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 第1章 开元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第1章 开元

作者:隐城的驼龙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5 23:20:55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先天二年深秋,大明宫含元殿内鎏金兽炉吐着袅袅青烟,却驱不散满室寒意。李旦斜倚在蟠龙榻上,龙袍领口微敞,露出脖颈间青灰的药痕——那是连日忧思与病痛留下的印记。他望着阶下跪着的李隆基,目光在儿子挺拔的身姿与腰间明黄玉带间游移,恍惚想起二十年前抱着襁褓中幼子逗弄的光景。

"你姑姑找到了没?"李旦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磨过砂纸,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榻边青玉镇纸,那是太平公主去年寿礼所赠。殿外突然卷起一阵狂风,拍得朱红窗棂咯咯作响,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寒鸦。

李隆基叩首时冠冕上的东珠晃动,映出他眼底转瞬即逝的暗芒:"儿臣已命金吾卫搜遍洛阳城,姑姑自上月离宫后...至今未有踪迹。"他垂眸掩去神色,余光瞥见父亲交叠的双手青筋暴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李旦忽然剧烈咳嗽起来,绣着金龙的帕子染上点点猩红。他挣扎着坐直身子,苍老的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朕累了..."话音未落,侍奉在侧的老太监已捧着明黄诏书躬身上前。诏书展开时沙沙作响,墨迹未干的"传位"二字在烛光下泛着刺目的光。

"从今日起,朝堂大小事务...皆由你决断,对了这个东西是你祖母留下来的你拿着吧!。"李旦将诏书重重拍在案上,指向桌上的盒子,李隆基抬头的瞬间,李旦恍惚看见太平公主的眉眼在儿子脸上一闪而过——同样锐利的凤眼,同样抿起时带着倔强的唇角。

"父皇!"李隆基膝行半步,宽大的衣袖扫过冰凉的青砖。

"退下吧。"李旦挥了挥手,背过身去不再看他。殿门吱呀关闭的声响里,他望着墙上太平公主进献的《簪花仕女图》,画中美人巧笑嫣然,却再也不会踩着环佩声响,捧着新酿的葡萄酒来请安了。"三郎,真的是你吗..."他对着虚空喃喃自语,泪水滴落在袖中藏着的半枚玉佩上,那是多年前兄妹三人共游曲江时摔碎的信物。

先天二年十一月朔日,大明宫丹凤门城楼悬起九旒龙旗,三十六名金甲武士执戟分列丹墀。随着司礼太监尖利的"恭请陛下"声划破长空,李隆基踏着六十四级白玉阶拾级而上,玄色衮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当他接过传国玉玺的刹那,鼓乐齐鸣,长安百万军民的山呼海啸震得朱雀大街的槐叶簌簌飘落。

退朝后的文德殿内,新君将《贞观政要》重重拍在龙案上。烛火映着他紧蹙的眉峰,案头堆着厚厚奏折:河东盐政积弊、剑南军饷虚耗、铨选官员鱼龙混杂。"传姚崇、宋璟!"他猛地起身,袍角扫落案上铜龟烛台,"朕要这大唐吏治,重现贞观之风!"

三个月后,洛阳紫微城显德殿。姚崇手持《开元新格》竹简,声音响彻云霄:"诸州刺史不得兼任别职!"殿外忽起狂风,将他的官袍鼓成风帆。李隆基抚掌大笑,转身指着墙上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姚卿可知朕为何将此图悬于此处?贞观之治,开元当继!"

