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汴京诡案手札 > 第183章 工资条

汴京诡案手札 第183章 工资条

作者:彧无为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7-25 21:54:3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当寓意长寿吉祥的太湖寿山石渗出民夫之血,贵人追逐风雅却是用百姓的血肉铸就。

慈德殿的宫人捂着口鼻,趾高气扬地道:“太后娘娘说了,午膳前必须将这石头弄走,否则就唯你们是问!”

周正和孟俞纷纷拱手。

池翰拿出一个布包,打开后是一枚铜钱和一块木牌。

“这是采石力夫的号牌。”林知夏在湖州处理过类似的案件,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么说,死者是江南应奉局的一名匠人,他一个采石的,怎么自己被封在石内了!”池翰百思不得其解。

林知夏指尖抚过寿山石内壁,黏腻触感裹挟着桐油与松脂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凑近闻了闻。

池翰见状道:“查过了,凶手是以桐油打底,混入松脂,才形成这般‘琥珀尸’的效果,这腌渍手法倒像是...”

“江南船坞防腐的方法。”林知夏目光微深,靠近那具尸骸,在其嘴里发现了水银,“表面还涂了一层蜂蜡,是个懂行之人做的。”

池翰噙着下巴:“看内脏所化血水,死者死亡时间应该不会太久,只是不知为何都粘住了。”

这点林知夏倒是知道。

“太湖石常年沉于水底,具有吸水性,会加速尸体脱水,而且蜂蜡也会渗入石头的细孔。”

凶手是故意的,难道是怕尸体在里面晃动不成。

林知夏摩挲着指尖,似是发现了什么。

她看向宋大:“去寻块布来。”

布?

宋大不知道对方要布做什么,但也没法问宫里的人要。

他犹豫了一下,朝外跑去。

就在这时,刘光瑞抱着个木箱,同樊老一起回来了。

他一个大理寺少卿,竟跟在一名仵作身后,倒像个学徒。

见林知夏看过来,刘光瑞有些拐扭地转开目光。

而樊老的手里,刚好拿着块黑布。

林知夏知道,樊老跟她老想一块去了。

她将黑布展开,往寿山石上一甩,将其包裹。

这块石头因神似一个寿字方称为寿山石。

此时被黑布一盖,寿字出头的那一点就是人头,此刻七尺巨石就像是传说中无脸的黑无常。

那凸出的石点,像是他的鼻息,无端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

旁边的禁军目光都被吸引过来。

林知夏掀开一角,头往里一钻,果然看到石壁和尸骸正泛着磷光,幽幽发亮。

刚刚她在查看时,就发现尸体表皮有蜡层混入了萤石粉。

这萤石粉还蹭到了寿山石的内壁上。

樊老也探进一个脑袋,出言质问道:“你最近是越发懈怠了,早上点卯都不去了。”

这若是平常,林知夏一定会赔笑两声。

但今天,她真没有这个心情!

兄长情况紧急,江成那边也还没消息传回来,她的心还乱着呢!

池翰不知两人在做什么,忍不住探头进来。

三人均是半躬着身子,半个身子留在外面,看着有些荒诞滑稽。

池翰看到萤石粉在暗处发亮,立即想明白:“凶手是想在寿宴上展示!”

试想一下,当官员呈上这块石头,太后在内的所有人都在感叹其鬼斧神功时,石头突然裂开,露出闪着诡异磷光的尸体。

那场景一定让人印象深刻。

但昨晚没触发,说明中间出了差错,又或者凶手错估了这石材的粘接度。

林知夏立即让人将慈德宫内的宫人全部叫出来,看看昨晚宴席上,有谁接近过这块寿山石。

樊老道:“石头内壁这个空间,是人工凿出来的,他们把石头撬开,将尸体藏进去后,再以黄蜡、白矾末合熔注之,粘接起来。”

这正是江南应奉局用于假山拼接的方法。

很多奇形怪状的异石,都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通过粘连、雕刻后天制作的。

池翰道:“死者本就是应奉局采石工,这样看来,是他的同僚,将他尸体藏进去的,人应该不难找,只是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林知夏噙着下巴,凝视着那具尸骸,却是明白了三分。

对方是想通过这种方法,揭露什么!

樊老拿出平头铁凿,准备剥离尸体。

他用平整的尖头嵌进死者的耳后,小心的把皮肉从石上分离。

从左耳到右耳,他很耐心地一点一点,用同样的方法戳开边角后,再慢慢撕扯开。

头部是比较轻松的,因为粘合面不大,最难揭下来的是背部。

樊老让林知夏帮忙扶着死者的头,将准备好的热醋沿着石壁,自死者的脖颈处浇下。

热醋可以软化尸体表面粘连的那层东西。

当热醋蒸汽裹着刺鼻酸味漫开,尸体也渐渐倾倒下来。

不过,在关节凸起的位置,还是需要铁凿介入才能分离。

当尸体被剥离后,石壁上留下一个清晰的人形,还有一排蝇头小字。

陈大——太兴十二年二月工单:

日上工八个时辰,共计二十九天。

正工钱:三贯,

食耗折九百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汴京诡案手札请大家收藏:()汴京诡案手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械损折三百五十文、

石神祭二百文、

甲头钱三百文、

脚钱一百五十文、

预支钱六百文、

欠偿钱八百文。

实发:零,倒欠三百文转下月债。

这是江南应奉局一名匠工的工单。

陈大,这难道就是死者的名字?

池翰望着这令人心惊的数字:“每日劳作八个时辰,月终结算竟倒欠三百文。”

刘光瑞也满面不可置信:“这般盘剥,岂非将人当牲口使唤?”

三贯钱对于他这个在汴京长大的人来说,根本不能算钱。

即使他们没有接触过采石工,一听也知这是个极度消耗体力的差事。

林知夏凝视着石壁人形印迹,忽觉耳畔似有凿石声隐隐传来。

那些雕琢祥瑞的叮当声里,不知浸透了多少匠人的血泪。

太后宫中熏香未散,而千里之外的太湖深处,应奉局的铁凿仍在昼夜不息地凿刻着新的“祥瑞“。

孟俞不知何时已站在两人身后:“应奉局的提举还关在大理寺,这甲头钱和脚钱是什么意思,本官也很好奇!”

说罢,便和周正出宫去往大理寺。

刘光瑞蹲到樊老旁边:“可以确定死亡时间吗?”

“石壁上刻的是二月,他会不会是不满二月份的工钱,三月份就死了?”池翰也忍不住插嘴道。

樊老看向林知夏:“你先说说看。”

许是看出林知夏比往日沉默,樊老故意让她来说。

刘光瑞和池翰同时看过来,他们知道林知夏会验尸。

林知夏怔了一下,才道:“要保证尸体不腐化,至少得在铜油里浸泡一个月。

首先得确定,他被浸泡的时间,关于这块寿山石的情况,你们查到多少?”

刘光瑞忙回道:“这我知道,这寿山石是从苏州阊门走水路运到汴京的,路上花了两个月。

原石是三月份从湖底采出的,匠人花了近四个月雕刻整形,才使它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

喜欢汴京诡案手札请大家收藏:()汴京诡案手札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