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汴京风云:寒门巨贾 > 第139章 海洋之梦

汴京风云:寒门巨贾 第139章 海洋之梦

作者:中元堂客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06:52:19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三十九章:海洋之梦

夜深人静,钱塘商盟总部的书房内,灯火通明。窗外是杭州城稀疏的灯火和远处钱塘江低沉的潮鸣,窗内,沈墨轩独自坐在宽大的书案后,面前摊开着那份由朝廷颁下、言辞大胆的“商屯”诏令抄本。

他的指尖缓缓划过那一个个力透纸背的字句——“探索海外无主荒地”、“建立据点”、“垦殖渔猎”、“自卫之权”……每一个词,都像是一块投入他心湖的巨石,激起层层叠叠的波澜。

这诏令,与他前世记忆中那片蔚蓝星球上曾掀起的、改变世界格局的大航海时代,何其相似!虽然细节、背景迥异,但那股鼓励向未知海洋进发、开拓新土地、寻找新资源的精神内核,却隐隐相通。那是打破地域禁锢,连接更广阔世界的起点!

他仿佛看到了巨大的宝船劈波斩浪,看到了陌生的海岸线上飘扬的旗帜,看到了新的作物、新的物产、新的市场,以及……一个依托海贸建立的、远超顾魁时代的商业帝国!这不仅仅是财富,更是一种力量的延伸,一种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东南大乱”的深远布局。

一股久违的、属于开拓者的热血在他胸腔中涌动。科举仕途,固然是康庄大道,但眼前这条通往海洋的道路,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创造的激情,更与他此刻掌握的商盟力量完美契合。

然而,沸腾的热血很快被理智冷却。他深知,梦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巨大的鸿沟。远洋航行需要坚固的船只、经验丰富的船员、精确的导航技术、应对风浪和疾病的能力,以及……应对未知土地上可能存在的土着、猛兽、乃至其他竞争者(比如可能存在的倭寇或西方探险者)的武力与智慧。商盟虽有积累,但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这点家底显得如此单薄。

次日,沈墨轩召集了钱塘商盟所有核心成员——周掌柜、李掌柜,以及新近吸纳的几位在航运、货殖方面颇有实力的理事,齐聚刚刚修缮完毕的议事厅。

当沈墨轩将“商屯”诏令的内容以及自己初步构想的海外拓殖蓝图娓娓道来时,整个议事厅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激烈的议论。

“……探索海外无主之地?这,这岂不是如同《山海经》所言,虚无缥缈?”一位年资较老的理事捻着胡须,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怀疑与担忧,“海上风浪无常,妖魔频出(指代未知危险),更有甚者,若遇上那等茹毛饮血的生番,或是神出鬼没的海盗,岂不是血本无归,乃至性命不保?”

“王老所言极是,”另一人附和道,“我商盟刚刚经历风灾,又经顾魁之乱,元气虽复,根基尚浅。当务之急,应是稳固杭州基业,深耕现有商路,贸然投入巨资探索未知,风险实在太大!无异于将全副身家押于骰盅之上!”

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大多数人都被这超乎想象的计划所震撼,本能地感到恐惧与排斥。就连一向支持沈墨轩的周掌柜,此刻也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李掌柜却有不同的看法,他眼中闪烁着冒险家的光芒:“诸位!此言差矣!风险固然有,但机遇更大!想想看,若真能找到一处无主宝地,开辟新的航线,获得稳定的特产货源,甚至建立我们商盟自己的海外基地,那将是何等光景?届时,我钱塘商盟将不再局限于杭州一隅,而是真正能与那些经营数代的海商巨擘比肩!朝廷既然下了诏令,便是鼓励,这其中必有大利可图!”

“利在何处?茫茫大海,何处寻觅?即便找到,如何经营?如何守御?”反对者立刻反驳。

议事厅内顿时分为两派,争论不休。一派强调风险,主张稳健;一派看好远景,主张冒险。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沈墨轩静静听着,并未急于表态。他知道,必须让众人看到更清晰的路径,才能消除恐惧,凝聚共识。

待争论声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所虑,皆有道理。海洋确非坦途,充满了未知与危险。正因如此,我们更不能盲目出海,如同无头苍蝇。”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着一幅简陋沿海舆图的屏风前,手指点在东南方向一片模糊勾勒出的岛屿轮廓上。

“我们首次的目标,不应是那遥不可及的‘无主荒地’,而应是一个相对明确、风险可控,且已有前人零星探索过的地方。”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那片岛屿上,“此地,名为‘流求’(注:古代对台湾的称呼)!”

