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43章 作曲家——旋律人生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第43章 作曲家——旋律人生

作者:陈同学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7 14:34:3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暴雨如注的深夜,林夏蜷缩在工作室的皮质沙发上,耳机里循环播放着刚完成的影视配乐第三版小样。工作室的隔音棉将外界的雨声隔绝在外,只剩下音箱里冰冷的电子鼓点不断撞击耳膜。窗外的闪电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将他苍白的脸照亮又迅速隐没在黑暗中,宛如被命运反复炙烤的囚徒。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三次通宵改稿,制片方的修改意见像雪片般飞来:“情绪不够激昂”“**部分不够震撼”“要加入当下流行的电子元素”,这些字迹在电脑屏幕的蓝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工作室的墙面布满密密麻麻的便签纸,上面潦草记录着转瞬即逝的灵感片段,如今却被改得面目全非。角落里堆积的咖啡杯已生出褐色的霉菌,外卖盒散发着令人作呕的酸腐味。电脑屏幕上,DAW软件里八十多个音轨如同纠缠不清的蛛网,林夏的手指在键盘和MIDI控制器上机械地舞动,将一段段旋律切割、重组,就像在拼凑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

“夏哥,制片组又来消息了。”助理小雯的声音从微信里传来,带着小心翼翼的颤抖,“他们说还是不满意,要求明天中午前必须给出新方案,否则......”消息戛然而止,但林夏知道那未说出口的威胁意味着什么——这个项目一旦丢了,不仅意味着数月的努力白费,更可能让他在圈内的口碑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手机突然震动,是母亲打来的电话。林夏犹豫了一下,按下了静音键。屏幕上显示着未接来电记录,最近一周已经有七八个来自家里的未接来电。他知道母亲一定是想和他商量妹妹的婚礼事宜,但此刻他满脑子只有那些永远改不完的旋律。记忆突然闪回,去年父亲突发心脏病住院时,他正在赶一个游戏配乐项目,直到手术结束才匆匆赶到医院。父亲躺在病床上虚弱地说:“别耽误工作”,而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至今仍在他的噩梦中回响。

还记得刚入行时,林夏怀揣着对音乐纯粹的热爱,梦想着创作出能直击人心的作品。那时他住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用一台老旧的电脑和廉价的耳机,却能沉浸在音乐世界里一整天。他的毕业作品《城市呼吸》曾在校园原创音乐大赛上获奖,评委称赞那是“用音符描绘出了都市人的孤独与希望”。在昏暗的出租屋里,他无数次对着月光发誓,要让自己的音乐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光。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沉重一击。为了生计,他不得不接各种商业配乐的活,从粗制滥造的短视频背景音乐,到毫无灵魂的广告插曲。渐渐地,他的作品里充斥着套路化的和弦走向和迎合市场的流行元素,曾经的创作热情在一次次修改和妥协中消磨殆尽。有一次为了给一款洗脑广告配乐,他连续一周循环播放某首口水歌,最后听到旋律就忍不住干呕。

“叮——”邮件提示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打开一看,是知名导演陈默的助理发来的邀请,希望他能为新电影《归途》创作主题曲。这是一部讲述留守儿童故事的文艺片,陈默在业内以对艺术的严苛要求着称,能得到他的认可,对林夏来说本应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但邮件末尾的一句话让林夏的心凉了半截:“不过制片方希望能加入当下流行的说唱元素,确保歌曲有更高的传唱度。”又是这样,无论多有深度的作品,最终都要向市场妥协。林夏关上电脑,疲惫地躺在沙发上,工作室的隔音效果极好,静得能听见自己沉重的呼吸声,还有心脏深处传来的细微碎裂声。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是女友苏晴发来的消息:“我们分手吧。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你心里只有音乐,我永远是那个被你忽视的人。”林夏盯着屏幕,手指悬在回复框上许久,最终什么也没说。聊天记录定格在三天前,苏晴说自己发烧到39度,而他只是回复“多喝热水,我在赶稿”。此刻那些文字像无数根钢针扎进心脏,他想起两人第一次约会,在音乐厅里,苏晴眼里闪烁的光芒比舞台上的聚光灯还要明亮。

第二天清晨,林夏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工作室。小雯递来一杯咖啡,欲言又止:“夏哥,陈默导演的团队说今天必须确定合作意向。”林夏点点头,打开电脑,调出《归途》的主题曲初稿。那是一首安静的民谣风格曲子,简单的吉他伴奏,配上空灵的女声哼唱,仿佛能听见远山的呼唤和孩子的心声。每一个音符都是他熬夜查阅大量留守儿童资料,无数次被真实故事刺痛内心后凝结而成的。

