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雄 > 第2059章 宣慰

北雄 第2059章 宣慰

作者:河边草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9-12 17:40:14 来源:抖音小说网

元贞九年九月,辽东大雪纷飞,已是一片冰天雪地。

辽东城依旧坐落于辽水之畔,仿佛冰原上的巨兽,不畏风雪,任凭岁月磋磨。

…………

只是今年这座辽东大城当中,却有着另外一番热闹。

十余万唐军回军已有一个多月,唐军大部趁着辽水结冰,携带着战俘缴获已经顺利撤回了辽水西岸的怀远镇,并将在怀远镇过冬。

辽东城中则留下了两万唐军驻守于此。

其实本不用留下这么多人,毕竟如今辽东已无强敌需要唐军防范,所以大将军薛万彻本待率军回怀远镇,留下五千兵马在辽东城驻守即可。

但在这一战当中没吃上热乎饭,只率军赶到扶余城,象征性的保证了大军后路和粮草补给的徐世绩劝住了薛万彻。

徐世绩言曰,“突厥人即去,我大唐看上去立足未稳,而近些年来室韦诸部,靺鞨诸部皆有南迁之意。

突厥人也还在滴着口水。

此时我军若在大胜之余,各部纷纷撤军,定有那“聪明人”会想着趁虚而入,来个不劳而获。

不如多留一些时日,宣之以威,震慑宵小,今后会省去很多麻烦。

辽东之战世所瞩目,功劳跑不了的,薛将军不用急着回去领功受赏。”

连激带劝,把薛万彻架在了那里,薛万彻自然甚为恼火,可说话的人不但品级与他相若,还是驸马来的,却是奈何对方不得。

徐世绩说的有道理吗?自然是有的,只是薛万彻明白,徐世绩奉诏建辽东都护府,他麾下军兵不多,自是希望薛万彻能助他一臂之力。

可这是求人的态度?

薛万彻被徐世绩气的不轻,准备留下两万唐军在辽东城,自己则率军回怀远镇。

徐世绩又劝,“捷报用不了多少时日便至长安,算算时日,朝廷诏书九十月间便会来到辽东。

将军回怀远镇,我此战无功,没脸待在辽东城,只能回乌骨城,大雪一下,颁诏之人四处奔波,怕是有个闪失……

薛将军你想想,大胜之后,朝廷颁诏的钦使要是……岂不闹了笑话?不如聚在一处过冬,也好让钦使少跑些远路。”

到了此时,薛万彻心里也有些疑惑了,这厮为何非要留他在辽东城?到底打的什么鬼主意?

薛万彻有心追问,可徐世绩滑不留手,再无其他言辞相劝,问上几句便顾左右而言他,最终却只一句,“我与薛将军之前又无甚恩怨,咱们还算是旧识,我徐茂公能害你不成?”

薛万彻心说,见鬼了的旧识,我和你个河南贼第一次见面,还是在汾水之畔,那会你和张亮两个趁夜火并了李神通,可让咱们看了个大笑话。

不过说起来,两人确实是旧识,徐世绩当年和张士贵等人率军驻守弘农,李破入主关西之后,随即用兵河南。

薛万彻作为先锋,率军到弘农和徐世绩,张士贵部汇合,准备南下征讨萧铣。

那会大军云集于潼关,唐军中的开国功臣们,也就是军中上将大多身在其中,徐世绩这个新鲜出炉的驸马爷是众将中的焦点人物。

当时大家都在羡慕这厮的好运道,同时也对徐世绩心存轻视,差不多就是羡慕嫉妒恨的心理。

直到徐世绩孤身入洛阳,说人归降,兵不血刃的拿下洛阳,顺势平定了整个河南,晋左武候卫大将军,才算是真正在唐军上将中站稳脚跟。

开国之际,大将军们各个满身军功,只凭一个驸马的身份可不成,但就算是徐世绩拼命努力,在军功上和其他人其实还是差了许多。

最主要的就是当年突厥人南下的连场大战,徐世绩都未能参与其中,那些才是尉迟偕,张伦等人可以依仗为众将之首的底气所在。

…………

薛万彻和徐世绩两人没什么私交,削平诸侯之后,薛万彻一直领兵在外,回京过两次,都是匆匆来去。

徐世绩却是在京师老老实实待了几年,两人没什么见面说话的机会。

今次凑到一处,薛万彻却是真切的体会到了这位驸马的“狡诈”,左思右想间,终是觉得对方并无恶意,便听了徐世绩的劝说,留在了辽东城。

…………

九月末,天寒地冻之际,辽东城却显得分外热闹。

留守在辽东城的唐军将士大多躲在屋中吃吃喝喝,大呼小叫间谈论的却不是军功犒赏,而是程校尉和刘校尉的婚事。大战结束,程名振在刘三娘催促之下,准备在冬初之际把两人的婚事办了。

