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 第267章 儒毒

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第267章 儒毒

作者:菲硕莫薯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25 00:20:38 来源:就是看

韩佑坐在了台阶上,久久无语。

不知何时,戳老师已经离开了,回到悟文堂继续教书了,只留韩佑一人坐在那里思考着。

韩佑终于明白这群老博士的意思了。

老生常谈,埋汰儒家。

只不过这次举出了实例,以焚书坑儒为例子。

这些很有可能是“历史真相”掌握者的老夫子们,又一次摘下了某个时期儒家的虚伪面孔。

要知道秦朝的灭亡原因有很多,国家统一人心却不统一、继任者啥也不是,枭雄辈出等等等等。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苛政,秦朝在灭六国之前的大争之世时,用的是商鞅的严刑酷法。

这个没问题,没什么好争论的,因为结果在那摆着呢,一统天下了。

但是一统天下之后,继续沿用这种不知变通而且极为苛刻的刑罚,那问题就大了。

大泽乡起义,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实质意义上的点燃了第一把火,实际上就是因为秦国律法以及政策苛刻的缘故。

在陈胜起义后,无数的读书人都投到其麾下,其中就包括了孔子的后人。

也就是那时候,儒家弟子开始说秦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推崇儒学,如果儒学大兴,秦岂会灭亡。

其实这个说法明显是儒家子弟扣屁眼上楼,自己抬自己了,和他们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纵观历史各朝代,除了初代创始人孔子外,但凡是乱世,或者是打仗的时候,基本上就没儒生的消息了,儒学啊、儒生啊,要多低调有多低调,好像全消失了一样。

但凡是打完仗了,有秩序了,和平了,儒学啊,儒生啊,全跳出来了,哪哪都有他们。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儒家成为了真正的扛把子。

然而可笑的就在这件事上了,历史长河之中,多少国朝起起落落,多少国朝灭亡,多少国朝兴起。

而在这个阶段中,其中大部分都推崇的是儒学,信奉的是儒学,官员也都是儒生。

结果呢,结果这些国朝就延续千年了,开创出盛世了?

不,并没有。

这就是儒生的虚伪之处,令人最为生理厌恶直接反胃之处。

国朝兴盛了,儒生说这事是他们的功劳,因为大家信儒学,学儒学。

国家衰败了,儒生说因为大家没按照儒学说的做。

农民起义了,儒生说是因为百姓们没被教化,没学儒学。

有人造反了,没成功,儒生说造反的人不是儒生,不知礼义廉耻。

有人造反了,成功了,儒生拥立新君,说您成功是因为你儒学学的好啊,你前任就是不学儒学,然后才被您干翻的。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仿佛国朝兴盛,就是儒学的功劳,国朝完蛋,和儒学一点关系都没有,儒学,总是能够有着完美并且看似合理的解释与理由、借口。

更恶心人的是,这群儒生们会捏造、杜撰、修改历史,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者,所有的一切,都朝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修改。

有一句说的好,叫做你尽管演戏,结果不会陪着你一起演。

就拿唐朝来举例子,大唐是真正的盛世,原因是什么?

科举制度确立,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使人才能够更加公正的选拔和任用。

军功爵位制度,军伍敢战,能战,保家卫国可以出人头地。

地方制度改革,取消了州县制度,建立府州制,减轻各地州府的负担,同时提高了自治与管理水平。

还有农业生产率,商业贸易发展,工业发展等等等等。

这些,和儒学有关系吗?

要知道儒学最大受益者就是儒生,而儒生一直都瞧不起武人,唐朝大肆提拔基层军伍,这是儒生想看到的吗,答案是不。

科举完善,公正严明,更多的寒门弟子就会跻身朝堂,这是儒生以及从小学儒学的世家子们想看到的吗,答案也是不。

四民分业,士、农、工、商,春秋时期管仲提出来的,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群体划分为四大阶层。

这里的士,不是士人的士,而是军士,军伍的士,其次是农民、工匠、商人,这才是最早士、农、工、商的概念,和儒生鸡毛关系都没有。

结果到了后期,儒生给将军士的“士”改成了士人的士,并且将商贾丑化成最低贱的职业。

可唐朝之所以强大,和发展商业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是儒生想看到的吗,答案,同样是不。

大唐盛世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因为社会各阶层的差距缩小了,不断的缩小了,国朝更加稳定,令国朝动荡的因素越来越少。

不说别的,就说各个阶层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这些是儒生们想看到的吗,答案,还是不。

不不不,都是不。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不提儒学,只提儒学的受益者,那些儒生们,他们非但没有促进国朝的发展,反而成为国朝走向盛世的绊脚石?

咋的,你儒学讲孝顺,讲礼、义、智、信什么的,其他学派就不讲了?

咋的,全世界所有的爹妈,孩子一出生爹妈就告诉孩子得天天作恶吗,除了儒生外,别人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正义,什么叫做礼义廉耻?

咋的,你们儒学申请专利了是不是,只有你们可以代表正义,代表是非,代表对错?

你们这么厉害,国朝为什么一个接着一个灭亡?

不知不觉间,下午的第一堂课结束了,锣声将韩佑的思绪拉到了现实之中。

他终于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在国子监忽略了什么。

那就是戳老师的那句“集百家所长”。

这些代表着各家的老夫子们,已经没有太多私欲了,并不是像儒生那般只允许天下有一个学派,那就是儒学。

老夫子们可谓人间清醒,学派不重要,学派的思想核心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务实,重要的是怎么对国朝有利,怎么对百姓有利,就怎么弄,怎么搞,怎么去办,无论是什么学派,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在国子监蛰伏着,都在这里任教,哪怕这些人的祖先在战国时期见了面后互相之间也撸袖子上去就干。

他们不是为了埋汰儒学而埋汰儒学,而是为了让百家所长发扬光大,埋汰儒学,是因为儒学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韩佑站起身,嘴角微微上扬着,步伐轻快的走出了国子监。

见到韩佑微笑着,陆百川好奇的问道:“这般开心,经考拔得头筹?”

“不错,第一。”

韩佑哈哈大笑,翻身上马:“海哥,下拜帖,送去户部尚书孙守廷孙大人家,问下时间,我要尽快拜访孙大人,本少爷准备入朝堂,为官!”

陆百川:“不是说月余才…”

韩佑打断道:“回去告诉北门御庸,开始存钱,搞了户部后,本少爷要做一件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