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51章 测量测算——经纬之间

林夏把全站仪的镜头对准远处的棱镜时,晨雾还没完全散。镜头里的红色十字丝在灰白色雾气里晃了晃,最终稳稳落在棱镜中心,液晶屏上跳出一组精确到毫米的坐标。他按下确认键,指尖在微凉的仪器外壳上留下一点温度,又很快被江风卷走。

这里是滨江新区的地铁11号线施工现场,林夏所在的测绘院承接了全线的第三方监测任务。作为项目组里最年轻的工程师,他每天要在开工前完成沿线23个沉降观测点的数据采集,再赶在上午十点前把初算结果报给监理方。

“林工,3号点的棱镜好像歪了。”实习生小陈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点紧张。林夏收起仪器,往三百米外的围挡走去。江边的淤泥地踩上去软乎乎的,深一脚浅一脚,他走得熟练,黑色工靴上沾着的泥点已经结了壳——这是这周第三次来这里,每次都要跟这片难缠的软土地较劲。

3号观测点设在一根混凝土预制桩上,棱镜支架果然歪了,底部的固定螺栓松了半截。林夏蹲下来,从工具包掏出扳手,指尖勾住螺栓轻轻一拧,“咔嗒”一声脆响,支架稳了。小陈在旁边递过记录本:“林工,刚才我测的数跟昨天差了两毫米,是不是仪器有问题?”

“先重测三次。”林夏没抬头,调整着棱镜的垂直度,“江边温差大,仪器得预热十五分钟,你刚才开机直接就测了吧?”小陈的脸瞬间红了,低下头翻记录本。林夏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测绘这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每个步骤都不能省。你看这沉降观测,差两毫米可能是仪器误差,也可能是地基真的在沉降,我们得把所有干扰因素都排除,才能给施工方准确的数据。”

全站仪重新对准棱镜时,晨雾已经散了大半,江面露出粼粼的波光。林夏盯着液晶屏上跳动的数字,忽然想起三年前刚入职时,师傅老周带他来郊区测一条乡村公路。那天暴雨,仪器箱进了水,老周把自己的雨衣裹在仪器上,蹲在泥地里调试了半个多小时,直到测出准确数据才肯起身。后来老周跟他说:“我们测绘的,手里拿的不是仪器,是责任。你画的每一条线,测的每一个点,都关系到后面的工程质量,半点都马虎不得。”

那时林夏还不太懂这句话的分量,直到去年参与旧城改造项目,他负责的片区有一栋老居民楼,沉降观测数据连续三周异常。他连着一周住在工地旁的临时板房里,每天凌晨、中午、深夜各测一次,终于发现是旁边的深基坑开挖导致地下水位变化。报告提交后,施工方及时调整了方案,那栋楼最终安然无恙。居民送锦旗到测绘院那天,老周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看,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林工,数据出来了,跟昨天的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小陈的声音把林夏拉回现实。他接过记录本,仔细核对了三遍,在“合格”栏里打了个勾。这时手机响了,是项目负责人张姐的电话:“林夏,上午十点开项目例会,你把这一周的沉降数据整理好带过来,监理方可能会提问题,你准备一下。”

“好的张姐,我马上回去。”林夏收起仪器,跟小陈一起往停车的地方走。江边的风越来越大,吹得围挡上的安全标语“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哗哗作响。他看了眼手表,八点半,回去整理数据刚好赶得及。

回到测绘院时,办公室已经热闹起来。隔壁勘察组的老王正对着电脑皱眉头,见林夏进来,扬了扬手里的图纸:“林工,你们地铁线的那个换乘站,地下管线太复杂了,我们昨天钻探的时候差点打到燃气管。”

“我昨天看了你们的勘察报告,那个区域的管线图还是十年前的,可能有变动。”林夏放下工具包,打开电脑,“我下午去现场复核一下管线位置,跟市政部门对接一下最新的图纸,免得后面出问题。”

老王点点头:“还是你们测绘的细心,我们勘察跟你们配合这么多年,最放心的就是你们的数据。”

林夏笑了笑,没说话,打开了沉降观测的数据表格。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在别人看来可能枯燥无味,但在他眼里,每一组数据都在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哪里在沉降,哪里在稳定,哪里需要重点关注。他把一周的数据做成折线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出重点观测点,又在旁边备注了天气、施工进度等可能影响数据的因素。

刚整理完,张姐就来了:“林夏,准备好了吗?监理方的李工今天可能会问沉降预警值的问题,你把计算依据再理一理。”

“没问题,我已经把规范和计算过程都整理好了。”林夏把打印好的报告递给张姐,“上周有三个点的沉降速率接近预警值,我已经跟施工方沟通过,他们调整了加载速率,这两天的数据已经降下来了。”

