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 第998章 方略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第998章 方略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30 00:10:39 来源:就是看

韩佑最近可没闲着,一直不停地忙碌着,忙碌着让小伙伴们拿出章程。

时机正好,天子在,三省大佬在,各部尚书或未来尚书也都在,这些人足以决定真正的大事了。

别说章程了,伏鱼象、周骁、周统、风白四人,连推演都做了无数遍。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佑派去东海的探子传回了越来越多的信息。

信息越详细,情况越明了,推演的内容越多。

一直以来韩佑只和君臣说去东海,具体去了之后要怎么做,从来没主动提过,今日就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也是不得不提的场合。

换了其他臣子,肯定是天子先说,该怎么做怎么做,然后臣子说,你得怎么做怎么做。

对韩佑不需要,因为去南关的时候没人告诉他怎么做,是他用事实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

韩佑朗声开口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钱寂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果然是将门虎子,大道至简。

韩佑说道:“这句话不适用于东海。”

钱寂:“…”

“粮草要是先运送过去了等于给他人做嫁衣,八成会被东海乱臣贼子抢走或是毁了。”

“说的不错。”赵泰点了点头:“这便是本官最大的担忧,本官苦思冥想,却无解决之道,可若不解决此事,如何…”

韩佑:“兵马先去,粮草紧随其后,先宰了想要、应该、可能、或许会抢走或毁了粮草的乱臣贼子,自然无人打粮草的主意了。”

赵泰哭笑不得,看了眼黄有为,想说异想天开。

结果黄有为根本没搭理他,阿泰只好看向天子,韩佑不懂,老八你总该懂吧。

老八果然露出了几许困惑之色:“不携粮草,将士何以饱腹,若是将士先行,民夫随后,岂不是多耽搁时日,多耽搁脚程,多花销钱财,不如兵马与粮草同行如何,既不耽搁行军,也不耽搁运粮。”

这话说到正点子上了,正常行军押运粮草的可不只是青壮民夫,这里有个前后问题。

是大军人手不够,所以才征召民夫帮着运粮。

而非民夫承担主要运粮的任务,人手不够再让军伍帮忙。

兵力越多,吃的越多,运的粮也就越多,所以需要辅兵带领大量民夫青壮运粮,很多时候连府兵也就是正规军都要跟着一起运粮。

也分地域情况,比如去南关,南关富饶,如果是从京中调兵,调京营过去,哪怕十万人都不要带太多粮草,沿途各州府筹备就好,京营将士只要带路上吃的就够了,到地方有人管饭,有人给粮。

东海的情况不同,越往东越穷,越往东,东海那边的乱臣贼子影响力越大,岂会真的给要去干他们的将士们准备粮草。

这就是说,去东海的将士们要保证粮草足够,携带大量粮草,保证人吃马嚼所需用度。

可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了,交通问题。

官道可不是一路坦途,盘山路、羊肠小路、水路、窄路,那可太多太多了。

去哪打仗,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行军,兵力越多,行军越难。

大军可不是年年打仗,问题是年年有春夏秋冬。

雨季来了,大路一冲就陷,冬季来了,又将坑坑洼洼的路面冻的梆硬,好多山道容易被冲垮,好多山路也被浇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史书上记载了太多太多这样的事件,前线干仗呢,后方支援在路上吭哧吭哧的修路,等到地方时候可能都打完了。

两个问题,一个是粮草问题,一个是行军问题。

去的人越多,粮草需要越多,粮草需要越多,行军越难。

这也是国朝最大的无奈,韩佑去了后,沿途几个州府根本集结不了多少能用的兵力。

首先是这些兵力本就要镇守地方,其次是能不能信得过都是两说。

“轻骑六千,先去。”

韩佑早已将计划过了无数遍:“六千人马先打前哨,入酉州,在酉州等待后方兵马,后方兵马无需携带过多粮草。”

孙守廷摇了摇头:“酉州虽是韩王封地,却并不富裕,哪里有那么多粮草供应大军。”

“不需要,东海有,至少先期足够了。”

孙守廷哑然失笑:“东海地方官府筹备?”

“筹备最好,不过本就没有期望他们。”

“那要如何解决?”

“抢。”

“抢?”

