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碧霄剑魂 > 第184章 归途遥望]

碧霄剑魂 第184章 归途遥望]

作者:闲石人生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05:54:13 来源:全本小说网

一、归心似箭

断云峰的晨光,终于褪去了万界纷争的戾气。

莲池的水面映着澄澈的天空,昨日的血色与暗影已荡然无存,只有几片新落的莲瓣在水面轻漂。阿竹站在池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青衫依旧,剑鞘的云纹却比往日更深沉,仿佛沉淀了万界的风霜。

“真要走了?”白发长老捧着一碗新沏的莲心茶,茶汤清澈,浮着两朵完整的莲心。

阿竹接过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笑道:“不是走,是回家。”他望向山下的望仙镇,炊烟正从青瓦间升起,像极了他刚入剑莲宗时看到的模样,“万界虽大,可李前辈说过,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的心,还在这断云峰的泥土里。”

长老点点头,眼中闪过欣慰:“也好。万界的纷争暂歇,可这人间的‘圣道’,还需有人细细浇灌。你看那池边的新苗,若没人日日照看,哪能长成接天莲叶?”

三日前,次元裂隙的光芒渐渐柔和,化作一道道透明的光带,将各个世界的气息悄然隔开。修真界的修士们带回了“莲心诀”,要在灵脉旁种满荷花;魔法域的星莲开始在暗夜发光,照亮了曾经的暗影之地;星际海的莲舟里,第一次响起了孩子们的歌声。

而阿竹知道,自己的使命不在那些遥远的世界,而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他要让剑莲圣道,不只存在于传说和裂隙的另一端,更要存在于寻常百姓的柴米油盐里。

“这是李前辈与苏前辈当年用过的莲种,你带上。”长老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里面装着数十粒饱满的莲子,“望仙镇的池塘该翻土了,种下去,明年夏天就能开花。”

阿竹接过锦囊,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握着的不是种子,是百年传承的重量。他对着长老深深一拜,转身走向山门——没有御剑飞行,没有次元穿梭,只是一步一步,踏着被晨光晒暖的青石板,像无数个寻常的清晨一样。

二、市井侠影

望仙镇的青石板路,比断云峰的石阶更热闹。

挑着菜担的农妇笑着与阿竹打招呼,她篮子里的青菜上还沾着露水;聚剑斋的王老头趴在柜台上打盹,柜上摆着新刻的木剑,剑鞘上的莲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铸剑铺的师父正在敲打铁器,火星溅在地上,像极了断云峰的星火。

“阿竹回来了!”王老头被铁器声惊醒,看到青衫少年,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快进来尝尝新酿的莲子酒,等着你给评评味呢。”

阿竹笑着走进聚剑斋,空气中弥漫着木削与酒香。他从锦囊里取出三粒莲子,放在柜台上:“王伯,把这莲子泡在酒里,喝着更清心。”

“哟,这是剑莲宗的‘圣莲籽’吧?”王老头小心翼翼地收起莲子,“前几日听上山的药农说,你在天上跟会喷火的人打架?”

阿竹拿起柜上的木剑,指尖抚过歪扭的莲纹:“不是打架,是听他们说话。就像您常说的,脾气再暴的人,心里也藏着点软乎事,只是没人肯耐心听。”他顿了顿,看着街上追逐嬉闹的孩童,“王伯,您这聚剑斋后屋闲着也是闲着,不如……”

“你想做啥?”王老头眼睛更亮了。

“开个‘说剑堂’如何?”阿竹的声音带着笑意,“不教打打杀杀,就讲讲李前辈如何帮农户耕地,苏前辈如何为如何接生,讲讲‘侠心’不是非得斩妖除魔,帮邻居挑担水,给问路的指个道,都是侠。”

王老头拍着大腿叫好:“这主意好!我这就叫人收拾后屋,再请说书先生来,不,不用请,我就能说!当年我爹给苏前辈送过打铁的炭,那故事能说三天三夜!”

午后的阳光穿过聚剑斋的窗棂,照在阿竹与王老头身上,两人凑在一起,用炭笔在纸上画着说剑堂的样子——一张长桌,几条长凳,墙上挂着幅简单的莲池图,图旁写着“侠在人间”。

街上的孩童凑在门口看,阿竹笑着招手:“你们也来,以后教你们认字,教你们怎么用木剑帮张婶挑水,既省力,又不会打翻水桶。”

孩童们欢呼着跑进来,小小的身影在光影里穿梭,像极了断云峰上初绽的新莲。

三、莲社初立

望仙镇的“剑莲社”,在蝉鸣最盛的七月开了门。

社址就在聚剑斋后屋,王老头亲手做的木牌挂在门口,上面的“剑莲社”三个字,笔画虽不工整,却透着一股憨直的认真。屋里摆着从各家借来的桌椅,墙上贴满了阿竹抄录的《剑莲真意》片段,都是些“邻里互助”“见善必为”的句子。