张姐翻看了几页报告,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考虑得很周全。开会的时候你主讲,我补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十点整,项目例会准时开始。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的人都在。监理方的李工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工程师,说话很严谨,拿起林夏递过去的报告,先翻到数据页,又看了看计算过程,眉头慢慢皱了起来:“林工,你这个沉降预警值的计算,用的是哪个规范?我看你参考的是2018版的,但是去年新出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里,对软土地层的预警值有调整,你考虑到了吗?”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夏身上。张姐刚想开口,林夏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接过话头:“李工,您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我在计算的时候,同时参考了2018版和2023版的规范,并且结合了我们现场的地质勘察数据。您看这里,”他指着报告里的地质剖面图,“我们这个片区的软土层厚度比规范里的平均值厚1.5米,根据2023版规范的修正公式,我对预警值进行了调整,比规范推荐值降低了0.8毫米/天,这样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他又打开电脑,调出计算过程的Excel表格:“这是我的计算明细,每一步的参数都有来源,包括地质勘察报告里的土层压缩模量、孔隙比,还有现场监测的初始数据。如果您需要,我可以把相关的规范条文和勘察数据都发给您。”

李工接过电脑,仔细看了十分钟,脸上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不错,考虑得很细致,既遵守了新规范,又结合了现场实际,这样的数据我们放心。”

会议结束后,张姐拍着林夏的肩膀说:“行啊林夏,越来越专业了,刚才要是我,还真不一定能答得这么清楚。”

“都是跟师傅学的,老周以前总说,做测绘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能只对着规范照葫芦画瓢。”林夏收拾着报告,“下午我去复核地下管线,顺便跟市政部门对接一下最新的图纸,免得后面勘察的时候出问题。”

下午一点,林夏带着管线探测仪来到地铁换乘站的施工现场。太阳正毒,地面温度快四十度,他穿着长袖工作服,没多久后背就湿透了。施工方的技术员小王陪着他:“林工,这么热的天,您还亲自来,让我们测了报给您不就行了?”

“不行,管线探测这事儿,我得自己来才放心。”林夏打开探测仪,沿着图纸上标注的管线走向慢慢移动,“以前有个项目,施工队测的管线位置跟实际差了一米,结果挖断了给医院供电的电缆,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亲自测一遍,心里踏实。”

探测仪发出“滴滴”的响声,屏幕上显示出一条清晰的管线轨迹。林夏停下来,在地面上用白灰做了个标记:“这是燃气管,深度1.2米,跟图纸上标注的一致。”他又往前走了十米,探测仪的响声突然变了,屏幕上的轨迹也变得模糊。

“不对劲。”林夏皱起眉头,调整了探测仪的频率,又测了一遍,轨迹还是模糊的。他蹲下来,看了看地面的情况——这里是一片老居民区的拆迁遗址,地面上还残留着一些建筑垃圾。“小王,这里以前是不是有个化粪池?”

小王想了想:“对,拆迁的时候填了,具体位置我记不清了。”

林夏心里咯噔一下,化粪池的回填土不均匀,可能会影响管线的探测精度,甚至可能导致管线移位。他拿出手机,给市政部门的管线管理科打了个电话:“您好,我是测绘院的林夏,想查一下滨江新区地铁换乘站附近的燃气管线竣工图,特别是拆迁前的化粪池位置。”

对方说需要申请,大概要明天才能给结果。林夏挂了电话,跟小王说:“今天先测到这里,明天拿到竣工图我们再复核。这段时间,这个区域不能动工,免得挖到管线。”

小王点点头:“好的林工,我马上跟领导说。”

回到测绘院时,已经下午五点多了。办公室里的人大多已经下班,只有老周还在电脑前看图纸。林夏走过去,递给他一瓶水:“师傅,还没下班呢?”

老周接过水,指了指屏幕上的图纸:“这是明天要测的一条山区公路,地形复杂,我得把路线先理清楚,免得你们明天走冤枉路。”他看了看林夏,“今天例会怎么样?监理方没提什么难办的问题吧?”

“还好,李工问了预警值的计算依据,我跟他解释清楚了。”林夏拉了把椅子坐下,“下午去测管线,遇到个问题,有个区域以前是化粪池,回填土可能影响探测精度,我跟市政部门申请了竣工图,明天再去复核。”

老周点点头:“做得对,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宁愿多花点时间,也不能凭感觉来。山区公路测绘跟市区不一样,明天你跟小张一起去,注意安全,那边有很多陡崖,测的时候多留意脚下。”

“知道了师傅。”林夏看着老周鬓角的白发,心里有点感慨。老周明年就要退休了,手上还带着好几个项目,每天都最早来最晚走。他常说,测绘这行是个良心活,干一天就要负责一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天一早,林夏和同事小张就出发去山区。车子在盘山公路上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这里要修一条连接两个乡镇的公路,地形复杂,到处都是陡峭的山坡和茂密的树林。

“林工,我们先测哪个点?”小张拿出全站仪,看着图纸问。

林夏打开GPS定位仪,对照着图纸:“先测1号控制点,在那个山顶上。”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山顶上有一个红色的测量标志。

两人背着仪器往山上爬,山坡很陡,几乎没有路,只能抓着树枝往上走。林夏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提醒小张:“小心点,脚下的石头松。”

