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 第996章 一门忠勇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第996章 一门忠勇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30 00:10:39 来源:就是看

高明临能办正事是真能办事,能没正事也是真的没正事。

和韩佑谈的差不多了,离开了小院后直接去澡堂子了,去了之后就点姑娘,给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全安排好了,几点按摩,几点吃饭,几点看戏,几点胡天胡地,几点休息,几点休息好了继续胡天胡地,安排的妥妥当当。

还挺懂人情世故的,拉了一车土特产,人参什么的,让人送给了三位夫人,以及雨绮。

毕竟人家雨绮掌管着山庄所有的女校书,高明临已经受够了“预约”与“等待”。

韩佑没有耽搁,带着杀家三兄弟和二十来个杂兵入京了。

从种种迹象来看,东海那群人,瀛贼,已经开始兵行险着了,韩佑比较从心,要不是最近不少新卒入营,他都想给所有老卒和杂兵全带在身边。

一路快马疾驰入城入京,到宫中的时候正好散朝,韩佑快步进入了景治殿。

挺巧,老八正在和三省大佬、几位尚书、兵部左侍郎黄有为开小会。

还是和高句丽使团扯皮的事,今天使团那边主导的人是三皇子高太,高明临没去。

要知道前几天都是高明临主导,这也是老高的聪明之处。

知道就算参加了高太也会搅局,想要解决问题就要解决导致问题出现的人,而解决人的专家,正是韩佑。

与其在朝堂上生气,让君臣看笑话,不如去山庄一趟和韩佑商量商量。

见到韩佑来了,略显疲惫的老八露出了笑容。

“来的正好。”

老八让文武搬来绣墩,等韩佑一一和他以及其他大臣施了礼后,笑吟吟的说道:“兵部尚书李道前些日子与朕说因年迈欲告老还乡,李爱卿与兵部诸将以为黄侍郎可担任兵部尚书,你以为如何?”

韩佑坐下后略显困惑:“陛下与诸位大人是在谈这件事?”

“不错。”

钱寂正色道:“兵部尚书之职非同小可,倘若真要谋划东海,假以时日跨海伐瀛,兵部尚书一位更是重中之重,需慎重考虑。”

老钱没别的意思,如果是平常时期,黄有为上了也就上了,毕竟大老黄在兵部待了那么久,公务什么的早就熟悉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战时的话就要另当别论了。

平常时期,兵部尚书无非就是上上朝,研究研究军器、粮饷、国朝将军的选拔与任命、分析军报等问题。

战时,兵部尚书的权利和职责将要达到一个极高的高度,除了日常职责外,募兵、调粮、调兵遣将、战役的谋划、部署等等,可以说那时候的兵部尚书有着六部之中的第一优先权,其他衙署都需要进行配合。

如果要和高句丽结盟联军,内,韩佑整顿东海,整顿舟师,外,大周将士同样要在战船建造完毕后跨海而战,这些事都与兵部尚书有着直接的关联,非同小可,这才是钱寂等人有些犹豫的缘故。

事实上,正是因为如此,黄有为才让李道至告老还乡的缘故,要不是为了韩佑,他才懒得当什么兵部尚书。

其实李道至也挺闹心,最早的时候黄有为入京,正是因为知道想要改变军伍窘境需要在京中,在兵部,而非边关。

带着这个初衷,黄有为不停地谋划着,谁知眼瞅着可以当兵部尚书并且改善边军窘境的时候,韩佑出道了。

然后大老黄就很懵逼,他发现自己要干的事,几乎都被韩佑提出来了,并且也都被韩佑干了,还有他不想干的事,没想到的事,也让韩佑提出来了,并且让韩佑干了。

在这个前提下,大老黄猛然意识到自己当不当兵部尚书都没什么意义了,该干的都让韩佑干了。

大老黄嘴上不说,心里是感激韩佑的。

正是因为如此,眼看着韩佑就要远赴东海,大老黄为了韩佑也要当这个兵部尚书,深怕别人担任这个职位后无法配合韩佑乃至拖了后腿。

“和朕说说,与诸位爱卿说说。”

书案后的老八极为重视韩佑的意见:“关于兵部尚书一职,可有想法或是章程。”

还是那句话,大家了解黄有为的能力,只是处理政务的能力,至于战事,黄有为当初在北关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过耀眼的战绩,而且听说在北边关的人缘不咋地,想来是没什么作战或是指挥能力。

“不用考虑吧。”

韩佑觉得这群人纯粹是浪费时间:“除了黄侍郎,还有谁能担任?”

如此直白的一句话,令君臣们哭笑不得。

韩佑看向钱寂:“那钱老大人的意思呢,谁比黄侍郎更适合?”

钱寂哑口无言:“老夫对国朝的将军们,并非太过了解。”

“对呗。”韩佑又看向赵泰:“赵大人呢。”

“本官担任过吏部尚书,虽不敢说国朝将军们悉数了解,却也算是知晓一二…”

一看赵泰似乎是有异议,韩佑皱眉道:“不错,吏部尚书当然了解官员,了解将军们,可下官想问,赵大人再了解,能有兵部将军们了解们,能有兵部尚书李道至李老大人了解吗,他们说黄大人可以,那么我觉得就可以。”

赵泰哭笑不得:“听本官说完,本官的意思是黄侍郎却有过人之才干,由黄侍郎担任兵部尚书,可。”

“诶呦,怪不得赵大人当过吏部尚书呢,就知道您肯定比其他人了解兵部将军,高见。”

赵泰:“…”

韩佑乐呵呵的又看向了周正怀:“周老大人觉得呢?”

