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90章 艺术指导——光影里的褶皱

林夏的指尖在监视器屏幕上停顿,指腹蹭过演员苏蔓微蹙的眉峰。镜头里的雨丝斜斜织着,女主角站在老书店的屋檐下,手里攥着本泛黄的《雪国》,睫毛上的水珠坠在第17帧时,他忽然按下了暂停键。

“这里的情绪太满了。”他转过身,导演椅的滚轮在地板上划出轻响。摄影棚的蓝幕还没撤,角落里堆着道具组刚送来的旧报纸,1998年的油墨味混着人工降雨的潮气漫过来。“她此时的难过,应该像被水洇开的墨迹,是慢慢晕开的,不是泼上去的。”

苏蔓的助理连忙递过保温杯,她却摆摆手,走到监视器前重看片段。“我总怕演不出那种钝痛。”女演员的声音带着疲惫,眼底的红血丝像蛛网,“书里说‘银河倾泻进瞳孔’,可我每次眨眼都像在哭。”

林夏从道具箱里翻出副细框眼镜,镜片是磨砂的,能模糊视线却不挡光。“戴上这个。”他帮苏蔓调整镜腿,金属支架在她耳后轻轻抵住,“想象你在看隔着雨帘的街灯,所有情绪都隔着层纱,要用力才能看清,却又抓不住。”

重拍时,林夏站在摄像机旁,看着苏蔓的肩膀慢慢松弛。当镜头推进到她握着书页的手指——骨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却在翻页时忽然放轻,像怕惊扰了什么——他朝摄像比了个手势,监视器右下角的“录制中”指示灯温柔地暗下去。

“林老师,儿童剧那边卡壳了!”场务小陈跑过来,工装裤的裤脚还沾着草屑。“那群孩子不肯穿恐龙服,说太闷了,王导的保温杯都摔了。”

林夏摘下沾着假睫毛的眼镜,镜片上还留着刚才的雨痕。他跟着小陈穿过走廊,听见排练厅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哭闹声,夹杂着恐龙服拉链的哗啦声。二十个穿卡通恐龙装的孩子挤在角落,绿色的尾巴缠成一团,其中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扯着自己的三角龙背鳍,眼泪把橡胶鳞片都打湿了。

“谁见过真的恐龙?”林夏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瞬间安静。孩子们的眼睛齐刷刷看向他,像被按下开关的小灯。“我上周去自然博物馆,看到霸王龙的骨架,它的爪子其实很像……”他蹲下来,用手指在地板上画了个爪子的形状,“像我们握蜡笔的姿势。”

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抽了抽鼻子:“可是这个衣服好热。”

“那我们来玩个游戏。”林夏指着窗外的梧桐树,“你们看树叶在动吗?那是风在和它们跳舞。现在你们是恐龙宝宝,风来的时候,尾巴要跟着摇,就不热了。”他穿上旁边的霸王龙服,笨重地转了个圈,尾巴扫到排练厅的镜子,发出哐当声。

孩子们的笑声像炸开的爆米花。当音乐响起时,三角龙的背鳍不再被扯拽,霸王龙的爪子跟着节奏挥舞,连最开始哭闹的小男孩,都在用尾巴轻轻拍打地板,像在打节拍。林夏退到角落,看着镜子里那群晃动的彩色身影,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少年宫排演童话剧,扮演树懒却总忍不住笑场,指导老师没骂他,只是说“树懒的慢,是因为心里装着甜甜的梦”。

中午在员工食堂吃饭时,林夏的手机震了震。母亲发来张照片,父亲坐在轮椅上,手里举着张泛黄的话剧票根——那是五十年前他们第一次约会看的《茶馆》,票根边缘已经脆得像枯叶。“你爸今天翻旧物翻到的,”母亲的消息跟着进来,“说想再看次话剧,问你能不能弄到票。”

林夏咬着筷子想了想,回复:“下周带你们去后台看排练,比看戏有意思。”他想起父亲退休前是中学语文老师,总爱在家朗读《雷雨》的台词,声音洪亮得能震落窗台上的茉莉。化疗后父亲的声音弱了,却还是会在清晨对着窗外念“太阳出来了”。

“林老师,张教授的讲座视频剪辑好了,您要不要过目?”实习生小周抱着笔记本跑过来,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脸上。“就是有段他讲《牡丹亭》的,总觉得情绪不到位。”

林夏点开视频,画面里的张教授穿着中山装,讲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时,手指在空中划出的弧线有些僵硬。“他年轻时候演过快板,”林夏忽然说,“你试试把这段的背景音乐换成京胡,再把镜头推近他的手——老票友说话时,手指会不自觉地打节拍。”

小周半信半疑地操作着,当京胡的调子响起,张教授的指尖果然跟着动了,原本板正的语调里忽然淌出点婉转的意味。“太神了!”小周瞪大了眼睛,“您怎么知道的?”