开元十年,泰山之巅云雾翻涌。李隆基身着十二章纹冕服,在玉牒上郑重写下:"嗣天子隆基,敢昭告于昊天上帝:天启李氏,运兴土德...今寰宇大定,黎庶丰安..."祭文声震四野,五色祥云忽然聚于日冕,漫山遍野的臣民齐刷刷伏地叩首。随行的史官奋笔疾书,将这"封禅祥瑞"载入史册。

长安钦天监内,袁天罡手指抚过泛黄的龟甲。烛火摇曳中,他凝视着上纸上与挚友李淳风写的的"弘治贞观,政启开元"八字谶语。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惊起栖在观星台上的夜枭。"盛世...真的来了。"袁天罡眼中映着璀璨星斗,恍惚间又回到数十年前那个为武曌预言"女主昌"的夜晚。

此时的兴庆宫沉香亭畔,李隆基正与高力士对弈。棋盘上黑白子犬牙交错,他忽而落子如飞:"传朕旨意,集天下文士编修《唐六典》!"棋子重重砸在云石棋盘上,惊得花萼相辉楼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远处,大明宫的飞檐翘角刺破暮色,恰似一只蓄势待发的凤凰,即将在开元盛世的长空翱翔。

开元十年深冬,百福殿内铜鹤香炉吐着苍白烟雾,将素白帷幔熏得发灰。李旦蜷缩在织金锦被中,枯槁的手指仍死死攥着半幅褪色的茜纱——那是太平公主及笄时,兄妹同游芙蓉园所剩的残片。窗棂外北风呼啸,卷着细雪扑在朱红廊柱上,恍若无数叩门声。

"国师...请..."气若游丝的呼唤惊得侍奉的宫娥一颤。袁天罡撩开厚重的鲛绡帐,映入眼帘的是形容枯槁的太上皇。曾经温润如玉的面容如今布满青灰,唯有那双眼睛仍透着不甘的幽光,死死盯着他腰间悬挂的青铜罗盘。

"太平...是三郎..."李旦剧烈咳嗽起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真的...不是他?"殿外突然传来铜漏滴水声,滴答、滴答,像极了二十年前太极宫政变时,滴落在龙袍上的血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请大家收藏:()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袁天罡躬身行礼,玄色道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禀太上皇,老臣以星象起卦,公主之踪...与陛下无关。"他话音未落,李旦忽然爆发出一阵癫狂的笑声,震得帐顶金铃乱颤。笑声未落,又化作压抑的呜咽,浑浊的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浸湿了枕畔的茜纱。

"好...好啊..."李旦颤抖着摸索枕边的白玉如意,却因气力不支摔落在地,"当年...我第一次让帝位给母后...第二次禅让给皇兄...第三次..."他的声音渐渐微弱,"这江山...终究是三郎的了..."

袁天罡望着榻上形容枯槁的故人,想起垂拱年间那个月夜,少年李旦捧着《道德经》请教星象的模样。如今物是人非,唯有窗外的古槐依旧,枝桠上积雪簌簌而落,似是天地同悲。

"至于太平的去处..."李旦忽然抓住他的手腕,指甲深深掐进皮肉,"你知道的...对不对?"殿内死寂如坟,唯有铜漏声愈发清晰。袁天罡垂眸避开那灼热的目光,良久才道:"天道循环,自有定数。"

李旦松开手,瘫倒在枕上,望着帐顶蟠龙纹喃喃:"罢了...罢了...朕这一生...周旋于权力漩涡...也该歇歇了..."他的声音越来越轻,最后消散在缭绕的檀香中。

次日卯时三刻,百福殿的晨钟悲鸣九声。当值太监揭开帷幔,只见李旦面容安详,手中仍紧攥着茜纱残片,仿佛握着年少时最珍贵的回忆。消息传至兴庆宫时,李隆基正在批阅奏折,狼毫笔突然坠地,墨汁在《开元新礼》上晕染出一片乌云。

"父皇!"凄厉的哭喊撕破宫墙。三日后,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从长安城出发,载着这位三让帝位的帝王前往桥陵。陵区内,三十六对石兽昂首而立,仿佛在诉说着李旦跌宕起伏的一生。当"睿宗"庙号刻上石碑的刹那,长安百姓望着漫天大雪,纷纷感叹:那位在权力夹缝中求存的皇帝真不容易啊!

喜欢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请大家收藏:()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