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汴京风云:寒门巨贾 > 第164章 孤舟博浪

汴京风云:寒门巨贾 第164章 孤舟博浪

作者:中元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06:52:1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六十四章:孤舟搏浪

查封的朱红官印如同瘟疫的标记,迅速在沈墨轩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蔓延开来。他居住的小院虽未被彻底封门,但刑部衙役的看守与王府侍卫的监视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他牢牢困在方寸之地。更令人窒息的是那随之而来的、无形的孤立。

往日里称兄道弟、把酒言欢的所谓“朋友”,此刻踪迹全无,仿佛人间蒸发。几个曾受过他技术指点或商业便利的龙泉窑场主,托人捎来的不再是问候与合作意向,而是言辞闪烁、急于撇清关系的“绝交信”。甚至连一些钱塘商盟内部,原本坚定支持他的成员,在得知产业被封、朝廷严查的风声后,也开始出现了动摇和不同的声音。

“早就说过,沈公子行事太过张扬,如今果然惹来大祸!”

“我等身家性命皆系于商盟,可不能被他一人牵连!”

“不如……我们联名,请沈公子暂且退出商盟管理层,以平息外界非议?”

诸如此类的言论,如同阴沟里的暗流,在商盟内部悄悄涌动。周掌柜与李掌柜等人虽竭力弹压,但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难以遏制。曾经凝聚一心、生机勃勃的钱塘商盟,在外部重压与内部猜忌的双重打击下,显露出了分裂的征兆。

消息断断续续地传入被软禁的小院,每一次都像一把冰冷的锉刀,磨蚀着人心。负责看守的老衙役看向沈墨轩的目光,也从最初的同情,渐渐带上了一丝看待“将死之人”的怜悯。

众叛亲离,孤立无援。

这便是政治风暴最残酷的一面,它不仅能摧毁你的**,更能碾碎你的精神,让你在无尽的孤独与绝望中自我崩溃。

沈墨轩独自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初冬的寒风卷起枯叶,打着旋儿掠过他脚边。他望着高墙上方那一方灰蒙蒙的天空,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无愤怒,也无恐惧,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沉静。

他没有时间去自怨自艾,也没有精力去怨恨那些背叛与退缩。危机如同汹涌的浊浪,已扑面而来,他这叶孤舟,若不想被彻底拍碎、沉入深渊,就必须在惊涛骇浪中,找到搏击的方向与力量。

他闭上眼,强迫自己将所有杂念摒除,开始极其冷静、极其客观地梳理现状。

劣势显而易见:

1. 政治孤立: 被保守派势力锁定为攻击目标,在朝中缺乏强有力的奥援。新政派虽可能同情,但自身亦处境艰难,未必会全力保他。

2. 舆论不利: 对手编织的罪名经过精心包装,在不明真相的士林和民间容易形成负面印象。

3. 人身受限: 被软禁在汴京,行动失去自由,无法亲自指挥应对。

4. 经济受损: 名下主要产业被查封,商盟人心涣散,经济命脉遭受重创。

但,他并非毫无依仗:

1. 技术根本: 改良青瓷的技术是实实在在的,提升了龙泉乃至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和品质,这是无法抹杀的功绩,也是他与地方窑场、乃至部分务实官员的利益连接点。

2. 商盟基础: 商盟的核心骨干如周掌柜、李掌柜等人,是与他共同经历过风浪的,忠诚度较高。海外的船队基本盘尚未受到直接冲击。

3. 康王府的“微妙”关系: 康王还需要他的“医治”来延续生命,至少在康王咽气之前,王府明面上不会直接落井下石,甚至可能因为某种“投鼠忌器”或“利益捆绑”而进行有限度的暗中维护(比如那两名监视的侍卫,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4. 未明的底牌: 秦昭雪留下的“栖梧庄”以及那张奇异图纸,代表着未知的变数。慕容惊鸿神出鬼没,她的武力与江湖渠道,或许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5. 皇帝的“彻查”旨意: 这既是危险,也是一线生机。“彻查”意味着事情尚未定论,他还有自辩和操作的空间。关键在于,如何让皇帝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被掩盖的真相。

对方的弱点:

1. 罪名大多牵强附会,缺乏铁证。 “勾结江湖”、“暗蓄私兵”等指控尤为空泛,难以坐实。

2. 保守派内部也非铁板一块, 其攻击主要出于政治目的,而非与他有不可调和的私人恩怨,存在分化、瓦解的可能。

3. 新政派虽处境不佳,但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他们也需要寻找机会反击保守派的攻势。

思路逐渐清晰。沈墨轩猛地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坐以待毙,只有死路一条!他必须主动出击,哪怕希望渺茫!