“没错,就是抢。”韩佑露出了笑容,带着几分森然的笑容:“地方官府给,我就要,不给,我就抢,官府没有,我就抢世家。”

景治殿的君臣都傻眼了,尤其是孙守廷,愣是将骂人的话给咽回去了。

朝廷的大军抢地方官府的粮草,这他娘的不就等同于老八造韩佑的…不是,韩佑造老八的反,自家人打自家人,这不纯粹瞎胡闹吗。

“如果不是乱臣贼子,如果忠君爱国,见了朝廷大军必然会尽力为我们筹备粮草,若是推三阻四百般推辞,不是乱臣贼子也是从了贼,这样的官员,往小了说叫做不尊朝廷律令,往大了说则是耽误军机,斩了就是。”

韩佑说的轻描淡写,倒是令不少人心中一惊。

老八连连摇头:“不可,万万不可,与明正典刑无关,而是这些地方官员盘踞多年根深蒂固,倘若齐齐砍了,谁来主…”

政字没说完,老八猛然想起一件事,还是没事总出宫溜达的文武和他说的,关于仪刀营扩编,以及大量年轻官员准备请辞或是调任的事。

老八恍然大悟:“由你从京中有带去有才干之辈顶替其职务?”

钱寂也听说这事了:“可不悉当地风土人情,如何主政,这是其次,本官担忧的是当地世家。”

“全砍了。”

韩佑依旧是轻描淡写的口气:“东海已如法外之地,当用重法,如若心向朝廷岂会阻挠,还是那句话,不顺从便是乱臣贼子,乱臣贼子,唯有杀!”

赵泰倒吸了一口凉气:“那总不能走一路抢一路吧?”

“当然不会。”

韩佑翻了个白眼:“六千轻骑只抢酉州附近的城镇,等后方大军到了我再干几票大的,要不然人手不够。”

赵泰:“…”

孙守廷下意识说道:“都叫大军抢了,当地百姓吃什么?”

“我不抢当地百姓也没的吃,我抢了之后当地百姓才有的吃。”

“也是。”

孙守廷老脸一红,东海那边的情况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甚妙。”

钱寂可算夸了一句韩佑了:“国朝要的民心,而非官心、世家之心,这些贪官污吏、乱臣贼子,刮地三尺吸食民脂民膏,早已惹得天怒人怨,韩统领夺了他们的粮已供将士用度,又可分发百姓,可谓一举两得,至于其他事,不足挂齿。”

要么说人家能当百官之首的,这就是格局和眼光,抢了,杀了,这些细节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百姓感到心安,让百姓能吃饱肚子,让大军顺利到达东海,这些才是重要的,至于死一些地方官员,世家,无足轻重。

“听韩统领这么一说,便是要大量民夫押韵粮草?”

孙守廷又有些犯难了:“陛下前些日子说,大统领最少带去两万到三万人,供养三万将士,光靠抢可不成,可若是只要民夫来运送粮草,国库怕是…”

韩佑都懒得计较:“您说个数。”

“光是筹备粮草,入冬前少说要二…”

“哦。”韩佑头都不扭:“一会我让人将二百万贯银票送到户部。”

孙守廷差点没一屁股坐地上,他想说二十万贯来着。

老八咧着大嘴叫道:“你卖官儿卖了那么多钱?”

“陛下!”

赵泰顿时不爽了,口不择言的说道:“韩统领卖…不是,韩统领那是扩编仪刀营,入营并非官员,而是军伍,寻常军伍,军士罢了,还有,这仪刀卫是天子亲军,可和朝廷毫无关系,韩统领哪里是卖官!”

“对,是是是。”老八连忙点头,讪笑一声。

这话可不能乱说,前朝马如龙就干这事,卖官儿,被称之为朝堂之外的权臣。

要是被扣一个“卖官”的帽子,名声是别想要了,虽然他本来就没什么名声。

韩佑老脸一红:“的确算是卖了一个,也不算卖吧,就是见到一个人才。”

赵泰都服了,这边给你遮掩,你上赶着自爆,有病吧。

钱寂笑道:“是何职务,卖了多少,叫陛下知晓,叫老夫知晓,此事便算不得错。”

还是老钱有脑子,私下里卖官,那叫犯法,君臣都知道了,那叫政策!

“额…一个仪刀营的校尉,才九品,卖了三百万贯。”

大殿之中又沉默了,齐齐看向韩佑,面色极为莫名,就连黄有为都是如此。

钱寂憋了半天,直接爆粗口了:“三百万贯,就他娘的给人家一个校尉,还是仪刀营非是仪刀卫的校尉?”

老八嘟囔道:“你这事办的是有点不讲究。”

文武点了点头,太他娘的不讲究了,简直丧心病狂!

“卖了谁?”周正怀好奇道:“不会是赵家吧?”

赵泰气的鼻子都歪了,我赵家是有钱,不是有病!

实际上赵家也花钱了,只不过算是韩佑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深度合作那种,而非如其他京中世家子或是年轻官员那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