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19章 ERP录入员——数据褶皱里的回声

林夏的键盘在清晨八点十五分准时发出第一声脆响。不是刻意为之,只是三年零七个月的ERP录入工作,已经把这个时间刻进了他的生物钟——就像食指第一节指腹那层淡青色的茧,是字母“D”和“F”反复摩擦的勋章。

第三排靠窗的工位被他打理得像个微型数据中心。左边文件夹按“供应商类型”分类,蓝色是本地厂商,红色是进口代理商,黄色夹着那些总出问题的“重点关注户”;右边笔筒里的中性笔永远有三支备用品,黑色0.5mm,笔芯必须是速干型,免得在单据上晕开墨痕。最显眼的是桌角那盆多肉,叶片肥厚得像被泡发的数据,林夏叫它“C045”——跟公司用量最大的螺丝钉一个编号,因为它们都带着种沉默而顽固的生命力。

“小林,昨天那批塑胶粒的抽检报告呢?”张姐的声音裹着速溶咖啡的热气飘过来。她的工位永远堆着半人高的单据,红指甲在纸堆里翻飞时,像只警惕的火烈鸟。

林夏头也不抬地敲下回车键,屏幕上跳出“审核通过”的绿色印章:“在黄色夹子里,B312厂商的,他们这批料的熔融指数比上次高了0.3。”

“哟,你连这都记着?”张姐趿着拖鞋走过来,手里的马克杯印着褪色的“先进工作者”,“老周昨天还跟我念叨,说现在的年轻人连物料编码都记不全。”

林夏的指尖在键盘上顿了顿。其实他不是刻意记数据,只是这些数字看得久了,会像人脸一样在脑海里显出特征。B312的塑胶粒总带着股松节油味,录入时总让他想起老家的木工房;A732的五金件包装上永远粘着根细铁丝,每次拆单都要小心别被扎到;还有那个麻烦的D217,进口电子元件的说明书印着哥特体的德文,连标点符号都像在发脾气。

九点零七分,系统弹出条橙色提示。林夏点开一看,是仓储部提交的“异常出库申请”——一批本该发往南区工厂的轴承,被错发到了北区仓库。申请人栏填着“刘鹏”,字迹龙飞凤舞,连签名都带着股不耐烦的劲儿。

他拿起内线电话,听筒里还残留着上个人的体温。刘鹏是仓储部的新主管,据说以前是跑销售的,总嫌仓库的活儿“磨叽”。

“喂,刘主管吗?我是数据部的林夏。”

“啥事?忙着呢!”电话那头传来叉车的轰鸣声,还有金属碰撞的哐当声。

“您提交的异常出库申请,缺少双方仓库的签收记录。”林夏的笔尖在便签纸上画着圈,“系统要求必须附原始签收单的扫描件。”

“哪那么多规矩?”刘鹏的声音突然拔高,“这批货急着用,你先给过了,回头补单子不行吗?”

“系统设置里,缺少签收记录会触发审计预警。”林夏的指关节有点发烫,“上个月北区仓库就因为这个被查了,您忘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接着是纸张翻动的窸窣声:“行吧行吧,我让文员去找。真是的,录入个破数据还这么多讲究。”

忙音刺啦响起时,林夏看着屏幕上那个悬而未决的申请,突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拉开抽屉摸出薄荷糖,透明糖纸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三年前刚入职时,带他的老陈说过:“咱们数据部就像筛子,得把沙子滤干净了才能给后面的人。”可现在总有人觉得,这筛子的孔应该再大点儿,最好能直接当漏斗用。

十一点二十分,打印机突然发出一阵哮喘似的嘶鸣。林夏起身去换硒鼓,路过实习生小周的工位时,发现小姑娘正对着屏幕掉眼泪。她的桌上堆着半尺高的领料单,每张都用红笔圈着错误——物料编码填反了,领用数量没写计量单位,甚至有张单子把“研发一部”写成了“烟酒一部”。

“怎么了?”林夏把新硒鼓放在桌上,金属外壳凉得像块冰。

小周吸着鼻子,指腹蹭过那些刺眼的红圈:“王主管说我再录错就要把我退回人力资源部了……可我真的很认真在记。”她的笔记本上抄满了物料编码,字迹娟秀得像打印体,“您看,我把每个编码都写成了顺口溜,A是‘五金器材不用愁’,B是‘塑胶原料乐悠悠’……”

林夏拿起她手里的领料单,是研发部申请的特种焊条。领用数量栏写着“5”,却没标“根”还是“箱”。他想起上周研发部的老郑来数据部吵架,就因为这批焊条的用量超标——明明申请了5根,仓库却发了5箱,最后查下来是录入时漏了计量单位。

