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6章 责任编辑——校对室的烟火气

林夏把第三杯速溶咖啡的粉末倒进马克杯时,窗外的梧桐叶正被七月的暴雨打得噼啪作响。校对室里的荧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七张办公桌拼成的长条形工作台面上,摊着刚拆封的《城南旧事》手稿复印件,红笔圈出的错别字像散落的火星子。

“小林,这页的‘熨帖’写成‘熨贴’了,作者是故意用通假字还是笔误?”隔壁工位的张姐推过来一叠校样,老花镜滑到鼻尖上。她手指在纸页边缘敲出轻响,指甲盖上还沾着没擦干净的红墨水。

林夏抬头时正撞见玻璃窗上蜿蜒的雨痕,像谁用指甲在玻璃上划出的裂痕。他接过校样的动作顿了顿,指尖触到纸张边缘的毛边——这是第三稿修订本,作者在页边空白处用蓝黑钢笔写着“此处需保留方言特色”,字迹被雨水洇过似的发潮。

“王老师昨天特意标注过,”林夏从抽屉里翻出牛皮笔记本,翻页时带出铅笔屑的轻响,“第三章第七节的方言词汇要原样保留,她手稿里就是这么写的。”他的笔尖在“熨贴”二字下方画了道波浪线,红墨水在纸页上晕开小小的圆点。

校对室的挂钟突然响了,金属碰撞声惊得窗台上的绿萝抖落一串水珠。林夏瞥了眼时间,下午三点十五分,距离印刷厂截稿时间还有七个小时。他喉结动了动,把马克杯凑到嘴边,滚烫的咖啡液烫得舌尖发麻,却让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实习生小陈抱着厚厚一摞书稿撞开玻璃门,雨水顺着她的帆布鞋滴在地板上,晕出深色的圆点。“林哥,《山月记》的清样回来了,印刷厂说封面烫金工艺出了点问题。”女孩说话时还在喘气,发梢的水珠滴落在书稿封面上,洇湿了书名旁的云纹图案。

林夏接过样刊的手指顿住了。封面本该是暗金色的书名在灯光下泛着廉价的黄铜色,烫金边缘洇出毛边,像被谁啃过似的。他想起上周和设计部争执了三次才定下的工艺方案,设计师小周当时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不会出问题”,此刻那烫金的“山”字缺了一角,像座被蛀空的山。

“让他们重印。”林夏把样刊拍到桌面上,纸张碰撞声惊得张姐抬头看过来。他指尖划过烫金脱落的地方,指甲缝里嵌进细碎的金粉,“告诉李厂长,这版封面必须重做,明天早上八点前我要看到新样刊。”

小陈的帆布鞋在地板上蹭出犹豫的声响:“可是印刷厂说……今天的机器都排满了,要改就得推迟下周一的上架日期。”她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被窗外的雨声吞没。

林夏扯松了领带,喉结上下滚动。他忽然想起作者老周上个月拄着拐杖来编辑部的样子,老人西装袖口磨出了毛边,却坚持要亲自送来最终稿,说“这是我最后一部小说了”。书脊上的作者名旁边本该有片烫金的竹叶,此刻却歪歪扭扭像条虫。

“推迟上架的损失我来承担。”林夏抓起办公桌上的内线电话,听筒线被扯得笔直,“让设计部现在过来个人,我们重新核对工艺参数。”他说话时视线扫过墙上的责任编辑守则,第三条用红笔标着“对每一个字负责”,字迹被岁月磨得发淡。

玻璃门再次被推开时带进阵冷风,设计部的小周顶着湿漉漉的头发站在门口,手里攥着皱巴巴的设计稿。“夏哥,真不是我们的问题,”他把稿纸拍在桌上,雨水顺着纸页边缘往下淌,“印刷厂的机器老早就该换了,这烫金工艺本来就吃设备——”

“我只要结果。”林夏打断他的话,把样刊推过去,“明天早上八点,新样刊必须出现在我桌上。”他指尖在“山月记”三个字上重重敲了敲,金粉簌簌落在桌面上,像谁撒了把碎金子。

