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93章 美食摄影师——光影里的烟火气

林夏的镜头对准蒸笼掀开的瞬间,白雾像受惊的鸟群扑出来,在冷光灯下翻卷成流动的云。他屏息按下快门,ISO调到800的传感器捕捉到水汽里浮沉的光斑——那是灌汤包蒸腾的热气,混着姜末与猪肉的香气,在镜头前凝成具象的烟火气。

“再掀一次。”他头也不抬地说,右手在相机上快速调整参数,左手接过助理递来的擦镜纸。玻璃上的水雾刚擦净,就看见店主王师傅正举着蒸笼布发愣,竹篾缝隙里漏出的热气把他鬓角的白发熏得更湿,像沾了层糖霜。

“林师傅,这都拍第八遍了。”王师傅的口音带着浓重的淮扬腔,“再蒸下去,包子皮该塌了。”

林夏放下相机,指尖触到蒸笼边缘的竹片,温度烫得他缩了缩手。“最后一次,”他从器材箱里翻出块反光板,“您掀盖的时候慢半秒,让热气先冒三分之一,像给包子盖层纱。”

快门声再次响起时,林夏盯着取景器里的画面笑了。薄如蝉翼的包子皮上,褶皱像朵半开的菊花,蒸腾的热气在冷光下泛着珍珠母的光泽,连王师傅青筋突起的手背都成了最好的布景——这才是《老街食记》栏目要的“人间味”,不是精修图里的完美,而是带着温度的瑕疵。

“林哥,甜品店的马卡龙化了!”实习生小糖举着裱花袋跑过来,法式围裙上沾着杏仁粉,“老板娘说我们的灯太烫,把糖霜都烤化了。”

林夏踩着器材箱的滚轮滑过去,甜品台的玻璃罩上凝着层水珠,六色彩虹马卡龙歪歪扭扭地挤在瓷盘里,边缘的糖霜像融化的彩虹。穿洛丽塔裙的老板娘正用纸巾擦眼泪,假睫毛上的亮片掉进马卡龙的褶皱里,像颗走错路的星星。

“换侧逆光。”林夏把主灯移到45度角,“用柔光箱打亮顶面,让阴影落在侧面,这样既不会烤化糖霜,又能拍出层次感。”他拿起块淡紫色马卡龙,轻轻放在玻璃盘边缘,“再放把银叉,叉尖搭在盘沿,像刚有人要吃又舍不得。”

老板娘的抽泣声变成了抽气:“这样……这样真的好看吗?我学了三年才做出的渐变色,现在歪得像被狗啃过。”

“歪才真实。”林夏按下快门,“你看这块咬过的,”他指着自己刚才试吃的马卡龙,“缺角的地方露出杏仁饼的肌理,比完整的更让人想咬一口。”他忽然想起上周拍糖画时,老艺人手抖画歪的龙尾巴,反倒成了粉丝最喜欢的一张图,评论区都说“像真龙刚摆过尾巴”。

中午十二点,外卖还没到,林夏蹲在器材箱旁啃面包,镜头盖里还沾着早上拍蟹黄汤包时溅的油星。手机在帆布包深处震动,是母亲发来的视频,父亲举着锅铲站在灶台前,背景是厨房飘出的白汽:“你妈包了荠菜馄饨,说你拍的那些包子看着就饿。对了,周末回家不?你张阿姨的女儿在烘焙坊上班,说想跟你学拍蛋糕。”

“这周末有场农家宴拍摄,”林夏对着屏幕咬了口面包,“下周三回。对了,您上次说膝盖疼,我给您买了个加热垫,记得插电时别碰水。”

母亲的声音在听筒里忽远忽近:“知道了,比社区医生还啰嗦……”话没说完,就被父亲抢过手机,镜头晃得厉害,“儿子,拍农家宴记得拍锅巴饭,要那种贴着锅底焦成金黄的,你小时候能吃三大碗。”

挂了电话,林夏发现小糖在对着马卡龙发呆,手里的草莓酱抹得满勺都是。“怎么了?”他递过纸巾。

“我把草莓酱挤歪了。”女生的眼泪滴在甜品台上,“老板娘说这组图要是不行,她就要关店了,她女儿还在住院……”

林夏看着那抹歪歪扭扭的酱色,突然抓起相机。他让老板娘的女儿——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坐在甜品台前,手里举着那块沾了酱的马卡龙,故意让她舔嘴角的糖霜。快门声里,小姑娘的笑声像撒了把糖豆,连歪掉的草莓酱都成了最好的装饰。

“你看,”林夏把照片给老板娘看,“比完美的更打动人吧?”

下午三点,农家宴的拍摄车在村口陷了泥坑。林夏踩着雨靴下车,裤脚沾着的泥点溅到相机包上,像幅抽象画。穿蓝布衫的阿婆正举着锅铲站在灶台前,土灶里的柴火噼啪作响,把她脸上的皱纹照得像幅木刻画,锅里的土鸡汤咕嘟冒泡,油花溅在围裙上,开出朵朵金黄的花。

“林师傅,这鸡是我家自己养的,”阿婆往灶里添了把松针,“早上还在院子里追着黄鼠狼跑,现在就成了锅里肉。”

林夏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镜头对准掀开的锅盖。乳白色的汤里浮着红枣和枸杞,鸡油在表面凝成的花纹像片缩小的湖泊,阿婆用长柄勺搅动的瞬间,热气裹着松针的清香扑过来,让他想起小时候外婆的厨房——也是这样的土灶,这样的香气,连柴火烧裂的声音都分毫不差。