但他知道,这样的作品是过不了制片方那一关的。于是,他开始机械地往曲子里加入电子鼓点和说唱段落,原本纯净的旋律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当他完成修改版时,看着屏幕上面目全非的乐谱,突然觉得一阵恶心。胃里翻涌着咖啡和胃酸的混合物,他冲进卫生间,对着马桶剧烈呕吐,仿佛要把这些年吞咽的所有妥协和屈辱都吐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书架角落里的一个U盘——那是他大学时期的音乐作品合集。他鬼使神差地插上U盘,点开了《城市呼吸》。熟悉的旋律响起,钢琴声如泣如诉,弦乐缓缓铺陈,仿佛时光倒带,将他带回那个纯粹的音乐时代。那一刻,仿佛有一束光照进了他昏暗的内心。他想起自己曾经对音乐的誓言:“要用音符讲述真实的故事,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真诚。”

林夏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重新打开《归途》的项目文件,删掉了所有后来添加的商业元素,恢复了曲子最初的模样。然后,他给陈默导演发了一封邮件:“陈导,这是我认为最适合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如果您觉得不合适,我愿意放弃这次合作。”点击发送键的瞬间,他的手在颤抖,仿佛在点燃一颗随时可能引爆职业生涯的炸弹。

邮件发送出去后,林夏感到一阵轻松,仿佛卸下了沉重的包袱。他关掉电脑,第一次在白天走出工作室。街道上阳光明媚,行人匆匆,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所小学。正值放学时间,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传入耳中,让他想起了《归途》里那些孤独的留守儿童。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从他身边经过,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那纯粹的快乐让他心头一颤。

就在这时,手机响起,是陈默导演亲自打来的:“小林,你的曲子我听了,太棒了!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不要管制片方的意见,一切按你的想法来。”林夏愣住了,握着手机的手开始发抖,眼眶瞬间湿润。电话那头,陈默的声音带着难得的激动:“我做了三十年电影,等的就是这样能和画面产生化学反应的音乐!”

接下来的日子,林夏全身心投入到《归途》的音乐创作中。他走访了贵州山区、甘肃偏远小镇等多个留守儿童学校,用录音设备记录下孩子们的歌声和笑声。在一个破旧的教室里,他遇到了十岁的小雨,父母外出打工五年未归,小雨却用稚嫩的声音唱着自编的歌谣:“月亮是妈妈的脸,星星是妈妈的眼。”这句歌词被他原封不动地写进了主题曲,成为最动人的点睛之笔。

他还邀请当地的民间艺人加入创作,将侗族大歌的和声元素融入配乐,让音乐充满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在录音棚里,当专业歌手第一次演唱完整版主题曲时,所有工作人员都红了眼眶。那纯净的歌声里,饱含着思念、希望与坚守,仿佛穿越时空,直击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电影上映前的试映会上,当《归途》的主题曲响起时,整个影厅鸦雀无声。画面中,留守儿童孤独的身影与音乐完美融合,曲终,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观众擦拭着眼泪说:“这音乐让我想起了老家的孩子,太真实,太感人了。”一位影评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林夏用音乐为留守儿童搭建了一座与世界对话的桥梁。”

《归途》大获成功,不仅在各大电影节上斩获多个奖项,主题曲也在各大音乐平台走红。林夏的名字开始被更多人熟知,找他合作的邀约络绎不绝。但这一次,他学会了拒绝,只选择那些真正有意义的项目。他推掉了多个高价的商业广告配乐,却免费为留守儿童公益组织创作系列歌曲。

在一次音乐分享会上,林夏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作为一名作曲家,我不想成为音乐的奴隶,而是要做音乐的主人。我要用我的作品,去讲述那些值得被听见的故事。”台下,苏晴坐在观众席上,看着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林夏,眼中闪烁着欣慰的泪光。

如今,林夏的工作室依然摆满了乐谱和咖啡杯,但氛围却截然不同。墙上贴满了他和团队走访各地的照片,那些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民间艺人专注的神情,成了他最珍贵的创作素材。他会定期回老家看望父母,陪父亲下棋,听母亲唠叨家长里短。在他的帮助下,妹妹的婚礼上播放了他亲自创作的温馨乐曲,全家人在音乐声中笑得合不拢嘴。

他也重新追回了苏晴。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他带着苏晴来到两人第一次约会的音乐厅,在空荡荡的舞台上,为她演奏了一首专属的钢琴曲。琴声如诉,诉说着这些年的遗憾与成长。曲毕,他单膝跪地:“这次,换我听你心里的旋律。”

某个深夜,林夏又一次坐在工作室里。这一次,他不是在赶稿,而是在为一首公益歌曲谱曲。窗外月光如水,他的手指在键盘上轻轻舞动,一段温暖的旋律缓缓流淌出来。手机屏幕亮起,是母亲发来的消息:“儿子,你写的歌,村里的孩子们都会唱了!”配图中,一群孩子围着老槐树,仰着小脸大声歌唱。

工作室的灯光依旧明亮,林夏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继续书写着属于他的旋律人生。他明白,真正的好音乐,就像一杯陈年美酒,越品越有味道;也像一首动人的诗,总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而他,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创作这样的音乐,让每一个音符都充满生命的温度。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