他立刻起身回到书房(书房虽被搜查,但基本文具尚在),铺开纸张,开始奋笔疾书。

首先,他撰写了一份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的 《自辩陈情书》 。文中,他坦然承认自己作为举人经商确与世俗观念有悖,但强调此举是为“学以致用,通商惠工,并非逐利忘义”。他详细阐述了改良青瓷工艺对提升产业、造福地方的积极意义,将“点石成金”归于技术进步而非妖术。对于海外探索,他紧扣朝廷“商屯”诏令,表明是为“开拓海疆、实边固防”尽一份心力,绝非“暗蓄私兵”。他坦然承认与慕容惊鸿相识,但坚称其乃“侠义之士,于风灾、匪患中多有义举”,驳斥“勾结匪类”的污蔑。整篇疏文不卑不亢,摆事实,讲道理,将对手的攻击一一化解于无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汴京风云:寒门巨贾请大家收藏:()汴京风云:寒门巨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封《自辩书》是他为自己竖起的旗帜,必须想办法递上去,至少要让部分朝官看到。

接着,他开始书写密信。

第一封,写给陈砚舟。信中未多言自身委屈,而是冷静分析了朝局,指出保守派此举意在借打击他而攻击新政,恳请陈砚舟及其背后的新政派同僚,若能施以援手,可在合适时机,于朝中代为呈递或散播他的《自辩疏》,并设法引导舆论,揭露对手罗织罪名、党同伐异的本质。

第二封,写给杭州的周掌柜、李掌柜等商盟核心成员。信中首先安抚众人,表明自己信心未失,要求他们稳住阵脚,核心团队务必团结,暗中维持商盟基本运作,尤其要保住海外的船队力量。同时,他指示他们动用一切可靠渠道,收集龙泉窑场、市舶司以及其他合作者对他技术贡献、商业信誉的正面评价,形成民间“万民伞”(舆论声势),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封……沈墨轩笔尖顿了顿,墨迹在纸上微微晕开。这封信,是写给那个神秘消失的秦昭雪。地址,他写了“栖梧庄”,但能否送到,他毫无把握。信中内容极为简洁,只有寥寥数语:

“庄外风雨骤,庄内图犹存。雪泥鸿爪,可能指路?”

他没有哀求,只是点明现状,并暗示自己已接触到她留下的核心秘密(奇异图纸),询问下一步的指引。这是一次试探,也是一次求助,更是将选择权交还给了那个布局者。

写完三封密信,沈墨轩仔细用火漆封好。如何将这些信送出去,避开王府和刑部的耳目,是一个极大的难题。他手中可用的资源几乎为零。

就在他凝神思索之际,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如同夜莺啼鸣般的唿哨。

沈墨轩心中一动,这是……他与慕容惊鸿约定的暗号之一!

他悄然走到窗边,透过缝隙向外望去。夜色已深,院外看守的侍卫身影在灯笼下显得有些模糊。

只见一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如同轻烟般从高墙外飘然而入,无声无息地落在了院中角落的阴影里。不是慕容惊鸿又是谁?

她依旧是一身黑衣,背着她那狭长的包裹,清冷的眸光在黑暗中扫过,精准地落在了沈墨轩所在的窗口。

绝境之中,这抹熟悉的黑色身影,仿佛撕裂沉重夜幕的一道微光。

沈墨轩没有任何犹豫,迅速将三封密信从窗口缝隙中递了出去。

慕容惊鸿伸手接过,看也未看,便纳入怀中,对着沈墨轩微微颔首,身形再次一晃,便已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原地,仿佛从未出现过。

希望,随着那三封密信,悄然融入了无边的夜色,驶向未知的前路。

孤舟,已开始搏浪。

慕容惊鸿的及时出现,为沈墨轩带来了传递消息的唯一渠道。三封密信能否顺利送达?陈砚舟和新政派会如何应对?商盟核心能否稳住局面?而最关键的是,秦昭雪会收到那封暗示性的求助信吗?她是否会再次现身,或是给出新的指引?那张藏在“栖梧庄”的奇异图纸,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能否成为破局的关键?沈墨轩的主动反击刚刚开始,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喜欢汴京风云:寒门巨贾请大家收藏:()汴京风云:寒门巨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