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北雄 > 第2008章 凄惨

北雄 第2008章 凄惨

作者:河边草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0 17:30:21 来源:抖音小说网

和徐世绩料想的一样,在他和李年起兵之前,辽东城已是大军汇聚,整装待发,根本没有等待他们前来汇合的意思。

四月中,潮水一样的战马和牛羊在唐军以及契丹附从的驱赶下,渡过了辽水,来到辽东城下。

今年三月大唐征召契丹诸部以及奚部,令他们献上战马一万两千余匹,牛羊无数。

去年被唐军杀的闻风丧胆的契丹人和奚人不敢有违,极力拼凑,奚部甚至向西边的同族求援,勉强弄来了五千匹战马。

契丹诸部受创尤重,所谓的契丹八部如今只剩下了五个,其他三部以何大何部为首,都被唐军杀的七零八落,残余的部落在冬天里基本都被剩余的契丹部落所吞并瓦解。

这些年连遭重创的契丹人顺畅的进入了卑伏期,无论是突厥人还是唐人,使者来到契丹草原,都会受到契丹各部的恭敬款待。

今年大唐再征辽东,三月间就传令契丹各部献上战马,牛羊。

契丹各部稍稍讨价还价了一番,便在严令之下疼痛凑出了七千多匹战马,各部的两成牛羊。

伤筋动骨是免不了的,可相比面对那些如狼似虎的唐人骑兵,他们宁愿过上一段苦日子。

而且唐人使者也不是自己来的,还拉上了突厥人,当虎狼为伍的时候,契丹人彻底没了脾气。

更有趣的是,契丹诸部这些年本就对突厥人有所不满,不然去年何大何部也不会以反抗突厥人的压榨而掀起叛乱。

后来其他各部都知道了,实际上是何大何部跟突厥人勾结,想要跟唐人为敌,这才招来了魔鬼一样的唐人。

虽然唐人手段凶残,在契丹草原上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可契丹人却没几个人有向唐人复仇的念头,反而是对“鬼鬼祟祟”的突厥人愈发仇视。

其实这种心理非常好理解,唐人已经展现出了他们凶狠残暴的一面,突厥人却已经太多年没有向契丹人证明他们的强悍了。

草原上的规则很简单,一向以强者为尊,无论是刻意怀柔,还是合纵连横,都很难得到草原部族的尊重。

你给草原人个笑脸,他可能会以为你软弱可欺,你给他点好处甜头,可能让他们们觉得不如他自己来拿。

所以唐人用鲜血和战火取得了契丹人的尊敬和认同也就不算奇怪了。

就像当年李破在恒安镇杀的突厥人血流成河,却还是在草原上拥有了天神之鞭的雅号,让突厥人既敬且畏,仇恨反而退居次席了。

可以说,凡是在草原上拥有盛名的部族或者人物,必然杀人如麻,一个例外的都没有,就算是看上去比较温和的突厥可汗阿史那杨环,也是踏着阿史那艾利佛的尸体登上的汗位。

之后为了巩固权位,每一次会盟突厥诸部,都会杀人已震慑人心,说她是个女人,不配带领突厥人的部族首领以及他们的部众,一批批的倒在了同族的弯刀之下。

这才是阿史那杨环能稳坐突厥王庭的根本原因。

反观南方的中原汉地,最为推崇的却是权谋,所谓上兵伐谋,能兵不血刃的战胜对手,是中原精英阶层的最高追求。

杀伤太众,往往会被认为是残暴之举,会激起更多的反抗,在任何有政治智慧的人物看来,都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老话说的好,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区别所在,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等造就了南北的差异。

一个更向往智慧,一个偏向追求掠夺和杀戮。

而当智慧的那个不忌惮于掠夺和杀戮,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就有点顶不住了。

就像现在,契丹人就成为了大唐扩张疆域的牺牲品,只是这个牺牲品没什么自觉,他们也过惯了在两个大国之间左右摇摆,挣扎求存的日子。

牛羊战马是交给突厥人还是唐人,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没有任何区别,谁强大他们就倒向谁,只要别像室韦人那样,想把他们从自己的草原上赶走就行。