“啥?”周整合好像快睡着了似的,使劲眨了眨眼睛:“哦,谁合适担任兵部尚书?”

“嗯,老大人觉得谁合适。”

“韩统领觉得呢?”

“我觉得黄侍郎适合。”

“哦,那本官也觉得黄侍郎适合。”

君臣们毫不意外,周正怀历来是这个逼样,韩佑说啥他是就附和啥。

不过现在和以前还不同,以前大家觉得周正怀没主见,这么大岁数了,老顺从一个小辈算什么,公是公私是私,不能公私不分。

现在呢,大家看明白咋回事了,还是周正怀高,看似是顺从韩佑,实际就是相信韩佑,那么事实证明了,一次又一次事实证明了,韩佑都是对的,正确的,这代表什么,代表周正怀也一直是对的,是正确的。

这一点,老八深有感触,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和周正怀是一样的。

韩佑又看向其他各部尚书:“诸位大人呢,可有异议。”

户部尚书孙守廷犹豫了一下,说句老实话,从私人的角度上来思考这件事,他不想黄有为上位。

户部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各部衙署整天要钱,能要来的很少,少之又少,唯独兵部,唯独黄有为。

一旦涉及到钱粮的问题,涉及到天下各道军伍钱粮的问题,黄有为总能从户部手里要到钱,每次都是。

孙守廷都不知多少次在黄有为身上吃了憋,老孙考虑的天下百姓、军民、各个衙署,黄有为只考虑军伍,所以说老孙心里不太乐意。

不过这仅仅只是从私人角度上考虑,于公的话,孙守廷倒是很认可黄有为的能力,毕竟满国朝能一次又一次从自己手里搞到钱的,也就这一个大老黄了。

“臣以为黄侍郎可。”

开口的是工部尚书朱兴晟,作为新上任的工部尚书,朱兴晟奉行一个准则,一切向前辈看齐,上一任尚书周正怀咋干的他就咋干,准没错,既然韩佑认为黄有为行,那么他也认为黄有为行。

“老臣,老臣以为也可。”

还有个家伙比朱兴晟当尚书的时间还要短,才上任一个来月的吏部尚书祁秉忠,有些唯唯诺诺的。

朱兴晟是一切向前辈看齐,那么这位祁秉忠就是一定要避免走上前辈的老路。

前者是靠韩佑发家,后者是因为韩佑没了全家,祁秉忠打心眼里不愿意反对韩佑,而且这事和他没多大关系。

“臣也认同韩统领所说。”

君臣皆知,刑部尚书吴定弼和周正怀的情况差不多,都是韩佑说啥他说啥。

“老臣附议。”

也是今年年初才上任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礼部尚书赵广成,头发胡子全白了,当礼部尚书就是个过渡,整天在朝堂上是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不过这老头也是挺头铁,寻思干两年就退休,有什么看不过的事也是真喷,怕啥,反正马上退休了。

但是,这老头不敢和韩佑唱反调,到了礼部尚书这个职位,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就算得罪人了,无非提前退休,他还求之不得呢。

可要是得罪了韩佑,提前退休就别想了,提前入狱倒是有。

自始至终,垂着头的黄有为一直没开口,哪怕是韩佑来了后,他脸上的表情也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变化。

“陛下,既然诸位大人都表态了,就黄大人吧。”

韩佑心里有事,急事,根本顾不得那些虚与委蛇的礼仪或是流程,又浅显,又直白,更无礼。

老八的面色有些变化。

之前韩佑没大没小,都是在私下里,现在当着群臣,还是所有众臣的面一副一言而决的模样,太过冒失。

“不错,诸卿倒是觉得可,那你为何不问问朕呢。”

“哦,陛下以为如何。”

“朕以为你说的有道理。”

老八乐了。

私下里朕对韩佑百般顺从有什么用,好多重臣也看不到,得好好让他们看看,朕的亲军朕来宠。

“那便这么定了,诸事繁多,明日三省提上章程,允李道至请辞,由黄有为担任兵部尚书一职。”

事算是定下来了,韩佑也开了口。

“陛下,臣在山庄见了高句丽正使高明临,高明临言,高句丽女王提议,由臣之父柱国将军韩百韧统兵登船跨海,入高句丽与其大军联军攻打百济收服高句丽故土。”

一听这话,包括老八在内,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

钱寂第一个急的:“胡闹,胡说八道,不可,万万不可!”

赵泰骂道:“异想天开,韩百韧是谁,韩百韧是天子亲军仪刀卫统领的父…不是,韩百韧是柱国将军,岂可前往异国作战。”

“回绝了。”老八沉声道:“其他条件任他们提就是,唯有此事不可。”

群臣连连点头,周正怀已经开始骂上了。

“高句丽女王只重视这一件事,只提了这一个条件。”

韩佑苦笑了一声:“臣和家父已经商议过了,家父…同意了,臣去东海,家父,前往高句丽。”

景治殿内,沉默了。

老八的眼眶,红润了,动静的叫道:“韩佑~~~”

钱寂如同心里憋的了一把火一样,想要说点什么,最终站起身,冲着韩佑施了一礼。

其他老臣也是如此,黄有为则是默默地叹了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