“你看这张单子的领用部门签字。”林夏指着右下角的签名,“研发一部的张工签的,但审批人是二部的李主管。按规定,跨部门审批需要副总签字。”

小周的眼泪突然停了,眼睛瞪得圆圆的:“可王主管只说我漏了计量单位……”

“他可能没注意。”林夏把单子折成整齐的长方形,“你先去找张工补签,顺便让他标清楚计量单位。记住,咱们录的不是数字,是别人要用的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姑娘点点头,马尾辫在身后甩了甩,抱着单子跑向研发部。林夏看着她的背影,想起自己第一次独立处理入库单的情景。那天他对着三张几乎一样的单据看了两小时,连午饭都忘了吃,最后发现差异藏在备注栏的角落里——“抽检合格”和“全检合格”,差两个字,却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库存状态。

十二点半的食堂总是弥漫着一股蒸汽与洗洁精混合的味道。林夏端着餐盘刚坐下,张姐就端着碗红烧肉凑过来,红指甲在餐盘边缘敲出轻快的节奏:“听说了吗?采购部的老赵被停职了。”

“为什么?”林夏用筷子夹起一块青菜,菜叶上还挂着透明的油星。

“据说吃回扣被抓了现行。”张姐压低声音,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昨天审计部的人来调去年的采购数据,老赵负责的那几家供应商,报价比市场价高了三成还多。”

林夏的筷子顿在半空。他想起去年冬天,有批不锈钢管的采购单连续被打回来三次。每次他都按系统提示的“价格异常”退回,老赵每次都打电话来催,说“这是特供型号,贵点正常”。最后那张单子是副总亲自签字通过的,备注栏里写着“紧急采购,特批”。

“那些单子……我录过。”林夏的声音有点发涩。

“录过又咋了?”张姐把一块红烧肉夹到他碗里,“咱们就是按规矩办事,领导签字了,咱们能说啥?总不能拿着数据去找老板吵架吧?”

食堂的吊扇慢悠悠地转着,把饭菜的热气吹得晃晃悠悠。林夏看着碗里那块油亮的红烧肉,突然想起老陈退休前说的话:“数据这东西,就像水里的鱼,你得知道它游的方向。有时候看着没问题的数字,底下藏着好大的漩涡。”当时他没懂,现在好像有点明白了。

下午两点十五分,财务室的老李突然出现在工位旁。老头背着手,衬衫领口别着支钢笔,地中海发型在日光灯下亮得像块反光板。他把一本厚厚的账簿拍在桌上,封皮上的“固定资产台账”几个字已经磨得快看不清了。

“小林,你来看这个。”老李的手指戳着其中一页,“去年十二月购入的那台数控机床,你录的折旧年限是五年,可按税法规定,机器设备最低得按十年提折旧。”

林夏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他记得那台机床,供应商是德国的一家厂商,发票上的型号长得像句绕口令。当时采购部提交的申请单上写着“预计使用五年”,他就照着录了。

“采购部的申请单是这么写的……”

“他们懂个屁!”老李的钢笔在纸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这得调账!现在税务局查得紧,差一年折旧,所得税就得多交好几万!”

林夏的指尖在键盘上悬着,迟迟不敢落下。系统里的折旧年限一旦录入,修改需要三个部门签字——采购、财务、还有副总。他点开去年的审批记录,电子签名清晰可见,每个环节都标着“同意”。

“我这就申请修改。”他的声音有点发颤。

“不是你的错也得改。”老李突然叹了口气,把账簿合上,“年轻人,记着,数据不光是数字,后面连着真金白银呢。咱们手里的键盘,敲的都是钱。”

老头走后,林夏盯着屏幕上那个刺眼的“五年”,突然觉得眼睛发酸。他摘下眼镜,镜片上沾着层薄薄的灰尘,像蒙在数据上的雾。入职时HR说这是份“稳定的文职”,可现在才明白,稳定不代表轻松——那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牵着仓库的货架、车间的机器、甚至税务局的稽查员,哪一个都不是能随便应付的。

三点四十分,系统突然弹出条红色警报,比早上的橙色提示刺眼得多。林夏的心猛地一沉,点进去一看,是D217的那批电子元件,保质期只剩48小时,却还躺在五号仓的货架上。

他抓起电话打给仓储部,这次接电话的是老仓库员王叔。老头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像是刚感冒了。

“王叔,D217的电阻怎么还没出库?”