这一次被大唐连敲带打,契丹诸部彻底伤了元气,以他们的恢复速度,几十年都别想再闹什么幺蛾子了。

这还是室韦人不会南下的前提下,如果室韦人再次南迁,大唐和突厥又袖手旁观的话,契丹人很可能会被室韦人吞掉。

而当年帮助契丹人赶走室韦人的阿史那多闻,如今正蜷缩在辽泽北部的扶余城左近,已来到了生死攸关的时节。

可契丹人此时却向唐人献上战马牛羊,如果不是唐人没有征召契丹人参战,不然他们还会竭力派出部族中的勇士,跟随唐人一起作战,去攻打曾经帮助过他们的阿史那多闻。

…………辽东城这里,四月末的时候已然整军完毕。

五月初,徐世绩和李年在朝鲜起兵的时候,右武卫大将军,寿阳县公,辽东路行军总管薛万彻下令全军启程北上。

在头衔上就可以看的出来,朝廷授予了薛万彻统领辽东诸路人马的全权,徐世绩要是来的及时的话,同样要归于薛万彻麾下听令。

但薛万彻也没指望徐驸马能千里迢迢从朝鲜带兵及时赶到,跟大军主力汇合。

大军在辽东城中军议之时,他和众将相商,大家一致认为,此战当速战速决,这种用兵策略不在于敌人如何如何,而在于唐军此时的实力。

有了契丹人供给的战马,连突厥东方汗汗帐也不得不拿出一部分牛羊来供给唐军征战之用。

没有了后方的掣肘,后勤又很通畅之下,也就谈不上太多的战略战术了,唯有速战速决而已。

而此时的唐军当中,可谓良将云集。

起兵之时,薛万彻令程名振率五千骑为左军,寻相率五千骑为右军,裴行俭率三千骑为前锋。

左骁卫将军苏定方率三万步卒,以马代步为中军。

户部侍郎,辽东路行军副总管张公瑾率一万步卒,同样以马代步统筹大军后勤诸事,再加上各部当中的高句丽人,契丹人向导,附从等,近六万大军浩浩荡荡扑向扶余城。

…………

扶余城位于粟末水南岸,如果李年足够执着的话,他完全可以沿着粟末水杀到扶余城北边,堵死阿史那多闻北逃之路。

可实际上这并无多少操作空间,路途太远不说,路上也多人迹罕至之处,粟末水支流很多,一场大雨下来,也许路就得断上十天半月的,不具可行性。

粟末水在扶余城西北方向和源自大鲜卑山的难水汇合,然后一个急转弯向东北方向奔腾而出,一直汇入黑水,直至入海。

从扶余城过粟末水就是大鲜卑山余脉,翻山而过,则是夹在大鲜卑山,东林山(小兴安岭),太白山余脉之间的一块盆地,也就是后来人命名的松嫩平原,现如今正是粟末靺鞨游牧栖息之地。

而在西北方向,则是室韦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室韦草原。

当年扶余人从北方南迁至辽泽北部,受到了中原文明的熏陶,逐渐繁衍壮大,建立扶余城。

并以此为基,建立了高句丽政权,疆域最小的时候,只余朝鲜半岛北部和临近的辽东东部的太白山沿麓地区。

疆域最大的时候,则包括了整个辽东和朝鲜半岛,也就是前隋时的高句丽的疆域,主要还是北周北齐相争,北方又有柔然人肆虐,压的两国喘不过气来,于是给了扶余人扩张领土的机会。

最终在东北方向形成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能和南北两个大国相对峙的东亚大国。

如今世事变迁,高句丽已是昨日黄花,属民属地皆为大唐和突厥叛部瓜分殆尽,几年下来,在辽东就没了多少痕迹。

辽东这个地方就是如此,自古以来,人们在这里来来去去,能站稳脚跟的就没几个,能留下脚印的更是一个都无。

前汉强悍若斯,却也未能在辽东的雨雪中留下什么痕迹,遑论其他人等了,皆是辽东之过客而已。

如今中原王朝再次兴旺,草原帝国也渐趋鼎盛,辽东却还是那个辽东,并无多少改变。

…………

粟末水南岸的扶余城是一座木城,几百年来,经过几次迁移和重建,曾经算是高句丽的北方重镇。

是抵御室韦人和粟末靺鞨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同样也是高句丽兴起之地,现在则被阿史那多闻率领的突厥人所占据。

去年室韦人在这里撒欢了一下,给突厥人添了点堵,只不过没几天就被阿史那多闻率军给赶走了。

突厥人,高句丽人,再加上新罗降俘,契丹,奚部,靺鞨附从,近十万人聚在扶余城左近过冬,整一个种族大联盟。

辽东的冬天要比漠北可怕的多,一场场大雪下来,酷寒都在其次,有的地方积雪之深,人马一掉下去,就别想再爬出来。

辽东这个地方山多,河也多,空气湿润,雨雪也就多,有的时候雪能下上几天几夜不止,草原上的雪灾和辽东这里相比,简直就像是玩笑一般。

寒冬之中,经过一场大战,惨胜如败,牛羊也不凑手的突厥大军在扶余城这里过冬,结果可想而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