态去念佛能往生吗?当然不可能往生。

往生是要经过训练的、要调整的,不是说一个随便的人佛号念念就往生了,不是这么回事。

佛号是一个助缘。

你的心态没有调整,你的心态是顺从娑婆的,不可能往生。

所以,念佛的人首先要先调整心态。

你用善导大师的方法也可以,你用蕅益大师的方法也可以。

总而言之,你必须要把你顺从娑婆世界的这种思考模式,换成顺从极乐世界的思考模式,这是一个方向。

为什么要改变思考模式呢?因为你提起佛号的时候是两种力量的拉扯:凡夫,一个叫作生死业力,它会把你拉回来;一个叫作往生的愿力。

一个人能够成功往生,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的愿力超过他的业力。

要不然这个佛号念、念、念、念,念到往娑婆世界跑,变成人天福报了。

为什么?因为你业力强过愿力。

虽然你很想往生,但是你没有好好处理你的业力,那对不起,业力就把你拉回来了。

怎么样处理你的业力呢?只有一个方法,让它沉淀下来,没有其他的方法。

就是带业,就是你的心对娑婆世界要放弃。

我虽然造了很多的善业,但是这个善业,我不准备往娑婆世界跑了;我要把所有的业力,把我所有的资粮回归到净土去。

就是说你自己对人生有要做收尾的心态了,断相续心,这个时候业力才会沉淀的。

所以,很多人只是顾着要求往生,就像憨山大师说的:“佛只听念,攀缘心只听长。”

他到佛堂的时候,哎呀,一进入佛堂,看到阿弥陀佛,马上摄心专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离开佛堂的时候,该干嘛还干嘛,该攀缘还攀缘。

这样子的话,你的生命当中是两种力量在活动:第一个,你在佛堂的时候加强愿力;第二个,你离开佛堂的时候是增长生死业力。

结果可想而之,你进入佛堂只有两个小时,你在佛堂外面活动二十二个小时,后果你就知道了。

所以临终的时候,你一句佛号提起来,生死业力也现前,往生的愿力也现前,结果业力强过愿力。

对不起,再来一次!

所以净土宗,诸位,你一定要做两件事情,要永远记住你是做两件事情,不是做一件事情。

很多求往生的人提起佛号他只做一件事,就是想办法去规划他的来生,要求生净土,他忽略了怎么去处理他的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