“今日我们不讲剑法,讲‘听’。”阿竹坐在长桌前,面前放着一碗清水,三十几个男女老少围坐听着,有镇里的学徒,有田里的农夫,还有几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李前辈说过,好多纷争,都是因为没人肯好好听人说话。就像张大哥和李二哥,为了半寸地界吵了半年,其实张大哥是怕李二哥的牛踩了他的菜苗,李二哥是嫌张大哥的篱笆挡了他的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碧霄剑魂请大家收藏:()碧霄剑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拿起两根筷子,轻轻放在水面:“你们看,两根筷子若是对着顶,谁也不让谁,碗就得翻;可若是并排漂着,就能一起载起一颗莲子。”

人群里的张大哥红了脸,挠着头道:“阿竹兄弟说得是,明日我就把篱笆挪半尺,再帮李二哥的牛钉个铁掌。”

李二哥也站起来:“我那牛早该钉掌了,晚上我请张大哥喝酒,就喝王老头的莲子酒!”

众人哄堂大笑,妇人怀里的孩子也跟着咯咯笑,屋里的气氛像刚开坛的酒,又暖又醇。

阿竹看着这景象,想起了断云峰上的莲池。原来“圣道”从不是什么高深的道理,就是让张大哥肯挪篱笆,李二哥愿请喝酒,就是让抱着孩子的妇人,不用再担心丈夫跟人起争执。

“明日我们学‘莲心拳’。”阿竹拿起桌上的木剑,剑尖在地上画了个简单的莲形,“不是打人的拳,是强身的法子,学了能帮家里多挑两担水,能在田里多弯半个时辰腰。”

镇西的李寡妇第一个报名,她丈夫去年病死了,留下三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学了这拳,我就能去山里采更多草药,不用总麻烦大家接济。”

“还有我!”铸剑铺的小徒弟举着手,“我想学好了,帮师父拉风箱,他年纪大了,总咳嗽。”

阿竹笑着点头,阳光从窗缝里照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像撒了一层金粉。他知道,剑莲社就像一颗刚种下的莲子,只要日日浇灌以“善”,总会有开花的一天。

四、道在人间

深秋的望仙镇,处处透着丰收的喜气。

剑莲社的屋子已经不够用了,镇民们自发捐了木料,在旁边加盖了两间,一间做了“读书角”,摆着各家凑的书,有《论语》,有《农桑要术》,也有阿竹抄的《剑莲真意》;另一间做了“互助坊”,谁家里有难处,都可以来这里说,能帮的,大家一起伸手。

阿竹此刻正蹲在镇东的池塘边,教几个孩童种莲子。池塘是去年冬天大家一起挖的,引了山泉水,如今水清见底,正适合种莲。

“记住,莲子要埋在泥里三寸,太深了发不了芽,太浅了扎不住根。”阿竹的手指沾满了泥水,却笑得开心,“就像做人,太急了成不了事,太懒了也不行。”

孩童们似懂非懂地跟着学,小手把莲子小心翼翼地埋进泥里,像在埋下什么宝贝。不远处,剑莲社的成员们正帮着孤老王婆婆收谷子,镰刀挥动的声音,与读书角传来的朗朗声,交织成一首安稳的歌。

“阿竹,县里的官差来了!”王老头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还攥着个酒葫芦,“说是听闻我们镇民风好,想请你去给其他镇子讲讲,怎么把日子过和睦了。”

阿竹直起身,看着远处官道上的马车,车帘上绣着个小小的“廉”字。他想起凌云手书的“侠者,力之所及,必助于人”,原来“侠心”不止在江湖,也在让更多的镇子,都能像望仙镇这样,有丰收的谷,有满池的莲,有不用锁门的夜。

“我不去。”阿竹摇摇头,指着正在收谷子的众人,“要讲,就让他们来看。看看张大哥帮李二哥修屋顶,看看李寡妇教大家辨认草药,看看孩子们在莲池边认字——这才是‘圣道’,不是我说出来的,是大家活出来的。”

王老头愣了愣,随即大笑:“你这孩子,跟当年的凌掌门一个样,总说‘做得比说得好’。”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望仙镇的屋顶上,也洒在断云峰的方向。阿竹望着那熟悉的山峰,仿佛能看到白发长老站在心莲堂前,对着这边微笑;仿佛能看到李云歌与苏婉清的身影,正行走在某个不知名的小镇,教那里的人种莲,教那里的人“听”与“帮”。

他低头看着脚边的莲池,新种的莲子已经冒出了嫩芽,小小的,却带着韧劲,正努力地朝着阳光生长。

这或许就是“归途”的意义——不是回到起点,而是带着走过万水千山的感悟,把脚下的土地,变成更值得留恋的地方。这或许就是“遥望”的真谛——不必时时望着远方的传奇,因为自己,正在成为传奇的一部分。

剑莲社的灯笼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窗纸,照在门前的石板路上,像一条温柔的路,引着晚归的人回家。阿竹知道,只要这盏灯亮着,只要莲池的新苗还在生长,剑莲圣道就永远不会熄灭。

因为它不在次元的裂隙里,不在遥远的传说中,就在望仙镇的烟火里,在你帮我收谷子,我教你种莲子的寻常日子里。

圣道无疆,归心是家。

喜欢碧霄剑魂请大家收藏:()碧霄剑魂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