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77章 自由摄影师——镜头后的漂泊

林夏把第七十三张存储卡塞进防潮箱时,雨丝正斜斜地打在车窗上,像无数根细针,扎得玻璃嗡嗡发颤。下午四点的国道旁飘着柴油和潮湿草叶的味道,货车司机老周的解放鞋在泥地里碾出深痕,鞋帮沾着的泥浆甩在车门上,像幅即兴的抽象画。他举着刚导出来的照片冲林夏喊:“这张太晃了!我说了要‘卡车穿越戈壁’的霸气,你把我的‘老伙计’拍成了陷泥潭的驴,连车牌都糊了一半,对得起这包中华烟吗?”

副驾上的三脚架还在滴水,是早上在山顶拍日出时淋的,金属架腿上凝着的水珠滚进脚垫,洇出片深色的圆。助理小汪用纸巾擦着镜头,镜片上的水雾像层薄纱,擦了又起:“夏哥,周师傅说得对,上周就跟你提过,得用三脚架慢门,把车轮拍得清晰,你非说‘要留颠簸的虚焦才像跑长途的’。现在的客户都爱高清大片,谁耐烦看你拍的‘纪实风’?李哥给旅游博主拍的公路照,P得像电脑壁纸,连路边的杂草都修成了薰衣草,单张报价是咱们的两倍,人家现在都开上SUV了!”林夏盯着相机里渐显的车辙——轮胎的纹路里嵌着沙粒,是从新疆戈壁带回来的,黄得发暗,像被太阳烤过的盐。父亲总说“自由摄影得留糙气,就像农家菜得带点土,太精致了没烟火”,可现在的客户似乎更相信“滤镜堆出来的完美”,觉得真实的褶皱是不上档次的证据。

后备箱的整理箱里堆着七十二张废片,最底下那张的角落沾着点盐碱——是父亲2015年拍盐碱地时留的,当时他是父亲的搭挡,跟着在无人区扎了半个月帐篷,相机防雨罩被沙尘暴磨破三个洞,父亲的老镜头上还留着道沙痕,是被风里的石子打的,像道浅浅的伤疤。父亲总说“这是土地给咱们盖的邮戳,证明咱们来过”。上个月给民宿老板拍宣传照,对方非要把土坯墙P成地中海蓝,说“土黄色太压抑,蓝的显高级”,林夏拿着测光表跟他讲道理:“黄土的肌理里有阳光晒过的温度,比颜料涂的真实,你看这墙缝里的草,都是从土里长出来的,P成蓝色就像给庄稼涂油漆,不伦不类。”结果对方找了影楼团队,精修图发在携程,配文“野路子摄影师不懂审美升级”,预订量涨了四成,评论区全是“假装在圣托里尼”。

“霸气不是P出来的。”林夏转动镜头环,金属摩擦声混着雨声像在磨牙,“你这卡车前保险杠少了块漆,是去年在秦岭爬坡时蹭的,你说‘这是勋章,比新的金贵’。”他放大照片细节,驾驶室里的挂历停在2022年3月,纸页边缘卷了角,“你爱人每月给你换张新的,这张后面还夹着女儿的涂鸦,画了个小房子,说‘爸爸早点回家’,P成高清图,这些都没了,多可惜。”他调出原片,车轮溅起的泥水糊了半张脸,却把后视镜里的晚霞拍得格外清楚,“这才是跑长途的样子,带着风尘,带着故事,比抠图换背景的‘霸气’实在。你在戈壁滩吃的冷馒头,在服务区蹭的热水,都藏在这些泥点里,P掉了就像把日子里的盐全倒了,没味。”

老周的指甲在手机壳上抠出白痕,烟盒被他捏成了团,烟丝从裂缝里漏出来,混着泥粘在手心:“我儿子在城里开影楼,拍的车比你这清楚十倍!背景是雪山草原,轮胎比镜子还亮,连车牌上的字母都能数清,你这倒好,连我挡风玻璃上的裂痕都拍上了,晦气!人家那照片能挂在客厅,你这顶多贴在车屁股上!”他点开朋友圈,某卡车司机的写真里,车头被P成了亮红色,背景是合成的沙漠落日,连车轮扬起的沙都P成了金色,“这才叫宣传,你这叫拆台,我要拿这照片给货主看,人家得以为我的车快散架了,谁敢跟我签合同?”

林夏的目光落在后座的帆布包上,那里裹着台老式禄来双反,真皮手柄磨出了毛边,露出里面的浅棕色皮质,像块老腊肉。包侧的口袋里塞着张泛黄的地图,标记着父亲拍过的路线——从漠河到三亚,用红铅笔描的线像条蜿蜒的血,每个停留点都画着小小的相机符号。去年父亲在拍黄河凌汛时突发脑梗,倒在冰面的瞬间还举着相机,最后一张照片里,冰裂的纹路像张巨大的网,网住了跃出水面的鱼,银闪闪的。父亲常说“自由摄影就是追着光跑,光在哪,镜头就该在哪,别管路平不平,天好不好”。

傍晚的雨停了,夕阳把云层染成了橘子色,像块刚剥好的糖。林夏翻开父亲的工作手账,牛皮纸封面的边角已经卷成波浪,摸起来像块晒干的海带。里面夹着张2010年的加油票,背面用蓝笔写着:“拍养蜂人要等蜂箱开盖的瞬间,蜜香混着汗味才够劲;拍守林人得留他袖口的树脂,那是松树的吻——自由摄影不是游山玩水,是替那些没机会说话的人、没名字的物件,留个念想。”某页夹着根干枯的骆驼刺,是父亲在罗布泊拍的,现在还带着点咸,凑近闻能想起沙漠的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夏哥!”山脚下的护林站突然发来消息,附带段视频——老站长正举着砍刀劈柴,火星溅在他的补丁棉袄上,像撒了把星星,“快来!老王头要退休了,想拍组‘与树合影’,他说就信你爸拍的‘带树皮味’的照片,别人拍的太干净,像假的!”林夏抓起相机包,背带在肩上勒出红痕,护林员小李在语音里喊:“别带补光灯!老站长说‘太阳的光最实在,比那些瞎晃的灯暖’!”

