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长安多丽人 > 第91章 定居长安

长安多丽人 第91章 定居长安

作者:废柴煮酒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30 01:15:05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不知道是为了杀鸡儆猴还是什么,洛阳府衙处置此案的效率极高。

事发后的第二日,都亭驿前的广场空地上就围满了人。

陈七、尹九、张宝树、安管事等人被杖刑至死。

刘谦也带回来一个消息,他在跟着刘主簿拜访洛阳的叔伯时遇到了韩愈。

韩愈二十四岁就中了进士,只可惜唐代进士要想授官,还得通过礼部或者吏部的考试才行。他因为一直通不过考试,所以只好两度入了幕府。

张建封死后,他就去了长安。今年三月,他在长安参加吏部的铨选,还是不中。之后,便跟同样没通过考试的友人李愿,一路东行回到了洛阳。

此刻,他虽然仕途不顺,但正因为古文运动的发展,在文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刘珍和刘谦就是他的推崇者。

刘绰听了这个消息也很激动。因为知道韩愈韩昌黎,未来必定会成为名流千古、举世闻名的大文豪,她特地备了厚礼,拉着两个兄长和幼弟刘博再次登门拜访。

只求能在大文学家韩愈面前多刷刷脸。

因为在张建封家里有过一面之缘,韩愈对刘绰兄妹几个的造访也很是惊喜。

“昨日在友人家中遇到刘五娘子的父兄,韩某才知道刘主簿升迁去了长安。而刘五娘子也已与赵郡李氏的郎君定了亲。彭城一别,想不到,咱们还能在洛阳遇上。你们在都亭驿的遭遇我都听说了。原本就想着在你们启程前去探望的。不曾想,刘五娘子倒先过来了。怎么样,没受到什么惊吓吧?”

刘谦开玩笑道:“先生多虑了,我这个妹妹胆子大得很,她还敢给刺客甩巴掌呢。怎么会怕?”

刘绰也有些受宠若惊。“多谢先生关怀!我们一家人都没事。我也没想到,咱们不过半年多没见,就已经发生了这么多事。”

韩愈哎,大文豪哎,居然关心我,问我有没有受到惊吓哎。

此时的韩愈刚刚三十四岁,既有挺拔的身板,又有岁月的打磨和生活阅历的沉淀,正是大才子最有魅力的时刻。刘绰看他完全就是粉丝见偶像的状态。全程都是星星眼。

崇拜之情溢于言表,装是装不出来的。

韩愈倒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在宣武军做过几年观察推官,还有几个朋友,实在不行,看看能不能让他们派兵互送你们一段。"

能见到课本上的人物,刘绰发现自己对韩愈没有一丝因为要背诵他写的文章而产生的怨恨,只觉得荣幸之至。人,果然还是要多积点功德的。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知道这一年他的《师说》问世没有。反正《马说》我已经在书中读到了。’在场所有人的激动加在一起都没有她一个人多。

“这个倒是不必了。有了都亭驿这次行刑,后面的路途想必都会很顺畅。昌黎先生,小女子非常喜欢读您的文章,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先生答允!”

“刘五娘子请讲!”被人喜欢和崇拜总是令人心生愉悦的,韩愈痛快道。

刘绰虔诚道:“我想请您给我题一副字,我好装裱起来,挂在长安的家中。”

时人求字通常都是求书法大家的字,但韩愈并不以书法见长。

刘绰家虽是彭城堂刘氏的旁支,但也算大家族出身,本就因食谱和医术而声名在外,何况又与赵郡李氏定了亲,身份今非昔比。

韩愈有些吃惊,“韩某并非什么书法大家,刘五娘子何故如此抬爱?”

“不瞒您说,家父和两位兄长都对先生您的文章十分推崇。不敢冒昧请您收我的两位兄长为徒,在诗文上稍加指点。若是能求得您一幅墨宝,我们也是荣幸之至啊。”

刘绰心道:你是不知道,你将来的成就和影响力能有多大啊!这不比什么签名照,签名书啥的强多了?墨宝哎!还是韩愈的!