爬到山顶时,两人都累得满头大汗。林夏放下仪器,先检查了测量标志的完好情况,又用GPS定位仪复核了坐标,确认无误后,才开始架设全站仪。

“小张,你去那边的2号点架棱镜,注意安全,那边的坡比较陡。”林夏指着另一座小山说。

小张点点头,背着棱镜往山下走。林夏调整好全站仪,对准2号点的方向,却发现镜头里全是树枝,根本看不到棱镜。他皱起眉头,拿起对讲机:“小张,你那边的位置是不是有树挡着?我这边看不到棱镜。”

“是啊林工,这里的树太密了。”小张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点无奈。

林夏看了看周围的环境,决定换个位置架设仪器。他背着全站仪,沿着山顶的边缘慢慢移动,寻找没有遮挡的位置。走了大概五十米,终于找到一个开阔点,能看到2号点的方向。

重新架设好仪器,林夏再次对准2号点,这次终于看到了棱镜。他按下测量键,液晶屏上很快跳出了数据。他记录下数据,又测了两遍,确认无误后,才让小张转移到下一个点。

就这样,两人在山里测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完成了所有控制点的测量。下山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山路更难走了,林夏走在后面,手里拿着手电筒,照着前面的路:“小张,慢点走,别着急。”

回到车上时,两人都累得说不出话来。小张揉着酸痛的肩膀:“林工,这山区测绘也太辛苦了,比在市区累多了。”

林夏笑了笑:“习惯就好了。以前老周带我来山区测绘,比这还苦,有时候要在山里待好几天,晚上就住在村民家里。”他发动车子,“不过每次测完一条路,看着公路修起来,方便了老百姓出行,就觉得再辛苦也值了。”

车子在夜色中往回开,窗外的山林一片漆黑,只有车灯照亮了前方的路。林夏看着前方,心里想着白天测的数据,又想着明天要去复核的地下管线,还有地铁项目的沉降观测报告。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觉得很充实。

回到市区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林夏把小张送回家,自己才开车回住处。洗漱完后,他没有立刻睡觉,而是打开电脑,把白天测的数据整理好,又检查了一遍地铁项目的沉降观测报告,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关掉电脑。

躺在床上,林夏想起了刚入行时的自己,那时候什么都不懂,跟着老周学习仪器操作、数据计算、图纸解读,遇到问题就问,老周总是耐心地教他。现在,他也成了别人口中的“林工”,带着实习生,负责重要的项目,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他想起老周说过的话:“测绘这行,看起来很枯燥,每天跟仪器、数据打交道,但其实很有意义。我们测的每一个点,画的每一条线,都在为城市的发展、为老百姓的生活做贡献。”以前他不太理解,现在终于明白了。

第二天一早,林夏就去了市政部门,拿到了地铁换乘站附近的燃气管线竣工图。他仔细看了图纸,发现之前探测到的模糊区域,果然就在化粪池的回填范围内。他立刻联系了施工方和勘察组,一起去现场复核。

在竣工图的指导下,林夏用管线探测仪重新测量,这次终于清晰地探测到了燃气管线的位置,比之前的探测结果偏移了0.5米。“还好我们复核了,不然按照之前的位置施工,很可能会挖到燃气管。”施工方的负责人后怕地说。

林夏笑了笑:“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测绘工作就是要细致,不能有半点马虎,不然很容易出安全事故。”

接下来的几天,林夏又投入到地铁项目的沉降观测中。他每天还是早早地来到现场,测完数据后回到办公室整理报告,下午要么去复核管线,要么去山区继续测绘。虽然工作很忙,但他觉得很充实,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每一个精准的数据,都在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

这天,林夏正在办公室整理山区公路的测绘数据,张姐走了进来:“林夏,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们地铁11号线的第三方监测项目,得到了业主方的高度评价,他们还专门给院里发了表扬信,提到了你好几次,说你工作认真负责,数据精准,解决了很多现场问题。”

林夏有点意外,脸上露出了笑容:“谢谢张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也离不开团队的支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不用谦虚,这是你努力的结果。”张姐拍了拍他的肩膀,“院里决定,让你负责下一个重点项目——新火车站的测绘工作,下个月开始,你提前准备一下。”

林夏心里一阵激动,新火车站是市里的重点工程,能负责这个项目的测绘工作,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他点点头:“谢谢张姐,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院里的信任。”

张姐走后,林夏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测绘数据,心里充满了干劲。他想起了刚入行时的梦想,就是能参与市里的重点项目,为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这个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晚上,林夏请老周和小张吃饭,庆祝自己得到了新的项目。饭桌上,老周看着林夏,欣慰地说:“林夏,你现在越来越出色了,比我当年强多了。这个新火车站的项目很重要,你要好好把握,遇到问题多思考,多跟大家沟通,肯定能做好。”

“我会的师傅。”林夏举起酒杯,“谢谢师傅这些年的教导,没有您,就没有现在的我。”

小张也举起酒杯:“林工,以后我还要多向您学习,跟着您好好干。”

林夏笑了笑,跟他们碰了碰杯。他知道,新的项目意味着新的挑战,但他有信心,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一定能完成好这个任务。

吃完饭,林夏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城市里璀璨的灯光,心里充满了感慨。他想起了自己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