护林站的木屋前,老站长正用布擦着他的油锯,链条上还沾着松脂,黄澄澄的像块琥珀。他的胶鞋后跟磨平了,露出深色的橡胶,走起路来“吱呀”响,裤脚卷着,小腿上的伤疤像条褪色的蛇,是年轻时救火被树枝刮的。“这棵云杉是我刚来时种的,现在比屋顶还高。”他张开双臂抱住树干,树皮的纹路在他手背上印出浅痕,像幅微型地图,“当年你爸来拍防火宣传,把我手上的茧拍得比树纹还清楚,说‘这才是守护的样子,比任何奖杯都值钱’。”

林夏没开连拍,单张单张地按快门,听着快门声和风声混在一起,像首简单的歌。老站长的白发被风吹得乱翘,像团蒲公英,油锯放在脚边,链条的反光映在他眼里,像颗跳动的星。有张照片拍到了树洞里的鸟窝,老站长正往里面塞面包屑,手指粗糙得像树皮,却轻得像怕碰碎了梦;有张拍到了他棉袄上的补丁,是用消防服的红布补的,格外显眼,“这是前年救山火时烧的,留着做个纪念”。老站长看到照片时突然摸出个铁皮烟盒,锈得厉害,里面藏着张父亲拍的黑白照,年轻的他扛着树苗,裤脚全是泥,脸上却笑开了花:“你看,这泥土的颜色,跟你现在拍的一模一样,没骗人,真实的东西经得起看。”

老周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木屋外,手里的烟蒂在地上摁灭,火星溅起来又很快熄灭,像颗流星。他脚边的泥地上,放着刚从卡车里拿出来的苹果,用塑料袋裹着,还带着雨珠:“刚才……我看了那组卡车照,车轮上的戈壁沙粒在光下闪,像撒了金粉。”他挠挠头,耳根有点红,“其实我是来求你帮忙的,想拍组‘卡车走过的路’,从老家到新疆,把每个歇脚的服务区、每个路边的里程碑都拍下来,给我快出嫁的闺女留着,让她知道爸这些年跑的路,不是瞎跑,是为了给她挣嫁妆。”

深夜的国道旁,小汪在整理白天的照片,笔记本电脑的光映着他年轻的脸,突然问:“夏哥,咱们总跑野路,接的都是这些‘不值钱’的活,真的能撑下去吗?人家工作室拍的美食照,餐具都P得发亮,连水珠的位置都对称,咱们拍的牧民奶茶,连奶皮上的苍蝇都留着,客户不说咱们不专业吗?太较真了,是不是傻?”林夏把老站长的照片导进硬盘,文件夹命名为“2023年秋,老王头的树——胸径58厘米”,数字是老站长用卷尺量的,精确到厘米,“你看这禄来相机,”他拍了拍后座的包,皮革的纹路里还嵌着去年的沙粒,“没有自动对焦,却能抓住蜜蜂停在花上的瞬间。自由摄影不是赚快钱,是替时光存档——等老周的闺女看到卡车辙里的沙,就知道她爸走过多少路;等老王头的孙子看到树洞里的鸟窝,就知道爷爷守护过什么,这些比P出来的完美值钱,就像老面馒头,发酵得慢,但有麦香,速食面包快,却没那个味。”

第二天一早,老周发来段女儿的语音,小姑娘的声音脆生生的,像山涧的泉水:“爸,夏哥拍的卡车好酷!保险杠的疤像奥特曼的勋章!我把照片设成壁纸了,同学都说我爸是公路英雄!”后面还跟着张截图,是她手机壁纸,正是那张被老周骂“晃得像驴”的照片,卡车在雨雾里前行,车灯劈开黑暗,像道希望的光。林夏望着车窗外掠过的胡杨林,晨光把树干照得像金条,树叶在风里哗哗响,像在鼓掌。

导航提示下一个目的地是盐湖,客户是群地质学生,想拍“盐结晶的生长纹路”,说“不用修,真实的几何比任何滤镜都美,那些自然形成的花纹,比设计师画的还神奇”。林夏踩下油门,车轮碾过积水,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像串珍珠,转瞬即逝,却亮得让人忘不了。

他知道这些带着泥点、沙粒、松脂的照片,永远不会像影楼大片那样精致,却会像父亲拍的盐碱地,在时光里慢慢沉淀出重量——让每个看到的人突然想起,那些没被滤镜修饰的瞬间,那些带着汗水和风尘的真实,才是生活最结实的骨架,像老周卡车的钢梁,像老王头抱住的树干,像所有在漂泊中被认真记录的瞬间,经得起雨打风吹,对得起那句“这就是我走过的路,真实不虚”。

后座的禄来相机突然“咔嗒”响了声,像父亲在调焦。林夏从后视镜里看去,防潮箱的指示灯闪着微弱的光,照亮了存储卡上的标签——“2023.10.17 老周的卡车 雨”,字迹被雨水洇了点,却比任何印刷体都清晰,像刻在时光里的脚印,一步一步,扎实得很。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