“韩某多谢刘五娘子厚爱,只不过我自己都考不过吏部的铨选,尚未授官,怎敢妄为人师啊!”

刘绰坚定道:“恕我直言,这种考试终究太过僵化,还要看主考官自己的喜好和心情。谁都有个自己喜欢的文风,是否中选的偶然性太高了。考得好的人未必学问好,才华高的人也未必考得过。何况,一个人的成就大小,才华高低,又岂能以是否在朝中为官来衡量?能有旷古烁今的作品流传于世,能对一代学子都有启发与激励,不是更了不起?您的传世名篇《马说》不就有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相信,以先生高才,绝非池中之物。不过缺一个有眼光的伯乐而已。”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何况刘绰用的还是他自己的文章《马说》?刘绰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表白,正安慰了韩愈那因为数次考试失败而有些抑郁的心情。

刘珍也道:“不错,绰绰说得好。不止我们兄弟,在各地学馆的年轻学子中都有先生的崇拜者和追随者。”

见刘氏兄妹如此说,韩愈笑道:“那韩某就恭敬不如从命,献丑了,不知刘五娘子,想求哪几个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长安多丽人请大家收藏:()长安多丽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绰道,“这是家父最喜欢的一句诗了。他的生辰快到了,这正是我要送给他的生辰礼。”

韩愈自己也有两子四女,看到刘氏兄妹之间如此友爱,又对父亲如此孝顺,心情更加舒畅了。当即命人备好纸笔,挥毫泼墨,行云流水地写就了十个字。

其实,来之前,刘绰曾经想过要不要跟一号公务员联系一次,好确认韩愈的仕途何时才能有起色。但想到跟政治作为比起来,他的文学成就才是最了不起的。什么时候能够通过吏部的考核又有什么重要的呢?

就这样,宾主尽欢。刘绰长安新家的客厅里多了一幅大文豪韩愈的墨宝。

果如刘绰所料,之后的旅途,一路都很顺利。

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到了长安才知道,长安的房价有多贵。

普通人家标准住宅总要有:中堂,东、西、南房,厨房。如此一座小宅子就要400贯钱,也就是400两银子。

刘主簿一家,人口多,还带了奴仆,就更需要一座大宅子。自然要花更多的钱。

李二家在长安有好几处宅子,李诚诚挚邀请刘主簿一家入住其中一套,并言明这是李吉甫的意思,却被刘主簿断然拒绝。

刘绰出主意说,可以买座半价的凶宅,也被曹氏狠狠教训了一顿。嫌她不知道忌讳。

“阿娘,你忘了,我可是灶君弟子,我去住的地方,自有神明庇护,哪来的什么凶宅一说啊!”刘绰撅着嘴道,“关键是便宜啊!你想想,花同样的钱,能住大一倍的房子。等哪天我们不住了,转手一卖,又是一大笔进项。再说了,往上追究起来,哪家的房子没死过人啊?怕什么?”

刘绰坚信,像长安这样的超一线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想等到房价崩盘,怕是还得一百多年呢。因为一百多年后,大唐也就要灭亡了。

曹氏道:“你是不忌讳了,那你祖父祖母呢?他们年纪大了,可听不得这个。左邻右舍的又怎么看我们?且不说,你阿耶还要为官交际,便是我们也总还是要抛头露面的。让人家知道咱们图便宜买了凶宅,谁面子上都过不去。你可就要嫁人了,难道想被李家人瞧不起?”