“流求?”众人目光聚焦。

“据我所知,前朝乃至本朝,已有渔民、商船偶尔抵达其北部沿岸。此地距离我朝相对较近,航行风险较远洋为低。岛上物产丰饶,传闻有樟脑、硫磺、鹿皮、金沙等物,且土地肥沃,可垦殖耕作。其土人部落散居,并无统一强权,易于接触。”沈墨轩依据前世的知识和此世搜集的零星海图信息,勾勒出流求的概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汴京风云:寒门巨贾请大家收藏:()汴京风云:寒门巨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们首次探险,目的并非立刻建立据点殖民,而是勘察!绘制精确海图,了解沿岸水文、物产分布、土人风情,寻找合适的泊锚地与未来可能的贸易点。同时,亦可携带我朝丝绸、瓷器、铁器等物,尝试与土人进行小规模贸易,验证其价值。”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此次航行,规模不求大,但求船坚、人精、准备充分。所需资金,可由商盟公帑出一部分,亦欢迎各位自愿认购股份,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他将一个宏大而模糊的“海外拓殖”梦想,拆解成了一个具体、可行、分步走的“流求勘察与试探性贸易”计划。目标明确了,风险似乎也变得可以衡量和控制。

议事厅内再次安静下来,众人都在消化沈墨轩的话。相比于那虚无缥缈的“无主荒地”,流求显然是一个更现实的目标。勘察与试探性贸易,听起来也比直接殖民要稳妥得多。

周掌柜沉吟良久,终于开口:“若只是勘察流求,规模控制,准备充分……老夫以为,或可一试。毕竟,朝廷有此诏令,海贸亦是未来大势所趋,我商盟若不能占得先机,恐落后于人。”

李掌柜更是激动:“沈公子此议甚妥!循序渐进,方是正道!我愿认购一股!”

有了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表态,再加上沈墨轩清晰的规划,原本反对的声音渐渐弱了下去,更多的人开始认真思考其中的利弊与参与的可能性。

经过又一番详尽的讨论和利弊权衡,最终,商盟核心层达成决议:集中资源,组建一支精干的探险船队,以“勘察海况、探索商机”为名,首次前往流求!船队由两艘坚固的四百料海船组成,配备经验丰富的船长、水手、通译(寻找懂闽南语或可能懂流求土着语言的人),以及必要的护卫和工匠。同时,广泛征集熟悉东南沿海航路的向导。

决议既下,整个钱塘商盟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开始高速运转起来。挑选船只、招募人手、采购物资、制定航行计划……各项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与不安的情绪,在商盟内部弥漫。所有人都明白,这将是商盟成立以来,最大胆,也最具决定性的一步。

就在船队各项准备基本就绪,即将择吉日扬帆起航的前夕,三封来自不同地方、承载着不同意味的信件,几乎同时送到了沈墨轩的手中。

第一封,来自汴京,苏芷瑶。娟秀的字迹透着关切,信中除了问候他在杭州灾后是否安好,商盟发展是否顺利外,更隐晦地提醒他,朝廷关于“商屯”之议,背后牵扯甚广,非仅商业利益,更涉及朝堂派系与边防战略,望他谨慎行事,切勿卷入过深,并附上一些京城时新的点心配方,聊表心意。淡淡的温馨与遥远的担忧交织,让沈墨轩心中一暖,又添几分思量。

第二封,来自同在汴京的陈砚舟。这位好友的信则直接得多,字里行间带着急切:“墨轩兄台鉴:闻东南有‘商屯’之议,朝中非议者众!保守一脉斥其为‘与民争利’、‘启衅海外’,清流中亦有言此乃‘耗竭民力’、‘重商轻农’之举,争议颇大!诏令虽下,然前景未卜,恐生反复。兄身处其局,万望慎之,切勿倾力投入,恐为池鱼!”这封信,如同一盆冷水,让沈墨轩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此事在政治层面的复杂性。机遇与风险并存,不仅在海上的风浪,更在庙堂的唇枪舌剑。

而第三封信,没有落款,只在素白的信笺上,以清峭熟悉的笔迹写着一行字:

“船队出发时,算我一个。倭寇与雷彪之线索,或可借此行一并探查。”

是慕容惊鸿!

她竟主动要求同行!

沈墨轩握着这封简短的信,心中五味杂陈。慕容惊鸿的加入,无疑为这次探险增添了强大的武力保障和情报探查能力,对于应对可能出现的倭寇或雷彪的威胁,至关重要。她愿意登船,是否也意味着,她对自己、对商盟的某种认可?或者说,她探查倭寇线索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目的?

三封信,三种不同的声音,代表着来自京城故友的关怀与警示,以及来自那位神秘女子难以捉摸却又至关重要的助力。

沈墨轩将三封信并排放在书案上,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片即将被船队驶入的、深邃而未知的海洋。

前路,注定不会平静。

但梦想的帆,既已扬起,便再无回头的道理。

沈墨轩的流求探险船队即将起航,慕容惊鸿的加入带来了更强保障,也带来了更深的不确定性。苏芷瑶和陈砚舟的警告言犹在耳。船队将在流求遇到什么?是丰富的物产和友善的土着,还是潜伏的倭寇与雷彪的阴谋?朝中关于“商屯”的争议,又会给这次航行带来怎样的影响?茫茫大海之上,等待他们的,究竟是通往新世界的坦途,还是吞噬一切的旋涡?

喜欢汴京风云:寒门巨贾请大家收藏:()汴京风云:寒门巨贾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