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 第604章 第一日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第604章 第一日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25 00:20:38 来源:就是看

韩佑最初的想法,治标,属于西医,见效快,后遗症大。

老八的想法,治本,属于是中医,但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再看人家大老黄,属于中西兼用。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西结合,治成标本。

大老黄的上策,也就是取而代之,顾名思义,别人的,终究在别人手里,要看脸色,要被拿捏。

自己的,在自己手里握着,那就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

京中商税收的是商铺、粮铺、商队的商税,其中十之**都是世家的买卖,剩下十之一二才是正儿八经的商贾,即便是这些商贾,十个里面有九个都要给世家们交保护费。

他们以为少交商税,户部会犯难,朝廷会没钱,事实上还真是这样。

可他们只站在了第一层,人家大老黄直接站在了顶棚上,骑着风扇咔咔转。

商税才多少钱,就像孙守廷说的,至多五十万贯上下的窟窿罢了,韩佑多卖几次王海就能从赵家讹出来。

天子也是无意之中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没有这五十万贯,就要少办很多事。

大老黄则是看穿了事物的本质,本质是百姓,而不是钱。

大部分世家名下的铺子,卖的其实和百姓都无关,百姓要的无非是和衣、食、住、行有关的,没听说哪个百姓家里不摆放名人字画就活不了了,也没听说哪个百姓顿顿不是大鱼大肉就满地打滚不吃饭,更没听说哪个不百姓不穿绸缎华服就不好意思出门。

这便是说,京中很多铺子,卖的东西对百姓来说都是奢侈品。

这些奢侈品,和百姓有关吗?

韩佑害怕“商业体系”崩坏,因会引起连锁反应,却忘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百姓稳定,万事大吉。

哪怕全朝堂的官员都不爽韩佑,乃至不服天子,就是一起蹦跶,一起骂,一起造反,百姓不动弹,他们能怎么样?

世家天天不吃肉,官员不看字画,国朝倒不了。

百姓吃不上饭,受冻挨饿,国朝才会倒。

那么问题就简单了,让百姓“稳定”就好。

第一,保证京里京外的百姓衣、食供应。

第二,令钱财循环起来,将钱财投入到市场,与百姓有关的市场。

那些所谓的商贾不交税就不交税呗,百姓得到了工钱,用于日常花销,这些钱都会花在韩佑的“产业”中,韩佑不但不会亏,还会小赚一点点,再去交税,钱又回到了国朝手里,然后天子再将这些钱投入到百姓身上,百姓再去花销,最终形成完美闭环。

韩佑即便赚了钱,也不可能说一交税就交几十万上百万贯,不过可以细水长流,让钱流动起来,百姓受益,国朝受益,至于世家和那些所谓的商贾,玩蛋去吧。

这个上策取而代之需要一个“快”字,趁着那些世家与朝臣没反应过来,迅速、大量、野蛮,将粮、米、面等民生物资尽快收购。

这一次可谓是四季山庄、仪刀卫的所有“人才”齐上阵,连山庄高尔夫球场项目暂时停工了。

第二日一大早,小伙伴们全都动了起来,出京入京,拿着大把的银票,打着王爷、仪刀卫、四季山庄、工部、户部,乃至陛下的名义,反正就是看人下菜碟,将一笔笔钱投入到“市场”之中。

这些钱,暂时会让世家们赚到手,不过然并卵,首先韩佑有备用资金,其次备用资金将会用到百姓身上,百姓再用这些钱来满足生活所需,最后还是会回到韩佑手中。

两个市场,韩佑不参与世家那边的市场,让他们自己玩去,不是都有钱吗,拿那些不当吃不当喝的奢饰品自己卖自己吧。

韩佑这人比较灵活,下策和中策也有可取之处,给世家和朝臣招黑一直是他热衷之事。

裴麒又多了个工作,“还原事实”真相,就是让京中百姓知道朝臣和世家故意不交税,要整韩佑,因为韩佑给百姓开的工钱太多了。

总之一句话,百姓有权利知道真相,知道真相的百姓,也有权利去厌恶他们应厌恶的人。

韩佑没有留在山庄,京中坐镇,怕遇到不开眼的,周衍和周统镇不住。

京兆府中,韩佑坐在公堂中,书案后,翘着二郎腿。

老韩到底还是接了查京卫账目的差事,今天一大早还未上朝,圣旨到了。

一开始老八问过韩佑的意思,韩佑没代表老爹答应,老八也不着急。

结果今天一大早,老八直接下旨了。

也能理解,破事太多,好多事都需要当机立断,老八身边也的确没有太多能用的人了。

“要么说启蒙启蒙,提高认知提高认知,呵。”

韩佑双手枕在脑后,冷笑连连:“不是不愿意让百姓思考吗,不是让百姓被愚弄吗,干死你们。”

每次和大老黄交谈后,韩佑总是有所收获。

还是那句话,认知不同,眼界不同。

就好比有的女人在山沟沟里生活着,一辈子只有三个心愿,弄个时兴的发型,箍个新窑,以及不被锤死。

当这个女人一旦走出了山沟沟,见识了大好世界,开阔了眼界,愿望也就变了,天天微整,住大别墅,以及锤她老公。

韩佑要做的就是开阔百姓的“眼界”,至少也要让他们知道,劳动付出必须获得应有的报酬,要成正比,而不是世家和商贾说给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在我韩大经济学家的带领下。”韩佑振臂高呼:“以后这群商贾们,必须卷起来,谁对百姓好,就让谁混的好,谁特么想当资本家,就干死谁!”

陆百川与江追打着哈欠,听不懂。

王海听的半懂,因为他最近开始读《商君书》了,战国时期法家学派所著,讲的主要是商鞅在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与措施细节。

法家吗,都比较激进和偏执,书中认为人性本恶,治理国家要以恶治善才能使国家强大。

韩佑倒是扫了两眼,觉得看看就行了,没必要当作参考或者认真研究。

书中主张重刑轻赏,认为加重刑罚,减少奖赏,使君主爱护民众,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奖赏,而增加奖赏,减轻刑罚,使君主不爱护民众,民众就不会为奖赏而拼死奋斗。

风白匆匆跑了进来:“将军,果然如您所料,有朝臣察觉到了猫腻,礼部主事庄卉戚在京外宅子屯了大量米粮,不愿发卖。”

“他屯那么多粮干什么?”

“暗中调查过,此人极善投机,大产时便会低价收粮屯着,等到灾年时便高价售出。”

韩佑脸上没有任何的意外之色,这种人太多了。

“商贾搞事,他参与了吗?”

“参与了。”

“那可太好了,不参与我还不好意思动他呢,让周衍去干他。”

“得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