“嗨,别提了。”王叔咳嗽了两声,“质检部的小郑说这批货的误差超过千分之三,让暂时别发。可销售部催得紧,说客户那边等着装机呢。”

林夏点开质检报告,最新的记录停留在昨天下午三点——“复测后误差0.32%,临界值,待判定”。他记得这个临界值,公司规定是0.3%,超过就算不合格。0.32%,就差0.02%。

“那现在怎么处理?”

“还能咋处理?”王叔的声音透着无奈,“刘主管说先出库,出了问题再说。我这把老骨头可不敢担责任,正等着上面签字呢。”

林夏放下电话,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倒计时。47小时53分,47小时52分……那些电子元件在仓库的货架上,像一群等着宣判的囚徒。他突然想起上周去仓库盘点时,看到D217的货箱堆在角落里,上面落着层薄灰。王叔当时说:“进口货就是金贵,一点小毛病就卡着不让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五点半的下班铃响得像解脱。同事们收拾东西的动静此起彼伏,张姐哼着黄梅戏,把红指甲擦得更亮了。林夏的待办清单上还躺着三个异常数据,其中一个就是D217的出库申请——刘主管最终还是签了字,备注栏里写着“紧急放行,后果自负”。

“小林,还不走?”张姐挎着包路过,金属链条叮当作响,“晚上部门聚餐,王主管说给小周接风。”

林夏的目光还停留在屏幕上:“你们先去,我把这几个单子处理完。”

“别太累了,”张姐拍了拍他的肩膀,她的手总是暖烘烘的,“数据是录不完的,身体是自己的。”

办公室渐渐空了,日光灯管的嗡鸣显得格外清晰。林夏处理完最后一个异常数据时,窗外的天已经擦黑了。楼下的便利店亮着暖黄的灯,像块融化的黄油。他关掉电脑,屏幕暗下去的瞬间,突然看清了自己映在上面的脸——眼下有淡淡的青黑,嘴角带着点疲惫的弧度,像个刚跑完长途的司机。

走廊里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一盏盏亮起,又在身后熄灭。电梯口的公告栏贴着张新通知,用加粗的红笔写着“关于规范数据录入流程的补充规定”,下面盖着行政部的红章。林夏停下脚步,发现其中一条写着:“所有涉及保质期的物料,出库前必须经质检部终审签字,严禁‘紧急放行’。”

他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六点四十分。聚餐的地方离公司不远,现在过去还能赶上开场。可林夏突然不想去了,他想回趟仓库。

五号仓的灯还亮着,像只睁着的眼睛。王叔正在给D217的货箱贴标签,黄色的“待处理”标签,在惨白的灯光下格外醒目。

“王叔,怎么还没走?”

老头转过身,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刚接到通知,这批货暂时不出库了。质检部重新测了,说误差是0.29%,合格了。”

林夏凑过去看检测报告,最新的记录是六点十五分,检测人签字是“郑明”。0.29%,比之前少了0.03%。

“怎么突然又合格了?”

“谁知道呢。”王叔把标签抚平,“可能是小郑上午测的时候手一抖吧。反正数据对了,就能出库了。”

林夏看着那些整整齐齐的货箱,突然觉得这些数据就像水里的倒影,看着是平的,底下却藏着波浪。0.32%和0.29%,差的那0.03%里,藏着刘主管的不耐烦,小郑的犹豫,还有王叔的小心翼翼。

走出仓库时,晚风带着点凉意。林夏摸出兜里的薄荷糖,只剩下最后一颗了。透明的糖纸在路灯下泛着光,像块小小的冰。他把糖放进嘴里,冰凉的甜味从舌尖蔓延开,一直凉到心里。

第二天早上,林夏刚坐下,就发现桌角多了个橘子味的水果糖,糖纸是鲜亮的橙黄色。旁边压着张便签,是张姐的字迹,龙飞凤舞:“老陈昨天打电话给我,说当年他也总纠结那些小数点。后来才明白,咱们能做的就是把数据录准了,剩下的,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林夏剥开糖纸,橘子的甜味在嘴里散开时,他点开了D217的出库记录。状态显示“已出库”,附带着最终的质检报告和双方仓库的签收单。一切都规规矩矩,像个完美的闭环。

八点十五分,他的指尖落在键盘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屏幕上跳出新的入库单,供应商是A732,物料编码C045——还是那些熟悉的螺丝钉。林夏深吸一口气,开始录入,指尖在键盘上跳跃,像在弹奏一首只有自己能懂的曲子。

数据洪流又开始涌动了,而他就站在岸边,仔细分辨着每一朵浪花里藏着的故事。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