“阿婆,您尝口汤。”林夏举起反光板,“就像平时给孙子试咸淡那样,勺子递到嘴边停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阿婆眯着眼咂嘴的瞬间,林夏按下了连拍。照片里的鸡汤冒着热气,阿婆嘴角沾着的油星,眼角笑出的皱纹,甚至灶台上那只缺了口的粗瓷碗,都比任何摆盘都更有力量——美食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的灵魂永远系在做饭人的手上,系在那些不经意的瞬间里。

傍晚五点,暴雨突然砸在农家院的铁皮棚上,噼里啪啦的声响盖过了快门声。阿婆的孙子举着把油纸伞冲进厨房,伞面上的桐油被雨水泡得发亮,伞骨上还挂着片南瓜叶。“奶奶,雨太大了,摄影师叔叔的车陷泥里了!”

林夏看着窗外被雨水模糊的田埂,突然有了主意。“小弟弟,”他举起相机,“你举着伞站在灶台边,让奶奶给你盛碗汤。”雨水顺着屋檐淌成水帘,油纸伞的阴影落在土灶上,汤碗里的热气与窗外的雨雾交融,像幅流动的水墨画。

“这张能行吗?”小糖举着备用机拍花絮,镜头里的画面歪歪扭扭,雨水还溅到了镜头上,“连焦点都没对上。”

“这样才对。”林夏把照片导进电脑,雨珠在镜头上形成的光斑,像给画面蒙了层毛玻璃,“你看这孩子踮脚够碗的样子,看阿婆扶着他胳膊的手,比任何清晰的照片都更让人想家。”

晚上八点,拖车终于把拍摄车从泥坑里拉出来。林夏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车窗外掠过的路灯,手机屏幕上《老街食记》的最新推文已经破万赞,首图就是那张歪歪扭扭的马卡龙,配文写着“不完美的甜,才最像生活”。

评论区里炸开了锅:

“那个咬过的马卡龙,让我想起失恋时一个人吃的半盒”

“阿婆的鸡汤里,有我奶奶的味道”

“求问第八张图里的灌汤包在哪,我现在就想去排队”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张阿姨发来的消息,附带着张女生的照片——穿白色烘焙服的姑娘正给蛋糕裱花,侧脸的线条在裱花袋挤出的奶油弧线上方,专注得像在进行什么仪式。“这是我女儿晓棠,在‘甜时光’烘焙坊上班,说想请你指点下拍照技巧。”

林夏刚回了“好”,就看见晓棠发来的好友申请,头像是只戴着厨师帽的柴犬,背景是间摆满面包的橱窗。他点通过的瞬间,对方发来张照片:烤焦的曲奇饼干摆成笑脸的形状,配文是“失败品也有春天”。

林夏忍不住笑了,想起自己初学摄影时,把红烧肉拍成黑炭的样子,当时师傅没骂他,只是说“能把焦糊拍出烟火气,也是种本事”。他翻出下午拍的鸡汤图,点击发送:“你看,雨雾里的不完美,有时候比精修图更动人。”

晓棠秒回了个星星眼表情:“明天我烤巴斯克蛋糕,表面故意烤焦的那种,您有空来拍吗?我妈说您拍的食物会笑。”

车驶过跨河大桥时,林夏打开车窗,晚风带着河水的潮气扑进来,混着器材箱里残留的面包香。他看着手机里晓棠的烘焙坊地址,离王师傅的包子铺只有两条街,突然觉得这个城市的烟火气,原来都藏在这些不完美的褶皱里——烤焦的蛋糕边,歪掉的马卡龙,溅油的围裙,还有那些被雨水打湿的镜头。

副驾驶座上的小糖已经睡着,口水沾在相机包上,像颗融化的奶糖。林夏调低了空调温度,看着导航仪上回家的路线,明天要去拍晓棠的巴斯克蛋糕,后天得补拍王师傅包包子的手部特写,大后天……生活就像这些需要被记录的美食,不必追求每个细节都完美,只要带着温度去对待,自然会在光影里,长出最动人的模样。

路过市区的甜品街时,林夏让司机停了车。他走进“甜时光”烘焙坊,玻璃门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晓棠正趴在柜台上画蛋糕设计图,笔尖的奶油渍在纸上晕开,像朵小小的云。

“还没下班?”林夏敲了敲玻璃柜。

晓棠抬起头,眼睛亮得像刚出炉的舒芙蕾:“在想怎么把烤焦的地方拍得好看。”她把画纸推过来,焦糖化的边缘被画成了夕阳的颜色,“您觉得这样行吗?”

林夏看着画里的巴斯克蛋糕,焦黑的表面裂着不规则的纹路,像片干涸的湖,却在中心用草莓酱画了颗跳动的红心。他忽然想起父亲说的锅巴饭,那些贴着锅底的焦脆,原来都是时光烤出的勋章。

“明天用自然光拍,”他指着窗外的梧桐树,“让阳光从树叶缝里漏下来,落在蛋糕的焦边,像给它镀层金边。”

晚风穿过橱窗,吹动晓棠额前的碎发,也吹动了林夏器材箱里露出的那张照片——阿婆的孙子举着油纸伞,碗里的鸡汤热气腾腾,背景是无尽的雨帘。他知道,这张永远不会登上头条的照片,会是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因为它藏着最真实的人间:有点乱,有点暖,有点不完美,却让人忍不住想靠近。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