刘绰嘀咕:“哪就那么快了!李二不是还没回长安么?女儿嫁人可还早呢。”

最终,刘家人在长安城最东面的新昌坊花了六百六十两银子,买了座不大不小的宅子。勉强够一家人住下。李诚等人自然也回了李二家。

刘翁出资三百两,刘绰家出资三百六十两。

刘坤本想跟刘翁立个字据,好对彭城老家的诸位兄弟有个说法。刘翁却道:“我是你阿耶,咱们到长安来安家,我本就该出钱的,不能白吃白喝。更何况,这些年,你做兄长的,吃了多少亏,我是知道的。再说了,我吃了绰绰多少药丸,这钱怕是光药钱都不够。”

刘坤也就不再坚持。

刘绰担心曹氏手里头没有银钱了,也偷偷跑到曹氏面前提过,自己手里有钱。

曹氏因为女儿的孝顺和懂事感动到不行,摸着刘绰的头道:“绰绰,你是未出嫁的女儿,家中买房置地的事情,都不需要你操心。你的钱就留着做自己的嫁妆好了。你放心,咱们在老家的田产一点都没有变卖。虽说临出发时,你舅舅姨母他们也都给我添了银子,可你阿耶根本不用我的钱。”

刘绰奇道:“那阿耶哪来的这么多钱?”

曹氏神秘兮兮道:“你阿耶说,这些钱本就是从前你救了张刺史时,他的下属们赠送的。银钱、贵重礼物都有,因为要搬家,能处理的就都处理了。你阿耶手里啊有钱。咱们初来乍到,讲究个财不外露,他啊,是不想一来长安就太张扬。”

刘绰听了这话也喜滋滋的,“哎呀,阿娘,我听明白了,咱们现在是在装穷了?”

曹氏道:“是啊,正房给你祖父祖母住,我跟你阿耶带着小八和小十一住东房,你兄嫂带着孩子住西边,你跟蓉儿还有两个孩子住南边。让谦儿自己住到后头去,随便他折腾吧。省得他整天调皮捣蛋气得我脑仁疼。现在要紧的是要给你买个贴身伺候的奴婢。”

刘绰推脱,“阿娘,既然咱们现在住的紧,买奴仆的事也不急于一时吧?”

曹氏瞪眼道:“怎么就不急了?我们安顿下来,收拾收拾,你不就要去拜见广陵郡王家的小世子了?他如今也该有几岁了吧?难道你想什么人都不带,光秃秃一个人去?再说了,怎么就住不开了?那后院不还有三四间房么?便是加上护院、奴婢们也够住了。”

刘绰笑着纠正:“阿娘,那怎么能说是光秃秃?那叫孤零零一个人去。别看女儿就一个人,那走出去也能走出千军万马的气势来。”

曹氏也不在意,一本正经道:“我跟你说正经事呢,你少在这嬉皮笑脸的。你是女孩儿家,可别尽跟着你四兄学了!我听你阿耶说,李二家在长安可是极体面的人家,咱们可不能让外头人觉得咱们配不上他们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长安多丽人请大家收藏:()长安多丽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哎呀,我知道了,阿娘。女儿一准不给您丢人,光给您长脸!”刘绰心道,‘我跟韩愈大文豪可是一个年纪的人,快要步入不惑之年了,怎么会被世俗人的眼光影响到呢。’

曹氏下了最后的死命令,“知道你眼光高,我再给你四天时间,你自己出去买个婢女回来。可不许再找什么借口了。谁让你不把红果带来的?你把她跟官眷娘子似的养得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的,又不把人带在身边,真不知道你图什么。”

“嘻嘻,阿娘,红果在彭城我可是委以重任了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新昌坊东面紧挨着延兴门,北边是靖恭坊,西面是宜平坊,南面则是青龙寺和升道坊。距离曲江池和芙蓉园只有四个坊。到东市就更近了,从西坊门出去,向北走一个坊的距离,便到了。

唐代沿用了隋朝都城将工商业店肆集中在固定地区的制度,在长安城的外郭中的东西两侧设置了两市。东市和西市各在朱雀街两侧相同的位置,左右对称,各处在皇城外的东南方和西南方,占地面积大致相等。

“买东西”一词中的“东西”最初就是指代的唐长安城两大集市“东市”和“西市”。“东市”和“西市”是长安城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还是中外各国进行经济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

所以,尽管一家人都觉得住的太偏了,不算长安市中心。刘绰对住处还是很满意的。住的如此靠近大型商圈CBD,怎么能说不是好地方呢?

喜欢长安多丽人请大家收藏:()长安多丽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