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藏迷探秘 > 第2章 资料

藏迷探秘 第2章 资料

作者:与尘语雪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9-08 00:54:26 来源:全本小说网

至于我自己,钱反倒是其次,主要是为了天赐。

天赐不但和我的身体有关,还跟我的身世有关,知道得越多越好。

而且走这一趟还能赚到我打工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的钱,我没有拒绝的理由。

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已经决定入这一行,那自然是钱越多越好。

反正已经是盗墓者了,只要钱给够,盗哪里都一样。

我们的态度也早在他的预料之中,因为他已经把那地方的相关信息快递给了我们。

按时间推算,那快递最快今天,最晚明天就到。

我们没有傻乎乎的去问他是怎么知道我们的地址,以他能把我过去二十多年的经历全都查出来,甚至比我本人还要清楚的能耐,想要知道我们的地址,当然易如反掌。

我只是问他,连那地方在哪里都不知道,又是怎么确定那地方跟天赐有关。

他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等我们收到快递,看完资料就明白了。

如陈先生所说那样,快递第二天一大早就到了。

那是一叠资料,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关于古羌族,关于婼羌古国,关于王母娘娘。

是的,就是我认知里,那个在天庭举办蟠桃盛会的王母娘娘。

我们都没有做声,仔细的翻阅着刚到手的资料。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被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环绕,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是维吾尔传说中的被诅咒的、淹没在沙漠之下的城市。

年最高气温为39℃,夏季气温最高,沙面温度可高达70~80度,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

剩下的是周边的环境介绍和相关照片,没什么重要信息。

古羌族:古羌族跟如今的羌族人,没有什么联系,现今的羌族只是历史上古羌族保存下来的一个很小的部分。

根据史记的记载,结合考古发现,古羌族最初为我国西北的庞大游牧民族。

史料记载,羌族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夏朝创建之初,甚至更久远之前。

商朝推翻夏朝,古羌族也随着夏朝残余退到我国西部,逐渐形成西羌部落。

神话记载,古羌人为羊首人身的怪物,是不洁、不幸、灾难的象征,遇见羌族人,便会发生不幸之事。

作为夏朝分裂出去的小国,自认为夏朝遗老的羌族人与推翻夏朝,且不断扩张、对周边小国发起战争的商朝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强大的商朝想要依靠武力征讨西羌部落,但古羌人是游牧民族,战力惊人,且掌握了高超的锻造金属武器的技术,两国数次交锋,商朝非但没有取得优势,反倒是处处处于下风,长年累月交战之下,双方成为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商人无法接受长年累月征战所带来的损耗与开销,主动示好退让,承诺不再进攻古羌族领土,停止一切敌对行为,古羌人甚至能在商朝参政。

直到此时,双方才正式平息干,从互相敌视,变为合作共赢。

和平的到来,使得古羌族的势力进一步扩大,鼎盛时期甚至一度超过当时战乱不断的商朝。

史记当中,对于古羌族的称呼,从一开始的“羌氏”,变为代表一个部族的“羌族”,再到后来表示一个国家的“羌国”,称呼的变迁,也意味着古羌人的逐步壮大。

商朝鼎盛时期,古羌族与商朝之间互不侵犯。

后来商朝日渐式微,古羌人们又与周朝统帅联合,一起讨伐商朝。

成功推翻商朝,周武王论功行赏,主动划分了一块区域以供古羌人繁衍发展,这一部分古羌人在历史的车轮下,与各族人通婚,逐渐成为了我们熟悉的羌族。

在先秦时期,古羌族便是我国三大族系之一,在宋朝以前,羌族依然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

古羌族部落众多,支系繁杂,分布广泛,遍布青海、甘肃、新疆、西藏,内部名号众多,互不统属,各自为政。

而我们这一次即将要探寻的,是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古羌族所建立的婼羌古国遗迹。

婼羌古国:羌族是塔里木盆地南缘婼羌国的早期居民,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若羌国王,名叫去胡来王:《汉书?西域传》记载:“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婼羌,婼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

羌是部族名,而婼为羌的一支,故名婼羌,分布于青海西北部及新疆南部昆仑山北面。

婼羌古国,是古羌族人的一支分支,《汉书?西域传》的记载,婼羌只有450户,1750人,军队500人,出产铁,会铸造刀、剑、甲、矛、弓等兵器。

据史料记载,婼羌古国的中心地随着历史变换而变迁,至今未有确切定论。

但中外学者一致认为婼羌古国中心区位于昆仑山下,塔克拉玛干沙漠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藏迷探秘请大家收藏:()藏迷探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西王母:西王母在众多古籍、神话、传说、野史中有着众多记载,部分摘录如下: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有用部分意译:在昆仑山上住了一个神仙,人面,虎身,豹尾,住在洞穴里, 叫做西王母。

《尔雅》:“西荒有西王母国”。

《山海经》:“王母之国在西荒。凡得道授书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

《瑞应图》:“黄帝时,西王母献白玉环。”

《尚书大传》:“舜以天德祠尧,西王母来献白环五块。”

《竹书纪年?郭注》云:“穆王西征至昆仑丘,西见王母。”

《世本》:“舜时,西王母献白环及玦。”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来朝,献白玉环、玉玦。穆王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以奔月”。

《汉书》:“王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

古代典籍中记载着许多的上古贤人,均与西王母有过来往:黄帝、尧、舜、禹、周穆王、汉武帝等。

在这些古籍记载中,西王母与长生不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赐不死药,长生书,或是吃一个便可长生不死的蟠桃,甚至一度被神化为掌管生死的神,神话传说中有名的女神仙首王母娘娘,便是西王母的变体之一。

而西王母的形象也并不是固定的,从一开始的人面虎身,到后来的帝胄出身,雍容华贵、母仪天下的绝世女神,外形逐渐人化。

古籍记载中,提及最多的,便是西王母献长生药和献玉。

汉书、晋书、宋书等在谈到西王母时,均有“西王母来献其白玉块”的相关记载。

喜欢藏迷探秘请大家收藏:()藏迷探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