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 第979章 意有所指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第979章 意有所指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30 00:10:39 来源:就是看

和个透明人似的周正怀这一开口,景治殿内,沉默和不沉默的,都沉默了。

韩佑惊讶的够呛,老周这眼光够可以的啊。

高句丽使节高明临,双眼的瞳孔不再对焦,不断吞咽着口水,眼前,有一个饼,无比巨大的饼,无比香甜的饼。

一旦事成,可谓一举三得!

一得,对岛内,将百济国土收入囊中。

二得,对岛外,瀛岛归高句丽所有。

三得,对国内,高句丽女王变的名正言顺,再无人敢质疑其王权。

书案后的老八,凝望着又垂下头和活不起似的周正怀,心中诧异非常。

要知道就连老八都不知道高句丽国内是这种情况,他光知道一个女人当了王,也稍微想了一下这事挺奇怪的,但是并没有过多思考,毕竟离的那么远,他操心这事干什么,和他也没多大关系,和大周更没关系,有关系也不是现在要操心的事。

谁能想到,平常天天摸鱼的老周非但了解到了这个情况,还能够将其利用起来说服高明临。

中书省中书令钱寂也是望着周正怀,满面古怪之色。

三省制出现后,钱寂鲜少和周正怀走动,除非碰到和韩佑有关的事,国事、政事,几乎不与周正怀商议。

倒不是瞧不起周正怀,而是老周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一副大家说了算,他只负责执行的模样。

久而久之,钱寂就觉得周正怀多多少少带点“尸位素餐”的意思了。

现在一看周正怀竟然真的能“出谋划策”,钱寂猛然想起一件事,三省之中,看似周正怀最没权利,实际上是地位最稳的,因为这老家伙和韩府的关系最好,对天子也是听之任之,早在韩佑发迹之前就已经攀上关系了,现在一想起来,难免让人怀疑这老家伙有识人之明,莫非早就知道韩府会飞黄腾达?

至于侍中赵泰,那真是有点哆嗦了。

三省制,钱寂权利最大,有时候也会和阿泰产生一些矛盾和纠纷。

作为侍中的赵泰,岂是甘于人下之辈,有时候他还会想要不要拉拢一下周正怀,一旦拉拢过来就能够在某些事上抗衡钱寂了。

赵泰还一直以为周正怀挺好拉拢的,毕竟这老家伙整天和个朝堂吉祥物似的。

要说最吃惊的肯定还是韩佑。

出了这么多次事,这么多朋友,周正怀从来不是韩佑的最佳选择,甚至不是选择质疑。

找背锅的,他去找老八。

找出主意的,他去找大老黄。

找阴损的,他问钱寂。

找道德制高点,他寻北门御庸。

找莽的,他使唤皇子们。

哪怕是日常什么事,他也是习惯性的问王海。

唯独周正怀,唯独老周,从来不在韩佑的考虑范围之内,当个对自己关照并且很慈祥的大伯就好。

现在韩佑突然觉得自己真的小看天下英雄了,身边好多上了岁数的人,仿佛都深藏不漏。

最开始让他意外的就是软饭硬吃的大老黄,然后是老爹,可谓让他刮目相看怀疑爹生了,现在连老周都给他一副深藏不露的模样了。

其实不是韩佑最近膨胀了,而是一直都很膨胀。

能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尤其是上了岁数的,哪个不是老狐狸,这些人的人生阅历、智慧根本不是年青一代可以比拟的,只不过他们很多人都是不愿意招惹是非罢了。

朝堂上那么多急于表现自己,天天耍存在感的,天天自诩为算无遗策智慧高超的,别说混的如鱼得水了,活着的都没几个。

周正怀执掌户部,岂会是老眼昏花之辈。

在户部当尚书,天天挨骂,天天背锅,可这老头一两肉都没掉,活的最滋润,现在又成了三省大佬之一,足以证明很多很多事情了。

实际上老周还真没怎么关注高句丽的事,他光知道两个已知条件,一,高句丽的王是女的,二,女王的哥哥来大周这边当使节,和避难似的。

就靠着两个已知条件,周正怀觉得高句丽内部王庭的女王政权并不稳固,仅此而已,然后,说对了。

其实真正令人震惊的,并不是周正怀如何“蛊惑”高明临,而是说完这番话的时候,有意无意的看了眼书案后的天子。

就是这一眼,让钱寂、赵泰、韩佑,包括文武,都是心里大为震惊,让人不得不怀疑,周正怀这一番话或许不止是说给高明临听的,也是说给大周皇帝周恪听的。

从某些方面来看,老八的情况和高句丽女王相似,很相似。

所以韩佑带着一群皇子在南关外开疆拓土,老八才那么高兴,那么兴奋,因为老八也是“得位不正”。

换句话说,老八同样可以将“国内”的矛盾转向“国外”,由此让国内空前的团结,只要是取得了好的结果,同样再无人敢质疑老八的皇位以及权威性。

最早提出灭瀛的,是韩佑,然而三省之中,最支持韩佑的,正是周正怀。

那时候钱寂和赵泰都有些犹豫,唯独周正怀无脑支持韩佑,毫无条件的支持灭了瀛岛,不断的说服其他人与天子。

只是那时候大家都以为周正怀只是为了支持韩佑而支持,并没有考虑的太过长远。

“冒险,太过冒险。”

高明临终于开口了,恶狠狠的说道:“还不够,还是不够,单凭一纸盟约,如何保证大周真的会攻瀛,如何保证开战后奉大周为上过的新罗不背信弃义。”

赵泰下意识说道:“我大周是礼仪之邦,断然不会做出背信弃义之事。”

高明临都懒得开口,但凡他说一个字,都是对自己的侮辱。

背叛,永远都有价码,无论是人还是国家,这样的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当利益足够巨大时,背叛所得到的利益足够巨大时,没人会骂他是背叛者,反而会夸他深谋远虑,更别说大周子民都是既得利者。

谈判,终于进行了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拉高句丽上战船,目前来看是可以的。

但是,还有最后一个阶段,那就是细节问题,如何保障高句丽不会遭到背刺。

周正怀抬起头,再次开了口,微微吐出了两个字---借兵。

高句丽一头雾水:“什么意思?”

“我大周,将会派遣悍卒助高句丽收服故土。”

“周大人…”

赵泰下意识叫了一声,随即满面羞红:“无事。”

还真别说,可以,如果大周派遣了军伍与高句丽协同作战,那么双方真的是变成盟友了,守望相助共进退,不说十几万,几万人,哪怕就是几千人,也有了这一层无比重大的意义。

高明临明显是心动了:“借兵多少?”

周正怀微微一笑:“多多益善。”

“周大人!”赵泰又叫起来了,这次不是无事了,而是不断摇头:“周大人慎言。”

“自然不是白借的。”

周正怀抚了抚胡须:“每千名悍卒,携带火药入你高句丽境内杀伐,不过每两千人,换一艘战船,助我大周防患瀛贼,待你高句丽收复故土后,想来那时我大周也是有了海战自保之力,高句丽战船,如数奉还。”

高明临霍然而起:“他娘的成交!”

大周君臣,目光再次凝聚在了周正怀的脸上,老周似乎有些羞涩,低下了头,干笑了一声。

说句老实话,要不是事关攻瀛,要不是知道攻瀛对韩佑的意义,老周肯定不会出这个头,沙滩一趟两年半,无浪不打不翻身,和个坤似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