小周的肩膀垮了下去,手指在设计稿上戳出一个个小洞:“行吧,我现在就去盯厂。”他转身时撞在门框上,设计稿散落一地,林夏弯腰去捡时,发现最底下那张画着烫金工艺示意图的草稿上,有被泪水洇过的痕迹。

雨势渐小时,校对室的荧光灯突然闪了闪。张姐已经把《城南旧事》的校样整理好,红笔标注的修改处像撒了把红豆。“小林,你这咖啡喝得太多了。”她看着林夏空了的三个马克杯,“上次体检报告说你胃不好,别仗着年轻就折腾。”

林夏笑了笑,把第四杯咖啡粉倒进杯子。热水冲下去时腾起的热气模糊了眼镜片,他想起十年前刚入职时,老主任也是这样劝他少喝咖啡。那天也是个雨天,他在校对第一本书时漏掉了个错别字,被作者堵在办公室骂了整整两小时,老主任把他拉到一边,往他手里塞了颗水果糖:“做编辑的,心里得能装事。”

手机在抽屉里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时映出妻子的名字。林夏接电话时下意识放轻了声音,窗外的雨声突然变得清晰:“今晚可能要加班,你们先吃饭吧。”他听着听筒里传来女儿奶声奶气的“爸爸再见”,喉结动了动,挂电话时发现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陈抱着重新核对好的《山月记》清样经过,脚步轻得像只猫。“林哥,印刷厂说明天早上七点能送新样刊。”她把便签纸放在林夏手边,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工艺调整细节,“设计部的周哥说今晚他守在厂里。”

林夏看着便签纸上的字迹,突然想起自己刚做编辑时,也总在便签纸上写满各种注意事项。那时的办公桌比现在小,却总堆着比现在更多的书稿,老主任说他“眼睛里有股劲”,像头犟驴似的非要把每个字都嚼碎了咽下去。

挂钟指向晚上八点时,校对室只剩下林夏一个人。他把《城南旧事》的最终稿整理好,红笔标注的修改处像串起来的红灯笼。窗外的雨停了,月亮从云缝里钻出来,在玻璃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他摸出抽屉里的薄荷糖,糖纸撕开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手机突然亮起,是印刷厂李厂长的短信:“封面已重做,明早准时送达。”林夏盯着屏幕笑了笑,指尖在“准时”二字上轻轻点了点。他想起老主任退休前说的话,做编辑就像在沙滩上捡贝壳,别人只看到漂亮的贝壳,却不知道你弯腰时捡了多少碎玻璃。

整理书稿时发现张姐落下的老花镜,镜腿上还缠着胶布。林夏把眼镜放到窗台上,绿萝的叶子在夜风里轻轻摇晃。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翻出那本牛皮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写下:“《山月记》封面烫金工艺确认无误,2023年7月15日。”

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里,仿佛能听见书籍装订时的轻响。林夏合上笔记本时,发现窗外的月亮已经升得很高,清辉透过雨洗过的玻璃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书页似的光影。他收拾东西时,把那三颗没拆封的薄荷糖放进了小陈的抽屉——那是他刚入职时,老主任塞给他的那种水果糖的新口味。

锁门时走廊里的声控灯亮了,暖黄的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夏摸了摸口袋里的家门钥匙,金属凉意从指尖传来。他想起女儿画的全家福,自己的脑袋上被画了个大大的红圈,妻子说那是“爸爸总在加班的光晕”。

电梯下行时,他看着镜面里自己疲惫的脸,忽然笑了。手机在口袋里震动,妻子发来女儿睡着的照片,小姑娘怀里抱着本童话书,书名叫《编辑叔叔的魔法》。林夏对着屏幕轻轻吻了下,电梯门打开时,晚风带着雨后的青草气扑面而来。

街灯在湿漉漉的路面上投下长长的光带,像谁铺展开的书稿。林夏踩着水洼往前走,皮鞋底溅起的水花打在裤脚上。他想起明天早上要做的事:核对《山月记》新样刊,送《城南旧事》付印,还要去医院给老主任送刚出版的新书。

路过24小时便利店时,林夏进去买了罐咖啡。收银台前的电视正在播放某本书的畅销新闻,主持人说“这是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佳作”。他付钱时忽然想起校对那本书时,发现作者把“赝品”写成了“膺品”,改了七遍才让作者接受修改。