两个人如今都是孤家寡人,连个长辈亲戚都没有,也就不说什么谈婚论嫁的规矩了。

其实主要还是刘三娘怕程名振功大,加官进爵之后变了心,程名振指天画地的发誓根本没用。

刘三娘在军中见多了把发誓当放屁的糙汉,现在终于找到一个看着顺眼,还当过县令的好儿郎,自是要紧抓不放。

程名振被逼的紧了,便跟苏定方商量了一番,请了大将军薛万彻和徐世绩做主,把两人的婚事定了下来。

反正冬天里也闲着没事,薛万彻和徐世绩两个听到这种稀奇事,自是要看个热闹,问了问前因后果,便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于是大战之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军中婚礼就此举办,一群军中将领煞有介事的弄了点问名,纳吉之类的虚礼,便闹哄哄的送了两位新人进了洞房。

军中将士一体同欢,饮酒吃肉,好不快活。

可能城中唯一不太高兴就是押在牢房里面的阿史那多闻了。

在军中将领们看来,阿史那多闻的去处无外乎两条,一个就是献俘,另外就是就地斩杀,拿了他的头颅送去长安。

反正不是人到就是头到,这是辽东之战的最大一个战果,捉住了曾经的突厥东方汗,所以苏定方才是无可争议的首功。

裴行俭自诩英雄,战后就差点吐血,当时他率军先行,却与突厥人纠缠在一起,苏定方奸猾,根本没理会他,径直追着阿史那多闻的尾巴走了。

可谓是一念之差,让裴行俭与擒敌酋首的大功擦肩而过,若是他当时见事明白,结果可能截然不同。

这不但是战功上屈居人后的问题,也是他对战局的把握不如旁人,如果较真的话,那就是他裴行俭眼光不如苏烈独到,同时也没有苏烈那种一击必胜的决心和气势。

两个年岁相仿,已是头角峥嵘的名将之材,在这场追逐战中变相的交手了一次,裴行俭完败。

裴行俭自然很不服气,可他也有自己的骄傲,不会拿苏定方在战事当中不援友军,却一意争功的错漏说事,却是暗自记下此番故事,想着待得来日再论高下。

不过没等几天,程名振和刘三娘的婚礼之上,裴行俭争了个唱名的位置,苏定方却以长辈的身份安坐在高位,差点把来回跑腿的裴行俭气的鼻子都歪了。

三个在辽东之战中军功卓着的将领,就这么凑在一处,各有滋味品尝。

…………

元贞九年九月末,朝廷钦使终于来到了辽东城,宣慰诸军。

来的人领头的是秘书丞马周,陪同在侧的则是兵部侍郎窦轨,户部侍郎张公瑾两人,规格非常之高,可见朝廷对赏功之事的重视。

薛万彻这会就比较佩服徐世绩的周到了,若按照他的意思,他率军回怀远镇,留下苏定方或者是程名振,裴行俭驻守辽东城。

徐世绩又回了乌骨城,那就像徐世绩所言,这天寒地冻的日子,朝廷颁诏的人不得跑断了腿?

现在就省事了,大家都在一处,除了远在太白山麓的李年……这个倒霉蛋吃啥都吃不上热乎的。

…………

马周举发长安书院一案后,卸任了长安海事学院祭酒之职,转入尚书省,司文教一事。

元贞七年,朝廷将国子监,长安书院等归入秘书省专管,马周升任秘书左丞,管的事情没有变,权力却大了不少。

这主要是礼部经了两次动荡,被向来存在感不强的秘书省趁虚而入了。

此次宣慰辽东诸军是赏功的前奏,辽东路远,最后这个苦差就落在了还算年轻的马周身上。

这一路急奔,终是赶在九月末尾来到辽东城,最艰难行程是从怀远镇到辽东城这一段,因为大雪的缘故,人马难行,天气又冷,马周等人都被冻的够呛。

这也更显示出辽东诸部将士的不易,这么远的地方,天气又如此恶劣,唐军各部浴血奋战,终是恢复了汉时疆土,让大唐的日月星辰旗飘扬在辽东之上。

朝廷若不厚赏,军心还要不要了?

朝廷高官们安坐于温暖如春的室内,议论着赏功之事,说三道四,哪知道辽东将士们伏冰卧雪之苦?

嗯,李道宗等人在此当也有苦诉说……

宣慰之词不必多言,众将关心的还是功劳,诏书上的核心部分是诏苏定方,裴行俭,程名振等人回京受赏,对领兵的薛万彻,徐世绩,李年三人却未有提及。

这和徐世绩预料的差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