“上次看他袖口的磨痕,”林夏指着屏幕里教授的手腕,“是常年握鼓板磨出来的。每个人的过去,都会藏在小动作里。”他想起张教授总爱用拇指蹭无名指的第二关节,那里有个浅窝——是年轻时打快板磨出来的茧子褪后的痕迹。

下午三点,林夏刚在休息室泡好枸杞茶,就被制片人李姐堵在了门口。“那个新晋影帝,”李姐的高跟鞋在地板上敲出焦虑的节奏,“说访谈穿的西装太老气,非要不穿外套,你快去看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化妆间里,影帝江哲正把西装外套扔在沙发上,白衬衫的领口敞着两颗扣子,露出锁骨处的纹身。“这衣服像我爸穿的。”他对着镜子扯领带,语气里带着不耐烦,“粉丝就爱看我随性点。”

林夏拿起外套,指尖拂过胸前的口袋巾:“您上次在颁奖礼说,最感谢的是您父亲,他总说‘做事得有样子’。”他把外套重新搭在江哲肩上,“这件西装的剪裁是参考您父亲年轻时的款式,您看这肩线的弧度,和您父亲在老照片里的样子几乎一样。”

江哲的动作顿了顿。林夏趁机系好领带,在领口留了半指宽的空隙:“随性不是散漫,是藏在规矩里的自在。就像您演的卧底警察,领带歪着却眼神笔直,那才是劲儿。”

镜子里的影帝沉默了片刻,忽然抬手把领口的扣子系上了。“行,听你的。”他的声音软了些,“对了,我爸下周来看我,能不能请你也给他拾掇拾掇?他总穿那件洗得发白的夹克。”

傍晚六点,夕阳把摄影棚的窗户染成蜂蜜色。林夏给儿童剧的孩子们发完恐龙形状的棒棒糖,正准备收拾东西,却被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拽住了衣角。“老师,”她举起张画,纸上是个穿着恐龙服的大人,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林叔叔”,“这个给你,我明天会好好穿衣服的。”

林夏蹲下来接过画,发现小姑娘的指甲缝里还沾着恐龙服的绿色颜料。“这尾巴画得真像,”他指着画里的尾巴,“比真的还威风。”

小姑娘咯咯地笑,露出刚换的门牙:“妈妈说,您让我觉得恐龙不可怕了。”她忽然凑近,小声说,“其实我怕黑,穿上恐龙服就不怕了,像有怪兽保护我。”

送走孩子,林夏的手机响了,是张教授打来的。“小林啊,”老人的声音带着笑意,“讲座视频放出去,好多老票友说听出了《锁麟囊》的味儿,都问我是不是请了高人。”

“是您自己的底子好。”林夏靠在门框上,看着夕阳把自己的影子拉得很长,“下周带您去看儿童剧,孩子们演的恐龙可有意思了。”

挂了电话,他看见小周抱着本相册跑过来:“林老师,您看这个!”相册里是三十年前的照片,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站在舞台上,扮演树懒却笑得露出豁牙,旁边的指导老师正弯腰跟他说着什么,神情温柔得像春天的风。

“这是您?”小周的眼睛亮晶晶的。

林夏的指尖拂过照片里老师的手,那双手刚帮他整理过歪掉的树懒爪子。“嗯,”他的声音有些发潮,“那时候总觉得演不好,老师说‘你不用演树懒,你只要想想下雨时,蜗牛怎么慢慢爬过树叶就行了’。”

晚上八点,林夏走出摄影棚,晚风带着桂花的甜香扑过来。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母亲发来的视频,父亲正举着那张《茶馆》票根,对着镜头比划着什么,轮椅旁边放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中山装。“你爸说要穿这个去看排练,”母亲的声音笑着,“还说要跟你请教怎么摆姿势,不能给你丢人。”

林夏笑着加快脚步,路过街角的花店时,进去买了束康乃馨。明天是母亲的生日,他想早点回去,给她试试新买的羊绒衫——米白色的,领口是圆的,不会勒到她化疗后变粗的脖子。上周视频时,母亲试穿旧毛衣总说“有点紧”,其实是不想让他担心。

走到巷口,他看见张教授站在路灯下,旁边站着个穿米色风衣的女生,手里捧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小林,这是我女儿方怡,”教授笑着介绍,“在艺术学院教形体的,说早就想跟你聊聊儿童剧的肢体表达。”

女生伸出手,指尖温暖而有力:“我看过你指导孩子们的视频,把恐惧变成游戏的想法,太妙了。”她的风衣口袋露出半截剧本,是《小王子》的改编版,“我们正在做个项目,教自闭症儿童通过角色扮演表达情绪,或许可以合作?”

林夏握住她的手,闻到她风衣上淡淡的松节油味,像画室里的气息。“其实是孩子们教我的,”他笑了笑,“他们怕恐龙服,不是怕衣服,是怕被当成怪物。我们要做的,只是告诉他们,每个怪物里面,都藏着个想跳舞的小孩。”

方怡的眼睛亮起来,像排练厅里那些被点亮的小灯。她翻开笔记本,里面画满了各种手势的速写:“你看这个,是自闭症孩子表达‘开心’的手势,像不像小恐龙摇尾巴?”

晚风掀起两人的衣角,远处传来儿童剧排练厅隐约的笑声,像串流动的音符。林夏看着手里的康乃馨,忽然觉得这个夜晚很长,足够他们聊完恐龙的尾巴,聊完《茶馆》的台词,聊完那些藏在光影里的、温柔的褶皱。

他点了点头,看着路灯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像幅刚画好的素描,线条柔软,却带着笃定的力量。街角的便利店还亮着灯,林夏提议去买瓶热牛奶,方怡笑着说好,脚步轻快得像踩着舞台的节拍。

路过橱窗时,林夏看见玻璃倒影里的自己——手里捧着康乃馨,身边站着聊得投契的人,远处有等待他的家人,明天有值得期待的工作。原来艺术指导不只是指导别人,也是在这些细碎的瞬间,慢慢找到自己最舒展的姿态。就像那些被他点亮的眼神,那些被他抚平的褶皱,最终都成了照亮自己的光。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