夜风吹起他的衣角,林夏把咖啡罐握在手里,掌心传来冰凉的触感。远处的写字楼还有零星灯火,像散落在墨色绸缎上的星星。他想起自己负责的第一本书,首印三千册卖了整整一年,却在某家旧书店的角落里看到被翻得卷边的样书,扉页上有读者用铅笔写的“谢谢”。

走到小区门口时,保安老李笑着打招呼:“林编辑又加班啊?”值班室的暖光灯映着老人的白发,桌上摊着本翻旧的《三国演义》,书页间夹着林夏送他的书签。

林夏点头时闻到楼道里飘来的饭菜香,是妻子总做的番茄鸡蛋味。他摸出钥匙的手顿了顿,忽然想起今天是结婚七周年纪念日。口袋里的手机震动,妻子发来消息:“汤在保温箱里,记得热了再喝。”

打开家门时,玄关的小夜灯亮着暖黄的光。林夏换鞋时发现鞋柜上放着个礼盒,拆开看到是双新皮鞋,鞋盒里的卡片上写着“别总穿磨脚的旧鞋”。他忽然想起上周校对时被磨破的脚后跟,原来妻子早就发现了。

卧室门虚掩着,女儿的小床上传来均匀的呼吸声。林夏踮着脚走过去,看到女儿的枕边放着本图画书,自己画的插画里,编辑爸爸的手里总捧着本书,书里飞出好多星星。

厨房的保温箱里,番茄鸡蛋汤还冒着热气。林夏盛汤时,窗外的月亮正好移到厨房的窗台上,银辉落进汤碗里,像撒了把碎银子。他喝着汤想起老主任的话:“做编辑的,心里得有团火,既能烧开自己的汤,也能照亮别人的路。”

手机在客厅响起,是印刷厂的送样短信。林夏看着屏幕笑了笑,把空碗放进水槽。水流哗哗声里,他仿佛听见新书装订时的轻响,像无数颗文字在跳跃着,要去寻找属于它们的读者。

第二天早上七点,林夏站在印刷厂门口时,露水还挂在铁门的栏杆上。李厂长举着新样刊走过来,晨光在烫金的“山月记”三个字上流动,像月光淌过山间的溪流。“林编辑,你是第一个等在厂门口收样刊的编辑。”老厂长的笑声里带着水汽,“我们工人说,这书的字里都带着股倔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夏指尖抚过光滑的封面,烫金的竹叶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他忽然想起昨夜校对时,在书稿最后一页发现作者写的小字:“献给所有在深夜里还在与文字较真的人”。此刻那些铅字仿佛活了过来,在纸页间轻轻呼吸。

去医院的路上,公交车摇摇晃晃穿过晨雾。林夏把两本书放在膝头,《城南旧事》的封面是淡蓝色的,像小时候外婆家的天井;《山月记》的暗金色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像老周书房里那盏用了三十年的台灯。

老主任病房的窗台上摆着林夏上次送来的绿萝,叶片上还挂着晨露。老人接过新书时,手指在封面上久久停留,忽然笑了:“你看这纸页的切口,多整齐。”他翻开《山月记》的版权页,在责任编辑一栏的“林夏”二字上轻轻点了点,“当年你漏的那个错别字,现在肯定不会再犯了。”

林夏看着阳光透过纱窗落在书页上,在“责任编辑”四个字周围投下细碎的光斑。他忽然明白,那些被红笔圈住的错别字,被反复修改的封面,在印刷厂熬过的深夜,最终都会变成书脊上的年轮,记录着某个普通人对文字的虔诚。

离开医院时,晨雾已经散去。林夏路过街角的旧书店,玻璃窗里摆着刚上架的新书,《山月记》的烫金封面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他站在街对面看了很久,直到穿校服的女孩买下最后一本,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书包上的铃铛声在风里荡开,像文字在纸页间跳跃的声响。

手机响起时,编辑部的群里正在发新的选题。林夏走在晨光里,指尖在屏幕上敲出“收到”二字。风掀起他的衣角,带着油墨和纸张的气息,那是他闻了十年的味道,也是他要继续闻下去的,属于责任编辑的烟火气。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